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钱良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钱师魏参政挽辞 宋 · 史浩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冠岁踵英游,桥门隽逸流。
文章唐杜老,事业汉留侯
未旨黄金鼎,先成白玉楼
经纶展不尽,识者为时忧。
文忠烈公丙午同甲会诗今执政府凡三位枢密使王季海参政钱师魏先在焉前岁某忝参预连墙而居适然齐年时号丙午坊次文公(二)壬寅春1182年1月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文公八十会伊川,盛事于今又百年。
岂意苍颜华发叟,亦陪黄阁紫枢仙。
府居末至容连栋,班路前瞻愧比肩。
丁丙连干支合德,君臣庆会岂虚传(自注:上丁未生。)
朝奉大夫给事中侍讲钱良臣辞免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不允诏淳熙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玉堂类稿》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功名之会,必与当世英杰共图之。
卿以文武全材,兼孝恭令德。
朕初识擢,即有大用之意。
然犹试之总赋,以观其知略;
倚之专对,以察其忠信。
演纶批敕,又灼知其词章议论之美。
一旦置诸宥密之地,协赞规模之远,师言罔不穆,士心罔不附。
知人则哲,朕方自以为喜,而卿过为逊避何哉?
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朝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钱良臣辞免参知政事不允诏淳熙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以西枢本兵权,以东府议国政。
其在二柄,固有所分。
至于聚精会神,修明治道,而图国家长久之术,则二三执政,倚注一也。
卿学问器识,议论风采,绝出汉廷之右。
君臣契合,所谓不胶漆而固者。
兹从宥密,进于疑丞,非以卿文武宪邦,左右具宜故耶?
成命已行,何避之有?
所辞宜不允。
朝奉大夫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监修国史日历恩命不允诏淳熙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起居有注,时政有记,萃于东观加纂修焉,国家之大典也。
卿学识高明,文辞赡丽。
畴厥望实,服在左右。
凡朕出入言动,固已目击耳闻,而政事弛张,人材进退,又皆参豫而奉行之矣。
总率诸儒,以事系日,使是非不失其正而可传信于万世,固其职也,又奚逊焉?
所辞宜不允。
新授中大夫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同提举敕令所不允诏淳熙五年十二月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政典,商制官刑,周命六卿,垂法象魏,因时损益,虽或不同,合于人情,其揆一也。
卿博习今古,有猷有为。
以助万机,方资硕望,参裁三尺,更藉通儒。
往贰相臣,讲明画一。
俾予宪度,不愧盛王
兹惟汝谐,毋咈朕命。
所辞宜不允。
降除朝请大夫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纂修日历特转行两官例恩不允诏淳熙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闻汉兴五世,隆在建元。
外攘夷狄,内修法度,改正朔,易服色。
当是时,乃有司马迁断自太初,著为《今上本纪》,岂非亲见者其事详,传闻者其辞略,以时纂录,固太史氏之职欤?
朕祗承内禅,历年于此。
宵衣旰食,发政施仁,不敢不勉,顾闳休伟绩,未有以光汗青副墨之传也。
今卿以辅弼真才,笔削大手,总率诸彦,奏成钜篇。
翰墨策勋,实为之冠。
进阶二等,仍衍户封。
懋赏维公,孚令惟信。
逊章来上,非朕意也。
所辞宜不允。
中奉大夫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敕令所转官例恩不允诏淳熙六年七月十六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福威惟辟,固出一时;
轻重视功,当存三尺。
卿爽邦哲辅,博古鸿儒。
比贰政机,参裁赏格。
制而行之谓之法,既遂宗成
推而行之存乎通,更资恪守。
以应无穷之绪,斯为可久之规。
迁秩则宜,执谦毋过。
所辞宜不允。
中大夫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叙复三官于见今官上转行恩命不允诏淳熙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维我仁皇,公于刑赏。
于时贰政,曰度曰庠。
尝削文阶,伸其自效。
务隆体貌,旋俾如初。
著之史编,朕用时宪。
卿知周物表,学探道原
参预政机,夙夜匪懈。
比坐谬举,恳求自惩。
眷知日深,固欲甄复。
矧遇恩霈,岂拘叙期。
褫以终朝,昔成卿志;
接于昼日,今著朕心。
君臣之间,恩义两得。
祗服显命,毋烦逊章。
所辞宜不允。
朝奉大夫给事中侍讲钱良臣再辞免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批答淳熙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玉堂类稿》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省表具之。
朕绍纂高皇,肇兴汉室。
外资信、布,作士气于军中;
内倚良、平,定兵谋于掌上。
兹简求于人杰,以参斡于神枢。
卿志节激昂,风猷警迈。
契合殆同于天授,践扬久耸于民瞻
宜从平奏之司,亟服延登之宠。
臣作股肱耳目,允谓相须;
视如手足腹心,所期交敕。
毋留朕命,思奋尔庸。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钱良臣再辞免参知政事批答淳熙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玉堂类稿》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省表具之。
朕御图滋久,为政益勤。
昼当馈以思贤,夜揽衣而揆事。
粤若泰和,在唐虞成周之世;
亦惟圣主,得皋陶之臣。
肆依任于辰髦,期隮攀于治古。
卿猷为肃给,识虑疏通。
夙推文武之才,尝著将明之效。
预闻兵本,亶协民瞻
三杰运筹,既备观于远略;
四人昭德,宜擢赞于繁机。
延登之指具孚,控免之章奚再?
虽嘉谦牧,难抑诏除。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参知政事钱良臣生日诏淳熙六年十一月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玉堂类稿》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简求邦俊,赞贰国均。
眷言六射之初,适在三之仲。
厚加攽赉,助洽燕私。
往膺寿岂之祥,永对明昌之运。
贺金国正旦使钱良臣等口宣内侍李琪 淳熙五年二月十二日1178年2月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玉堂类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敕:卿等肃持朝命,远聘朔廷。
兹讫事以言归,想遵涂之良勚。
迎加宠劳,仍有分颁。
钱良臣再辞免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口宣淳熙五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玉堂类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敕:枢廷之重,兵政所关。
用人盖协于佥言,锡命已孚于众听。
岂宜控避,往即钦承。
钱良臣再辞免除参知政事口宣淳熙五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玉堂类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敕:朕简求俊杰,协赞机衡。
胡为逊避之坚,未谅眷怀之厚。
已批需牍,亟服涣恩。
钱良臣辞免监修国史日历恩命不允诏奏淳熙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今月二十二日准御封下参知政事钱良臣辞免监修国史、日历所劄子一道,除已草不允诏进入外,其间偶有所疑,理合奏禀。
臣窃谓国史、日历者,书名也,曰所者,官司也。
提举则可言某所,而监修则止当作监修国史、日历
内尚书省批旨却作「监修国史、日历所」,似多一「所」字。
若就出敕改正,颇为允当。
乾道元年春,命参知政事钱端礼虞允文分领书局时,并按景德间参知政事王旦权领史馆故事,各带「权」字,自后十馀年间,执政皆用此制。
今所降旨却无「权」字。
是以钱良臣奏劄云:「疑丞兼领,止加承摄之名。
忽冒真除,蔑闻近比」。
若是特出圣意,固无不可,或一时偶然差误,臣以职守所及亦合奏知,并乞睿断。
镇江钱参政良臣淳熙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光绪《丹徒县志》卷五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兹审起从绿野,往镇朱方。
千骑一临,群情胥庆。
恭惟某官才宏而德备,学粹而文雄。
天子以为通儒,国人佥曰良弼。
茂摅经济之术,久著赞襄之功。
将遂冠于台衡,乃暂仪于岳牧。
昔以王人总饷,已得军民之欢;
今由政路分符,宜增棨戟之重。
适千里荐饥之后,正九重旰食之时。
条教甫颁,顾忧顿释。
倾耳裤襦之咏,指期衮绣之归。
某方治书邮,首勤缄翰。
深佩撝谦之意,难施愧汗之颜。
气序益暄,抚绥多暇。
愿精调于鼎养,以大慰于岩瞻
金陵钱参政良臣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
参于金铉,昔倚燮调;
佩以玉麟,今荣居守
江山增重,吏士均欢。
恭惟某官孝友根心,忠嘉致主。
学术渊源乎游、夏,勋庸亚匹于
望实孔昭,简知弥渥。
惟润升之天府,乃江浙之奥区。
并列云屯,俱为天堑。
然而留都非他镇之比,管钥异左符之分。
将期北顾之宽,爰藉东郊之保。
去思来暮,两邦谣颂之交兴;
饯旧迎新,二境旌旂之相接。
若时壮观,实掩前闻。
少需坐席之温,旋听堤沙之筑。
某尝驰庆问,过沐华缄。
佩雅眷之滋隆,愧前仪之太简
其为悚,难尽名言。
钱参政良臣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省斋文稿》卷二七
当轴处中,积惭尸素;
正朝专面,旋被恩荣。
忝冒滋多,周章失措。
窃念某资身无策,于世寡谐。
偶际运于千龄,踵受知于三圣。
试之久矣,竟无一日之长;
退亦宜然,乃进百寮之长。
谁为推挽,亶有夤缘!
此盖伏遇某官冠冕诸儒,羽仪四近。
久拥碧油之旆,暂哦绿野之诗。
俯眷齐年,尝叨共政。
谅嘘枯之非一,宜借润之在兹。
比仅达于私书,乃特勤于公札。
其为感愧,罔既敷陈。
钱师魏参政劄子(一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书稿》卷一○
某窃以梅雨未霁,恭惟判府大资参政政化益新,神天赞相,钧候动止万福。
更冀上体宸眷,加厚保调,以需廷扬之命。
某坐远台躔,每形梦想。
虽幸通音驿,顾岂若日接茵凭之为慰也?
通班规殿,盖兆登庸。
间寓贺诚于寸牍,每愧绪使,不能敬修公礼。
岂期谦德过厚,特枉盛仪,佩服以还,惭怍斯甚。
尚惟钧慈矜而恕之,不胜幸愿。
某日闻治声蔼著,京师九里之润,私窃叹仰,而每得来教,常有知足之言。
此固高怀度越一世,顾颍川入相,具存汉事,云间洞天,徒揭扁榜,必欲徜徉其中,犹当在三十年后耳。
田生蒙不鄙弃之,如某受赐。
渠只俟的报,即走专介。
敢乞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