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和滕公游穿山洞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
缘源进岩窦,阴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未苏。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肯(万历本作有,据宋荦本改)扶。
风雷自鼓荡,不久当何如。
幸欣禅林近,钟梵来有无。
回策履幽径,衣香草露濡。
老僧长松下,麋鹿与之俱。
溪云时见起,山鸟自相呼。
羡尔得兹乐,何用劳形躯。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骑都尉天水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赠颍州防御使汝阴侯墓志铭(并序 庆历四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汝阴讳宗育,字德之,太师、尚书令、潞恭宪王之孙,安远将军、节度使、密国公允言之子。源深流光,胄自太宗。国家笃亲亲之恩,睦于公族,天圣二年,始赐名,以右侍禁入备内朝。稍迁东头供奉。今上躬揽万几,超拜内殿承制,兼视宾护副相之秩。寻属圜坛类帝,陟配文考,乃眷肺腑,便蕃渥典,于是进加右屯卫将军,赐阶金紫光禄大夫,列爵五等,衍食采地六百户。不幸感疾,才三十而殁,时康定辛巳秋七月也。讣闻,上震悼有加,申命内司宾、内谒者临吊治丧事,遂以颍州防御使、汝阴侯印绶,权厝普济精蓝。后三年甲申夏四月,从燕恭惠王之卤簿,往窆河南永安县,实祔先王之茔。惟汝阴资性温愿,涉诗书,点翰有楷法,间喜武戏,尤精射御。方将承宠,嘉辅熙隆,而降龄弗修,其命也夫!夫人濮阳吴氏,故领军卫将军元庆之女,封本郡君,勋门戚里,姿德兼茂。子三人:长曰仲尧,右内率府副率;馀皆夭阏。一女,亦不育。有诏掖垣,俾识幽穸。铭曰:
汝阴绰绰,器概宏博,以善为乐。袭宠轩绥,扬庭侍祠,在宗有仪。当钟遐祉,森映麟趾,收神遽已。巩树伊流,陂陀新丘,瑑石传休。
宗室故赠颍州防御使汝阴侯宗育第二男石记文(庆历四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殇子,潞恭宪王曾孙,赠安远军节度使、密国公允言之孙,赠颍州防御使、汝阴侯宗育之第二子,母濮阳郡君吴氏。以康定辛巳十一月载诞,庆历壬午八月夭卒。生未周星,夺于襁抱,未王命,未锡名,故无纪者。初,火于荐严佛舍,越甲申孟夏,从燕恭惠王葬,伏藏于永安大茔。吉壤广原,诸宗室之收宅,使逝者而可作,殇子且保于父祖矣,又何怆焉!谨记。
滕公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日奉车音语易亲,朱奴立受再生恩。
淮阴元是公全活,末着何妨更一言。
辛丑正月上休日谒灵康庙拜滕公祠 南宋 · 唐仲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苍山馀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
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
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
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以上宋李庚《天台续集别编》卷五)。
朝奉大夫赐紫金鱼袋致仕滕公墓志铭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六、《西山文集》卷四六、《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南宋文录录》卷二四
乾道、淳熙间,子朱子倡道南方,海内学士至者云集。新安滕公德粹时甚少,与弟德章奉其尊君之命,以书自通而谒教焉。子朱子复之曰:「夫学者患不知其归趣与其所以蔽害之者,是以徘徊岐路而不知所从入。今足下既知程氏之学不异于孔孟之传而读其书矣,又知科举之夺志、佛氏之殊归皆不足事,则亦循是而定取舍焉耳,复何疑而问于仆邪!意者于其所欲去者未能脱然于胸中,所欲就者又杂焉并进,不无贪多欲速之意,是以虽知其然而未免有茫然无得之叹耳。足下诚若有志,则愿暂置于彼而致精于此。取其一书,自首至尾,日之所玩,不使过一二章,心念躬行,若不知复有他书,如是终篇而更受业焉。渐涵之久,心定理明,将有以自得之矣。《论语》一书,圣门亲切之训,程氏之教尤以是为先,足下不以愚言为不信,则愿自此书始」。后数年,子朱子自寓里来归,始以弟子礼见,于是得《大学》、《中庸》章句而熟复焉。既而往仕四明,又教之以亲仁择善,为讲学修身之助。且曰:「杨敬仲、吕子约、沈叔晦、袁和叔,此四人者,皆子所宜从游者也」。居数年,子朱子于潭溪之上留止四旬,问辨弥笃。盖公于师友渊源所渐如此,故终身践行不离名教之域。至其用之而弗究,则君子以为有命焉。公名璘,德粹字也,世家徽之婺源。考讳洙,赠中奉大夫,其德善族系见于子朱子之铭。公少笃学,诵书至丁夜弗倦。荐举于乡,入太学,淳熙八年中南宫第四人,对策又中乙科,以恩升首甲,调鄞县尉,教授鄂州。居中奉及母令人胡氏忧,外除,调四川制置司干官。用举主更选,知绍兴府嵊县,签书庆元府节度判官,主管官告院,奉仙都祠,通判隆兴府,浙东福建帅司参议官,寻得请致仕。公蚤亲有道,明于义利取舍之分。自其初第,当得教官,顾俯就一尉,人谓涂辙差失,公独以近次便养为喜,虽箠楚尘埃间弗恤也。余丞相将以掌故处公,议未决,时韩侂胄阴操国柄,或劝公一见宜可得,公曰:「彼以伪学诬一世儒宗,以邪党锢天下善士,恨位卑不能为万言书疏其罪,顾可谒之以干进乎」!卒请入蜀。及自蜀还,有欲引之班列者,君终不为侂胄诎,复固辞。故事,礼部殿庐有一高选鲜复作县,既作县鲜不为职事官,公独从吏部选取郡从事以去。其后倅二大府矣,不求为州而求佐帅幕。其在三山也,帅雅知公,将奏俾因任,公曰:吾年至宜去,可复恋斗粟贻俗子讥!至其涖官行事,则又有足称者。为尉时,尝奉檄覈富室之讼,赂遗交至,卒不能毫发污。有强盗剽海滨,密院下其名,俾迹捕。公既获其六矣,或谓赏格不满一,盍益诸!公颦蹙曰:「陷人大僇而以徼赏,安乎」!至获造伪券者,应格当赏,亦不请也。在制府,以诚实不欺事其长,议多见从。后帅严且急,公与同僚约,每白事逢帅之怒则姑敛退,以待威少霁复白,事多施行。在剡,适岁饥,民告病甚,常平使者发粟振廪之,公极意奉行,多所全活。使者荐于朝,有曰「慈祥之政,惠及田里,廉洁之操,推重缙绅」,邑人以为实录。及参议闽中,有以利啖守帅而更鬻盐旧法者,亭户舟人皆失业,怨声嘈嘈,公白帅,弗尽从。后帅至,复力言,卒还其旧乃已。公既从子朱子得为学大方,异时至东嘉,又从故中书舍人陈公傅良问《左氏》要义。陈公告语甚悉,大略谓《左氏》本依经为传,纵横上下,旁行溢出,皆所以解驳经义,非自为书,且告以六经之义,兢业为本,公佩服焉。其他与当世知名士更切磨不胜纪。自少嗜学,老而弗衰。在蜀,得官书数千卷,载与俱归,益求平生所未见,即溪东为堂贮之,命曰「博雅」。燕居无事,蚤暮翻阅,閒及浮屠老子稗官小说,惟意所适。竹间为亭,扁以「清心」,风日恬畅,辄挟册徜徉其间,自谓如鱼纵壑、鸟脱笼,乐不胜既。年八十,以朝奉大夫致仕,赐紫金鱼袋。考终于家,实绍定二年六月丁巳。其所为文曰《溪斋类藁》,若干卷。夫人程氏,有淑行,先卒,赠宜人。子某,夔漕贡士,早世。某某,今某官。某,业进士。女适进士吴去志。孙三人,某、某,某。女二人。公笃厚廉直自其所性,与德章同游帅门,既先后收科,则以世业尽逊二季之未仕者。居乡不以利自营,不以私事挠公府。在官时,裒州郡所馈别贮之,及归里,悉班诸亲故之贫者,一簪弗以自留。族姻有丧,劝其早治葬,毋溺阴阳家说,不能举者助其赀。垂没,教诸子守至正以奉天道,其可谓俛焉孳孳、毙而后已者矣。自淳熙后,义理之学日明,然士多假窃形似,𥳽弄笔舌间,弗身践也。公初为《论语说》,子朱子善之,因谓为学以变化气质为功,而不在于多立说,公为矍然,自是不敢轻论著终其身。呜呼!观子朱子之所以教与滕公之所以学,则士之有志于道者,当知用力之地矣。公之葬以六月庚申,里曰瑞亭,地曰井坞。后五载,予始为之铭。铭曰:
维古之学,必贵躬履。世习浸讹,乃事口耳。辨河说铃,纷焉四起。回视其人,则或可耻。猗欤滕公,克佩师指。不哗于言,而勉诸己。我铭其藏,以诏学子。
夏侯婴(二首 ) 其一 元 · 李齐贤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四
剑下淮阴为大将,车中季布作名臣。
滕公鉴识真难及,最是高皇善用人。
夏侯婴(二首 ) 其二 元 · 李齐贤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四
攀龙附凤岂无人,骖乘初终只一臣。
拥树两儿诚不忍,帝心应念放麑仁。
闻大参滕公擢任岭南有寄二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鼓角炎荒外,旌旗大海傍。
九霄悬宠渥,万里倚翱翔。
郡古罗浮雪,天空粤峤霜。
祗因将雨露,沾洒尽扶桑。
闻大参滕公擢任岭南有寄二首 其二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五岭看乘传,千峰引佩刀。
春随南极迥,云拥太微高。
雾鳄先移瘴,溟鲸已息涛。
独怜吴越士,泪满别时袍。
喜滕公擢任浙中方伯二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叱驭遥看五岭来,双旌薇省暂徘徊。
三朝骤起吹嘘色,十道谁先抚字才。
赤日扶桑过露冕,青山鄞海傍登台。
讴歌岂独东南借,绕夜寒光接上台。
喜滕公擢任浙中方伯二首 其二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南来海色傍旌旗,犹似横经越峤时。
华省坐开新气象,青衿传迓旧威仪。
筹输九塞军储集,佩压三曹帝宠移。
屈指侯芭曾问字,十年长铗未酬知。
丁节推以滕公书过访夜遂梦游武夷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洞底遥探十六天,苍茫龙蹻踏寒烟。
瑶台雾里三山出,金阙云中万界悬。
绝顶笙箫闻上帝,隔林机杼见群仙。
桃花肯着秦人住,长侍丹经碧落前。
投赠督学滕公三十八韵 明 · 胡应麟
五言排律 押阳韵
云雾南溟外,星辰北斗傍。
九霄回气色,千里见飞翔。
大雅今谁属,明公早擅场。
应图看騕袅,绝代起鸾凰。
出入平津底,超迁吏部郎。
攀花游太液,视草历明光。
佩染金茎露,衣含玉座香。
直躬行殿陛,蹋翼守遐荒。
瘴疠开盘水,川原接夜郎。
停车蛮垒肃,驻节海山苍。
名姓传阊阖,丝纶下庙廊。
双旌辞汉苑,匹马渡钱塘。
斧钺江城树,楼船水国霜。
海隅兴礼乐,河宿敛文章。
时雨行连郭,春风坐满堂。
真才呈琬琰,异品得圭璋。
沂水琴堪奏,丰城剑有芒。
弦歌闻曲阜,桃李遍河阳。
吾道乾坤辟,斯文日月光。
六桥供舣棹,三竺引飞觞。
黄阁声华远,青冥道路长。
鸾书飞建礼,凤藻出长杨。
师范真辽绝,生徒转激昂。
陆机曾入洛,司马旧游梁。
九岁题鹦武,三冬解鹔霜。
上书思汉主,作序拟滕王。
䌽笔空凌厉,丹梯尚渺茫。
塞翁悲失马,牧子叹亡羊。
寂莫松萝契,萧条薜荔裳。
一区原宪宅,万卷子云床。
避世嗟秦士,酣歌学楚狂。
烟岚寻白石,云水狎沧浪。
历块凭谁试,连城祇自伤。
几年怀卞氏,此日遇孙阳。
轵里心犹在,夷门念不忘。
惟馀星斗色,夜夜绕干将。
幔亭云气歌为督学滕公作 明 · 胡应麟
君不见武夷之峰高插天,幔亭玉女腾苍烟。
层峦列嶂三十六,相传秦代巢真仙。
狂风怒号沧海立,海水蹴日日欲没。
峰头云雾长晦冥,青虬赤鲤当昼集。
蓬莱东望若可招,贝阙珠宫浮巨鳌。
纷纷群帝持绛节,扬雷激电朝丹霄。
兹山形势实奇绝,紫气迢迢亘吴越。
扶桑万丈渤澥低,齐州九点乾坤狭。
溪流屈曲环清沙,绯桃夹岸蒸红霞。
鸾鹤翱翔度空谷,猿猱寂历啼山家。
危岩绝磴倚石壁,去天冉冉不盈尺。
仰视列星河汉垂,下窥飞鸟松萝黑。
药炉经窟多遐踪,苏门高步随韩终。
霞光半落锦绣座,日色返射金银宫。
仙居缥缈隔人世,环佩飘飖落云际。
半夜天鸡绝顶鸣,清秋石马凌空系。
杂花幽草何芊绵,松枝柏叶皆堪餐。
洞前三女不相待,彷佛麻姑留翠鬟。
祝融梁父空郁律,太乙终南自腾掷。
遍观岂若兹山奇,寥泬清虚閟灵迹。
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朅来欲济生民困,拂衣长啸离丹丘。
金书玉检秘空麓,鹤驭鸾骈罢驰逐。
一朝乘蹻来东南,手挽江河障平陆。
眼中轩冕如埃尘,葛洪王远时相闻。
清梦常随岩际月,幽怀每逐洞中云。
即今宇宙须真宰,拭目经纶横四海。
漫劳黄帝访空同,暂借庚桑居畏垒。
武夷山,何苍苍,真人下阊阖,草木无辉光。
他时簪笏升岩廊,致君尧舜追虞唐。
却驾白鹿还仙乡,天齐地久长无疆。
舟次钱塘谒滕公值风雨夜作解所佩为宝剑歌 明 · 胡应麟
江潮十月如山丘,北风轗江江倒流。
星河一片落寒铁,暗中擎出蛟龙愁。
君不见丰城狱里百鍊钢,精灵埋没三千霜。
当时不遇雷与张,至今神物终潜藏。
又不见曹沬手中三尺水,却制桓侯轻管子。
一朝坛上行奇谋,百代声华耀青史。
胡生宝剑人不识,十千买自邯郸邑。
朅来持赠归滕公,绕座虹光流四壁。
忆昔干将初铸时,睥睨欧冶麾风胡。
低回天地鍊精气,喷薄宇宙烹洪炉。
泰山为镡渤海铗,神锋指石石欲裂。
绿柄犹沾苔藓文,赤花半堕芙蓉匣。
有时夜啸风雨声,千夫辟易万马惊。
山中魍魉昼摧绝,水底鲸螭寒不鸣。
湛卢飞景亦凡俗,纯钩巨阙皆碌碌。
取次横裁丽水金,纷纭碎割昆吾玉。
一挥四国如建瓴,挽回日月轰雷霆。
朝携赤堇鬼神伏,暮宿苍梧涛浪青。
荆轲孺子本无术,匕首苍皇挑强敌。
片言枉杀樊将军,易水悲风转乌邑。
项王智力何豪雄,废书苦学仍无功。
垓下谁知万人敌,时哉不利嗟重瞳。
岂若胡生磨此剑,寸心耿耿横孤电。
十年坎坷意不平,提与滕公肝胆见。
滕公豪气凌穹苍,一朝睹此神飞扬。
愿持此物登朝堂,时时拂拭生秋霜。
蚩尤遁迹魑魅藏,周游八极还大荒。
河洛篇督学滕公夜邀斋中谈道命赋 明 · 胡应麟
茫茫太始谁开辟,耿耿元精贯三极。
自从河洛生图书,中华首肇文明迹。
羲皇手抉天地心,罗列八卦标乾坤。
轩农尧舜复继出,垂衣万古开人文。
夏商体格多浑噩,遗风未散鸿蒙朴。
成周一代首尚文,纬地经天传制作。
纷纷侯国隳王纲,宣尼崛起称素王。
七十二表擅灵异,骖逐五帝驰三皇。
神游岱宗憩梁父,下瞰日月相吞吐。
三千弟子咸抠趋,从此儒冠盛东鲁。
穷年赞易评羲周,诗书礼乐勤删脩。
至今大盗屏不发,凛凛鈇钺严春秋。
渊舆资禀实玄奥,独冠诸生闻至道。
惟时游夏得精华,散入南方布文教。
游梁崛起孟氏贤,乘车列鼎何翩翩。
公孙万章不足数,岩岩气象谁其传。
荀卿议论本该博,时乖废死兰陵郭。
后来蜀国空草玄,白首苍黄坠高阁。
河汾自是王佐才,曳裾献策窥蓬莱。
昌黎夙负斗山望,路途二鸟重低徊。
千年至道转寥落,重见周程起濂洛。
紫阳之巅异人出,一扫蓁芜继绝学。
我明设教崇成均,十三学政分儒臣。
七经训诂行海宇,彷佛云汉垂星辰。
关中江右两督学,景明献吉真间作。
才名气节天下传,渺渺斯文未有托。
武夷之山何嶙峋,丹梯百尺连高旻。
我师笃生任斯道,挽回一发伸千钧。
周情孔思实天纵,玉质金相本梁栋。
年少亲承明主知,时来却为苍生用。
三吴才士集如云,帝遣真儒下汉庭。
伏生晁错岂知道,丁宽孟喜空谈经。
一麾暂驻吴山麓,已见清风走南服。
坐席江声走具区,褰帷海色明天目。
鲁国生徒遍品题,当筵彩笔飘虹霓。
漫拟真人过函谷,共看夫子在关西。
王良造父本精识,雷焕张华渺难及。
台上俄看万马空,狱中解使双龙出。
麟符绣钺行高秋,追步琬琰披琳球。
纵横礼乐三千士,缥缈弦歌十二州。
弦歌礼乐连薇省,片善微长劳接引。
百川齐赴沧海流,抔土同登太行岭。
泗水尼山迹未湮,升堂入室多奇珍。
西施尚作浣纱女,和氐犹为抱璞人。
马卿自昔工铅椠,终军意气空凌乱。
照乘连城世所希,夜光明月谁能辨。
葱葱紫气绕三台,遥见徵书落上台。
更闻黄阁收桃李,会看青衿出草莱。
度滕公岭(同行者叶君义山,析尘、质瞿二上人。) 清 · 沈德潜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归愚诗钞卷七
昔度平靖关,高岭半烟雾。
今上滕公岭,巅顶不知处。
十步三憩息,拄杖屡回顾。
峰变阴晴云,林杂古今树。
诸山四回环,未午疑日暮。
崖倾向人落,磔裂势欲怒。
路半力已疲,境转气仍怖。
老我攀藤行,山僧入云呼。
力穷终陟冈,度险得坦步。
石屋无一人,惟留白云住。
遥遥山外山,叠叠马奔注。
款语问山僧,何处天台路。
僧言汝坚心,应真行可遇。
天台路在前,只须蓦直去。
周景赡请题汝阴侯鼎拓本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续编
陶斋一纸抵连城,不信沧桑有此生。
一自苏门啼月色,何人焦阁听江声(陶斋归来庵在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