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示同会(原案:此诗据方回《瀛奎律髓》增入。) 宋 · 朱翌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无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棂。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昼夜停。
拄杖有时挑菜甲,桔槔无复问畦丁。
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
见方虚谷后自述 宋 · 程以南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清泠空想离骚国,至理难穷太极图。
知有老人圮下履,恨无鸿宝枕中书(以上清程鸿绪《程氏所见诗钞》卷三)。
晚泊东流(原案:方回《瀛奎律髓》载此诗,以《东流道中》为题。) 南宋 · 王质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乱(孔本、秦本作吼),荞麦满园山鹊飞。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方回洪婚书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二、《铁庵集》卷一二
相望一舍,羡诗礼之方兴;缔好两家,幸典刑之仅有。吾辈各酬于儿债,欢颜俱溢于亲闱。幼女何知,行媒交至。有如佳婿真得味于书中,岂必诸姑多择姻于榜下。夤缘偶契于片语,臭味殆同于宿交。吉书入门,和气满族。当谆勤姆训,庶几妇德之修;宜濡染父师,行趾世科之美。
方回顾婚书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二、《铁庵集》卷一二
通婚论谱,文献相辉;聚族收科,武陵最盛。上则六鳌之成列,近而一凤之创飞。既父兄之誉蔼然,知子弟之贤必矣。舐犊夙怜于一女,卜龟无易于此郎。吉语入门,喜声满室。群从曰我同盟之好,伯姊曰姑有侄以从。乃若衷祈,非止恩泽侯之谓;愿言欢合,式观诗书种之昌。
回方制干启(癸丑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一
大患为吾有身,未能逃于世网;皇览揆予初度,独见厚于骚人。妙语过情,颓龄生气。伏惟某官沕九渊而奋蛰,翔千仞而览辉。李邕识面,王干卜邻,咸羡中书堂之落笔;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宜趍金銮殿以挥毫。尚俯为泛红之宾,且回顾垂白之叟。问绛县泥涂之辱,招湘滨憔悴之魂。岂非高情,欲激媮俗!韩公叹初节晚节,凛若渊冰;庄生谓大年小年,犹之椿菌。聊酬善颂,且发鄙怀。
偶题(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三作徐文卿诗) 宋 · 翁卷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脩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瀛奎律髓》卷二九作杂)陶渔。
和方虚谷豫章徐子苍沿制檄抵秋浦 南宋 · 张道洽
押真韵
词林日凋疏,生意不复新。
慎勿大崛奇,崛奇惊世人。
玉堂老仙坡,过海走一巡。
非天寔罚之,语言累其身(元方回《桐江集》卷一《张泽民诗集序》)。
摸鱼儿 寿虚谷 南宋 · 陈著
押词韵第八部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觉归早。
青山绿水亭轩旧,犹有未荒花草。
谁信道。
又自爱湖光,买屋三间小。
都无长好。
但凤跃雄文,蝇书小楷,转老转奇妙。
人间世,如许年高是少。
浮生惟有闲好。
回头翻讶磻溪叟,轻把一丝抛了。
凉新到。
记当日天香,露浴如今老。
瑶卮寿晓。
称酒到眉间,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
次韵方万里雨夜雪意 南宋 · 赵与东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芋火房阴处,翛然类懒残。
雨欺梅影瘦,风助竹声寒。
拥袂衣全薄,哦诗字欲安。
儿童疑有雪,频起穴窗看。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南宋 · 赵与东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连日寒殊甚,衰年无一能。
砚呵磨墨冻,瓶晒插花冰。
浮世无根絮,馀生有发僧。
苏门如可即,端合事孙登(以上《瀛奎律髓》卷一三)。
答方虚谷问天原发微书 其一 宋末元初 · 鲍云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新安文献志》卷一○
来谕谓冬至子半前半月属旧岁,后半月属新岁,夜半子时前四刻属今日,后四刻属明日,因衍为玄武、龟蛇二物之说,而以「朔易」对「罔冥」为非。遂举朔方、朔漠、朔党、朔雪,皆指朔之一字为北方之一,而未尝分西北为朔。东作、南讹、西成与朔易,止是一义,而未尝分朔易为二。先生之言伟矣,愚谓不然。以地理方所言之,则指北方曰朔方足矣。以包涵义理为言,则不容不变文以名之,曰朔易也。故《尧典》三方皆曰东西南,而独于此不言北,而言「朔易」,一不同也。三方皆言「平秩」,而独此一方言「平在」,二不同也。蔡九峰解「朔」之一字,谓万物至此死而复苏,犹月之晦而有朔,既明其有二义矣。又解「易」之一字,谓冬月岁事已毕,除旧布新,所当改易之事,亦明其有二义也。以至《月令》所言:「数将几终,几且更始」。程子亦曰:「北方终其阴而始其阳」。其分「朔易」二字为二义尤明白。玄有罔有冥,释者谓乾贞一德,而罔冥二焉。谓冥当为北,罔当为中,正与朔易相为对待者也,此正固两义。龟蛇两物,人身两肾,皆有得于北方朔易之象焉,不可诬也。因是推之,《坎》,北方卦也,亦有两义焉。其在《先天图》本一《坤》而在北尔。《乾》以九二之奇,下交于《坤》六二之耦,于是成《坎》之象。两合为一,一又分两,奇耦耦奇,生生化化,变为十百千万之不齐者,皆不能逃乎坎精之两矣。渊乎微哉!
答方虚谷问天原发微书 其二 宋末元初 · 鲍云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新安文献志》卷一○
来谕不满二百馀字,而天地之机剖矣。因记儿时尝侍东里叶公,知天者也。问:「乘槎之事,谓水从海逆流入天河,循环天地中,皆水也。水溢无去处,则奈何」?公笑而不答,有友从旁代对,谓:「海有沃焦石,水至一吸而乾;海有尾闾穴,水至一泄而尽」。愚曰吸与泄有限,而水无穷,亦未之信也。及阅《隋志》,谓「阳精炎炽,入水则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减,而浸不溢」,此说固善,又遗气而说未莹。至子方子之言一出,不取沃焦、尾闾,而取日,众聩俱醒,真名言也,足以破千载之惑矣。愚犹有水与气之说附于后,以求印證焉。葛洪释浑天曰:「地居天内,天大而地小。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浮」。此以水与气并言也。何承天曰:「天形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其下。日东出旸谷,西入濛汜,亦曰咸池,四方皆水,故云四海」。朱子曰:「日月出水,乃升于天,其西下又入于水」。此专以水言也,初不言日能涸水,水从何归。虞耸曰:「天形穹窿如鸡子,幂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譬如覆奁于水,而奁不没,气充其中也」。张子曰:「虚空即气,减一尺地,则有一尺气,但人自不见尔」。又曰:「气之散于太虚,犹冰之疑释于水」。邵子曰:「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程叔子曰:「有气莫非天」。岐伯对黄帝问曰:「大气举之」。皆以气言者也。愚谓言水不言气,水从何生?言水与气,而不言日,二者何从消长?合而论之,水也,气也,日也,三者相为循环于无穷,此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也。故曰:天依形,地附气,邵子之言当矣。水不涸于沃焦、尾闾,而涸于天之日,先生之言卓矣。盖日圆镜千里,无幽不破,升天则万物焦,入海则万水涸。水不涸则盈而溢,易至汎滥。涸而不生,则气与水俱竭,天何以包地而运转不穷。愚以意为之说曰:天包地外,所以浮之者气也,所以浮是气者水也。气与水合,生生不穷,所以能浮天地而升降之者也。夫天一生水,神为气主,神动气随。气为水母,气聚则水生,所以呵气而成润。今云蒸雾滃,则水珠流出,山川出云,则时雨以降,是其證也。故天地阴阳二气,日夜流转,日夜熏蒸,氤氲相感,自有许多气,亦自有许多水。生气则生水,生水则助气,气与水未尝相离。使水溢而无日从地下以涸之,则阴气日盛而阳气日微。有日以助之,则扶阳抑阴,而水不能为天地间之沴矣。然日为火而常明,月为水而有盈亏者,随日以为之进退也,验之潮汐可见。《易》曰:「明入地中,明夷」。日从地下转也。天在水中为《需》,浮之以水也。故日一升而在天之阴气无不散,所以为昼。日一入而地下之水气无不消,所以为夜。是日也者,所以下抑阴,上扶阳,以与天地相为长久者欤。
赠虚谷倪医士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采药山中不记秋,朅来卖药驾青牛。
劝君莫入长安市,恐被旁人识伯休。
次韵方虚谷迁居 南宋 · 邵桂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家住千峰落照边,移家三泖白鸥前。
东邻旧日秦侯隐,西路新巢卫叟还。
当日钓游频入梦,何事婚嫁送归田。
会须共跨青溪鹤,点易寒窗伴老仙(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五引《严州府志》)。
题节妇冯氏传后用南翁韵(冯本东平王氏妇,夫早死兵,冯能保遗腹子,守节不嫁。及见其子成立,以寿终。是为金吾郡推官王耀卿之祖母。方虚谷为其作传) 南宋 · 徐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夫征妇孕判居行,夫没儿存妇节清。
不背所天终此义,信知有欲甚于生。
芳名真足留千载,百伪无如仗一诚。
定谥何人敢当笔,春秋万古自昭明。
和虚谷韵简唐月心 宋末元初 · 牟巘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平生自分只虞毗,况是而今一槁枝。
江左何人谭太极,洛阳有客赋新诗。
物情于我真疏矣,吾道非公谁与斯。
未必梅边柳(周本作聊)索笑,微言好与共参之。
再和虚谷韵 宋末元初 · 牟巘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肯随世事事夸毗,得得来寻霜雪枝。
苕曲新添渔隐话,陵阳别论派家诗。
卜邻已喜同王翰,到处犹能说项斯。
不是晚来投社去,杖藜兀兀欲何之。
虚谷志归十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我解征鞍,相看喜复叹。
主贫奴仆傲,兵起道途难。
药许求钟乳,花先问牡丹。
亲朋聊共醉,老幼幸俱安。
虚谷志归十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足欲周寰宇,心终喜故乡。
溪居晨漱洁,山卧暑絺凉。
村酒时时醉,园花日日香。
高曾先垄在,死即葬其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