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饶应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饶应龙王宫教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三
汉命贾生长沙、梁,董生相江都胶西,若重宗藩而实疏儒者。
我朝家法则异于是,宫邸皆聚辇下,择名士而辅导焉。
尔脩洁玉立,身端而行治。
朕为介弟择友,往哉汝谐,异于汉之所以待贾、董者。
可。
浙江饶帅应龙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五、《本堂集》卷六八
某伏以一雨新晴,两间清气。
恭惟某官宏开帅阃,嘉惠帝乡,冕旒倚毗,盖壤森扈,台候动止万福。
某端簪理笏,重沐裁笺,再拜彻名于镇越堂上,惟西垣一星下瞩之。
某惟刺史千里之宅先,元帅三军之司命
动静而造化具,嘘吸而阴阳随。
鼎餗坤裳,勿问元吉
某欢惟某官深沉而笃厚,廉简而直温,当今善类之宗主也。
顷坐御史府,不合故去,晶光自此充塞宇宙间。
翠节碧幢,驰驱江浙,亦既劳心。
上以会稽印久玩,命公保釐,宽朕忧顾。
内台外台,虽均惟天家耳目官,然禁闱正欠汲长孺拾遗淮阳,岂久稽耶?
某侧耳锋车之召,某矫首当代龙门,诵《汝坟》三章久矣。
宵垠异趋,末由望履,陈香一瓣,景景此心。
不自意斯今得执蒲璧为大府属吏,庭参有期,溯风手舞。
哂由与点,俟命凛如。
某一书生耳,苦味备尝。
中年始窃奉常第,叨席鹭屿于本邑。
上滋一概之误知,当路交上公车。
东辕西辙,仕也学在其中矣。
侥倖通闺,来此试令,自惟技短识疏,伤锦是惧。
郡邑脉络犹父子,然骆策之不失其性,假借之以成其志,或可稍著见于门墙下。
某端笏以请。
某惟事尊事大,厥有彝恭,其曷敢以芜陋废?
牵课俪语,唐突宗工。
霜电流辉,荣幸亿稊。
某揆分有截,不敢躐申蓬莱阁中神仙大婘起居嘉问。
霆驱使指,屏息钦承。
贺饶帅应龙元正太尉卿依旧任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五、《本堂集》卷六九
某恭审升华外府,晋秩西清。
花绶恩荣,艳新春之雨露;
碧幢号令,起旧部之风雷。
除音载扬,贺笏交举。
恭惟某官九分地位,三代上人。
止水无波,莹一清之到底;
高空有月,俨大道之独行。
表里无得而瑕疵,出处具存于矩矱。
曩由西节,来帅东藩。
士饱而歌,顿释后苏之虑;
人饥者活,随招半菽之魂。
既奉最于十连,盍跻荣于四𦂳。
然帝念丰沛之地,冗不见治;
纵吏有其人,孰能为大。
太尉硕学足以饰治,抑清望足以镇浮,爰超列棘之班,不改甘棠之憩。
寇恂少留河内,弗夺民情;
萧何久抚关中,可知上意。
倚颁环召,式副舆瞻。
某感极知心,喜聆除目。
泰道自今而已长,式庆遭逢;
德星在度而未移,尚私临照。
通安抚显谟饶直阁应龙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九、《本堂集》卷五八
建牙帝里,耸瞻卿月之高;
执璧男封,骤出使天之下。
行束装而问戍,敬削椟以归忱。
恭惟某官材贯精粗,学该体用。
执德弘而信道笃,屹砥柱而不移;
见善明而用心刚,炯蓍龟之前列。
靡由一介之绍,亲结九重之知。
断自渊衷,俾之风宪
上《圣德颂》,方竞传徂徕之言;
趣家人装,何遽听忠肃之去?
身固轻于一叶,名愈重于两间。
皇华之遣使臣,屡驱驰于原隰;
监司而用御史,皆振撼于山川。
以先王之法齐吾民,以君子之道持斯世。
向文简之奏裁雪罪,如周濂溪之泽物洗冤。
远而大江之东,春留讼舍;
近而扶风之右,路纪行碑。
方今人物之寂寥,安得公辈之参错?
眷言于越,密接上都
岩壑之秀蔚依然,田里之叹愁为甚。
大夫乏材可使,亲天子颁公一行。
丕显文谟,以陟禹迹。
小范老岂大范老,私相语于军中;
我杜公非汝杜公,几欲争于界上。
曾规模之几着,而精采之十分。
掬贺湖水以洗吏污,登蓬莱山而访民隐。
怀其惠者,吾父吾母;
惮其威者,若神若明。
信天下之事无不可为,见儒者之功随试辄著。
宣屋之思前席,宁久稽飞翼楼之游;
熟路之驾轻车,便盍整观象门之武。
梅枯犹活,荼毒如甘。
受命父师,凛兢兢乎本色;
授徒乡曲,凄冉冉其中年。
偶叨雁塔之题,获玷鹭洲之长。
遂因阐道,益自琢磨。
误蒙当路之见知,狎被公车之辟置。
振衣岳麓,拜揖南轩遗教之风;
回棹秦淮,盘薄西山旧游之地。
难名乐趣,颇慰平生。
转而趋汉阙之班,及此向剡川之戍。
其大略也,则尝闻之。
土瘠民稠,艰食常如于饥岁;
山深俗犷,轻生殆甚于他乡。
当若治家而长子孙,不以传舍而苟岁月。
此由中之欲试,谓善后则未知。
独恃高明,曲垂容履。
与百姓尔汝,倘无惭山县之竹松;
庶一介夤缘,或可与公门之桃李。
寸丹所倚,点墨非诬。
谢饶帅应龙举陟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六一
举词云:「政而有文,劳而不拙。
路碑交诵其美,邑锦粲然复新」。
墨绶效官,谩试书生之迂说;
翠函荐士,遽叨师帅之殊知。
得非所求,荣甚而惧。
窃惟某官圣门重四科之设,政不兼文;
阳城安下考之书,劳宁盖拙。
以才难之自昔,而俗薄之如今,未睹偏长,孰能兼美?
况欲取诸县滩之险,又安得有人物之全。
使或被于过誉,恐适来于群诮。
如某者,信书成癖,执器为方。
六尺之躯,欲先立其大者;
一贯之学,犹或困而知之。
偶然得官,愧其非分。
误诸公之采菲,俄五纸之攒花。
转而趋汉阙之班,及此问剡溪之戍。
此行甚勇,谓可鸣弦;
将有所为,动成胶柱。
民如儿而失哺,吏若鬼而能神。
牒诉之委满前,币庾之储筑底。
平原自输税,倚平原者不肯输王修斋自如期纳税,其戚族等一文不输。饶瑶山得此启,即缄示修斋。凡宗戚人至,修斋必出示,而戒之曰:「吾甚惭于陈宰,汝等税赋须纳七八分。」自是公赋稍集。)
齐市无乱人,霸齐市者辄生乱旧县,郑府属者充福邸及王府干办凡民讼者皆出入其手。其门如市,其势如火,其馀强良不逞之徒,挟贵势,虎而翼者,比比皆是。)
阴肆含沙之毒,明交吠雪之声。
然而去就之际,在我甚轻;
祸福之变,非人所料。
第恐有惭于知己,唯以必葺而为心。
未知焉得仁,若何以治;
其次莫如猛,终不忍施。
宁为俗吏之所羞,肯以迂儒而自鄙?
庶相孚于已日,俾尽革其馀风。
平易近民,人或议其闷闷;
高明在上,公独信其肫肫。
朝歌之辔,特纵而宽;
单父之肘,不使之掣。
在下位获乎上,谁敢侮之;
以善教谓之忠,庶其可也。
免旷瘝而已幸,敢倖觊于其他?
忽叨飞椟之褒,乃在积薪之上。
一章四句,不尽光荣;
合璧连珠,未足贵重。
殆如昌菹之酷嗜,忘其藻鉴之误加。
兹盖恭遇某官元气所都,古道之的。
功名之会,宽收人才;
文字之盟,乐诱后学。
谓仕宦莫难于为邑,其规猷每足以观人。
弃短取长,扬清激浊。
遂使诗书之馀子,亦蒙俎豆于公门。
某敢不恪守素存,勉求新益。
投身沸鼎,未知盛德之能酬;
托迹仞墙,以遂终身之大愿。
寸丹所系,点墨非诬。
代族侄孙焕为子应龙纳采刘氏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本堂集》卷八二
尺素以盟,幸缔亲亲之好;
寸丹如炳,乐从简简之宜。
居今之时,行古之道
女教由姆习,手姑袖于裁云;
而某曾侄孙某干为父勤,心未忘于映雪。
是月店之翁,巧于作合;
庶冰门之妇,副我好逑。
敬饬笺辞,薄将币意。
生而为之有室,岂愿束薪;
当其可之谓时,小迟醮觯。
其诸欣忭,罔既敷宣。
祭浙东安抚大府卿饶瑶山名应龙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八、《本堂集》卷八八
天地之间,偶合为难,一语之投,平生之欢。
如父于子,矧及一年,抑岂寻常,遇合者难。
先生之学,玉海金渊先生之文,正色芒寒。
先生在朝,秋霜其严,先生在外,春旸其暄。
众流沄沄,皆宗大川,拳石纷纷,皆附泰山
某之登门,不居人先,胡独受知,秕糠在前。
坎坎世变,凛凛县滩,拙不敌巧,方不投圆。
是张是维,是存是全,顾惜主衣,岁寒之妍。
事不可测,公忽病缠,谁能无病,病亦既痊。
贺方交,而以讣传。
民失父母,国失忠贤,我失我师,彼苍者天!
尚享。
饶应龙监察御史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八、《碧梧玩芳集》卷四
朕兴起治功,恢张言路。
惟纪纲振饬,莫严六察之司;
必中外践扬,斯妙一时之选。
宜求瑰望,以副亲除。
尔圭璧粹温,笙镛纯绎。
登畿结绶,端人正士之雍容;
服岭分麾,小国寡民之绥抚。
比酬郡最,擢掾枢庭
与其笔经武之编摩,庶有裨于庙算;
孰若冠惠文而弹治,以正大于台纲。
噫!
明主可为忠言,天下岂曰无事?
从远外,既非呈身识面之流;
茂罄忠嘉,无愧明目张胆之地。
伫听皂囊之剀切,益留青史之芬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