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樊提刑(茂实)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一、《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三○
示谕能行佛事而不解禅语。能与不解,无别无同。但知能行者,即是禅语。会禅语而不能行佛事,如人在水底坐叫渴、饭箩里坐叫饥何异?当知禅语即佛事,佛事即禅语,能行能解,在人不在法。若更向个里觅同觅别,则是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如却行而求前,转急转迟,转疏转远矣。要得径截心地豁如,但将能与不能、解与不解、同与不同、别与不别,能如是思量、如是卜度者,扫向他方世界,却向不可扫处看,是有是无,是同是别,蓦然心思意想绝,当恁么时,自不著问人矣。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宋 · 张九成
押词韵第三部
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馀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赠樊茂实铁照 宋 · 张九成
押词韵第十一部
吾箧有铁镜,其光常炯炯。
有时置堂中,千妖百怪都潜影。
今以赠吾子,吾子其试听。
谨勿以照人,百鬼闻之怒生瘿。
不如照汝心,非心邪意令远屏。
闇室何妨日月明,阛阓方知天地静。
它年相见打破镜,吾当大笑君其领。
与樊茂实书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五、《五峰集》卷二
丙午岁睽异,至戊子才一通问,以迄于今。仰惟进德,不可量也。伊洛老师为人心切,标题「天理人欲」一句,使人知所以保身、保家、保国、保天下之道。而后知学者多寻空言,不究实用,平居高谈性命之际,亹亹可听,临事茫然,不知性命之所在者,多矣。察院学该本末,必无偏而不起之处,以为今日之事何如也?天理存乎,不存乎?人欲肆乎,不肆乎?天理绝而人欲消者,三代之兴王是也。假天理以济人欲者,五霸是也。以人欲行而暗与天理合者,自两汉以至于五代之兴王盛主是也。存一分之天理而居平世者,必不亡;行十分之人欲而当乱世者,必不存。其昭然如日月,断然如符契。大纲隳坏,人欲滔天,未有如斯时者也,察院将何以救之?呜呼!世道穷矣,而国储君副未定。若能积其诚意,孚于上下,大论朝发,东宫夕建,辅之以智虑谋略之士,庶有变通于将来乎!某年馀半百,多病已衰,不足为世用矣,所以区区进言者,蝼蚁天性,疾痛切身,不得已也。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此守官者之常式耳。君子以康济为心,言不苟发,期于必中,事不苟言,期于有成,可以革蛊成新则为之,可以表正天下则为之。一身之去就,轻如鸿毛,不足计。公其勉旃,以慰朋从之望。
答樊提刑光远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五、《梅溪先生后集》卷二三
诲诸生于馆下,滥与英游;职内史于螭头,误膺亲擢。既与编摩之选,仍叨讲读之联,才素乏于寸长,身曷堪于数职?恩踰望外,愧溢颜间。某官诸儒范模,群吏师表,擅声名于兰省,耸风采于柏台。帝嘉共理之良,治务惟刑之恤。饰吏以儒者之术,存心得君子之仁。北斗太山,学者咸仰;残膏剩馥,后人悉沾。师友之选极一时,诗礼之传有二子。诵高文于方册,未窥夫子之墙;论末契于年家,端在丈人之行。故兹侥冒,实自吹嘘。
吏部郎樊茂实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一、《文定集》卷二二、光绪《南岳志》卷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茂实樊氏,名光远,临安钱塘人。曾祖文,妣娄氏。祖用安,妣王氏。考周,赠右朝请郎;妣席氏,赠安人。累世皆隐德不仕,至茂实始以儒学显。初临川王荆公著《三经义》、《字说》以同天下之学,举世诵习如六经然。范阳张先生以为学者贵于自得而躬行,可以为天下国家用也,今守其穿凿附会之说,而修身治人,析为两途,则何贵于学矣!先生以此数见黜于当时之有司,贫至饘粥不给,茂实独师事之甚谨。既冠,徒步就太学,试以《书》义对。是时文体亦稍变矣,而茂实独直指王氏之失,力排之,切中其要。考官奇之,置高等,是后士人乃益得自致于学。绍兴五年,茂实试春官为第一,遂中进士第,调秀州海盐县主簿,改常州教授。未行,召见,除秘书省正字。秦丞相用事,敌人来归河南地,茂实因轮对,力言所当思患而豫防之者,秦丞相始不悦。未几,敌人叛盟,前日异论者益见忌,乃出茂实为阆州教授。茂实以大母年高而迎养非便,得请监潭州南岳庙。丁大母忧,服除,历庐州、明州教授。秦丞相既薨,诏除茂实秘书丞。方秦丞相时,凡以疑忌得罪者,往往累赦不复,又夺其所当得恩泽。茂实得召见,言之,太上嘉纳,诏还恩泽有差而茂实为监察御史。茂实在台中,所裨佽甚多。未几,为工部员外郎,得请知兴化军。茂实初未尝历吏事,兴化俗号难治,生谤起讼,长吏鲜以理去,茂实曰:「吾以诚待人,他不恤也」。既至,简节目,通下情,先教化而后刑罚,狱讼日衰少。迁提点福建路刑狱。茂实于刑狱尤尽心,凡所以要束防察甚备。闽多劫盗,类与州县吏相表里,不即获。间有在官者,吏辄并财主系之,以是无敢愬者。茂实许其径诣司自言,而严追捕勘鞫之限,盗始有所畏。建州两狱充斥,茂实至,释囚系一百四十有三人,朝廷为罢免长吏,其他所平反全活甚众。徙知严州,适诸军遣人募兵,皆诱略平民,所至骚然,人不敢入市。茂实具奏其状,乃诏诸军皆立额,有阙则取旨下诸州寄招,其患遂息。严每岁买御炉炭,其实皆科取于民,茂实奏罢之。提点浙东路刑狱,高丽将入贡,茂实极言其甚不便者六事于朝,诏即止之。今上即位,召为吏部郎,茂实以足疾辞。寻除福建路转运副使,不行,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以隆兴二年七月卒,年六十有三。茂实气貌严重,语言确讱,不知者以为简也。自得罪秦丞相,流落几二十年,入朝才岁馀辄出,盖有不悦者。既而诸公贵人议论士大夫之当召用者,未尝不以茂实为称首。茂实初无求于人也,是以久在外。吏部之命,盖将用之,而茂实不能造朝,遂以不起。识与不识,皆为之流涕也。然茂实强学力行,更阅世变,操履如一,顾念平生无一可愧恨者,其志得矣,他何言哉!有《尚书解》三卷、《礼记讲义》二卷、《梅窗杂著》十卷,藏于家。娶陈氏,算学博士从道之女,封安人。子男三人:扩,左修职郎;抑,左迪功郎、饶州浮梁县主簿;撝,将仕郎。女一人,许嫁将仕郎陆邈。孙男七人,致尧、拱舜、赞禹、暨汤、宪武、保成、规宣。孙女一人。诸孤将以其年十月甲子,葬于钱塘县安溪凤泉山之原,而移书属某为铭。某与茂实皆范阳张先生之门人,又同年进士,又同为秘书省正字,既而还朝,以至去国,亦适相先后,道义之契,非他人之比者,铭其可辞?铭曰:
举世方纷,独尊其所闻。更历险夷,不倾不欹。以终其身,以畀其后人。
书张无垢遗樊茂实石研后 宋 · 程迥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四、《游宦纪闻》卷六
此奇物也,子孙世传。不知樊公家何以不宝守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