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陈埙以庄文府讲毛诗彻章授朝奉郎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二、《鹤林集》卷七
敕具官某:汉毛苌以《诗》学为河间献王博士,后之为宫僚而说《诗》者,盖昉乎此。尔以开爽之资,负崛奇之气,其性情咏歌,言语兴道,盖能使人有兴起感动之意。朕常命汝授《诗》藩房矣。彻章转秩,岂以内外为间耶?勉图淑声,以称嘉宠。可。
答陈和仲书(一 埙)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六、《鹤林集》卷二七
某再拜言:私门挻灾,荆妇以久疾竟至丧逝。仁者笃念,友朋之伦,唁问以书,且欲励之古礼,安敢不遵来教?大率自亡妇初终,饭于牖下,歛于户内,大歛于阼。凡大小歛,朝夕奠,成服之制,一如文公朱先生《家礼》。中间有《家礼》所不载者一二条,本欲扣问,而太夫人在堂,避嫌不敢请。上舍令弟访临,已言其略矣。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圣人于名物度数之间,广狭轻重之等,谓稍有不当,则直以为乱礼而不如已。则子之为亲丧,吾侪之为妻服,是不可不细讲明也。前日荆妇初终之日,方纵纵尔,未克即答人慰,疏礼在成服之后,故具此忱悃,白于执事。或更有以相其不及者,切冀终言。
答陈和仲书(二)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六、《鹤林集》卷二七
某犹记嚼别酒于青湖翠柳间,今芦花又霜矣。诸贤去国,士气销耎。孤标峭直,挺然如寒涧松,谁得似良贵?危言鲠论,毅然如指佞草,谁得似和仲?志正气一,亭亭然如直竿木,谁得似景仁?每恨气禀差弱,学力不充,未能即去,以追高贤之躅。然《离骚》所谓「荃蕙化而为茅,兰芷变而不芳」者,则深耻之也。某登朝六载,轮对者三,上封事者一。每当陛对,必自盟其心,不敢有一词谀悦其上。近十九日上殿,为首遏机会之说,次陈州县祸变之源。两佥黄又是一事。乔丈谓「上足以开释君心,下足以整齐国事」,子静谓「此诤论第一筹也」,则斯言亦过矣。不审和仲又以为如何?召客高绵州性行良,实乡閒耐久之交,必经行治下,幸暖热之。欲言如海,书非尽言之器。所冀以天下之宝,为天下爱惜。
祭陈司业文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八、《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罔之生而无所树立,则为凡民;溘然死而无觉知,则为偶人。子少敏悟,八窗洞明。或谂其梦为物中之象,或指其顶为天上之麟。所以慧根含海气之秀,高第揭斗杓之明。才下玉几,径参慈湖,磨砻明德之镜,澡濯灵渊之珠。绍闻徽言,密受正印。心之精神,只此谓圣。大无理之不烛,细无疑之不莹。俯以习于乡,仰以仪于朝。凛冰柱之屹立,懿玉音之孔昭。道则甚高,时不吾以。俗学薰骨,危言入髓。鸣丹凤于燕雀之坛,奏黄钟于筝笛之耳。亶一意以孤行,羌众兆之所弃。绍定不合,端平不容。至嘉熙而三黜,信吾道之冥穷。非不知蹇蹇之为患,容容之多福。然委厥美以从容兮,又非君之所欲。摄提转而屈子乘鹥,单阏逢而贾生赋鵩。虽运会之偶然,抑生民之无禄。夫执袂掺掺,笑言晏晏。别子苕溪,是假聚散。昭昭白日,杳杳长夜。祭子宝幢,是真代谢。胡象山之嫡孙,不两载其就萎。广微已矣,子又继之。予既为天下痛,又于尔家庭之私,而哭之悲。大道之行,老老幼幼。母不哭子,老不哭少,夫何鹤发之亲,连送二男之柩?此予所以长嗟而永悼也。虽然,朋友之谊,死生不分。昔之所欲讲焉而未定者,今说子,子不知。昔之所欲辩焉而不力者,今呼子,子不闻。呜呼天乎,盍起之死,而细与商论乎斯文!尚飨。
陈氏书馆(侍郎陈埙子符读书所) 南宋 · 余天锡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
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
兰边修谱香薰草,竹里搜诗翠湿衣。
若坐小窗读周易,定忘春去与春归(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九)。
梦陈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觉而记其一曰错后乱梦中了了以为事错之后此心撩乱不如早谋其始也 南宋 · 方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睡残寒月海东头,不起斯人孰与游。
天下事宁堪几错,梦中语亦戒前筹。
江湖浩浩二三子,风雨寥寥十五秋。
莫向断云多感慨,孔颜无命不伊周。
呈和仲 南宋 · 方岳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披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径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
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
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
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
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
与陈和仲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九四、《秋崖集》卷二四
某惟冬日之至,朋阳以升,乃临浙江之雪涛,溯鄮山之烟霏,拜手奉书,敬为习庵履长之贺。伏想潘舆燕喜,谢庭乐岂,一家三代,申申如也。彼有道习庵宜以学术在上旁近,不宜一日去而从林壑之幽深,与鸥朋鹭侣相往来于无何有者,抑浅之为丈夫耳。然闻去闽之日,民之攀车辙者百十计,壮者持门阖不得启,老者幼者横身卧道上不得行,盖自班孟坚传循吏以来,世不见此事几何年矣。习庵漕闽才几日,何以得此于民?惟习庵教之。某一官边城,数日以为归计。盖自去冬敝庐火,今夏先兄殃而老人末疾,凄其越吟。梱公不察其私,泣数行下而留之,一至修门,差遣已定,往往又梱公意也。边鄙多事,书生何能为?顾吾家则生者无以为居,死者无以为藏,病者无以为安,终当丐一岳麓祠官,特未敢遽耳。一诣习凿齿,浩然此怀,堂有病亲,不能顷刻去左右,为之奈何!岁寒,惟万万自重,以藩垣斯文,以栋干吾道。
与陈司业劄 其一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九六、《秋崖集》卷二五
某惟习庵方以斯道化辟雍而权衡天下士,凡士之好修者以不得出门下为羞,某用敢以士白。盖吾乡有胡兄嵩屡为有司所推择,而每见辄忸怩,曰:「是区区者何足云,人乃以堂上不我知,意者吾行不称其文乎,非乡评何所信」!某是以辄言之,而非敢谒以私也。
与陈司业劄 其二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九六、《秋崖集》卷二五
乡友林金、陈鼎新以荐书试礼部,盛名之下,久矣服膺。兹愿登龙,闻一言以自壮。教之以大道之要,语之以当务之急,使得发挥于寸晷者,固寒畯之所欲闻而国子先生成就之盛心也。
上习庵陈先生 南宋 · 赵孟坚
厥闻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子于所亲孝,移忠理必然。
亲贤亦子训,忠节贵两全。
杀身能成仁,扬名斯永延。
是亦孝所在,岂但知色难。
嘻其叔世风,本末嗟倒悬。
若曰能养耳,食美衣华鲜。
苟求胡弗至,侧媚谄笑肩。
彼其良自多,喟叹达者观。
向来欧阳公,拓(《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作霍)落夷陵年。
夫人告之(《永乐大典》作而)公,淡泊吾所安。
慎毋为(《永乐大典》作谨无贤)险变,守节当弥坚。
卓哉名母训,纪历伊谁传。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
立朝几抗论,凛凛高回天。
力苏愦愦徒,若障狂澜川。
人知君守固,当识君母贤。
想其勉励时,谆勤诲膝边。
怡愉一领解,心注靡变迁。
升而高为天,下而沉为渊。
但知慈训在,此外浮云焉。
兹来从吏隐,斲屋新数椽。
曲槛花葳蕤,虚窗月婵娟。
雅意寓一赋,懦立贪以廉。
我诵顺亲记,有泪如迸泉。
我贫母亦老,苒苒发已宣。
家徒空四壁,箪笥笑且便。
惟虞官箴旷,勿以温饱牵。
泽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蝉。
投君(《永乐大典》作军)以臭味,君子毋弃捐。
宪使陈习庵先生除司业 南宋 · 赵孟坚
押词韵第七部
连宵对凉月,閒吟祖行篇。
揽挹南卉香,入句期清妍。
追随剪吴江,送君翔九天。
岂为儿女情,恋恋祈恩怜。
兹惟时多虞,活国资清贤。
近者小司业,繇之入谏垣。
蒙斋习庵皆有诗在慈云阁沈端宪又有记文刻石因成二绝 其一 南宋 · 陈著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习老蒙翁两达尊,借他僧偈说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怆,细读古碑端宪文。
蒙斋习庵皆有诗在慈云阁沈端宪又有记文刻石因成二绝 其二 南宋 · 陈著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景照堂中憩佛骚(四库本作寮),阑干凭处接云高。
赋诗时会苦吟甫,破约难留嗜酒陶。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其一 宋末元初 · 吴泳
押尤韵
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
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贵钩。
撇却云雾窗,分渠月波楼。
但有月长清,何妨波漫流。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其二 宋末元初 · 吴泳
押真韵
俗士骑户限,痴官摸床唇。
名节与官爵,岂以全畀人。
子方贵良贵,我亦仁景仁。
终始议论间,但保一色醇。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其三 宋末元初 · 吴泳
押支韵
未及与君别,先歌送君诗。
浙西数年来,风景非昔时。
红蚕不上箔,青麦空生陂。
六经政之本,无用别出奇。
送双溪汪和仲往象山见周使君兄弟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五马天边外,双凫海上翁。
白头真避地,黄卷旧趋风。
岁月搜诗老,山林把酒同。
漂零谁得去,羡子逐飞鸿。
龚习庵太夫人七帙诗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出处:岳归堂未刻诗卷二
是母产是子,辛螫已不悔。
是子报是母,勤慎庶无罪。
是母真画荻,是子真戏彩。
不谓古人语,今人事事在。
老我计偕身,戒装累桃宰。
天寒母频出,贫廨丰酒醢。
言钦子有友,嗜古如中垒。
蓄意两经岁,觞祝事遥待。
十年赋一诗,翟茀数已改。
不羡身首耀,所羡亲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