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魏良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魏良臣吏部郎中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二
敕具官某:铨衡之任,虽号剧烦,人无觊觎,一本资格。
然而用非其人,则吏得以持可否之似以见欺,士或至怀抑厌之嗟而莫诉,此朕所以遴选而不敢轻也。
尔顷以隽才,尝更任使,秉心忠实,不敢告劳,肆予命尔,列职天官
往究厥心,以佐而长,惟察惟法,则庶几焉。
可。
范璿王鉌左司郎官潘特谏魏良臣右司郎官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八、《苕溪集》卷四三
敕具官某:文昌政事之本,分曹设属,序于左右,宰士总其凡。
弥纶□轶,以佐其长,以告于上,而予夺罢行之,其任顾不重耶?
静默邃深,惟义之守;
安恬乐易,遇事必为;
尔特谏行顾其言,有长者之誉;
良臣才周于事,有健敏之称。
或以序迁,或由选擢。
《周官》有云:「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六卿之责也,尔则与焉。
其思以称此,无羞朕命。
可。
魏良臣刑部郎官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三、《华阳集》卷四
朕惟官人之方,徇名不考其实,则浮伪者胜;
徇法而必以次迁,则陆沉者众。
尔以儒术自奋,效官辇毂之下,率身自检,屏迹权门,嘉有誉言。
肆令召见,观其占奏,名实具孚,宜膺不次之除,用示求材之劝。
亟升郎位,往属秋官
无怠厥修,思所以报。
中书舍人魏良臣自代状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华阳集》卷一六
蒙恩授前件职,准《令》节文:「侍从官授讫,三日内举官一员自代」者。
右,臣伏睹左从政郎、充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魏良臣,奋自学校,闻于搢绅。
持己端方,励古人之节;
属文典丽,有作者之风。
举以代臣,实允公议。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吏部侍郎魏良臣转官制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九、《杉溪居士集》卷四
敕:政事考百工之课,至于正六品之官,则必守以七年之久,限以八十人之数。
或不拘此法,皆为异恩,所以待吾左右侍从之臣也。
具官魏良臣气怀和粹,材术敏通,久践华途,亟跻小宰
有司稽阅来上,是用增尔崇秩。
往思祗服,以称朕宠异近臣之意。
可。
魏良臣吏部侍郎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杉溪居士集》卷五
敕:凡人之有过,其迹立于可罪之地,而其心处于可疑之间,则辨邪正者安得阔略而不问哉!
具官某蚤以名称,寖更华显,逮持从橐,日侍禁严。
立宜忧国奉公,以答宠荣,而乃不慎交游,轻违典宪,岂不曰迹可罪而心可疑乎?
公议靡容,责章来上,宜解铨衡之贰,无忘循省之私。
其体隆恩,尚图后效。
魏良臣宫观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二、《杉溪居士集》卷六
良臣:省所劄子奏乞一外任宫观差遣事,具悉。
卿名世宏才,康时远业。
入参机务,既协赞于明谟;
出殿辅藩,以布宣于政化。
实资明德之盛,增重师帅之权。
谅裁决之有馀,自燕私之多暇。
兹披奏牍,祈奉真祠,遽欲丐閒,甚非所望。
朕之待遇臣下,初无内外之殊。
卿其勿倦抚绥,当体眷怀之厚,宜安厥位,毋复有陈。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热,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魏道弼父挽词代曾子修 宋 · 王之道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德邵年高冠里闾,庆馀犹及魏公舒。
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
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
泫然东望无从涕,莫厕邦人会葬车。
左朝请大夫尚书吏部侍郎魏良臣父枢右奉议郎致仕制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六、《东窗集》卷七
敕:朕丕隆孝治,覃泽万方,惟时侍从之臣,咸举显亲之典。
具官父某,植德忠厚,秉心清彝,誉高月旦之评,效见义方之训,有子在列,为时名卿。
用增文秩之华,以厚私庭之宠。
往祗朕命,益介寿祺。
魏良臣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北宋 · 周方崇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良臣狠愎自用,不恤公议,分朋植党,背公营私。
如奏补亲属,文武自有定制,胡迈已授武职,良臣乃昵于亲党,叱责吏部,改授文资。
赵公智所至贪鄙,良臣特以为姻娅,遂擢以为漕臣
日者陛下尽收窜逐沈抑之臣而召用之,良臣乃诵言于时,以为皆由己出。
魏良臣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宋 · 凌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良臣昵比匪人,甘心媚灶,刚愎不悛,轻躁自用。
骤易中外冠带之制,不知其仓猝之难办;
拘收军中回易之类,不究其本柄之所自。
臣僚之贬死复官,身后恩数,多不检举,而洪兴祖独得依条指挥
其不公不忠,迹状显著。
魏良臣(一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良臣人品凡下,天姿凶险,率意任情,浮躁浅露。
通判已下差遣,已得旨令吏部差注,必留堂除,以市私恩。
台谏之论列人才,良臣引用私亲赵公智,必欲庇之,是恨台谏不与之为支党也。
廷尉之禁勘公事,良臣改正富人胡迈奏补,必欲从之,是使狱官与之容私也。
每议事于同寅之间,则愚而好自用,以至奏对于君父之前,则贱而好自专。
迹其所为,稍若假以岁月,授之权柄,殆有甚于秦桧
魏良臣(二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军中之回易等事,行之日久,所以宽恤统兵官,欲具修器械,务整肃以壮军容也,而良臣奏请住罢,未得圣旨,先次行下建康总领司便行拘收,是命令专辄而动摇人情也。
军人有升带,所以优将士也,而良臣专持缪见,沮格不行,至今画黄犹在省部,是使庆赏全废,而陛下之恩德不能及于将士也。
自远方召来特起之士,临轩赐对,欲为中都官者,辄以私衅出之,止令补外,如新差太平府教授陈天麟是也。
良臣之方命而擅作威也。
富家巨室,通财营私,酬以美官,不畏公议,如新除国子正倪称是也。
良臣之罔上而擅作福也。
其馀不可悉数。
使其岁月滋久,其为害岂止一秦桧而已?
伏望早赐罢黜,以慰中外之望。
魏良臣(三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良臣政事罢行不审,紊乱政机。
其如法令因革,不候敕旨,或先关报以施行。
已荐张松知县造朝,辄差郡守
所为如此,复典大郡,叨窃职名,其可乎?
乞将良臣落职罢郡,将臣之论列播告中外。
魏良臣(四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良臣乞罢诸军回易等事,未得圣旨,于正月二十五日江东转运判官赵公智已施行于建康军中,一军惊扰。
近又闻施行于池州,军中亦复惊扰。
至三月五日,方奉圣旨别无改罢,诸军将士莫不感荷圣恩。
良臣公智婚姻之家,身参大政,未得圣旨,预报公智,动摇军情,此何理也?
魏良臣宣州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一二、《海陵集》卷一六
朝廷待执政之旧,犹吾股肱;
牧守视诸侯之雄,为国藩辅。
兹图隽望,用畀名城。
既佥论之咸孚,宜赞书之是锡。
具官某才资果达,志尚方严。
操修不变于险夷,出处屡更于閒剧。
顷持橐以居外,首赐环而造朝。
擢在政涂,整颓纲而甚力;
恢然才刃,扫宿弊以无留。
方须善治之兴,遽有均劳之请。
居是邦而闻政事,属此剖符之虚;
起于家而见吏民,不殊怀绶之宠。
徒得君重,亦便尔私。
噫!
汲黯在朝,昔固多献纳之助;
召公维翰,今必有蕃宣之劳。
往俟政成,毋忘猷告。
可。
魏良臣追赠一官制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原标:湖南提举司报到: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知潭州魏良臣任内起发过卖田产价钱二十二万二千九百馀贯
九月二十三日圣旨,特与转一官。
本官已身故。
敕:进以德者不可废功,荣其生者胡宁背死?
兹实驭臣之柄,亦惟励世之权。
故具官某以重望服大僚,以威名开巨镇。
属受田之中率,常增秩以酬庸。
甘茂之官,方将刻赞;
相如之札,遽揽遗书。
深惟成命之既行,岂以云亡而遂格?
追锡诏除之宠,足为身后之光。
(《掖垣类稿》卷一。)
按此制四库本注其时间为辛巳,即绍兴三十一年
魏良臣卒于绍兴三十二年三月,见周必大《亲征录》,则此制不得为三十一年所下明甚,当是三十二年
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魏良臣转一官致仕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掖垣类稿》卷三
敕:四十强而仕,七十致其政。
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眷予旧弼,以疾告归。
虽欲留之,顾何及矣。
具官某果艺闳达,为国宝臣
本之以忠槩,文之以儒术。
故昔尝大用,而国人皆以为喜。
今兹得谢,则又惜之。
夫直谅之节显于朝廷,恺悌之政著于数路,卿大夫出处如是亦难矣。
增秩而去,岂不身名俱荣也哉!
可。
魏良臣赠五官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掖垣类稿》卷四
敕:昔者盛时,朝多故老,疑则咨以政,祀则诏之陪。
厥今几人,又失一鉴。
具官某慷慨自许,纯明不欺。
勇于义,故临难而弗辞;
裕于才,故居官而可纪。
虽经济之功未究,而蕃宣之绩屡书。
予惟汝嘉,岁不我与。
知其疾固已忧矣,闻其讣为之恻然。
不有追褒,孰纾悼念?
往进阶于五等,尚服宠于九京。
可。
有至自军中者诗以慰之兼忆如心居士 其一 雍正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三十
万里榆关罢戍回,情怀如旧鬓毛皑。
如心居士知无恙,两字平安藉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