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高丽王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二
高丽国王
省所奏。
进奉谢恩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日月龙凤袄缎二枝。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龙床褥二面。
金星皮甲二副。
罽锦银皮甲二副。
罽锦鍊铁兜四副。
罽锦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花鸟罽锦捍胯四副。
角弓四张。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龙鱼罽弓袋裁四具。
行簳箭二百只。
贴金一百只。
贴银木簳箭二百只。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云龙箭钗袋四具。
金银装把鞘细镂云天玉剑一十口。
内二口金银装罽锦鞘。
金锦装罽锦鞘。
细镂云天长刀一十口。
金银裹枪一十根。
金银装罽锦鞘匕首一十口。
金银装鞘匕首一十口。
细苧布一百匹。
白氎二百匹。
细中麻布三百匹。
事具悉。
卿世笃忠贞。
家传勋阀。
爰属承袭之始。
远输贡奉之仪。
贝锦成章。
橦华让贵。
咸陈筐篚。
皆是珍奇。
而又兵器骈罗。
戎衣鲜丽。
莫非精妙。
可验倾勤。
嘉奖所深。
再三无巳。
王建高丽王 后晋 · 晋高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四
王者法二象以覆载。齐七丽以照临。
既符有道之文。是布无私之化。
其有诚悬象阙。路越鲸津。
首倾拱极之心。久励事君之节。
得不示四时之信。同万国之风。
用显英贤。俾行典礼。
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王王建。天资閒杰。
神授机谋。宇量矜严。
灵襟洞达。志坚金石。
操凛雪霜。每切朝宗。
尝勤事大。守三韩之重地。
仁义兼修。定百济之彊邻。
恩威并振。暨朕握图御宇。
膺箓开基。遣犹子以朝天。
备彰忠节。改名臣而称贺。
益认深诚。而又叙立国之繇。
述连姻之旧。慕予正朔。
显尔筹谋。是用时举徽章。
聿覃丰泽。阶升一品。
位统三师。加以户封。
兼其真食。勉膺宠命。
以保令猷。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依前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高丽国王
高丽王王武诏 后晋 · 晋少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八
卿才略耀奇。
规模冠俗。
荀息之忠贞自许。
翁归之文武兼全。
鹰瞵鹗立之姿。
折冲万里。
夏屋春台之煦。
化洽一隅。
而又尊奖诚深。
贡输礼备。
是于刚日。
乃降明恩。
宜旌命世之英。
俾峻真王之秩。
爰旌亮节。
仍进崇阶。
检校太保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
封高丽国王
今命使光禄卿范匡政使副太子洗马张季凝等往彼宣赐官告敕牒国信物等。
具如别录。
敕赐高丽国王竹册法物等。
竹册一副。
八十。
紫丝绦联红锦装背册匣一具。
黑漆银含陵金铜锁钥二副。
攀环红锦托里衬册文两幅。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绢油夹帕一条。
举册匣熟紫丝板二条。
络册床熟紫丝油画檐床一张。
银里脚角竿头金柏木册案一面。
紫绫案褥一领。
夹裙襈全行事紫绫席褥一副。
衬册床紫绫一副。
高丽王淳化元年 唐末宋初 · 柴成务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宋史新编》卷一九八、《渊鉴类函》卷二三一
奕叶藩辅,尊奖王室,凡行大庆,首被徽章。
今国家特驰信使,以申殊宠,非止历川涂之绵邈,亦复蹈溟海之艰危,皇朝眷遇,斯亦隆矣。
而乃牵于禁忌,泥于卜数,眩惑日者之浮说,稽缓天子之命书。
惟典册之垂文,非卜祝之能晓,是以《书》称上日不推六甲之元辰,《礼》载仲冬但取一阳之嘉会
粲然古训,足以明稽,所宜改图,速拜君赐。
傥凤綍无滞,克彰拱极之诚;
则龙节有辉,免贻辱命之责。
谨以诚告,其听之。
高丽王谢赐燕乐 北宋 · 王冕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唐宋元名表》卷上之二
十行赐札,诞弥辽海之邦;
万里同文,普听钧天之乐。
俯惭虚受,中积愧怀。
伏念臣锡壤三韩,袭封四郡。
环居岛服,习闻夷韎之声;
仰睇《云门》,实眩《咸池》之奏。
方重华之上治,跻累洽之闳休,监二代之敷文,命一夔而制乐。
登歌下管,天地同流;
鼓瑟吹笙,君臣相说。
加贲「鹿」之飨,辅成《鱼藻》之欢;
有怀疏逖之臣,亦与分颁之数。
玉帛万国,干舞已格于七旬;
《箫韶》九成,肉味遽忘于三月
仰止柷敔之赐,郁然食侑之光,骤此叨居,殆无前比。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躬持慈宝,丕冒仁恩。
通道八蛮,坐致远人之悦;
同符五帝,肇闻古乐之兴。
出大成之珍藏,作朝鲜之荣观,兜离一变,慈惠均敷。
荡荡乎无能名,虽莫见宫墙之美;
欣欣然有喜色,咸与闻管籥之音。
稽首拜嘉,周邦来贺,臣敢不服膺睿奖,谨度遐方!
九门之句传,徒起戴盆之望;
与百兽而率舞,但深倾藿之心。
令礼部别定高丽王僧统等傧劳之仪元丰七年二月丙戌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三
高丽王僧统从其徒三十人来游学,非入贡也,其令礼部别定傧劳之仪
高丽王谢赐太平御览表1100年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丹阳集》卷二
悃诚上诉,恳求秘府之文;
恩渥继颁,曲徇殊邻之请。
始终展诵,俛仰兢荣中谢。)
窃以太宗皇帝自诚而明,惟睿作圣。
师古而克永世,逊志而敏厥修。
往行前言,已并包于圣学;
博闻强识,更兼利于儒林。
肆命词臣,广裒事类。
囊括千经之蕴,网罗百氏之言。
公孙数万之诡辞,披图可见;
虞初九百之小说,开卷尽知。
尝资睿览于西清,益萃灵辉于东壁。
讨论至当,炳若丹青而不渝;
伦类相从,焕乎朱紫之有别。
论纂实繄于鸿博,流传尚隔于要荒。
臣僻处小邦,粗惇末伎。
在汉则伊秩尝闻于入学,于唐则吐蕃亦见于旧经。
辄援旧比以上干,果奉睿恩而赐许。
丛沓简编之富,光华象纬之传。
岂伊龙阁之珍藏,乃作鸡林之秘宝。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深慈恤隐,宏量包荒。
以孝奉先,故诞有前朝之美;
以仁柔远,故曲从异域之求。
念臣尝献于逸书,怜臣夙朝于化宇。
申赐皇文之千卷,俾参旧约之八条。
肆是误恩,猥沾遐裔。
臣敢不敬铭厚赐,详绎群言。
流播三韩,共仰文明之化;
分传五族,俾知赉予之私。
高丽王谢赐宴表1109年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六、《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二、《容斋三笔》卷八、《唐宋元名表》卷上之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十行赐札,诞弥辽海之邦;
万里同文,普听钧天之乐。
俯惭虚受,中积愧怀中谢。)
伏念臣锡壤三韩,袭封四郡。
环居岛服,习闻夷韎之声;
仰视云门,实眩《咸池》之奏。
方重华之上治,跻累洽之闳休
监二代以敷文,命一夔而制乐。
登歌下管,天地同流。
鼓瑟吹笙,君臣相悦。
加贲鹿之飨,辅成鱼藻之欢。
有怀疏逖之臣,亦预分颁之数。
玉帛万国,干舞已格于七旬;
箫韶九成,肉味遽忘于三月
仰止祝将之赐,蔚为食侑之光。
骤此叨居,殆无前比。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躬持慈宝,丕冒仁天。
通道八蛮,坐致远人之悦;
同符五帝,肇闻鼓乐之音。
大晟之珍藏,作朝鲜之荣观。
兜离一变,慈惠均欢。
荡荡乎无能名,虽莫见宫墙之美;
欣欣然有喜色,咸闻管籥之音。
稽首拜嘉,周邦来贺。
臣敢不服膺睿奖,谨度遐方!
九门之句传,徒起戴盆之望;
兴百兽而率舞,但深倾藿之心。
高丽王诏书1126年4月24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三、《梁溪集》卷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丽国王:朕居春宫,十有馀载,虽德不类,罔敢怠逸,亦惟四方所闻。
道君太上皇帝享国日久,厌于万几之烦,爰议内禅,朕辞不获命,遂登大宝。
深惟祖宗基构之隆,上皇付托之重,夙夜警惕,惧不克任。
而金人不道,乘郭药师背叛之故,陷没燕山,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方朕即政之初,遭此震惊,以故未及与王相闻。
朕惟王世济忠孝,膺受显册,奄有三韩之地,屏翰之旧,久受国恩。
肆我烈祖神宗皇帝遣使修聘,礼意备至,情同骨肉,义则君臣。
以至于我道君太上皇帝,频年遣使,锡赉不赀,待遇加等。
朕惟中国与王远隔辽海,壤断土绝,而恩礼如此,岂有他哉!
亦惟藩卫中国,庶几艰难,有以敌忾。
兹者金人乘我不备,与叛人偕来,深入内地。
王国与之为邻,相望无数百里之,而不能荡其巢穴,以报中国,岂累朝待遇殊绝之意邪?
彼金人者,固尝臣属于王,以蕞尔海隅之丑,背天逆神,绝灭契丹,遂陵中国,淫暴滋甚。
使其得志,何有于王哉!
孤军深入,理当剿殄。
朕以其劫质肃王而去,第命将士驱逐出境,边城晏然。
方将起天下之兵,问罪小丑,其率励师众,相为表里,以行天诛。
夫纠逖王慝,献俘本朝,以报中国数世之恩,大忠也。
取乱侮亡,诛讨淫暴,以伸威沙漠之外,大义也。
拓地开境,覆其巢穴,以报骤骄不臣之罪,大威也。
一举而三者皆得,王何惮而不为哉!
高爵厚赐,朕于王无所爱惜,其勉之。
今遣侯章等往谕至意。
夏热,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高丽王宣和七年七月 北宋 · 侯章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
章等来时,奉皇帝圣旨:祖宗行之道,务本敦化,与本国讲好几二百年,礼无不备。
我道君太上皇帝继而承之,恩崇益厚。
比缘奸人启议,悉兴边事,使金人猖蹶,兴无名之师,杂乌合之众,袭其不备,扰我中原,恣行劫掠。
是时有勤王之师数百万,大臣献议曰:「不击于黄河之南,可邀于大河之北。
正兹深入,若大兵一举,则无遗矣」。
今皇帝登祚之初,孝悌恭俭,旰食晏寝,任贤使能,崇信顾义,未欲殄灭。
于是金人悔过告和,请路求归沙漠。
主上因而资之以金帛,为犒军之具。
复有无厌之求,窥伺河北关镇,人神共怒,事不获已。
待以秋凉,必兴师讨伐,乘此之时,本国安可坐视?
若将兵境上,共为扫除,是结无穷之好耶!
因兹成功,别遣使人前来。
按:《高丽史》卷一五,日本排印本。
原州兴法寺碑高丽太祖所制。集唐太宗所书字。)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第二
唐宗宸翰动龙螭,丽祖奎章幼妇辞
今日谁教传墨本,摩挲不觉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