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龙昌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龙昌期劄子庆历五年1045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金石苑、民国《华阳县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右,臣职忝枢近,寄之藩服,间求遗逸,思补休和,期于上闻,不敢自默。
臣窃见本州将仕郎、试国子四门助教龙昌期气正行介,学纯虑深。
究古今治忽之原,穷圣贤变通之旨。
旁贯百氏,阐发微言。
别注六经,颇有新义,高出诸儒之疏解,洞见圣人之指归。
□□注《周易》、《尚书》、《毛诗》、《孝经》、《道德经》,并撰《礼论》、《八卦图》等书,凡六十馀卷,今资政殿大学士范雍旧尝与之通进。
宝元中本路安抚使韩琦、知益州张逸转运使明镐并曾奏举,遂授初命。
昌期疏于声利,乐于丘园。
试经诲人,取重乡闬;
著书传道,动成简编。
年踰七十之龄,家无斗升之禄。
观其所守,益励初心。
臣伏见故国子监丞江宁府说书张元用,并兖州说书杨光辅,并自布衣,荐为京秩。
昌期生于遐僻,学有本元,惜其暮年,止于散试。
臣欲望圣慈依张元用等例改昌期一京官,充本州州学讲说,以激颓俗,以劝远方,使野无滞才之嗟,朝有养贤之咏。
干冒宸扆,臣无任惶悚激切屏营之至。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龙昌期先生归蜀序1018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文潞公文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井络之区,炳岷嶓之秀,是以异人间出,俊乂凤集。
长卿清源于前,子云扇芳尘于后。
历此而降,鸿硕颇繁。
然或以浮诞相高,流荡忘返者,十室而九。
其励志坟典,游心圣奥,盖亦鲜矣。
达斯道者,其惟武陵先生龙君乎!
先生陵阳人也。
藏器于身,不交世务,闭关却扫,开卷自得
著书数万言,穷经二十载。
浮英华而沈道德,先而后
杨墨塞路,辞而辟之。
名动士林,高视两蜀。
遂不远万里,上书公车,累叫天阍,久而不报。
乃喟然叹曰:「道未亨矣,吾其归欤」!
因假道阆川,获挹眉宇,是故经籍奥义,得以咨焉。
或撞钟待问,则多多而益办;
或盱衡高论,则亹亹而来逼。
缙绅之流,靡不推服。
且以堂有慈亲,贫乏甘旨,遽轸《南陔》之思,遂谋西辕之役。
掺执之际,乌得默然?
因举酒而言曰:夫古之人患于不明经也,茍明一经,取朱紫若拾地芥尔,何况于先生之经明行修乎!
但老氏所谓大器晚成也尔。
行矣自爱,先生其志于斯言。
藏器于身,不涉世务。
闭关著书,开卷独得。
杨墨塞路,辞而辟之。
名动士林,高视两蜀。
不远万里,累诣公车
上书自荐,寄食上都
久而不报,遂复喟然叹曰:「命未泰矣,吾其归欤」!
因假道阆川,获挹眉宇。
仰碧鸡之雄辩,鄙吝顿祛;
听黄马之剧谈,座客皆靡。
方以陟岵在念,戒涂有期,送君河梁,聊复赠言。
勉哉是行,以保远大。
龙昌期等授试国子四门助教1039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安阳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益州进士龙昌期等:夫举高节,显儒行,使闻者知善必期报,驩然有向道之心,国之良教也。
以尔等学以为己,名不求达。
或治业有本,而尽经府之奥;
或诲人甚广,而为州塾所称。
白首无违,环堵自乐。
属使轺之去复,迹乡誉以来闻,宜敦远俗之风,偕缀上庠之籍。
服余甄命,以克其终。
龙昌期庆历五年八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九、金石苑
将仕郎国子四门助教龙昌期:朕以益京师远,俗剽地大,选于诸臣,而得彦博镇抚之。
今乃以汝为益州之讲说,则远方之经术用矣。
夫为政而以经术为首,朕于是知彦博为能办治蜀矣,岂不休哉!
可特授守秘书省校书郎、充益州州学讲说,散官如故,仍放朝谢。
庆历五年八月日。
龙昌期学术乖僻疏嘉祐四年八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公是集》卷三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三、《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四、《宋史》卷三一九《刘敞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七、《右编》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人主所谨,一嚬一笑,诚以众人所望视,天下所仿效者也。
古者圣王之行赏也,服物之章,不可倖得,府库之财,不以滥予。
前日朝廷以龙昌期所著书下两制,臣等观其穿凿臆说,诡僻不经,甚至毁訾周公,疑误后学,难以示远,乞下益州,毁弃板本,未闻朝廷卓然有所施行。
今忽加赐五品章服,及绢百匹。
臣未知谁主为奸邪,崇伪饰虚,附下罔上,以误陛下?
执政又曾不能谨重政体,顾畏公议,茍慰藉人情,卖弄国恩,其失岂特嚬笑之间哉?
昌期之书,违古背道,所谓言伪而辨,学非而博,是王制之不听而诛者也。
陛下哀其衰老,未便服少正卯之刑则幸矣,又何赏之哉?
孔子作《孝经》,以非圣人者无法,乃比不孝之罪、要君之罚。
而朝廷顾多昌期之毁周公,臣所不晓也。
且陛下使臣等议之,臣等不敢不尽忠。
既而弃其言焉,岂以臣等为蔽贤而害能乎?
夫蔽贤而害能,人臣之大罪也,愿陛下因正臣等之罪,而大表显昌期之书,使天下皆服诵而习尚之,则可以释谤于万世矣。
自非然者,置臣等之言而不用,纵昌期之妄而不诛,乃反褒以命服,厚以重币,是非贸乱,沮劝颠倒,使迷国之计行于侧,而非圣人之俗倡于下,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夫章服固天所有,而财力又民之所出也。
陛下奈何曲徇大臣之意,而茍荣小人之身乎?
将使远方寡见浅闻之民,奔走于辨伪之学,沈没于非圣人之论,迷而不反,非国家之利也。
伏乞追还诏书,断天下之疑议,毋使有识之士,窥朝廷之浅深。
臣不胜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