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秘阁校理试秘书少监王古可起居郎制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九、《净德集》卷八
敕具官某:朝廷之用人,虽以行实才能为本,其迁进之序,则途辙各异,盖甄别流品而慎重名器也。是故祖宗以来,二史之职,或以科举之高第,或以儒馆之久次;或学术推于一时,或更践由于要地,然后擢而任之。国有旧章,朕不敢易。以尔名臣之后,力学自进。出将使指,入造省闱,秘府之校文,卿寺之副贰,率有显誉,久而益彰。是用辍从麟阁之游,处以螭坳之位。夫能直笔以记,传为信书,使朕无过举,而尔得良吏之体,则善矣。
大理寺丞王古可通直郎提举京东西路常平事制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王魏公集》卷三
敕具官某:材名行实,有显于时;忧哀居庐,克终丧礼。进迁朝位,将命一方。祗服恩章,求为称职。可。
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北宋 · 苏轼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
与王敏仲(一 以下俱惠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春候清穆,窃惟按驭多暇,起居百福,甘雨应期,远迩滋洽,助喜慰也。某凡百粗遣,适迁过新居,已浃旬日,小窗疏篱,颇有幽趣。贱累亦不久到矣。未期瞻奉,万万为国自重。不宣。
与王敏仲(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两蒙赐教,慰感深至。曾因周循州行奉状,伏想已尘清览。即日台候何似?越人事嬉游,盛于春时,高怀俯就,想复与众同之,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莫缘陪后乘,西望增慨。尚冀保练,慰此区区。不宣。
与王敏仲(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久以病倦,阙于上问。窃惟镇抚多暇,起居万福。春来雨旸调适,必善岁也。想慰勤恤之怀。莫由瞻奉,惟冀若时为国保练。不宣。
与王敏仲(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辱手教,荷戴深矣。仍审比日台候康胜,至慰至慰!某凡百如昨。新屋旦夕毕工,即迁入。长子迈自浙中般挈,由循州径路来,闰月可至此。渐似无事,却可以扫室安居矣。新政恺悌,已穆然岭海间矣。更蒙下访,粗识仁人之用心也。欣慰之剧,未缘面尽,临书菀结。渐煖,万万为人自重。
与王敏仲(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浮玉遂化去,殊不知异事,可闻其略乎?其母今安在?谤者之言,何足信也。丹元事亦告录示,决不示人也。起居之语未晓,亦告指示。近颇觉养生事绝不用求新奇,惟老生常谈,便是妙诀,咽津纳息,真是丹头,仍须用寻常所闻般运溯流法,令积久透彻乃效也。孟子曰:「事在易而求诸难,道在迩而求诸远」。董生云:「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不刊之语也。
与王敏仲(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自幼累到后,诸孙病患,纷纷少暇,不若向时之阒然也。小儿授仁化,又碍新制不得赴,盖惠、韶亦邻州也。食口猥多,不知所为计。数日,又见自五羊来者,录得近报,舍弟复贬西容州,诸公皆有命,本州亦报近贬黜者,料皆是实也。闻之,忧恐不已,必得其详,敢乞尽以示下。不知某犹得久安此乎否?若知之,可密录示,得作打叠擘划也。忧患之来,想皆前定,犹欲早知,少免狼狈。非公风义,岂敢控告,不罪!不罪!人回,乞数字。
与王敏仲(七)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比闻政誉甚美,仁明之外,济之以勤,想日有及物之益。许录示丹元近事,幸早寄贶。此月十四日迁入新居。江山之观,杭、越胜处,但莫作万里外意,则真是,非独似也。又长子迈将家来,已到虔,近遣幼子过往循迎之,闰月初可到此。老幼复得相见,又一幸事也。迈到后,当遣入府参候。馀非书所能究。不宣。
与王敏仲(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虑患不周,向者竭囊起一小宅子。今者起揭,并无一物,狼狈前去,惟待折支变卖得二百馀千,不知已请得未。告公一言,傅同年必蒙相哀也。如已请得,即告令许节推或监仓郑殿直,皆可为干卖。缘某过治下,亦不敢久留也。猥末干冒,恃仁者恕其途穷尔。死罪死罪!
与王敏仲(九)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再启:承谕津遣孤孀,救药疾疠,政无急于此者矣。非敏仲莫能行之,幸甚!幸甚!广州商旅所聚,疾疫之作,客先僵仆,因薰染居者,事与杭相类。莫可擘划一病院,要须有岁入课利供之,乃长久之利,试留意。来谕以此等为仕宦快意事,美哉此言,谁肯然者。循州周守,治状过人,议论甚可听,想蒙顾眄也。
与王敏仲(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某启:得郡既谢即辞,不敢久留,故人事百不周一。方欲奉启告别,遽辱惠问,且审起居佳胜,宠谕过实,深荷奖借。旦夕遂行,益远,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匆匆,不宣。
与王敏仲(一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罗浮山道士邓守安,字道立。山野拙讷,然道行过人,广、惠间敬爱之,好为勤身济物之事。尝与某言,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丁何由得。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尔。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馀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敏仲见访及物之事,敢以此献,兼乞裁度。如可作,告差人持折简招之,可详陈也。此人洁廉,修行苦行,直望仙尔,世间贪爱无丝毫也,可以无疑。从来帅漕诸公,亦多请与语。某喜公济物之意,故密以告,可否更在熟筹,慎勿令人知出于不肖也。
与王敏仲(一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有二事,殊冗,未尝以干告,恃厚眷也。某为起宅子,用六七百千,囊为一空,旦夕之忧也。有一折支券,在市舶许节推处,托勘请。自前年五月请,不得,至今云未有折支物。此在漕司一指挥尔,告为一言于志康也。又有医人林忠彦者,技颇精,一郡赖之,欲得一博士助教名目,而本州无阙,不知经略司有阙可补否?如得之,皆谪居幸事也。不罪不罪!
与王敏仲(一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再启:林医遂蒙补授。于旅泊处衰病,非小补也。又攻小儿、产科。幼累将至,且留调理,渠欲往谢,未令去也,乞不罪。治瘴止用姜、葱、豉三物浓煮热呷,无不效者,而土人不知作豉。又此州无黑豆,闻五羊颇有之,便乞为致三硕,得为作豉,散饮疾者。不罪不罪!
与王敏仲(一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西梧州市
《富公碑》词,甚愧不工。公更加粉饰,岂至是哉!舟中病暑,疲倦不谨。恕罪恕罪!
与王敏仲(一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少钱,令岁入五千馀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僭言,必不讶也。
与王敏仲(一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庶几延陵季子嬴博之义,父既可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此外宴坐寂照而已。所云途中邂逅,意谓不如其已所欲言者,岂有过此者乎?故覼缕此纸,以代面别尔。
与王敏仲(一七)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儿子乏人,亦不相辞令嗣也。不罪!不罪!又有少恳,见人说舍弟赴容州,路自英、韶间,舟行由端、康等州而往,公能与监司诸公言,辍一舟与之否?今又有一家书,欲告差人赍往岭上与之。罪大罚轻,数年行遣不已,屡当患祸,老矣,何以堪此。恃公旧眷,必能兴哀。恐悚恐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