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盛陶”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盛陶索诗录近作数篇以长句将之 北宋 · 刘挚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太白溪边思会遇,九华峰下共登临。
高楼一别江南醉,几岁同为塞北吟(自注:己亥相遇池州,同饮于萧丞相楼。)
漳浦旧怀多感慨,建安遗响未销沈。
言虽穷苦君能听,试写孤音入夜琴。
赐西路祔葬皇亲监护葬使左朝散大夫太常少卿盛陶以下并祔葬魏王邓国蔡国长公主管勾使臣茶药并沿路传宣抚问敕书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八、《范太史集》卷三三
盛陶以下:肃驾使轓,躬临原兆。
涉涂良苦,庀事尤勤。
宜推劳赐之恩,用示眷存之意。
今差使臣沿路赐汝腊面五斤,縳子五斤,药物一银合、合重二十两。
内祔葬邓国、蔡国长公主、允弼新妇等,管勾列端张禹称、窦铎、修坟宋良臣诸司张祐各赐腊面二斤,縳子二斤,药物一银合、合重一十两。
沿路香火张师逸、李绶,并祔葬故魏王沿路香火续焘,各赐腊面一斤,縳子一斤,药物一银合、合重五两。
至可领也。
赐西路祔葬皇亲敦睦宗室感德军节度使同判大宗正事宗景以下并监护葬使左朝散大夫太常少卿盛陶以下茶药口宣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八、《范太史集》卷三三
有敕卿(汝)等爰协吉期,克襄大事。
阳和在候,夙夜良勤,宜有匪颁,以为慰劳。
今差入内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刘友端赐卿(汝)等茶药兼传宣抚问,想宜知悉。
侍御史新除太常少卿盛陶责知汝州元祐四年五月 北宋 · 王岩叟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
辨天下之是非,明天下之邪正,使朝廷不惑,而人主信之以听断者,朕用御史之意也。
汝既不能如汲黯在朝,寝淮南之奸意,而见无礼于君者,又不能毅然奋张,惟力是视,以攻其恶。
而依违观望,进言于朝命之已行,措意于奸臣之复用,阴持两端,终无定论。
御史如此,朕何赖焉?
聊从薄责,出守近邦。
汝其循省,毋蹈后悔。
乞罢李常盛陶中丞侍御史之职奏元祐四年三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尽言集》卷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三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八
右,臣伏自去年胡宗愈窃据丞辖,不协人望,臣忝言路,累具弹劾,而圣德宽大,务全体貌,迁延经岁,未赐指挥
臣以公议不平,难于中辍,乃者上章极言论奏,并申三省,乞请留中之疏,付外廷明辨曲直。
虽发于中愤,不敢爱身,而退循率易,方俟诛谴。
今既半月,威命不至。
继闻宗愈已罢政事,乃知陛下不特赦臣之罪,又能听臣之言,恩出望外,感极以泣。
陛下仁厚容谏如此,而臣内怀区区未尽之意,若不披沥肝胆,上达天聪,则于职事犹为有愧,是以愿终言之。
臣伏见御史中丞李常、侍御史盛陶,持性柔邪,秉心不一,昔蔡确用事之日,阴相交结,故常自太常少卿擢为礼部侍郎,旋迁天官,遂拜户部尚书
瀛州得替,用为太常博士,寻擢考功郎中
皆由闲冗之中,置诸要剧之任,才能政事,无足称者,为主张,人不敢论。
以至今日,并居丞杂,而又相与连亲,不使回避,阿谀朋党,殊无公道。
臣不敢广引细琐,上烦听览,止以近事之尤显著者,试为陛下陈之。
臣闻蔡硕盗用官钱,事发下狱,罪当大辟。
陛下以天地父母之德,赦而不诛,又免置刑刺配,止送韶州编管,仅能周岁,乞内徙,朝廷曲法申恩,移置黄州
曾不旋踵,又陈乞颍昌
缘国朝故事,应左降官虽曾任宰臣,而未复职名,犹是谪籍,既系有罪之人,固无自便之理。
之冒昧陈请,御史即合纠弹,而常、身任台纲,阴借奸慝,目睹乱法,终无一言,其事一也。
谢景温王安礼之妻兄,昨除刑部尚书,众议以为不可,而常素与安石兄弟亲善,安礼昔尝同官于大名,交契甚厚,是以见景温之误恩,并不论列,其事二也。
章惇苏州公违条法,强市田产,使无辜之民被刑失业,故朱迎等四人不远数千里,赴愬省部
御史台明知上件事实,亦不绳治,假借奸豪,徼幸异日,其事三也。
王安石辅政累年,曾无善状,害民蠹国,未见其比,向者病卒,人皆相贺。
王汾虽无言责,而能上书陈述义理,乞赐恶谥,以为后人之戒。
搢绅之论,莫不多有愤世疾邪之意。
而常等恶伤王氏,疾之若雠,及谏议大夫,遂率全台,肆为丑诋。
从来别无过恶,止言其口吃、滑稽之类一二小事,乃令报罢,中外之论,至今不以为直。
臣近日方闻常等所以击之由,主于请安石之谥,操心如此,岂复至公?
其事四也。
陛下即政之初,知免役出钱为民之患,故复用祖宗差役之制。
常在户部,不能讲究补完,而协助邪说,请复雇募,及为中丞,犹闻奏乞施行,怀奸徇私,大害圣政,其事五也。
先帝已知经术取士,久而有弊,盖欲复用词律,故昨者有司请于经义之外加以诗赋,朝廷采纳,已为定制。
安石之党必欲沮挠,常乃屡乞改用经义,其徒翕然誉之。
赖陛下圣明,主执不轻变易,而常等言之不已,背公死党,其事六也。
保甲之害,众所共知。
陛下变法以来,农民方遂休息,而陶乃倡言乞重编排。
朝廷若行其说,天下岂不大骇?
率情妄作,其事七也。
臣起于小官,误蒙擢用,非不知雷同钳默,足以取容,然而期年之中,历犯权贵,旁人为之忧恐,而臣处之自如者,实以陛下推至诚乐善之心,有舍己从人之德,是以不量力薄,思效涓埃。
而况二圣临御以来,逮今五载,遵守祖宗之法,曾无毫发之累,谏臣之职,足以优为。
惟是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实系天下国家治乱之本,故臣自拜命以迄于今,献纳之间,尤以人物为务。
盖朝廷之有君子,如人体之有元气,元气盛实,则肤革充盈,血脉荣畅,寒暑疫疠不能投间以干阴阳之和,则为安强之人矣。
至于慎守不固,气血将败,内无以养根本,外不能慎起居,一旦遘疾,虽和、扁再生,莫知所救。
天下之势,何以异此?
使君子众多,小人勿用,然后纲纪振举,政教修明,奸邪阴贼不能伺隙以乱圣人之治,则成天下太平之功矣。
其或听纳之间,不辨枉直,任用之际,不察忠邪,黑白混淆,是非杂揉,日复一日,浸生乱阶,虽复起,亦不能治。
臣窃闻近者执政奏事之次,亲奉德音,思与大臣共为庙社长久之计,每患异日小人在侧,眩惑人主,败乱国政,忧深虑远,固非愚臣所能跂及。
然臣夙夜寒心,而不敢以为无事者,正以风宪之地,乃有常等,皆王安石蔡确之党人,阴持两端,浸害正论,使渐引其类,并据要津,则陛下累年忧勤所立之政事,必将复坏于群小之手,可不痛哉!
臣恐陛下之所忧不在异时,而其兆已见于今日也。
况二人挟邪不忠之迹固已著明,久而不去,必有后悔。
惟陛下以臣所陈七事,特赐详览,若非诬罔,皆有实状,即乞慎择忠厚端正之人,以代常等,不胜幸甚。
黄庭坚仲叔父幼子晬日诗 宋 · 黄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四
嗣深修撰弟初生,骨爽神秀,气已万里,故山谷有此佳句,九方皋之风鉴,何其神耶!
借令见今日,忠愤义勇,忧国爱君,壁立千仞,当有蟠空奇崛之语形容大节。
建炎二年十月望凤山下森爽台,大临书。
按: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适园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