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文学李长卿可长史制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欧阳文忠公集》卷八○
敕具官李长卿:文学、长史,皆无职事,而有秩俸。吾设科以待天下之士而官其才者,其不中于有司者,犹禄其终身。吾于养士之仁至矣,汝其知之。可。
劾李稷奏(元丰四年九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六
转运使李稷置帐在臣军中,与所部兵夫遥远。其间弹压不定,虑致不虞。
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 其一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倥偬军中事,飞腾使者尊。
龙冈虽有地,马革返无门。
未见朝廷诔,空遗子弟恩。
不如行楚泽,先自作招魂。
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 其二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万里魂应返,沙场血未乾。
幽明新雨露,恩怨旧衣冠。
声作虞歌易,词赓楚些难。
莫怜归骨晚,吊奠只空棺。
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 其三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吾道何伸屈,斯人忽已亡。
梦妖非二竖,风变哭三良。
室有千言记,尘无一窖藏。
举头天色在,今古自苍苍。
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 其四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遗札何堪问,知无封禅书。
杀身今已矣,报国事何如。
人去衣冠在,魂来户牖虚。
应同广川记,惟见玉蟾蜍。
劾李稷疏(熙宁九年八月) 北宋 · 周尹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一
河北西路转运判官李稷,苛刻佻薄,务为气势,摧辱官吏。至相州,专捃吏人小过,委官决责,务以凌蔑。韩琦从来州有两门,其东知州出入,其西以待宾客。稷怒阍者不启东门,追赴本司杖之。知琦适与客会食,故往谒琦。琦闻稷来,彻食退客,遽易冠带迎稷。稷复引去,行移公牒,言词侮谩。吏民皆以琦将相大臣而为稷肆意轻辱,万口嗟愤。及体量司程之才等,欲案劾其人,乞罢稷监司,以快众怒。据稷罪状,如修赵州城,枉费材用,暴伐林木。当北使路削白文书,充修城木。后安抚司恐北使见之,遂遣人涂抹。又移牒相州通判,称郡守以下,不如一逃走贼人,意在骂琦。又牒诸州,称如课利增剩,即其他细事一切不问。如课利亏少,即一一案劾前后不法。又沮抑体量司般粮种等事。未睹朝廷施行。
再劾李稷疏(熙宁九年十月) 北宋 · 周尹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一
昨以河北西路转运判官李稷庸很刻薄,众所共嫉,不可使为监司,曾具弹奏。今又闻稷父龙图阁直学士绚死二十馀年,寄榇僧寺,终不迁葬。按御史台敕,官员父母殁十年不礼葬者,委台司弹奏。臣方令人根问稷父骸骨所寄,欲具举劾,乞行降黜,勒令以礼葬父。今闻稷乃奏乞往邛州取祖父骨榇,欲葬许州。夫亲莫如父,尚或忍之。祖与孙于稷何有?盖稷知臣欲举劾,故先奏请,妄以改葬祖父为名以延岁月。案稷凡猥无行,父死二十年不葬,此名教之所必废,典刑之所不容。唐颜真卿为监察御史,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二十年,有诏终身不齿。当时闻者,莫不耸然。臣欲乞罢稷职事,勒令葬父,废弃终身,榜示朝堂,戒敕臣僚,使知忘亲悖逆之人,不容于圣世。
三劾李稷疏(熙宁十年正月) 北宋 · 周尹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一
臣累曾奏李稷为事乖谬,不可处之监司,乞停稷职事及治其父死不葬之罪,废弃终身,至今未蒙指挥施行。近访闻河北西路提刑司体量到稷诣实事理,与臣所言并同,却奉圣旨劄与李稷知。臣初得其说,固不以为信。盖朝廷往时尝有两禁臣僚素抱才业,累历清近,时名朝望,人主所知。偶为言者举劾,暴其罪状,而传闻未审,暧昧不明,虚实为疑,情或可恕,即有圣旨劄令本官知。而稷擢自冗僚,地轻资浅,非在两禁清近也。所至官守曾无廉誉,非负时名朝望也。本道按刑,已究见实状,非传闻不审也。二十馀年不葬父,恶逆最著,非暧昧不明也。今中外传报,已有上项指挥。稷何人斯,乃获幸免?夫监司之职,表帅一方。郡县观其政而轻重朝廷,信其言而赏罚官吏。其任之也,既殊他职;其责之也,宜异众人。若受委非才,罪愆已著,尚加涵贷,实亏公论。臣职忝风宪,以澄清为先。如稷所为,尤宜弹治。朝廷或谓稷小官不足数,小事不足问,即异时臣僚间有所任,官资比稷为稍重,所犯罪恶校稷为可疑,则言事之臣虑朝廷复不听察,孰敢冒怨仇而论之者乎?伏望检会臣前后劄子并奏状,特赐指挥,将稷早行责降,使臣私心无愧,获安职分。
乞早责降李稷奏(熙宁十年正月) 北宋 · 周尹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
昨弹奏李稷为河北转运判官任情不公及不葬父事,乞早责降。
李稷相度置场买茶利害以闻诏(元丰元年正月十七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一四(第六册第五三二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七
提举成都府等路茶场司李稷相度置场买茶,听商人于熙河路入钱及粮草,定价给引,指射请贩利害以闻。
李察差团结厢军三万人听李稷赋功诏(元丰五年七月戊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八
李察差团结厢军三万人,令团结官押赴鄜延路,听李稷赋功。
次韵李长卿 南宋 · 赵善应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别芳洲不计年,旧时攀折柳依然。
故人似欲撩诗兴,剩折梅花向酒边(以上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