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潘宗伯韩仲元李孝章通褒余阁道碑阴庆元元年八月 南宋 · 晏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四、石门碑醳
潘宗伯韩仲元记造桥阁十九字,绍熙甲寅始见于石门南崖,其「泰」字下一字不显,止有「六年」以下字至此字,下三字又不能识,微有偏旁。
汉、魏、两晋以「泰」纪年者凡七,惟魏明帝泰和六年晋武帝泰康十年,馀皆一二年或四三年,则知此为泰和六年明矣。
是岁蜀建兴十年
先是泰和四年司马懿伐蜀。
五年,蜀诸葛亮祁山,魏诏司马懿拒之。
秋七月复军。
明年休士,作木牛流马,故魏人得入褒谷治桥阁矣。
后题景元四年三十八字者,魏陈留王年号,自泰和六年至此凡三十有三年,则此二号皆魏之纪年无疑。
其书荡寇将军云者,蜀张嶷亦有此将军号。
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字孝章,复通此阁道于景元四年,即蜀炎兴元年
冬十一月魏钟会邓艾率众伐江油,降马邈,至绵竹,斩诸葛瞻刘禅降,巴蜀皆平。
十二月,魏分益州梁州,褒余阁道于是乎通焉。
庆元元年中秋日南郑令临淄晏袤书。
李知孝降授朝散郎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七、《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二、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敕具官某:官师不恭有常刑,合正朋奸之罪;
司寇王用轻典,未孚众论之公。
爰申宪章,以警谖慝。
以尔词辨而行诡,外夷而中深。
眈视朝绅,显济权门之恶;
嗾使台掾,阴为群小之宗。
至于鼓弄是非之簧,包藏嘻笑之刃。
卢杞延龄之裔,而惠卿刑恕之俦。
如彼职凉,岂宜式内。
朕方更新万化,收召诸贤。
谓艾草不除,岂幽兰之能殖;
而枭巢不毁,何祥凤之来仪
亟于半夜之间,声此二凶之罚。
疾雷破柱,弗容涣号之稽留
沧海纳污,仍示鸿恩之宽大。
继以中台之论奏,申之从省之封还。
仅镌华阶,犹寘旁郡。
正卯之恶有五,既宽鲁观之诛;
帝尧之宥曰三,姑后崇山之放。
更深退省,以盖前愆。
可。
李知孝宫观梁成大罢黜词头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一、《鹤林集》卷二一
臣闻虞帝之去凶也,流于幽州,放于崇山,殛于羽山,何其严也!
周人之恶恶也,投畀豺虎,投畀有北,投畀有昊,何其厉也!
盖大明正照之时,不容使爝火之有辉;
众芳翕聚之际,不可使寸草之能殖。
此固有天下国家者所当深监也。
臣窃见朝散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李知孝绍兴名臣之孙,东莱望族之婿。
委弓裘于败壁,颓其家声;
弃琴瑟于幽闺,灭无天理。
方其苟于仕进也,右丞相主管文字,此名何官?
知孝甘于为之。
自后夤缘,躐登华近,权相喜其附己,每事寄以腹心。
于是领袖庶顽,羽翼元恶,内阴主殄灭君子之谋以固宠,外仍掠保全正人之誉以示恩,乱是非于唇吻之间,藏贼祸于嘻笑之顷,斲丧国脉,耗伤民和
然犹口谈六艺之文,动引《礼经》之目。
陛下之欲躬勤听断也,知孝则以承顺慈亲为词;
陛下之欲有所除授也,知孝则以尊礼大臣为请。
虽曰传儒先之训,而实怀钳制之私。
为臣若斯,不忠甚矣!
《诗》以见晛之雪比小人之阴柔,曰:「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臣谓知孝当之。
朝奉大夫梁成大,猥以斗筲之才,素亡乡曲之誉。
狼贪而狠,冒众恶之所无;
鸷悍而坚,为小人之不敢。
观其谄事权相也,彼万昕者,特奴隶耳,成大无耻,行以丈呼,门以恩称。
传之搢绅,莫不窃笑。
成大则曰:「要官是我为也」。
御史以不呈身为高,而成大则自献以充耳目之官;
谏官以不得其言而去,而成大则请留以备牛马之走。
以叱咤为势焰,以殿呵为威风。
茍可贼忠而害良,率多攘臂以称首。
然而色虽厉而胆薄,外虽强而中柔。
能嫚骂士夫,而不能抗郎官面折之词;
能简傲宾客,而不能回官僚力诋之语。
所为若此,又焉得刚?
《书》以燎原之火喻小人之暴恶,曰:「不可向迩,犹可扑灭」。
臣谓成大当之。
臣尝反复熟观二人情状,知孝之贪,犹成大之贪也;
成大之恶,犹知孝之恶也。
凶德参会,实为群小之宗,而就其中言之,则暴烈而发于外者易见,阴险而伏于中者难窥也。
顷者陛下亲政,夜降御笔,逆察其奸而并黜之。
知孝犹语于人曰:「所不堪者,不合与梁同传」。
彼盖欲掩其不善,而自别于善,亦安能逃公朝之清议哉?
既而给事台臣连有论疏,褫职罢任,夺祠降官,可谓宽典,而二人者长恶不悛。
知孝归乡,创第建阁,借韬藏御书之名,辄斧斤丘陇之木,纳浦城之黥吏,作私门之爪牙,武断乡闾,逍遥精舍,即其馀毒,犹足以害人也。
成大所居室,乃宇文氏赐第,邦民畏法,不敢冒居,成大何人,乃辄白夺!
理田之讼,索逋之牒,日不下百数,而犹党奸以抗官司,挥剑以拒追吏,其为暴横,犹足以陵公上也。
成大偃居大厦,知孝密处近畿,若务涵容,弗加屏绝,则必能阴求复进,掌握国是,岂不重贻邦家之忧?
臣愚欲望圣断,将知孝成大重行镌降,屏窜远方。
仍下绍兴府追出知孝所匿浦城黥吏,押送本县,并令福州成大所占赐第,缴还官司。
庶几小人之乱邦者知所警惧,贪人之败类者不敢为非,亦足以仰称朝廷清明之政。
所有词头,臣未敢撰述。
〔贴黄〕臣僻处西州,与知孝成大元无间隙。
顷者降官命下,亦已书黄,继而参之物论,咸谓罪大罚轻,不能伤其毫发,用是辄敢缴奏。
伏乞睿明早赐处分。
再缴李知孝梁成大各更特降两官录黄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一、《鹤林集》卷二一
臣惟恶恶而不能去,古人以为国君之忧;
退不善而不能远,君子以为仁人之过。
今有身为法从,冒天下之大恶,人主黜之,给事缴之,台臣论列之,中舍又从而封驳之,而犹得以肆焉安于其居者,去佞之如拔山,何其难也!
夺祠降官,罪大罚轻,遂用缴词头,乞行镌窜。
陛下圣明,照见其恶,特依所请。
缙绅韦布之士,下及闾阎小民,莫不鼓舞称快,仰叹陛下谟断英敏,朝廷政令清明
二十年来给舍不伸之气,遂得一鸣于更化励精之始,诚为美事。
然邸报竞传于四方,画黄复下于西省,镌官报可,窜典未加。
陛下御众以宽,固不欲为已甚;
人臣事君无隐,岂能自已于言?
况二人者,怀谖迷国,曾不少悛,方当冰山欲倒之时,犹作泰山四维之计。
知孝自乞为中丞,以气使台谏;
成大扬言再入台,以抵排正人。
使得遂其奸谋,岂不重伤国脉?
今既摈居乡里,自合杜门省愆。
或创起私屋以斩伐坟林,或冒占赐第而僭仿宫庙,抵冒法禁,欺凌善良。
臣已具列前章,更不申溷宸听。
重惟会稽毓圣之地,长乐多士之邦,岂宜奸凶公肆烦扰?
陛下之不欲谪徙二人者,其惠小;
而二人之得以遗毒一方者,其害大。
臣非不知仰体陛下忠厚之意,而必欲申其未窜之罚者,正所以发扬陛下之仁政也。
伏望圣断,详臣前后所奏,别降指挥
所有录黄,臣未敢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