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甫”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祭梁邦宪文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九、《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
死之与生,一往一返,故生者为行人,死得为归鬼,归乎道而已矣。惟道茫洋天地,旁薄日月,故骨肉一归于土,而神气无不之矣。夫拜宪于此,又何生之喜而死之悲乎?然而飙怒林,草木摧折,芝兰梓漆,则众所嗟惜,以其材之美而不极乎用耳。若子之摧折,芝兰梓漆之于草木也。侠忝与子友,而又辱在姻好,知子之美而见其用于时者,未及毫发。忽焉冥寂,其孰能不恸于中乎?呜呼哀哉!堂有白发之亲,膝有垂髫之稚,飘然旅榇,千里而归,方兹病苦弥时,不能持觞酒,道傍一酹,且吊子之老母稚子,岂予之本心也哉!故遣儿子前致香茶之奠而述情以文。伏惟尚飨。
劾王吉甫奏(元符二年闰九月) 北宋 · 安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六
伏睹王吉甫授蔡河拨发,昨被旨看详诉理文字,辟吉甫充管勾官,吉甫观望畏避,不肯就职。
赠王吉甫 其三 宋 · 孔平仲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嗟予困羁旅,雨昏萧寺中。
客情随日淡,诗思入秋雄。
目断故乡路,心飞黄叶风。
文轩又将去,坐觉笑谈空。
赠王吉甫 其一 宋 · 孔平仲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项王战败耻归东,仗剑南游寂寞中(自注:吉甫去秋失乡举后,游学于外。)。
雨雪萧条千里暗,乾坤浩荡一身穷。
文章未属清时用,议论徒多烈士风。
四海望霖龙折角,为君悲绝诉苍穹。
赠王吉甫 其二 宋 · 孔平仲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生计箪瓢少郁陶,谈经千古见秋毫。
神驱笔下锋铓(豫章本作词锋)俊,天纵胸中气象豪。
事业今朝心孔孟,功名他日踵萧曹。
行行努力牵牛饵,北海波中钓巨鳌。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 宋 · 吴颐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
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
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
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以上同上书卷一一○○○)。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其一 宋 · 吴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攀条弄蕊苧罗人,半亸金翘笑整巾。
惯见冰肌斜映月,似惊酒面暗生春。
诗翁思苦饶先醉,画史愁多恐失真。
寄语东风为披拂,莫教容易惹芳尘。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其二 宋 · 吴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年来恼乱探花人,裂尽陶公漉酒巾。
傅粉早工欺白雪,施朱更欲媚阳春。
衣冠未怪多侪俗,花木无情亦丧真。
他日和羹何所赖,纷纷行见满前尘。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其三 宋 · 吴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
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
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
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自注:中立以诗促邦宪具酒赏红梅,而平昔未尝赴僚友酒会,邦宪答诗有墨子回车之句,故及之。)。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其四 宋 · 吴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情赋咏尽闻人,似得吴姬为执巾。
蝶翅稍应容辨色,桃腮无复敢娇春。
似嫌素艳同姑射,著意新妆学太真。
栽近华堂歌舞地,未容车马送纤尘。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其五 宋 · 吴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绝品花逢绝俗人,吟看屡倒接䍦巾。
剸烦自昔多馀刃,痛饮于今莫负春。
喜事擅名虽有素,屡空此语恐非真(自注:大刚以诗促邦宪为红梅会,而邦宪答以甑生尘,故有是句。)。
典衣贳酒犹非恶,醉任清歌落暗尘(同上书卷二八○九)。
束邦宪母李氏墓志铭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五、《竹隐集》卷一九
鲁人束斌卿将葬其母,告于其友卫人赵鼎臣曰:「斌卿母李氏,世家陇西之城纪。父来,有奇行,隐身弗出,以其女归吾父。吾父家贫而喜客,来无时至,必相与饮食醉饱,不问家有无。吾母欣然击鲜酿醇以飨之,未尝以阙告。斌卿既孤,衣食益不足,吾母训之学而劝以仕,数举进士不利,怠而欲止。吾母曰:『汝学未也,勉之』。已而起家登进士第,得官东归,入谢于庭。闾里聚观,迎贺汹汹,吾母不色喜,徐曰:『固先人之庆也,汝何自得之』。他日吏于冤朐,以公事免,宗族唁焉,吾母谢曰:『儿不职而黜,宜也。第使无愧心,其亦足矣』。俄以赦令复,斌卿喜,入告吾母,吾母曰:『国恩宽汝,汝何以报之』?盖其平生隐约困穷数矣,终未尝有戚容。既而稍丰,意象几微,亦不见其有所变也。晚节喜浮屠氏,燕坐焚香读诵其书,淡然若与世绝者。年八十,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生二男,长冠卿,早卒;次斌卿也,宣教郎、沂州沂水县丞。孙二人,曾孙八人。其槩若是,愿吾子铭之」。斌卿字邦宪,父讳某,某官,家于郓。斌卿质朴有行义,不乐文饰,常弊衣冠,徒步尘埃中,卒然遇之,往往不知为官人;见其貌古服怪,则又疑其为剑客奇士也。与余同年登科,余独厚善之。铭曰:
生之所愿得者,寿也;死之所欲传者,后也。夫人既兼而有之矣,余又从而铭之,盖庶几其不朽也。
病中王邦宪见过以诗为谢因以当别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后衡门久不开,壮心消尽已成灰。
白头羁客病中老,青眼故人天外来。
相见有时那易得,语离终在莫频催。
山城归路应残腊,早寄春风岭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