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孟达(案:《诸葛氏集目录》「与孟达书」第十六) 其一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往年南征,岁未及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华离乎?
呜呼孟子
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义。
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说。
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蜀志·费诗传》)
孟达(案:《诸葛氏集目录》「与孟达书」第十六) 其二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嗟乎孟子
度迩者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望,慨然永叹。
每存足下平素之志,岂虚托名载策者哉(《华阳国志》二。案:此与《费诗传》只是一书。)
孟达(案:《诸葛氏集目录》「与孟达书」第十六) 其三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部分如流,趣舍罔滞,正方性也(《蜀志·李严传》)
以书喻孟达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
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
模之所言,非小事也。
岂轻之而令宣露。
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太守申仪有隙,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以书喻之。又见《华阳国志》二。)
孟达荐王雄诏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萧何韩信邓禹吴汉,惟贤知贤也。
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姿,吾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
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魏志·崔林传》注引《魏名臣奏》)
孟达杨仆降附令延康元年七月庚辰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吾前遣使宣国威灵,而即来。
吾惟《春秋》褒仪父,即封拜,使还领新城太守
近复有扶老携幼首向王化者。
吾闻夙沙之民,自缚其君,以归神农
幽国之众,襁负其子,而入丰镐。
斯岂驱略迫胁之所致哉?
乃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欢心内发使之然也。
以此而推西南,将万里无外,将与谁守死乎(《魏志·文帝纪》注引《魏略》,王自手笔令)
孟达延康元年 其一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近日有命,不足达旨,何者?
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顺逆以去就。
皆审废兴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
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
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
虚心西望,依依若旧;
下笔属辞,欢心从之。
虞卿入赵,再见取相;
陈平就汉,一觐参乘。
孤今于,情过于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孟达延康元年 其二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资任。
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
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同上。)
孟达 蜀汉 · 李严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一
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无良伴(《蜀志·李严传》,又见《华阳国志》二,有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