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秉烛照红梅再次前韵即席(一作白玉蟾诗) 宋 · 林季仲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玉妃初醉下瑶台,紫雾深深拨不开。
却恐错穿杏径高烧银烛照归来。
海琼集跋淳祐十一年十二月 宋 · 彭耜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先生海琼集》顷尝累次传之久矣。
载念曩岁丁丑暮春,师辕南游,得遂瞻礼。
由是云鹤往来,每一参际,必有少憩,日侍丈席,闻所未闻,无非分别正邪,发扬玄妙。
返而笔之,粲然盈帙。
自惟衰朽,有负师训,不敢终秘,并以升堂小参、歌颂等作,釐为四卷,同寿诸梓,庶为学海之筌蹄,抑以开人天之耳目,实区区之愿也。
时淳祐辛亥季冬甲子鹤林彭耜稽首敬书。
按:《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正统道藏本。
道中与白玉蟾联句(诗见白玉蟾四) 宋 · 谢紫壶
 押文韵
无正文。
冬日同白玉蟾联句(二首(诗见白玉蟾四)) 宋 · 王枞
 押文韵
无正文。
访白玉蟾值其出题壁 宋 · 黄春伯
 押贿韵
怪访怪,怪不在。
君山,来相待。
旴江舟中联句(诗见白玉蟾四) 宋 · 黄春伯
 押文韵
无正文。
棹歌联句(诗见白玉蟾四) 宋 · 黎盘云
 押文韵
无正文。
夜船与白玉蟾联句回文(同上) 宋 · 黎盘云
 押文韵
无正文。
灯花联句(诗见白玉蟾四) 宋 · 刘希古
 押文韵
无正文。
灯花联句(诗见白玉蟾四) 宋 · 张云友
 押文韵
无正文。
白玉蟾 南宋 · 李訦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二
悚息启上琼山居士道契一别倏经年,人间岁月如许。
一剑孤飞无定处,走天台,游庐阜,今又过三山,何异朝粤暮梧也。
然尺书面目常常堕前,珠玑翰墨处处传布,如月行天,夜夜瞻仰。
日来秋冬之初,寒燠不定,伏息真气,炼就超乎离坎之外,在处有物护持,不在多祝。
行年七十有五,老境多逆,乃蒙飞章投简,特为启醮。
顾帐尘缘,安得道根可以称是?
因作二句云:「但得此身常老健,更于何处觅神仙」,谩奉一笑。
伏读著述甚盛,且大聪明,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人所难及。
所愿收敛光芒,更不作此清净业,尤为奇特最胜,不知如何?
桂隐云,有人即行,匆匆不多及,一切长语烦仪略之。
悚息启上。
按:《琼琯真人集》附录,道藏辑要本。
雪晴二首(一作白玉蟾诗) 其一 宋 · 朱淑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李无言蜂蝶忙,晓寒未肯放春光。
花将计会千山日(一作雪),风为栽埋一夜霜。
雪晴二首(一作白玉蟾诗) 其二 宋 · 朱淑真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早上新莺语尚蛮,花无气力倚雕栏。
幸蒙残雪回头早,又遣东风薄倖寒(同上书卷一三)
真珠帘 赠海南子白玉蟾 南宋 · 陈楠
金丹大药人人有。
要须是、心传口授。
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
只为离无寻坎有。
移却南宸回北斗
好笑。
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
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
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
知否。
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
白玉蟾 宋 · 王居安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五
居安方幸道旧,又复语离,此情何极!
孤云野鹤,可见而不可亲,愈增怀仰而已。
居安老矣,后会何期,愿言行满功成,早膺丹霄紫府之召,居安至□。
右谨具呈。
二月日,中奉大夫敷文阁待诏、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王居安劄子。
按:《琼琯白真人集》附录,道藏辑要本。
白玉蟾嘉定十五年十二月 宋 · 杨长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长孺伏以寒尽春生,好雨知时,恭惟白君逸人身寓世间,心超物外,尊候神介,动止亿福。
长孺顷守三山,想莱采于老子之宫,识英豪于题壁之句。
初以为仙侣,不以为今人也,徐而问之,乃知其为今人,而似仙非凡者也。
闻在泉南,无从觌面,但忍渴望岭尔。
退休山林,于石塘刘和夫处见辞章翰墨甚富,诹孤云野鹤甚详,虽未觌面,如已觌面。
戊寅年笔架山中二十八咏,今五年矣,御风骑气,知在何许?
颛使程富骤至,辱惠以书,且寄之诗,又以草圣《千文》示之。
惊喜下拜,如从天而下,又何必见紫芝眉宇然后为晤对耶?
论交自此始矣。
古风一首,绝句三篇,别纸呈似,用酬来贶。
未领其意,勿以俗人待我,是幸是望。
见教二记,展碑快读,云锦之文奇古,道院之文博洽,不胜叹服!
珍而藏之,复命第达空函,当发大笑。
逸人知我者,姑此为戏耳。
右,谨具申呈。
壬午十二月□日,朝散大夫直华文阁主管亳州明道宫杨长孺劄子。
按:《琼琯白真人集》卷六,道藏辑要本。
白玉蟾 南宋 · 释元肇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蓬莱仙客兴无酬,汗漫来游海上州。
明月满山歌踏踏,红尘入市笑休休。
钓竿不用空遮日,诗句时能一掉头。
醉后抱琴归去也,人间知是几春秋。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旧风以纪之 南宋 · 白玉蟾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秀真画图。
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见,田沧海几迁变。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螺女江头十万家,西湖十里碧莲花
满城和气浓于酒,一天雨露饶桑麻。
东有鼓山榴花谷,南有方山王屋
王霸炼药怡山西,老任跨鹤升山北。
距城以东七里馀,丹崖翠壁凌太虚。
天閟地藏一蓬壶,神刓鬼划画不如。
种橘仙人来瑞世,况是篯翁其后裔。
苍松筋骨鹤精神,谓之觉非老居士
居士少时观此山,便拟归隐乎其间。
及其赋罢归去来,此山尚锁青烟寒。
平生使节半天下,秋霜夏日大声价。
咄哉富贵非吾愿,何似归来一茅舍。
百丁持钁薙荆榛,寒岩怪石翠峥嵘。
奇花异草不知名,地灵夜泣猿鸟惊。
天然一石大如廪,裂开发露五云锦。
满地璀璨黄金沙,地下掘出玄玉枕。
度其广袤筑屠苏,鳷鹊峭耸鸳鸯铺
人来山下抬头看,直疑上有神仙居
夜静星辰挂朱桷,万丈华表立双鹤。
山童指向游山人,高处更有兼山阁
阁边数石罗翠屏,倚崖建一介隐亭
一登云外忽舒啸,醉归小山风月清。
双石削成辟紫户,犹胜武夷石门坞
一石俛仰状如龟,一石跨蹲露如虎。
岩头千尺炼丹台,银泥丹砂朱草堆。
台上凿开四小涔,不见炉鼎空寒灰。
石眼有泉迸山腹,可成一池足鸦浴。
千山万山翠打围,稻田万顷如棋局。
于中突出五石岩,紫云苍雾缠松杉。
吾疑闽中四五辈,向者曾此话同参。
粉墙围住万竿白凤飞来枝外宿。
山前山后多麋鹿,疏栽兰蕙栽菊
何年种此千树,满山雪色白皑皑。
晚来山风扫落英,五色虹霓明绿苔。
隔林髣髴闻机杼,人家知在云深处。
何处招提最近傍,早暮送钟斋送鼓。
凫汀鹤渚白蘋洲小溪流水横断桥。
画出一派潇湘秋,万家秋色人渔樵。
长江浩浩数千里,浪花喷薄蛟龙起。
叶叶扁舟古渡头,目力所至海门止。
仆家本住青城边,去此迢迢路八千。
对面窣堵高插天,恍惊天柱落樽前。
觉非居士高且洁,时把黄庭玩岁月。
丹山碧水我楼观,苍椿翠桧我幢节。
客来到此蛰仙庵,披蒙茸兮登巉岩。
龙盘虎踞甚形胜,大江以东斗以南。
酒空核尽人亦醉,眼花浑不醒天地。
壁间醉墨淋漓,夕阳已挂青山外。
海琼隐山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海琼问道集、见《琼琯白先生集》卷一○、琼琯白真人集、《广东文徵》卷八一
玉蟾翁与世绝交,而高卧于葛山之巅。
客或问:「隐山之旨何乐乎」?
曰:「善隐山者不知其隐山之乐。
隐山之乐者,鸟必择木,鱼必择水也。
夫山中之人,其所乐者不在乎山之乐,盖其心之乐。
而乐乎山者,心境一如也。
对境无心,对心无境,斯则隐山之善乐者欤」。
问曰:「隐山之旨固如是,山中之隐者岂不知山中之味乎」?
曰:「山中之味,山中之乐也。
隐山者知味乎道,而不知味乎山也。
吾将以耳闻目见者为子谈之」。
客曰:「唯唯」。
曰:「隐山者不可以山之乐而移其心,不可以心之乐而殢其山。
自山也,心自心也。
隐者且不曰,古何如人,今何如人,彼山如是,此山如是。
有如是隐山之人,有如是隐山之时,又有如是隐山之趣。
其时也圣贤胥会,其人也崇尚道德,其趣也修鍊形神也耶。
吾恐如此知,如此见,必不逮古人者十常八九焉。
山中之隐者非曰必林峦而为山,非林峦而不为山。
然其人人自有所隐之山也。
其清虚寂静,高爽深幽者,此人之山者,山其心也。
其是非宠辱,贫富贵贱者,此人之市者,市其心也。
今人以为大隐居廛,小隐居山者,不无意也。
自名利之习炽,以物欲之事攻,则厌闹思静也。
自恬适之兴满,修进之念冷,则嫌静思闹也。
若夫人能以此心自立,虽园林之僻者亦此心也,市井之喧者亦此心也,不必乎逃其心之喧,适其心之欲。
喧不必乎乐其境之胜,疾其境之不胜。
知如是山,乐如是心,谓之真隐焉。
隐山者,善隐心也。
无事治心谓之隐,有事应迹谓之山。
无心于山,无山于心也。
是故先须识道,后隐于山。
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见其山必忘其道。
若先识道而后居山者,造其道必忘其山。
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蔽目。
是以忘山见道,人间亦寂也;
见山忘道,山中乃喧也。
法法虚融,心心虚寂,何城市之可喧,何山泽之可静?
山静而心常喧者,莫市之若也;
市喧而心常静者,莫山之若也。
喧而不喧,静复何静。
语默无非山,动静无非市。
恬淡息于内而不乱,萧散扬人者,殆犹鱼鸢之飞跃天渊也。
适其所乐而已矣。
其乐非耳目之乐而后乐,非情识之乐而后乐。
乐者在心,不可以形容,不可以知见。
心之乐者,隐者之乐也,于山无预也。
以清净为道场,以恬退为法事,以安乐为眷属,不欲与世交,不欲与物累。
其修身也,不事乎百骸;
其养形也,不溽乎五味。
视死之日,如生之年;
执有之物,如无之用。
其安禅也,云溪烟垄;
其经行也,月洞风林。
有麋鹿以为朋,有以为邻,有春韭秋菘之富,有晨霞晚露之贵。
语其衣也,编草而纽蒲,缉而缀
语其食也,炊参而糗苓,饭而饲
饮石骨之冷泉,哺山肝之腴泥,行枯木之前,坐古岩之下,住深林邃谷之间,卧长松幽石之上。
日则长啸于泉云之幽,夜则孤眠于烟霭之深。
其寒暑也,心暑乎道而不知夏之暑,心寒乎道而不知冬之寒。
知冬之寒,则冰霜洌其肤而不变之容,风雪冻其形而不改山石之操;
知夏之暑,亢阳沥其汗而不生恼热之心,炎火炽其于外而不动。
逍遥山谷,放旷丘廛,游逸形仪,寂静心腑。
吾恐市廛之下,声色阛阓,尘劳胶扰,五色得以盲吾眼,五音得以聋吾耳,五欲得以汩吾心。
始乎入吾之心,吾心之所不可入,则日以之动摇,夜以之倾撼。
吾心无所守,则必徇乎事之所夺,任乎物之所营,然则山野之间,亦如市廛。
何也?
闲花野草,可以眩人目;
幽禽丽雀,可以瞆人耳。
子非隐其心,而欲隐于山,可乎?
古先贤哲隐山之意固如是,隐山之事则不然。
世俗趋于利,风教溺于欲,沉醉乎名利之乡,梦寐乎人我之域,出生入死而不知,贷罪赂福而不觉,是圣人之所忧,故圣人之所隐也。
圣人所忧不在乎心之忧而忧其人,圣人所隐不在乎山之隐而隐其心。
故刍狗乎含灵之形,而金玉乎含灵之性。
是非质其形于山之外,而亦妙其性于山之内,惟圣人知之。
子欲闻山中之味,山中之旨乎?
夫山之为山,人之为人,人亦不欲必乎山而后隐,山亦不欲必乎人而后存。
存乎山,隐乎步,而不起煎烦之念。
茅庐竹舍,草毡松炉,不可以为寒;
茂林脩竹,冷风寒泉,不可以为暑。
笑傲烟霞,偃仰风雨,乐人之所不能乐,得人之所不可得。
有叶可书,有花可棋。
其为琴也风入松,其为酒也雨滴石。
其宁心有禅,其鍊心有行。
视虎狼如家豚,呼熊兕如人仆。
其孤如寒猿夜号,其闲如白云暮飞。
不可以朝野拘其心,不可以身世阱其志。
以此修之谓之隐,以此隐之谓之山。
其为山非世间之所谓山,其为人非世间之所谓人。
人与山俱化,山与人俱忘。
人也者心也,山也者心也。
其心也者不知孰为山,孰为人也。
可知而不可以知知,可见而不可以见见。
纯真冲寂之妙,则非山非人也。
其非山非人之妙,如月之在波,如风之在,不可得而言也」。
客曰:「请事斯语,当从先生游」。
曰:「子为谁」?
客曰:「紫元子也」。
海琼集序端平三年 南宋 · 潘牥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九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二六三、民国《闽清县志》卷六
司马子长班孟坚韩退之柳子厚诸人,及我朝苏明允父子,皆古今号能文辞者,至其自述学业之艰,辛苦万状:或三年成一赋;
或足迹遍天下;
或谓不敢以轻心掉之,矜气作之;
或谓含英咀华,诘屈聱牙,手不停于六艺之文;
或谓吾年二十有七,始克务学,又经历几载,而后学成。
杜子美,诗人巨擘,胸中自有国子监,后人得其残编断藁,率一字半句,朝窜暮改不少□。
李太白最号豪隽,犹横经籍史,制作不倦,三十成文章。
长吉至呕出心肝乃止。
前辈大手笔,要不可以无心而得,率尔而成也。
今有人焉,不繇学识,而能不假思维而得,是可以世之常法论乎!
琼山白公之作是已。
仆顷未识琼山,一日会于鹤林彭徵君座上,时饮半酣,见其掀髯抵掌,伸纸运墨如风,中心疑焉。
旁适有纸数百幅,因取穷之,随叩随响,深,犹河决昆崙注之海,昼夜汹涌有声。
童子隅坐研墨,腕几脱。
顷刻数千万言,取而读之,放言高论,闳肆诡奇,出入三氏,笼罩百家,有非世俗所能者。
始大惊异,是所谓不由纪律,不击刁斗,而转斗千里外者也。
徵君琼山为莫逆交,此集诗文若干首,皆徵君手自纂集,又亲为审订。
去其悲来笑矣之类,得四十卷,其篇轴浩汗犹如此。
琼山自幼能为文,集中有最少作者,又好酒任性,所作不皆合法度。
古之文人,跌宕不羁之士,间亦有是,然琼山非可以是论者。
陈无己参寥子说:「贯休齐己,世陋其语,然以旷荡逸群之气,高世之志,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而为石霜老师役,终其身不去,岂用意于诗者,其工拙不足病也」!
自谓「余之所贵,乃其弃馀」。
则知高人逸士,其视富贵生死犹土苴刍狗,不足道也,况其区区者乎!
是直游戏于斯焉尔。
《易》:「风行水上,涣」。
苏氏曰:「天下之至文也」。
言其得之于无心,而成之于自然也。
后欲观琼山之文,与其求之此集,不若往谒风与水而问焉,当思过半矣。
琼山或号海琼一号紫清杨东山呼之为逸人云。
端平丙申日长至文林郎、新镇南军节度推官潘牥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