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奏上章帝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孝章皇帝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穑。
文加殊俗,武畅方表,戒惟人面,无思不服。
巍巍荡荡,莫与比隆,《周颂》曰:「于穆洁庙,肃雍显相」,请上尊庙曰肃宗,共进《武德》之舞(《后汉·和帝纪》,「章和二年三月辛,酉有司上奏」「制曰:「可」。)
章帝引谚 汉 · 无名氏
 押庚韵
《后汉书》曰:诏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曰:京师诸儒多能说礼。宜广招集。共议得失。曰谚言: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后汉书》曹褒传。《御览》五百二十三。)
章帝谥议 东汉 · 崔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四
臣闻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据德录功,各当其实。
《孝经》曰:「天地明察,神明章矣」。
《虞书》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
言天之常德也。
《诗》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
亹亹文王,纲纪四方」。
又曰:「倬彼云双,为章于天」。
文王圣德有金玉之质,犹云汉之在天也。
举表折义,四方德附矣。
《易》曰:「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臣愚以为宜上尊号曰章(《御览》五百六十二)
章帝 东汉 · 刘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圣之至要也。
乾乾夕惕,寅畏皇天,帝王之上行也。
明德慎法,汤武所务也。
密静天下,容于小大,高宗之极致也。
肃宗兼兹四德,以继祖考。
臣下百僚,力诵圣德,纪述明诏,不能辨章,岂敢空言增广,以累日月之光(《御览》九十一)
论盛孝章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文选卷四十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
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
因表不悉。
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伯通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临民亲,爱惜仓库,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即疑浮相谮,何不诣阙自陈,而为灭族之计乎?
章帝 孙吴 · 薛莹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一
章帝以继世承平,天下无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悉省徭赋,绥静兆民,除苛法,蠲禁锢,抑有仁贤之风矣。
是以阴阳洽和,而百姓安乐
众瑞并集,不可胜载,考之图籍,有徵云尔(《御览》九十一)
汉章帝白虎殿观诸儒讲五经赋(以高会偫儒讨论正义为韵) 中唐 · 李程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二
汉章帝以文教式孚。
象德崇儒。
仿石渠徵校文之所。
配白虎集青衿之徒。
于是发明诏。
皇都
宏辩者愤愤悱悱。
博议者云萃风趋。
所以赞扬政理。
岂惟探讨典谟。
尔其高观洞开。
鸿儒四会
擅古今之美。
为皇王之最。
八索九邱之籍。
理析异同。
三坟五典之书。
义分小大。
举两端而拟议。
与百代而沙汰。
既理贯于中。
亦声闻于外。
实钩深而索隐。
况致远而情高。
信积学而无倦。
岂待问而有劳。
谈柄乍挥。
振冠盖之岌岌。
词源忽注。
泻江海之滔滔。
将以演制度之善。
论威仪之盛。
撮五经之阃阈。
为九流之龟镜
连山鲁史。
自此而刊。
礼义诗书。
自兹乃正。
夫如是。
始可以化人伦。
施国柄。
有典有则。
惟明惟圣。
上知恭勤。
下审教令。
然后代有等威。
理归清净。
懿哉释钤键之枢奥。
赜精微而讨论。
疑之者风散冰释。
学之者理顺义存。
可以明乎褒贬。
从其简易。
贡别九州。
兴穷六义。
岂惟槭之说。
盖亦识之智。
今我后化叶。
人文莫偫。
陋汉日。
越尧君。
观其环林森森。
璧池浩浩。
鸿儒硕生。
旦夕探讨。
曲尽庶汇。
旁流圣造。
则知儒者。
可为帝王之师保。
孝章皇后哀册文至道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
维至道元年岁次乙未四月丁卯朔二十八日甲辰开宝皇后崩于别殿,谥孝章皇后
十一月癸卯朔十二日甲寅,将迁座于陵台,礼也。
攒涂夕开,象物晨备,帷恸缟衣,辕悲素骥。
皇帝敦睦日深,孝悌天至。
望苍野以永怀,感阴宫而特异。
祖于庭兮,嗟尊灵之寖远;
谥于庙兮,考彝章之有自。
爰命下逮,式扬遗懿。
其词曰:烈烈太祖,功高舜禹。
日月其文,雷霆其武。
造我皇宋,临兹率土。
眷后宫之虚位,期阴教之稽古。
将「荇菜」之化供,庶《桃夭》之斯睹。
配于乾而且两,询其可而惟五。
微子遐胄,汉氏遐孙,乃忠乃孝,为藩为垣。
貂蝉奕奕,棨戟盈门。
孰拟,奚言。
庆既未央,善不徒积。
神覆玉衣,梦怀桂魄。
瑞集气黄,喜扪空碧。
宜产夫人,衣兹褕翟
修德忘劳,逮下无斁。
《芣苢》同芳,《葛覃》拟迹。
乐亲蚕而尝往,鄙戏马以宁窥。
抑宗亲而示戒,服浣濯以从宜。
率宫中之嫔则,化天下之母仪。
讵假大家之诲,宁烦女史之规。
信人伦之是宪,实王化之攸资。
洎宸驾上仙,琁宫居默,参乐自删,亡珠谁匿?
蠲脂泽之公田,安练裳之俭德。
希任、姜兮比隆,尚皇、英兮臻极。
唯驻景兮弗能,欲后天兮莫得。
呜呼哀哉!
玄墀将去,素柰先开。
兮奄忽,委嫔御兮徘徊。
玳簪于汉殿,遗宝鉴于秦台。
杳何之兮岱岳,邈不见兮蓬莱。
呜呼哀哉!
永巷吁嗟,长秋哀送。
望鹥辂兮含酸,奠牺樽兮增恸。
去复去兮生若浮,悲且悲兮事如梦。
缅遗踪兮昔也濯龙,背双阙兮依然丹凤
呜呼哀哉!
月明宫掖,风回殿扉。
耿兰釭兮悄悄,虚玉座兮依依。
像设俨兮如在,云雨凄兮不归。
来何难兮辎軿降,往何易兮朝露晞
呜呼哀哉!
唱于山园,惨松烟于隧路。
睹昭代兮何年,即玄扁兮长暮。
嵩云黯兮野日沈,巩木槭兮寒吹度。
唯懿范之不忘,播《关雎》之章句。
呜呼哀哉(《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一八。第二册第一一六二页)
至道孝章皇谥册文至道元年五月 北宋 · 贾黄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一六(第二册第一一六一页)
皇帝若曰:恭以定谥考终,褒德扬善,格言之制,历代攸遵。
开宝皇后爰在先朝,正位中壸。
俪日呈曜,如朏魄之示冲;
配乾成仪,符坤厚以载物。
河州之令范,显沙麓之殊祥。
节环佩以叶和銮,必循法度;
服浣濯而遵大练,动诫奢盈。
逮下以推仁,体道而育物。
鸿图有耀,翠妫岂独于娥、英;
茂族联华,白水徒称于阴、郭。
理内之风正九族,用国之望和万邦。
六衣在御,居极而若灵;
三妃成列,进贤而无怠。
翊昌运卜年之祚,光前经《内则》之文。
桂华忽谢于阴灵,蕙路载盈于问。
固以溢美图史,流芳钟石。
今祎褕将秘,龟筮同盈,备物夙陈,祖庭供事,仗卫惨容于云日,园林变色于云霜。
旧礼具存,徽容不昧,合询有位之公议,恭荐易名之大典。
谨遣使某官册谥曰孝章皇后
伏惟允膺简册,垂休无疆。
呜呼哀哉!
乞详定孝惠孝章淑德三皇后禘祫仪制大中祥符五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三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宋史》卷一○九《礼志》一二
臣近因检讨典故,访问礼官,云禘祫之日,孝惠孝章、淑德皇后神主自别庙赴太庙,祔于简穆皇后神主之下,太祖皇帝神主之右。
此盖引用《曲台礼》别庙后禘祫祔飨太庙之说。
夙夜䌷绎,寤寐思审,太祖太宗御宇之辰,可从兹制,升祔之后,难举此仪。
按《曲台礼》、《禘祫图》云:「昭南向,皇后各居本座之左。
穆北向,皇后各居本座之右」。
皇后在别庙,《时享仪》注云:「昭德皇后用此仪」。
昭德皇后,德宗之后,顺宗之母,当永贞之后,已从配侑,盖贞元中暂有别庙,故博士商盈孙奏议云:《曲台礼》,别庙皇后禘祫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
此乃皇后先殁,已造神主,夫在帝位,如昭成、肃明、元献、昭德之比。
昭成、肃明之殁也,睿宗在位。
元献之殁也,玄宗在位。
昭德之殁也,德宗在位。
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祫乃奉以入飨,此其明文也。
载考礼经,复有微旨。
据《礼》云:妇祔于祖姑,有三人则附于亲者。
此乃商人已练,周人已卒哭,变而之吉祭也,非谓常祔于祖姑尔。
且祖姑之于高祖姑,犹妇之于祖姑,祖姑三人别无祔高祖姑之言,则妇人有三人,亦无别祔祖姑之典明矣。
今且孝惠孝章、淑德皇后椒掖追谥之尊,居宸极正统之右,稽之经意,既戾于前闻;
度于人情,实违于顺德
所有禘祫之日,孝惠孝章、淑德三皇后神主,望诏礼官再加详定,或祭于别庙,或次于正主,冀协聿追之旨,永臻锡类之孝。
年节起居昭宪孝明孝惠孝章懿德明德淑德章献章懿章惠章穆章怀皇后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四、《华阳集》卷一一
伏以苍精告辰,太簇中律,销严气于冰井,上荣光于露台。
恭惟皇后天合作祥,阴仪处顺。
仙山何所,应陪羽驾之游;
春日空长,那复蚕宫之御。
适临改岁,倍积驰思。
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孝惠孝明孝章淑德懿德明德元德章怀章穆章懿章惠章献明肃皇后表本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以周南之化,刑恭俭于多方;
渭北之游,极望思于原庙。
恭惟谥号皇后,道应图史,德参圣神。
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载瞻园寝,想见衣冠。
升祔四后四京德音孝惠孝章、淑德、章怀 元丰六年七月丙辰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九
门下:朕昊穹之眷,席累圣之休。
奉承郊宫,刺六经之成宪;
崇事祖妣,放二帝之弥文。
永怀四后之慈,辅翊三朝之治。
伣天生德,为内殿之元妃
俪极嗣徽,宅树庭之正位。
向采曲台之论,未陪清庙之祠。
援《鲁颂·閟宫》之文,违周人同几之义。
肆惟菲德,获绍宝图。
若稽古昔之大猷,斟酌搢绅之舆议。
涓辰升配,备物肆仪。
设重翟之车,严中宫之服御;
奉四时之祀,侑太室之威神。
燕宁灵心,称秩礼典。
下以厚丕平之风教,上以申罔极之孝思。
宜覃恩休,以惠京甸。
应四京畿内限德音到日,见禁罪人(云云。)于戏!
宗庙之重,岂予一人之敢专?
霈泽之行,宜尔近民之克暨。
布告在位,当体朕怀。
汉章帝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
卫巨山云:「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
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
是章帝时已有草书矣。
然《千字文》者,乃梁武帝王羲之所书千字,使周兴嗣以韵次之。
南平王伟萧子范亦制此文。
蔡远浪释辰宿一帖,兴嗣文也,岂得为汉章帝之书耶?
欧阳文忠以谓前世学书者已有此语,不独始于羲之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无将篇》,无复字。
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
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
元始中扬雄作《训纂篇》,班固续之,无复字。
小学家也。
《千字文》者,盖拟诸篇而作。
今《急就篇》之类尚有存者,其词高古,读之,不问可知为汉人之文,与兴嗣所作,殊不类也。
文忠此说,殆亦可疑尔(《淮海集》卷三五。又见《法帖通解》,《淮海题跋》,《六艺之一录》卷一三五,《佩文斋书画谱》卷八九。)
篇:《六艺之一录》载此文作「草」。
送阳孝章户曹 北宋 · 李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前生问学仰前修,亲发星星禄始谋。
千里束书来北阙,一朝怀牒走南州
荷衣未改斑衣戏,斗米聊宽负米求。
想见江神能世态,开帆风满送归舟(以上《潏水集》卷一五)
乞所有今来大行皇后埋重立虞比附孝章皇元德皇后故事奏绍兴十二年六月十六日 宋 · 施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一、《中兴礼书》卷二七八
今检会孝章皇后、元德皇后故事,虞主还京,宰臣文武百官班迎于顺天门外,虞祭于燕国公主第。
所有今来大行皇后埋重立虞,今参酌比附上件礼例,令太史局就城外择利方寺院埋重立虞。
行第一虞祭毕,次迎虞主入城,诣大行皇后宅,宰执率百官诣宅门外,再拜奉迎,退,次有司行九虞祭毕,迎奉神主祔庙。
章帝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积威仁意渐无存,宽厚真能固本根。
只恨涵容伤大过,养成外戚擅权门。
论语 弟子入则孝章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孝弟谨信汎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古阜孝章挽词(古阜父子四人皆登第。夫人先卒。葬于金堤。至是合窆。) 明 · 金宗直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六
少日兰庭秀,全家桂籍仙。
青云方衮衮,丹旐忽翩翩。
故友怀三益,遐萌痛二天。
迢迢碧骨郡,双剑会重渊。
孝章贤豪人也倾盖定交赋此为别 明 · 叶太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邂逅相逢即故知,见君肝胆识君迟。
他时觅我家何在,绿树桥边露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