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次洪成季韵 其一 宋 · 吕颐浩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壮岁勤劳不自量,退居栽植复何忙。
静思身外功名误,老觉闲中气味长。
雨后群山千叠翠,春回幽圃百花香。
农人不识归休客,载酒相邀入醉乡。
次洪成季韵 其二 宋 · 吕颐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圣运中兴偶幸逢,经邦曾乏古人风。
闭关退处喧嚣外,抚剑行吟感慨中。
尚有素怀思报国,可怜幽梦欲平戎。
新诗增重林泉价,倍见交情我与公。
给事中洪拟明堂大礼父赠通议大夫固赠通奉大夫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五、《北山小集》卷二三
敕:朕肇修宗祀,祗见合官,釐事既成,肆敷锡于四海。凡通籍于朝者,皆得宠赠其先,俾申追远之志,而况吾簪笔持橐,出入禁省之臣哉!具官父某种德在躬,委庆厥嗣,历践高显,甚贤而文。惟时三品之阶,视昔贰卿之秩,用均釐泽,以示宠绥。可。
洪拟妻宜人邓氏封令人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五、《北山小集》卷二三
敕:二《南》之诗,妇德是懋。夫以鸤鸠均一之美,螽斯众多之报,俯仰无斁,淑慎有闻,岂非妇人之盛节,而有家之可愿者哉!具官妻婉懿之美,宜其宗姻,克相厥夫,有兹休显。属我均釐之泽,肆颁纶綍之褒。易以嘉称,时为宠命。可。
给事中洪拟除吏部尚书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六、《北山小集》卷二四
敕:天官掌六典以佐王,是为周制;吏部建九品以取士,始大魏邦。惟今古之异宜,在倚毗而均重,求诸近列,吾得其人。具官学问之优,见于从政;靖兵之美,仪于本朝。夙将使指于四方,亦既敷宣于德教。周历宪台之三院,固多启沃于聪谋。比自司言,进膺平奏,属铨量之虚位,思振举于颓纲,念非老成,莫克付授。矧自文籍散逸,吏缘为奸,真伪混淆,官益以冗。至于法出而诈起,安得风流而令行。惟通简如裴、王,则足以应无穷之绪;惟清明如崔、范,则足以祛积敝之源。谅亦优为,伫观成绩。可。
吏部尚书洪拟除龙图阁待制知温州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六、《北山小集》卷二四
敕:法从之臣(云云,上词同汪藻与郡。),具官肃括而济之以和,明察而行之以恕。辍自常伯,则吾信臣。况淹练古今,于从政乎何有;而讲明治道,每诚心乎爱民。顾永嘉之保疆,实浙东之名郡。惟西清之延阁,有河图之旧班。虽鞅掌讽议,若中外之或殊;然针石拊摩,实乂安之是赖。尚体眷任,益懋尔庸。可。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按:本诗诗题及下一首题,原缺,据《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补。原以小题为题,每题两首,《晚晴读书》题下夺,“晴日照窗几”一首。以《窗下独酌》之“忘忧有妙理”补足;夺《窗下独酌》题,并夺“独饮自成趣”一首。今补正。) 其一 山寺寓居 宋 · 綦崇礼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宣室思前席,承明虚直庐。
不肯入州府,分(《天台续集别编》作公)其终隐欤。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按:本诗诗题及下一首题,原缺,据《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补。原以小题为题,每题两首,《晚晴读书》题下夺,“晴日照窗几”一首。以《窗下独酌》之“忘忧有妙理”补足;夺《窗下独酌》题,并夺“独饮自成趣”一首。今补正。) 其二 对客隐几 宋 · 綦崇礼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世路机兼阱,人情楯与矛。
客能知许事,兀兀一时休。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按:本诗诗题及下一首题,原缺,据《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补。原以小题为题,每题两首,《晚晴读书》题下夺,“晴日照窗几”一首。以《窗下独酌》之“忘忧有妙理”补足;夺《窗下独酌》题,并夺“独饮自成趣”一首。今补正。) 其三 晚晴读书 宋 · 綦崇礼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成功收拾芥,旧读馀断编。
时思贤圣对,久要故依然。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按:本诗诗题及下一首题,原缺,据《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补。原以小题为题,每题两首,《晚晴读书》题下夺,“晴日照窗几”一首。以《窗下独酌》之“忘忧有妙理”补足;夺《窗下独酌》题,并夺“独饮自成趣”一首。今补正。) 其四 窗下独酌 宋 · 綦崇礼
五言绝句 押元韵
独饮自成趣,世情何用论。
生平龙坂客,谁过雀罗门。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按:本诗诗题及下一首题,原缺,据《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补。原以小题为题,每题两首,《晚晴读书》题下夺,“晴日照窗几”一首。以《窗下独酌》之“忘忧有妙理”补足;夺《窗下独酌》题,并夺“独饮自成趣”一首。今补正。) 其五 东斋夜坐 宋 · 綦崇礼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当官肯虞谤,遇事羞摸棱。
閒来爱清夜,默坐对青灯。
次韵成季尚书喜雪 宋 · 綦崇礼
衰年忧患百侵凌,胸次聊凭诗澡雪。
寄情山水时自娱,不求赏音弦莫绝。
身显岂忘庄舄吟,量能盍止周师任。
闲中之趣难具陈,赤城慵卧七回春。
终南捷径犹可疑,海滨老矣谁见称。
积雪加寒固应尔,且为北人汤饼喜。
赐徽猷阁直学士左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洪拟辞免特转太中大夫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敕洪拟:省所奏,辞免进书转官恩命,事具悉。朕惟铨选久敝,格律寖隳。盖多随事以建明,宁免临文而牴牾?乃并包于新旧,俾裒缀于科条。惟讨绎之加详,肆编摩之亟就。可缘在外,辄废前劳?信赏已行,谦辞毋固。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春寒,卿比平安?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洪拟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洪拟: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卿仕阅四朝,位登八座,外历专城之寄,中更持橐之劳。迨此请闲,可无加宠?寓西清之禁直,仍列从班;贲学士之荣名,式彰儒效。俾从优佚,曾靡疵瑕。第深体于恩私,亦奚烦于逊避?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冬寒,卿比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试礼部尚书洪拟辞免转官并减磨勘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敕洪拟: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日者瓯粤有征,王师大举。海浮陆进,分自永嘉。凡老弱之在行,悉留居以俟给。卿方守是郡,主其资饷。仓卒趣办,不加色辞。使战士无内顾之怀,而齐民免侵渔之扰。凯旋军罢,厥绩茂焉。惟责实在卿,则功将孰赏?毋辞命渥,式劝庶邦。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礼部尚书洪拟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洪拟: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卿中违省户,出剖郡符。允资共理之良,已报期年之政。顾瞻班列,思见老成。虽殿彼一邦,方安良翰;而典兹三礼,宜属耆儒。趣还常伯之联,俾正秩宗之任。当军旅而陈俎豆之事,固曰未遑;披荆棘而立本朝之仪,乃其所急。勉推旧学,来副详延。成命不移,谦辞奚取?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冬寒,卿比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礼部尚书洪拟赴阙诏 宋 · 沈与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五、《沈忠敏公龟溪集》卷四
卿居列英髦,望隆耆艾。中台曳履,尝冠从班;外屏分符,久宽忧顾。乃念践扬之旧,岂忘简记之勤。爰锡赞书,聿颁召节。虚常伯之席,式伫遄归;促舍人之装,应宜夙驾。
上尚书洪成季书 北宋 · 熊彦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
月日,具位某谨拜致书于判部尚书阁下。某愚无他长,辨说不足于口,走趋不足于力,迟钝鞅掌,事尚书一年矣。顾吏于郡县之间,所以事上官,若谄若奸,若谗且诬君,面说而背怒,某不敢持此一物以奉左右。蒙晓其拙诚于谗毁之中而加鞭策焉,尚书初不以见知为德,某亦岂敢以是有德仁明之赐哉?竭其区区,夙夜以职事报知遇耳。过是,未尝出一辞、画一策以犯严听。盖执事之为郡,恩信孚施,惠化流行,创痍之民始知有生之乐,邑吏合奉行仁政而已。今上以春卿招尚书还朝,盖近岁以来,自是而参大政、秉钧衡者接踵继轨,是必陛下欲内治,大臣欲同政也。稽古礼文之事,不敢以问左右,扪心揣腹,辄有所欲言。尚书行执事于庙堂矣,措置规模,固已定于胸中,独有收拾人材,最为当今所急。今贤人善士沉抑不达,廉进耻售,湮灭无闻,诚在位者之责也。且世之所谓大福,而天下之所共美者,莫不欲寿考康宁,子孙繁多;而其所谓极祸,人于心为种恶之招者,不过曰无后也。古人至以大臣不欲贤之举为绝三统、灭天道,而有后者皆为推贤扬善之报。初若不足信者,及观郭令公位极人臣,考中书者二十有四,福寿兼隆,子孙千亿,人以为再造唐室之功。然霍子孟拥昭立宣,人以为汉家之宗臣,世不再传,霍氏遂以不祀。则功业之报,又或不然。令公达贤荐士,所用将佐宰相之才者数人,为节度者二十有八人,为丞书丞郎、京尹者十人,廉察者五人。如李光弼、光进、杜鸿渐之徒,皆其选也。此犹未足以尽令公好士之心。及李谪仙坐永王璘事,天下莫敢为言,而公力欲夺官削爵,以赎其罪。好士如此,所享可知。如萧望之、张敞之徒,抑而远之,始引蔡义之徒以为助,壅人自塞,其无后者宜矣。盖司人物柄者,其规模鉴裁皆已素定,一旦取而用之,无不如意。国家之兴,士大夫谓宰相留意人才者,必推曾鲁、韩魏二公。鲁公未达时,有《雌黄公议录》,士有片善必书之。魏公作小官时,已有甲、乙、丙、丁四集,以目天下之善士。至其入相,收拾略尽。鲁公再世执政机,而韩公之子继相,其孙亦为枢臣,其他持橐帅边,盖不可悉数。观此则前古之事、上天之报可以无疑。伏惟尚书厚德雅望,为时老成。臧否不出诸口而褒贬备于胸中,喜怒不形之色而善恶判于目前。为善不近名,为政不计功,而阴有德于斯人者多矣。某是以知尚书之必能用人也。昔张安世称荐贤者隐而不以自言,而羊叔子引达名士,人亦莫主盟。以尚书之必能远嫌如张安世,避名如羊叔子,所以区区以人材为言。虽然,和扁善理病,七年之艾,非仓卒之求;梓人善筑室,合抱之木,非朝夕所致。尚书旦夕参大政、秉钧衡,有如陛下问尚书以人才,则尚书亦品题于胸次,亦有成人。幸试之毋忽(《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七。)。
问:疑当作「闻」。
与林井伯(成季言以下井伯之外孙方之泰家藏刊帖)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一
馀干久不得书,日月愈远,令人伤叹。山谷语云:「归来兮逍遥,西江波浪何时平」,真可以泣鬼神也。
与林井伯(成季 以下井伯外孙方之泰家藏)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四
某碌碌如昔,近旬日来,讼牒顿希,可以藏拙。但经界指挥未下,不知竟如何。昨夕地再震,不知彼中如此否?赵帅有来期未?此但闻帅司已发牌印去,它则无所闻也。经界若行,欲挽退翁、仲则一来。但其地皆烟瘴之乡,不知二君肯一来否。烦为微扣之,别有有精神、耐劳苦,肯任事而能戢吏爱民者,不妨更为寻访喻及。此或亦专人去约诚之。此不厌人多,分头勾当,庶事易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