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宣示孔融罪状令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太中大夫孔融既伏其罪矣,然世人之采其虚名,失于核实,见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此州人说平原祢衡受传论,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缶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
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更以此事列上,宣示诸军将军将校掾属,皆使闻见(《魏志·崔琰传》》注引《魏氏春秋》)
枉状奏孔融 东汉 · 路粹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
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
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
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既而与更相赞扬。
曰:「仲尼不死」。
答曰:「颜回复生」。
大逆不道,宜极重诛(《后汉·孔融传》「曹操既积嫌忌,而郤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又见《魏志·王粲传》注引《典略》,与此小异。)
为曹公与孔融 东汉 · 路粹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
后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家为国。
及至其敝。
睚眦之怨必雠,一餐之惠必报。
晁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
彭宠倾乱,起自朱浮
邓禹威损,失于宗、。
冯。
由此言之,喜怒怨爱,祸福所因,可不慎与!
小国之臣,犹能相下
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
光武不问伯升之怨;
齐侯不疑射钩之虏。
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
往闻二君有执法,以为小介,当收旧好;
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
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
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
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馀矣(《后汉·孔融传》。案:《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云:「邀一言之誉者,计有馀矣。」证知此文是路粹作。今此无「邀一言之誉者」,《范史》有删节也。)
孔融 孙吴 · 张纮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六
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周彡摩益光,不足以损(《吴志·虞翻传》。)
是仪本姓氏以孔融改姓是 东晋 · 徐众
 出处:全晋文
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
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
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
教人易姓,从人改族,既失之,又不得也(《吴志·是仪传》注)
孔北海二十韵 唐 · 温庭筠
五言排律 押青韵
引用典故:庖丁 斥鴳 恶木 贪泉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
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圭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蕴策期干世,持权欲反经。
激扬思壮志(一作气),流落叹颓龄
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
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碌碌迷藏器,规规守挈瓶。
愤容凌鼎镬,公议动朝廷。
故国将辞宠,危邦竟缓刑。
钝工磨(一作上卿廉)白璧,凡石砺青萍。
揭日昭东夏抟风北溟
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一作形)
木秀当忧悴,弦伤不底宁。
矜誇遭(一作尺),光彩困飞萤。
白羽留谈柄,清风袭德馨。
鸾凰婴雪刃,狼虎云屏
兰蕙荒遗址,榛芜蔽旧坰。
轘辕近(一作远)沂水,何事恋明庭(一作羡君虽不禄,犹得到明庭)
孔融四公颂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二、《无为集》卷九
华阴靖节先生宝九岁时活一黄雀,其夕有黄衣童子再拜曰:「我王母使者,感君仁爱救拯,实感存济,授以四白环,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其后震、秉、赐、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
曹操欲害彪时,孔融将作大匠,闻之往见曰:「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
今横死无辜,则孰不解体?
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
不得已而出之。
观颂诗则见孔公之诚心矣。
此卷翰书奇古,有御书印及空阙景皇神尧讳,验是唐朝内府所藏。
「靖恭杨氏世世传以为宝」,其「世」字「民」字尚未讳者,盖贞观以前书也。
孔融 北宋 · 王令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戏拨虎须求不啮,何如缩手袖中归。
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
张安道孔北海108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王巩云:「张安道向渠说,子瞻比吾孔北海诸葛孔明
孔明则吾岂敢,北海或似之,然不若融之惷也」。
吾谓北海以忠义气节冠天下,其势足与曹操相轩轾,决非两立者。
北海以一死捍汉,岂所谓轻于鸿毛者?
何名为惷哉!
孔北海(并叙)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八、《永乐大典》卷一○三一、《文章类选》卷一七、《山堂肆考》卷一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九、《八代文钞》第二九册、《阙里志》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二六、乾隆《兖州府志》卷二八
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
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
其势决不两立,非公诛,则害公,此理之常。
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此盖当时奴婢小人论公之语。
公之无成,天也。
使天未欲亡汉,公诛如杀狐兔,何足道哉!
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庳,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
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
平生畏刘备,而以公知天下有己为喜,天若胙汉,公使无难也。
予读公所作《杨四公赞》,叹曰:方操害公,复有鲁国一男子慨然争之,公庶几不死。
乃作《孔北海赞》曰:
晋有羯奴,盗贼之靡。
欺孤如,又羯所耻。
我书《春秋》,与齐豹齿。
文举在天,虽亡不死。
我宗若人,尚友千祀。
视公如龙,视如鬼。
孔文举柳圣功三首(原注:元丰四年叶县作。) 其一 1081年 北宋 · 黄庭坚
六言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武库五兵森森,名驹万里骎骎。
英风爽气如林,读书凿井欲深,学道却要无心。
孔文举柳圣功三首(原注:元丰四年叶县作。) 其二 1081年 北宋 · 黄庭坚
六言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妙言玉质金相,学问日月悠长。
良贾故要深藏,屈体下心堂堂,灰头土面辉光。
孔文举柳圣功三首(原注:元丰四年叶县作。) 其三 1081年 北宋 · 黄庭坚
六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王良终日驰驱,曹商百乘从车。
七芧鼓舞群狙,学问圣处功夫,千古与我友俱。
文举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文举丁大难,不能再至服舍,负负无已。
奉手疏,伏承创钜痛深,孝履支持,实慰怀仰。
示喻得诸友之言,深自惩艾,甚善甚善!
古之持丧,须言而后行者乃言,渴于百日而墨其衰,晏然以是从人邪?
公有高明之资,故敢言耳。
舟已解,来人索书,极草草。
文举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旧时一诗,辱苏公赏音,亦何能称提奖之意?
承见索不已,故谩写去,甚点污此江南纸也。
可留斋几,不必刻之西山。
文举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别来三得书,皆勤恳曲折,而不肖曾不得以一字通左右。
虽出于老懒不解事,而亦以公荼毒累年,思念深矣,盖无所事此耳。
前亦以文潜之铭既详书,又其言不朽之言也,亦迟迟于作表,今则不暇作矣。
其文则已毕,他日可成斯事。
居丧哀疚,自悔事生之有不至,而痛自癯割,日月如过隙矣。
此所以厚行敦本,里中之士取法焉。
某窜宜州已治行,略通此道别,临书惘然。
十一月十七日
文举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辱书,恩勤千万。
建溪名品,岭南所难得,惓惓不忘之意。
某治行已有绪,既嫁女则无一事。
移舟汉阳留数日,待亲识之在旁近者。
未缘瞻近,临书增怀,千万珍护孝履。
十一月二十七日
文举 其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辱书毕,审侍奉万福为慰。
来日欲无风即解去,又未能忘西山。
公若欲作主人,但就西山置一饭,切不须为具,临时把酒,家中可草具也。
武昌方令临李尉援兼简黄冈二潘昆仲(方字(原作自,据清抄本、四库本改)孝能,李字文举戊寅六月望江夏赋)1098年6月 北宋 · 贺铸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好在桐江三拜翁,谪仙之裔好应同。
如闻花县两郎子,兴发能来一水东。
共醉南楼故时月,断无庾令浼人风。
季真老病不堪酒,泽畔微吟怀四侬。
彭城三咏元丰甲子,余与彭城张仲连谋父、东莱昌朝元弼彭城陈师仲传道、临城王适子立宋城王羾文举,采徐方陈迹分咏之。余得戏马台、斩蛇泽、歌风台三题,即赋焉。戏马台在郡城之南,斩蛇泽在丰县西二十里歌风台沛县郭中) 其一 戏马台 北宋 · 贺铸
秦蛇已中断,刘项方龙战。
叱咤沮风云,睢盱走霆电。
鸿沟一画天地开,楚王洗剑东归来。
新都形胜控淮泗,笼山络谷营高台。
重瞳登览何为者,不知招贤知戏马。
上如激矢下投丸,兰筋霜腕便(自注:平。)回盘。
半夜悲歌骓不逝,明日阴陵行路难。
騋牝三千归汉闲(小集作苑)豆尤闻蠹县官
君不见华山之阳古坰牧,春风吹草年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