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丙子九日敦叔彦清邀同孝仲紫泉仲彝韬夫琼岛登高访辽后梳妆台纪以二诗 其一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续甲集
觚棱丽日照秋鲜,白塔晴标百尺巅。
郭外风云通极塞,禁中楼阁出诸天。
玉河曲绕千章木,金阙平分万户烟。
多少登高萸菊会,不知蓬岛有今年。
丙子九日敦叔彦清邀同孝仲紫泉仲彝韬夫琼岛登高访辽后梳妆台纪以二诗 其二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续甲集
耶律妆台事已赊,完颜楼殿创琼华。
龙蛇旗影三霄仗,金粉天香六代花。
王母镜开沧海日,玉妃裙起赤城霞。
祗今太液秋光满,终古神居属汉家。
丙子季冬十七日孝仲敦夫敦叔彦清匡伯韬夫仲彝置酒越缦堂为余豫作生日且招朱钱两郎奉觞赋诗为谢 晚清 · 李慈铭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续甲集
游桃嘉平月既望,风日和霁如春妍。
南窗喜见晴旭满,不须榾炭红炉然。
岁事渐促百不理,室中坐卧依寒毡。
故人相约共治具,为我衰暮开愁颜。
古人生日不称祝,况我孤露尤堪怜。
行年五十无一就,所得霜雪滋华颠。
二亲未享一日养,弟侄饥饿耕无田。
生值灾星逼残腊,蓼荼百萃攻中坚。
幸恃顽钝得不死,支撑病痼能增年。
每逢此日辄惨戚,何敢口腹恣珍鲜。
素心知我益缱绻,特先十日开华筵。
芳醪佳果满几案,蔌肴脍炙纷盈前。
冬笋寸寸斲寒玉,蒸凫肥滑堆吴绵。
谈谐互作务酝籍,礼数虽设无周旋。
舍人博雅守家学,穷经矻矻争前贤(谓孝仲。)。
诸君各擅词赋妙,葩华络绎供丹铅。
就中鲍叔(敦夫。)同里巷,清漳夹岸连华椽。
盐官羊仲(敦叔。)居稍远,海航一日能来还(海宁与越之三江口海岸对峙,相去仅数十里。)。
王翰(韬夫。)迥绝隔回浦,会稽东部同山川。
其馀四君尽同县,斜桥光相衡相连(孝仲居斜桥。)。
新河近汇郭西水(匡伯居新河。),陶堰时泛城东船(彦清居昌安门外,仲彝居陶堰。)。
同学同岁分少长(孝仲、敦夫同学,匡伯、韬夫、仲彝同年,敦叔、彦清亦兄弟同年。),旧雨今雨无拘牵。
长安冷落守素业,不附时局誇飞骞。
天涯难得一朝聚,对此不饮真痴顽。
名花照眼更殊绝,酒波艳映双枝悬。
钱郎肤清秋水鲜,朱郎双颊争红莲。
手持翠盏劝我醉,玉山未倒先蹁跹。
庭前翠竹千琅玕,斜阳晼晼催暝烟。
卷帘俄见明月上,更分银烛擘华笺。
曹叔彦舍人自苏州来武昌问病宿精卫庵赋赠一首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五
五载离情哽咽言,眼中惟有郑乡尊。
寒花照酒如春好,小屋留书有梦存。
当代纯儒经洽熟,平生风义语频烦。
便应乞病从君学,不让睢州奉一孙。
戊戌四月三日听雨同子威季立叔彦作三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五
四月潇潇似晚秋,浮云西北隐高楼。
桃花已共(一作『逐』)东风尽,莺燕蹉跎(一作『无聊』)只自羞。
戊戌四月三日听雨同子威季立叔彦作三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五
一夜湖痕与泪深,画帘(一作『堂』)春梦再追寻。
薰炉已冷香难灭,地老天荒要此心。
戊戌四月三日听雨同子威季立叔彦作三首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五
欲涉微波赋楚词,风吹丛竹有参差。
人间万事无寻处,却在(一作『付』)阑干听雨时。
丁酉中秋沈子良学博(维骢)招余兄弟上元学署玩月有作示叔彦弟(元弼)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一
客中忘节序,独卧水边楼。
待到君书至,招为昕夕游。
一年几聚首,明月况当头。
乘醉一长啸,划然天地秋。
丁酉中秋沈子良学博(维骢)招余兄弟上元学署玩月有作示叔彦弟(元弼)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一
年时逢八月,辛苦事名场。
今夕来乡校,与君拜庙堂。
灵星阑月色,頖水烛秋光。
看取斗牛次,文章万丈芒。
前湖北臬使梁鼎芬自梁格庄谒先帝梓宫归贻书家弟元弼闻而感赋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蓟门西去裹行幐,足茧荒山路万层。
到处玉鱼蒙葬地,几时石马拜昭陵。
照临天日神其鉴,来往风云帝式凭。
安得唐家崔谏议,再来脩奉是中兴。
答叔彦弟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一声鹈鴂众芳悲,春尽东风力不支。
昔日蕙兰今已化,岁寒松柏后方知。
虎豺易变人灵本,禽貉难扶礼乐衰。
齐鲁大臣襟抱在,肯将稷嗣当先师。
依韵别邃盦兄叔彦弟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丧乱归来卧一邱,吾生与世更无求。
贫惟仰屋空梁燕,饥惯看天白浪鸥。
閒逐桃花流水去,偶因桂树小山留。
如今且访元贞子(谓闻远。),雨笠烟蓑上钓舟。
再叠邃盦兄邱字韵示叔彦弟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老去浑忘索与邱,枉劳书札远徵求。
鲁连纵道如黄鹞,石虎何心可海鸥。
不惠不夷宁论定,就汤就桀恐名留。
相期共抱深藏志,巨壑谁能夜负舟。
催妆四首和叔彦弟原韵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重把修眉画远峰,风流园令旧词宗。
香奁句咽三危露,谒赞烟凝九子松。
箫史因缘传䌽凤,洛妃体态状游龙。
洞房又见停红烛,照彻门阑喜气浓。
催妆四首和叔彦弟原韵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入厨洗手作羹时,奠菜何烦遣侍儿。
说学舅姑心转戚,喜看夫婿鬓非丝。
敬姜礼法由公父,德曜贤名配运期。
岂独欧阳称纸贵,刘郎却扇有新词。
催妆四首和叔彦弟原韵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珍重温家玉镜台,识君教妇在初来。
新人难得能如故,生子应知总是才。
岂但桃僵补秾李,直将棠聘慰寒梅。
分明三十年前景,却对青庐首更回。
催妆四首和叔彦弟原韵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随观嘉礼步诸兄,黻佩欣看命服荣。
尽见高文绣鞶帨,待歌雅乐酌罍觥。
春风再转依然好,明月重圆分外清。
留与吾家传故事,陈思赋为感昏成。
元旦和邃翰兄叔彦弟韵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缨佩蝉嫣拜下风,尊亲义识万方同。
天无声臭知高上,日郁光华卜再中。
正会迟开太极殿,早朝如入大明宫。
除共授钺今年事,待见南阳起轶通。
冬至子半闻鹤鸣图为叔彦弟题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壬子仲冬日惟申,节交长至微阳舒。
是耶非耶闻鹤声,胡为夜半来吾庐。
尔时懿斋正治易,上师姬孔追商瞿。
在阴子和感鸣鹤,始悟卦气应中孚。
中孚用事十一月,涉川大信昭豚鱼。
六日七分乃至复,此法出自稽览图。
云是甲子冬至起,孟氏章句无差殊。
至于四百八十七甲子,复遇冬至如合符(《唐书·律志》大衍《卦候议》:「据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稽览图》曰:「甲子卦气起中孚,六日八十分之七。」《易·复》疏云:「《易纬稽览图》:『卦气起中孚,故离、坎、震、兑各主一方。其馀六十卦,卦有六爻,爻别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馀有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八十分,五日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又二十分,是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别各得七分,是每卦得六日七分也。』」与《汉书·律历志》《易》九厄节如淳注以七八九六乘八释入元以次灾岁数,又明灾岁数必以七八九六乘八之故,云:「八十岁则甲子冬至,一甲子六十日,一岁三百十〔当是「六」字。〕十日,八十岁得四百八十甲子又五日。五八四十,为四百日又四分日之一。八十岁有八十分,八十分为二十日,凡四百八〔当是「二」字。〕十日,得七十〔当衍「十」字。〕甲子。八十岁合四百八十七甲子,馀分皆尽,则一甲子冬至也。」其说互相发明,盖即汉儒以六日七分推灾异之法。《后汉书·郎顗传》云「今春当旱,夏必有水,臣以六日七分候之」是也。)。
王者于此通三统,为求历元之权舆。
一元四千六百十七岁,经岁灾岁合计乃得诸(《三统术》以八十章为一统,积千五百三十九岁,三统积四千六百十七岁,一元适尽。《汉书·律历志》《易》九厄节云:「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而《续汉·律历志》云:「元法四千五百六十者,经岁四千五百六十。」即九厄节所谓「初入元,百六」「次三百七十四」等数是也。灾岁五十七,即九厄节所谓「阳九」「阴九」等数是也。合计则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其中灾岁所得数,坎离震兑相乘除。
谓是易候无妄传,或即孟喜阴阳灾变书(《礼•王制》疏云:「如《律历》之言,此是阴阳水旱之大数也。所以用七八九六相乘者,以水数六、火数七、木数八、金数九,故以此交互相乘也。以七八九六阴阳数之自然,故有九年、七年、五年、三年之灾。」《晋书·食货志》引传曰:「三统之元,有阴阳之九焉,盖天地之恒数是也。」所谓「阴阳之九」者,《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引《易·无妄》曰:「灾气有九,阳厄〔当做五字。〕阴厄,四合为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岁,各以数至阳厄,故云百六之会。」疑即《汉书·儒林传》孟喜所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为刘歆《三统术》所本。)。
方今亦遭无妄运,万姓陷溺嗟沦胥。
不思变复翻改历,附会九执纷岐趋。
坐令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四时失序民以愚。
倒行逆施乱天纪,讵止孟陬殄灭而已乎。
所幸鹤尚知夜半,能通消息参盈虚。
有如复雷在地中,潜龙上应乾元初。
阳动已兆帝出震,九皋介鸟如告吾。
吾闻元法至于甲寅穷,乐叶图徵言非诬(《续汉·律历志》注引《乐叶图徵》曰:「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于牵牛之初,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终始。或尽一,其历数或不能尽一,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纪。甲寅穷。」谓《殷历》以千五百二十岁为一纪。如天纪起甲寅,则地纪为甲戌,人纪为甲午,三纪尽,得四千五百六十岁,乃复遇甲寅为元。」《汉书·律历志》太初元年诏「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是也。此诏为改定三统历之本,兹不具论。)。
行见来岁冬日至,日月合璧星连珠。
灵台候望云物祥,圜丘降格天神愉。
治历明时徵革象,醲薰元化欣重𣂏。
旷荡复返太平世,而今乃后煦妪覆育万物咸昭苏。
咏春侍讲招集李谷宜观察(宝章)恽季文前辈朱古微侍郎张孟劬(尔田)吴颖芝(荫培)两太守家邃盦兄叔彦弟于娱圃作东坡生日敬赋长短句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地非黄州之赤壁,时非元丰之壬戌。
置酒欲饮悲填膺,却替东坡作生日。
主人举杯还属客,四座勿喧听我辞。
坡公足迹半天下,宜乎魂气无不之。
苏州本是旧游地,曾记一年三度至。
吾辈纵输闾邱君,何至神不享非类。
况今乱之初生乃在武昌夏口间,而后西至蜀陜东至密颍南至杭惠皆荒烟。
人民城郭尽非故,归来辽鹤何处堪流连。
思量不如安此土,但看祝嘏纷填户。
□庭正朔虽改更(西历谓正月二十五日。),尚有遗民能记今朝腊月十九日丙午。
奉公洄酌亭前之遗象,弹公玉涧流泉之鸣琴。
玉糁羹兮真一酒,思所嗜好或者能致灵来歆。
祗恐临觞闻太息,举目山河看不得。
熙宁至今八百有馀岁,新法可怜又亡国。
岂知王莽董卓贾公闾,自公视之有如甘带之即且。
古来乱臣贼子得志能几时,焉用对案不食增欷歔。
坐客闻言生感激,起酌松醪为浮白。
醉归梦听鹤南飞,紫裘青巾正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