人物
时段
朝代
“晁端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晁君成1073年1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九、《曹南文献录》卷七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苦寒,审尊履佳胜。
新文极为精妙,久不见之,甚慰喜。
庄子》「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古语以「疑」为似耳。
如《易》「阴疑于阳」,世俗不知,乃改作「凝」,不敢不告。
人还,草草。
晁君成诗集引107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隐居通议》卷一五、《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七一、《永乐大典》卷九○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九、《八代文钞》第二十八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七五、四八六、道光《钜野县志》卷一七、《曹南文献录》卷七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达贤者有后,张汤是也。
张汤宜无后者也。
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扬雄是也。
扬雄宜有后者也。
达贤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贤者之无后也。
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吾是以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有后也。
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
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于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
绝民欺天,其无后不亦宜乎?
故曰达贤者与有其实而辞其名者皆有后。
吾常诵之云尔。
乃者官于杭,新城晁君君成端友者,君子人也。
吾与之游三年,知其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与诗,而君亦未尝有一语及此者。
其后君既殁于京师,其子补之出君之诗三百六十篇。
读之而惊曰:嗟夫,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
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
今吾尚不能知君之能诗,则其所谓知君之为君子者,果能尽知之乎。
君以进士得官,所至民安乐之,惟恐其去。
然未尝以一言求于人。
凡从仕二十有三年,而后改官没。
由此观之,非独吾不知,举世莫之知也。
君之诗清厚静深,如其为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宜为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
而其子补之,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
吾是以益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必有后也。
李合为汉中候吏,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馆于以星知之。
后三年,使者汉中守,而犹为候吏,人莫知之者。
其博学隐德之报,在其子固
《诗》曰:「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东坡晁君成诗引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二
楚人曰:「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不立」。
吾观世人赍恨以盖棺者,可胜道哉!
人生四十,心固自会,从事于道德之日久矣,讫以不幸,君成之志可悲也夫!
前日曹蜍、李志虽无恙,奄奄常如九泉下人;
廉颇蔺相如没向千载,凛凛尚有生气。
士有隔存没而相知,岂独考其事业,盖意气相感尔。
山坠而钟鸣,虎啸而月晕,岂有使之然哉!
晁君成墓志铭元丰七年十月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五、《山谷全书·正集》卷三一、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二○、《曹南文献录》卷七五
君成晁氏,事亲孝恭,人不间于其兄弟之言。
与人交,其不崖异,可亲;
其有所不为,可畏。
宾客,平生不绝酒,尤安乐于山林川泽之间,一世所愿。
治生谐偶,人仕遇合,盖未尝以经意。
生二十五年,乃举进士,得官。
从仕二十三年,然后得著作佐郎
四十有七以殁。
君成处阴匿迹,家居未尝说为吏;
及为吏极事,事有不便民,上书论列甚武。
上虞,以忧去,民挽其舟,至数日不得行。
使者君成按事,并使刺其僚,君成不挠于法,不欺其僚,尽心于所诿,不为之作嚆矢也。
仕宦类如此,故不达。
少时以文谒宋景文公景文称爱之。
晚独好诗,时出奇以自见,观古人得失,阅世故艰勤,及其所得意,一用诗为囊橐。
熙宁乙卯,在京师,病卧昭德坊,呻吟皆诗,其子补之榻前抄得,比终,略成四十篇。
苏轼子瞻论其诗曰:「清厚深静,如其为人」。
濮阳杜纯孝锡状曰:「哭君成者,无不尽哀」。
皆知名长者也。
子瞻名重天下,孝锡行己有耻,其于兄弟交游,有古人所难。
补之又好学,用意不朽事,其文章有秦汉间风味,于是可望以名世。
君成之后,殆其兴乎!
故论撰其世出游居婚宦,使后有考。
铭诗以嘉其志愿,而不哀其不逢。
君成字也,名某
晁氏世载远矣,而中微。
有讳迥者,事某陵,为翰林学士承旨,以太子少保致仕谥文元
生子,执政开封,晁氏始显。
君成曾王父讳迪,赠刑部侍郎
王父讳宗简,赠吏部尚书
父讳仲偃库部员外郎
刑部视文元,母弟也。
夫人杨氏生一男,则补之。
女嫁某官张元弼进士柴助、贾硕、陈琦,三幼在室。
补之以元丰甲子十月乙酉,葬君成济州任城吕原
其诗曰:
不澡雪以嫭清,不阘堕以徒污。
林麓江湖,鱼乌与为徒;
通邑大都,冠盖与同衢。
制行不膻,人谓我愚;
人争也,人谓我非。
夫彼弃也,吾趋;
彼汲汲也,吾有馀。
浮沈兮孔乐,寿考兮不怍。
高明兮悠长,忽逝兮不可作。
河浊兮济清,任丘兮佳城。
御风兮骖云,好游兮如平生。
深其中,广其四旁,可以置守,俾无有坏伤。
植松兮茂好,对尔后之人。
晁端友著作二首(其子补之来求) 其一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好学五车富,轻财四壁贫。
风流汉家令,文物晋诗人。
门户青毡旧,穷途白发新。
招魂谁解意,惭愧屈灵均
晁端友著作二首(其子补之来求) 其二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试问生何事,清诗七百馀。
父兄无旧产,妻子有遗书。
散诞谋生懒,高情与世疏。
苍天高莫问,长短竟何如。
君成清溪 南宋 · 薛嵎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孺子歌犹在,沧浪濯缨
流来如玉洁,止处似心平。
鱼避飞凫影添落雨声。
诗书源更远,千古媲交情。
济南君成南使羁留三纪得还其犹子录其遗事求诗为赋一绝 宋末元初 · 陈深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三十六回秋月明,年年望断雁南征。
苏郎皓首还乡去,愧杀当年李少卿
四月廿六日。西邻吉昌君会客。领门下曲城公,门下侍中漆原公居中面南。郑鸡林,老韩政堂在东面西。昌宁君成公,少政堂韩公在西面东。主人吉昌君在南面北。而忝坐于少韩之下。盖序齿也。前开城尹权希文,前军簿判书希天,前判事希颜三昆弟。主人公之侄也。上党韩公孟云,判事权显。公之子婿也。执子弟礼。进退惟谨。而元老皆七旬以上。独昌宁君六十三。少政堂五十六。而亦五十三。年最下。故内自幸焉。明日有雨。喜而歌之 元末明初 · 李穑
 押先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三
生于太平享高年,天也达尊非偶然。
一寿巍巍冠五福,得名得位何其全。
国家元气在大臣,大臣去就终关天。
曲城旧号太平相,漆原正大临朝联。
郑公远游富观览,成公干事通经权。
老韩清豪气凌空,少韩精明词达泉
主人硕德照阀阅,老而益健长开筵。
每邀元老共谈笑,风流闲雅超于先。
子侄诜诜尽豪杰,西原玉润何翩翩。
韩山牧童衰也甚,芳邻幸接蒙恩怜。
叨陪高会喜又极,真如上界参神仙。
交欢未必在沈酗,对面斥去红妆鲜。
曲生投刺欲入谒,揖退敢望来磨肩。
平生用意自异众,欲令一世归陶甄。
谨守条章尚俭素,志同气合难言传。
端知和气感真宰,霂霢夜遍黄埃田。
叩头泥佛未必得,此会所得知谁贤。
小窗梦断天已白,黄鹂碧树浮苍烟。
微微映空势不止,洗尽近日心肠煎。
形容盛事在我辈,但愧缉缀如拘挛。
回头双明可想见,当时喜雨谁题篇。
魏源王柏心李杭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一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到枕闻鸡唱,雄心未敢颓。
云衢原自阔,天马果能来。
掉尾羞难附,孤鸣激转哀。
何时逢郭隗,援我向尘埃。
魏源王柏心李杭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二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自愧材拳曲,频遭弃盛时。
诸君今特达,吾道赖扶持。
日下冠裳竞,名山几辈期?
凛哉鞶与鉴,慎弗习同移。
魏源王柏心李杭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三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动取空言诮,高文久若菅。
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
真赏难虚弋,吾躬转惧难。
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
魏源王柏心李杭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四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一第寻常事,曾何系重轻?
得人思献颂,贱子惜无名。
雨洗匡庐出,云排斗壁明。
承平难许效,吾曷慰吾生?
魏源王柏心李杭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五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尚多奇特士,遗佚竟何如?
岂尽关时命,还相劝读书。
大材无梓杞,矜式有璠玙。
使我归耕想,扪心弗弃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