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师𢍰”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乞作书与赵师𢍰刘超商量楚州城壁奏淳熙十五年九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奉诏录》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等昨日进呈薛叔似论武锋军及楚州城壁事,已得旨令作书与刘超等商量,将来更不更戍。
缘超不甚识字,恐往复未尽事宜,今欲以此曲折写与赵师𢍰,令就镇江熟议。
俟有定说,却令师𢍰楚州钱之望逐一相度,并点检寨屋之类,谓如城壁亦须先将使人经过去处并工脩整,其他则次第为之,庶得详审,不至灭裂。
如合圣意,方敢具稿来日禀旨。
伏听处分。
赵从善泉使师𢍰劄子(一 淳熙十一年118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一、《书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天气凝寒,恭惟知府郎中开藩有俶,台候万福。
庐陵大邦,岂不足以为政?
六守狼狈,多其自取。
今得良二千石一洗宿弊,廓施惠术,吏民自应信服。
数月之后,可以凝香宴寝矣。
惟岁歉,谅劳区处,诸司必相假借,因书亦当及之。
酒税乃州郡利源,人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予之为取。
官酝若味佳,私酤虽不禁亦绝。
二者高明当得其要领。
翁超闻正是行凶人,托刘成以自解,今既不贷,亦足惩后矣。
馀冀若时珍练,倚俟褒玺。
某窃承奉诏牧民,涓辰洗印,谅深欢惬。
系官于朝,既未获修维梓之敬,欲附尺纸为贺,又因循未果,竟烦翰墨先之,感惧何可言也。
长笺藻丽,三复钦叹,冗迫无由视仪以报,又深愧悚。
谢章已令报行矣。
州宅置炉大可骇,何至是耶!
幕官事只依指挥结绝甚善。
追逮之扰不止一家,旱后岂堪如此!
被实惠者多矣,计若人之罪,则何足恤也。
路钤虚位,正欲使诸卒知有郡将
近求者纷然,亦有大关节,一切拒止。
黄林须得一文字乃可施行,向者固尝面言下政。
何顺闻在广西,并望物色垂报。
吴政却似愿恪,若军中人则又峥嵘矣。
家兄既村居,恐因遣介来,望谕令取家问,幸甚。
赵从善泉使师𢍰劄子(二 淳熙十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一、《书稿》卷一二
某前日方以书付胡坚,兹缘病倦,未暇再遣记,但切愧企。
冬春之交雨雪过多,未知夏秋复如何。
减豁旱伤,多抛经总制钱,带纳常平,其理灼然,固尝为贰卿言之。
但此间事体执事熟知之,若非视人如我,躬亲为郡国计算,则不过便文自营而已,此文移所以山积也。
他续驰布。
赵从善泉使师𢍰劄子(三 淳熙十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一、《书稿》卷一二
某叠勤诲翰,知使车按部六月方回,是稽具报,必辱情察。
天堂山铁样及相度措置铅山场等并已进呈,正恐招兵费大,江东诸郡岁供难继,遂尔迟迟。
如增盆槽添作屋,使司自可施行,莫不须待报否?
毒暑异常,还台当少休,旦夕别拜状。
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1191年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玉笋风标右汉廷,起家聊直使车星
古来将相头黑,此去功名尚鬓青。
披草两年南北巷,折梅明日短长亭。
门前车辙从今少,寂寞柴荆且暂扃。
戏题赵从善两画轴三首 其一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 花卉类
一枝香一枝,各占东风挂玉钗。
居士石肠都似梦,王孙心眼怎安排。
戏题赵从善两画轴三首 其二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无笑无言两断魂,一杯谁为煖霜寒。
情知别有真真在,试与千呼万唤看。
戏题赵从善两画轴三首 其三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搔头珠重步微摇,约臂金寒束未牢。
要见低鬟揎玉腕,更须斜抱紫檀槽。
从善修职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攻愧集》卷三四
敕具官某:尔以假吏,往从使节,兹登仕籍,始得论赏。
虽曰踰时,亦不失劳矣。
淮西运副赵师𢍰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攻愧集》卷三九
敕具官某:国家分屯重兵,布列江浒,董饟之任,必选朝士临之,而金陵莫重焉。
尔决科自奋,饰以儒雅,有志事功,所至办治。
尝使京口,见谓敏明。
淮甸钱币更张之馀,赖尔抚摩调护之力,民情悦服,名称益彰。
兹以亚卿,往司调度,足兵足食,复于尔观焉。
尚殚尔心,以副详试之意。
通奉大夫赵师𢍰辞免复宝谟阁直学士依所乞宫观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卿起临近甸,尝著外庸,既辞制阃之行,仍徇祠庭之请。
念宣劳于北固,欲华尔归;
俾寓直于西清,但仍其旧。
卿毋多逊,朕不汝忘。
赵从善吉国夫人刘氏挽诗 其一 南宋 · 蔡戡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钟英推后族,择配得王孙。
两大夫仍贵,三从母益尊。
版舆欣就养,钿轴屡承恩。
尚想平反日,慈颜一笑温。
赵从善吉国夫人刘氏挽诗 其二 南宋 · 蔡戡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令子方通显,神京更浩穰。
珍羞供鼎食,䌽服贲金章。
大国初封吉,佳城忽葬防。
贰卿哀慕切,老泪浥千行。
赵师𢍰太中大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育德堂外制》卷一
乃积乃仓,咏于周《雅》,古人盖以是观国焉。
苟有弗虔,其可佚罚。
具官某,选于公姓,服在大僚。
朕方谨粟入之藏,严缮脩之令,而尔适任天府,属役非人,曾未踰时,遽闻垫圮,岂朕所以望于尔者乎!
尚体隆宽,毋忘退省。
赵师𢍰镇江府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二、《育德堂外制》卷三
自边陲有事,朕于沿江诸镇,未尝不重其选也。
矧惟京口,内蔽行都,外控淮甸,重兵所宿,流徙所归,非位望之崇,孰与领此?
具官某,宗盟之秀,擢自阜陵
夙著外庸,遂登显用。
三尹京邑,再列文昌。
方事之殷,惟材是任,顾如卿者,而可久于家食乎?
起之北门,以护江面。
推折冲禦侮之略,审劳来安集之宜。
勉既乃诚,以符眷倚。
赵师𢍰通奉大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三、《育德堂外制》卷四
朕加惠群臣,记功忘过。
有不得已而寘诸罚者,甄叙之恩,惟恐后也,况于久在法从,方任近藩者乎!
具官某,夙以材猷荐更事任。
积其劳伐,登与论思。
出入险夷,壮志不改。
起镇京口,治誉日闻。
兹略去于小瑕,俾复还于崇秩。
勉思忠报,遄有褒书。
赵师𢍰宝谟阁学士江陵府京西湖北路制置使旨挥状(奉圣旨:赵师𢍰宝谟阁直学士,依所乞与宫观。)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八、《育德堂奏议》卷四
臣闻人主之除授,必参诸天下之公论,用一人焉而众无异议,则与之可以无疑,而得之者亦可以无愧。
苟除命之出,而士大夫国人多以为不可,则不如勿用之愈也。
赵师𢍰天资浮薄,素行贪污,三守临安,赃状狼籍,盖举天下之人而能言之。
其謟附权倖,不顾廉耻,亦举天下之人而能言之。
臣不敢缕数其事,以渎天听。
去冬师𢍰起守镇江,臣已滥玷西掖,固心疑其不可。
徒以多事之时,全材难得,师𢍰少有材力,未可轻废,故于命下之日,即与书行。
既而󲦤绅士子往往责臣,以为师𢍰之奸贪,岂容置而不问,臣固已自愧其书行之过矣。
及朝廷以中外臣庶所上封事付后省看详,往往以为如师𢍰之罪略类李澄,而黜陟不同,公论愤郁。
至于都城市井之人闻师𢍰复用,亦莫不有漏网之恨。
然使师𢍰自悔前非,力行善政,则匿瑕掩过,岂非陛下所以用师𢍰意哉?
今闻师𢍰之在镇江,复以操切为术,流民在境内,迫逐而去之,幸其渡江,则尽撤去其所居席屋,使之不可复回。
师𢍰纵未能体陛下视民如伤之心,推陛下劳来安集之政,亦何忍轻视民命若此?
此又道路往来之人莫不能言之者也。
今一旦授以直学士之职,付以两路制置使之权,臣不知󲦤绅士子、市井道路之言,将以为可乎?
将以为不可乎?
京西湖北疆事始宁,疮痍特甚,陛下设制置使之意,委寄不轻,宜择德望诚实、体国爱民之人,而后命之。
师𢍰庸鄙诞谩,人所讥笑,何足以任此责?
镇江去朝廷不远,师𢍰犹不知仰承圣志,敢事刻薄;
若使远临帅阃,必且专任其私,复逞故态。
臣岂敢不于今日,以所素闻于公论者为陛下言之?
欲望圣明将已降赵师𢍰依旧宝谟阁学士、改差知江陵府、充京西湖北路制置使之命,亟行寝罢,仍依师𢍰所乞,且与宫观,以合天下之公。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赵师𢍰辞免工部尚书知临安府降不允诏奏(二十四日入奏,不付出。二十七日奉圣旨:赵师𢍰依旧职名,依所乞宫观。)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九、《育德堂奏议》卷五
当院今月二十三日准尚书省劄子:赵师𢍰辞免除工部尚书知临安府,三省同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臣仰惟陛下自更化以来,旌用廉絜,谴斥贪残,特颁诏书,以儆中外。
赵师𢍰奸赃之罪,独得漏网,天下之论,郁然不平。
去秋师𢍰镇江除知江陵,充京西湖北制置使,臣适待罪西掖,尝采公论,冒昧缴奏。
仰蒙圣明垂听,俾之奉祠
今甫及踰年,登诸论思之长,付以弹压之权。
臣若迫于威命,黾勉草诏,则是臣一年之间,前后异意,如天下之公论何?
此臣所以不敢不复为陛下别白言之也。
臣闻明主之为治,登奖廉吏,以风厉天下,未闻登奖赃吏,而可以示天下也。
师𢍰三守临安,岁月最久,赃污狼籍,谁不知之?
其谄媚权臣,至于共饮南园,伏地为犬,效摇尾乞怜之状,犹不自以为辱。
权臣爱其奉己,虽累遭弹劾,终为委曲保全。
前岁之冬,权臣既败,都人相与诵言,师𢍰李澄合行贬窜估籍。
师𢍰闻而惊惧,尽以私藏般寄亲戚之家,道路之人皆能言之。
临安之赃吏,师𢍰肆行于前,李澄效尤于后。
澄之所以敢无忌惮者,师𢍰实启之也。
既谴谪,而师𢍰独以幸免,公论安得而不沸腾乎?
师𢍰贪赃之状,固不特在临安为然。
其漕淮东也,则乾没缗钱至四十万。
其任总饷也,则掠军粮斗面之馀,伪为客人中粜,而窃取其钱,见诸台评,殆非一日。
其守扬州也,州人嘲之以词,有「一阵扬州刮地风」之语。
「括地风」云者,席卷无遗之谓也。
其守镇江也,则揭榜招诱三县之民投印白契,所得官会,动以万计,皆别历拘收,掩为己有。
设有人焉,指师𢍰以语人曰「非赃吏也」,其谁能信之?
自权臣专政以来,贪黩成风,生灵受害。
陛下虽切于更化,而积习未革,官邪尚滋。
今乃取赃吏之尤甚者,寘诸高位,任以旧官,师𢍰必以为当世无人,可以益肆其志,而中外官吏惟恐效师𢍰之不速也。
进一师𢍰,而使天下皆慕为赃吏,则是与陛下所以更化之意判然不侔,臣深为朝廷惜之。
师𢍰除目之颁,都城之人莫不惶惑窃议,幸其不来,而师𢍰辞免之牍,方洋洋然以治办自高,以公廉自任。
师𢍰自欺可也,人而可欺乎?
欺人可也,君父而可欺乎?
天下之广,百官之众,岂无一人可任天府之寄,何必使师𢍰纵其奸贪,至于三、至于四而不已乎?
臣观本朝元祐中苏轼翰林学士,凡降诏不允,苟有未安,往往论奏,虽师臣免拜,而亦明言其不可,皆见听从。
臣叨蒙误恩,滥与摄直,至愚极陋,幸逢陛下虚己听言,窃有慕于苏轼之意。
又念既已缴论于往年,不应反循默于今日,是敢不避诛斥,僭具奏闻。
伏望圣明特发睿断,听师𢍰辞免,以慰公论。
所有不允诏书,臣未敢具草。
赵师𢍰赣州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八、山房后稿
朕妙选贤良,奉行宽大。
田里无愁叹,深惟司牧之难;
岳牧词人,兹得贤能之彦。
尔人文彪炳,天分高融。
首多士于南宫,旋上立螭之陛;
裁五花于西省,无惭倚马之才。
方迟进立于要津,宁许退藏于閒地?
一州敛施,矧尝流福于京师
二水合流,其往分符于章贡
示不忘于家食,尚少伫于怀章。
夫择廊庙具而分忧,此意厚矣;
如有治理效而表用,岂汝忘之。
赵师𢍰江州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八、山房后稿
庶民安其田里,由共理之惟良;
长江如护风寒,于中流而尤重。
矧两禁论思之隽望,十年偃屈于里门。
其分作牧之麾,亟使即家而拜。
尔持心忠恳,遇事激昂。
良贾深藏若虚,端以才而为略;
岁寒后彫乃见,知斯玷之可磨。
方人才驰骛之秋,岂贤者卧疴之日?
必能据鞍而起,为朕捍城其民。
夫能收之,莫如措之事业。
朕以九江浔阳之雄镇,有三国晋代之遗踪。
以卿扣囊之馀,当此投机之会。
必有课最,宽我顾忧。
毋或惩羹而吹齑,至于因噎而废食。
不失邯郸之步,斯复雁门之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