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直隶总督胡季堂山西巡抚倭什布河南巡抚景安安徽巡抚朱圭各奏报雨雪情形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七
四省当春咸被泽(连日直隶山西河南安徽各督抚奏报雨雪之摺先后递到被泽之处甚广),未沾犹欠奏山东(近京各省俱已奏报春膏优渥惟山东尚未奏到伫望一律均沾)
虽然屡沐多秋熟山东省连岁秋收丰稔上年据该抚奏报收成十分民间盖藏极为充裕然当此东作方兴更企甘膏早霈预卜有年),惟是绥祈五谷丰。
畿甸近郊俱应节胡季堂直隶保定省城及各府州属于二月初六七日得有雨雪一二寸至四五寸不等又于十五日省城及附近州县得雨二三寸不等倭什布奏山西太原平阳潞安汾州大同宁武泽州蒲州等府属及辽州沁州平定解州绛州霍州隰州直隶州属于正月初十十一及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等日得雪二三四寸至五六寸不等),豫疆歙界可期同景安河南开封归德怀庆河南南阳汝宁许州陕州光州府州通属并彰德府属之安阳汤阴等县卫辉府属之汲县辉县等县陈州府属之淮宁西华等县汝州并所属之郏县伊阳等县于正月初三四五初十暨二十一二三四五等日得有雨雪自一二三四五六寸至深透不等朱圭安徽安庆等十三府州所属各州县陆续禀报正月初一二三四及二十二十一二十三四等日得雨一二三四寸及入土深透并得雪积地一二三四五寸不等实属通省普遍)
寸衷一半占年慰,渴捷依然一半忡。
直𨽻总督胡季堂河南巡抚倭什布同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二十
心殷惟是雨旸若,今岁堪称泽普甘。
古塞亲瞻内与外今夏巡幸山庄以来雨旸应候古北口内外皆系跸路所经目击田禾畅茂兹据直𨽻总督胡季堂奏报各属秋禾已届成熟之期河间正定两府属约收十分永平保定天津顺德大名承德易州冀州定州府州属约收九分有馀广平府深州所属约收九分顺天宣化府赵州所属约收八分有馀遵化州属约收七分有馀口北道属约收七分合计通省收成九分有馀等语洵为上稔),大河遍及北还南(同日叉据河南巡抚倭什布奏豫省九府四直𨽻州春夏以来甘雨优渥秋禾一律饱绽现据各属开报约收十分有馀者禹州宁陵安阳太康汝州等五州县十分者尉氏仪封裕州等十八厅州县九分有馀者祥符睢州等二十七州县九分者新郑商邱等二十七县八分有馀者杞县郑州等二十三州县八分者密县武安等八县合计通省收成九分有馀等语与直𨽻省秋收分数相同均属上稔一日连披两省奏牍各报丰年实堪志庆)
即欣有雨高下润,不致过霖沮洳耽。
两省慰称九分稔,愁仍胜慰盼功覃。
直隶总督胡季堂奏报二麦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八
报少收多率弗问(今年直𨽻所属地方春夏雨泽频沾二麦长发畅茂结穗盈畴将次刈穫据胡季堂易州所属约收十分永平保定河间天津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定州所属约收九分有馀顺天府遵化州冀州赵州深州所属约收九分宣化承德府所属约收七分有馀合计通省各府州属约收九分有馀虽未逮十分已为上稔地方官所报收成分数每有因年岁丰稔将所收实数稍为减报者子向置弗问即如此次直𨽻所报麦收九分有馀或尚不止此更属佳事予惟以慎重民瘼为怀正不必以收多报少致询尔),报多收少切询之(各省或间遇歉收每先事咨询地方官不得将收成分数以少报多稍存粉饰之见)
诩丰讳歉恒为戒,六十三年一念兹。
按:予自御极以来于各省雨旸岁收刻萦怀抱六十馀年如一日每值收成丰稔惟益增虔惕或间遇一隅歉收必再四驰询各该督抚不得稍有讳匿其稔收地方或所收之数浮于所报之数率置之不问诚以丰不可诩而歉不宜讳惟愿各省大吏体此意以子惠黎元庶不负牧民之责即如此次直隶所报麦收分数盖因宣化承德二府属向来不种秋麦所报分数较少通省牵算裒多益寡尚得九分有馀此实上稔之占允堪欣慰即所收已逮十分亦宁存戒满之念不敢稍涉誇诩也爰识此以明予志
直隶总督胡季堂及留京王大臣顺天府等同日奏到得雨优渥情形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九
甘雨由南向北来廿二日丑刻热河得雨至午刻方止极为沾渥是日云气浓厚即知得雨之处必广廿四日早间果据直𨽻总督胡季堂驰奏保定省城廿一日酉刻起密雨如注至廿二日午刻止入土深透高粱谷等项咸获滋培益加芃茂俟各属报齐再汇单具奏等语同日未刻复据留京王大臣等奏报京师廿一日戌刻雨作至廿二日辰刻止申酉之间复又大霈戌刻方止远近均沾并据顺天府奏报附京之通州涿州良乡等处同日得雨深透各等语此次雨势自南而北畿辅及口外数百里内沾被优渥情形相等欣慰之馀弥增虔惕),透经八百里而该。
麦收已定禾发,敢曰慰哉益惕哉。
云坡观察迁少司寇入都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四
一行丹诏下云中,士女攀辕拜下风。
知道朝廷需魏相,可堪东海去于公。
看山走马秋逾好,破格迁官眷最隆。
内外祥刑都管领,总缘民命廑宸衷。
云坡观察迁少司寇入都 其二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四
今春三月扫门时,得见烟霄海鹤姿。
霜肃南衙朝折狱,尊开北海夜论诗。
卿云此日还朝宁,大雅何人更主持。
头白袁丝知己少,再来吴下倍相思。
胡云坡观察貤封嫂氏奏疏有作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三
唐代韩侍郎,为嫂服制期。
其礼以义起,相传古所希。
峨峨观察公,行事远相师。
奋乎百世下,高风冠等夷。
身膺三品封,忾然有所思。
挥泪草奏章,九拜陈丹墀。
曰臣有寡嫂,抚臣如母慈。
臣生而孤露,遭家不造时。
椿萱相继亡,棠棣先后摧。
千钧悬寸发,一嫂一孤儿。
儿未落龀齿,嫂为哺淖糜。
儿裁脱文葆,嫂为制裳衣。
马鬣嫂为封,蘩嫂为尸。
传经嫂辟咡,授室嫂扶持。
倘无臣嫂在,臣身不可知。
臣今逢覃恩,乞为嫂氏貤。
例虽格外破,恩从天上施。
圣主闻恻然,不复廷臣咨。
特诏如公请,黄封旁午驰。
顷刻紫泥章,煌煌华表垂。
行人过之叹,闾里贺者窥。
媰孀喜相告,茹荼如甘饴。
百姓兴于仁,孤稚咸嬉嬉。
从前旌节孝,绰楔施门楣。
于今封命妇,袆翟耀宗祠。
贱子读公疏,涕下如绠縻。
感触天人理,为公前致词。
周易六十卦,盈虚消长机。
积善有馀庆,事难旦夕期。
苦节终乃甘,理不差毫釐。
而况非常恩,必有所自基。
水非源不流,木非根不滋。
在昔宗伯公,易学探深微。
上殿讲河洛,屡颔先皇颐。
甘盘虽旧学,伏生已年衰。
惟其畜者厚,是以发之迟。
天将生我公,先生嫂抚之。
在嫂非望报,尽其分当为。
在公非沽名,行其心所宜。
懿哉盛德事,相映弥光辉。
愿公持此心,即以佐明治。
推广一家仁,远为万民贻。
潜德阐其光,孤寡拯其危。
会见业,千秋仰巍巍。
云坡甲午 清 · 蒋士铨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何处无修竹,盟心只自知。
朅来君子友,惟许善人师。
引月能兼受,撑风力可持。
平生观所尚,寒翠拂须眉。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一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入掌秋官特拜除,朝廷新召路温舒
外台清肃持邦宪,经术渊醇守父书。
倚壁双藤延客后,随身一卷退公馀。
阳肤敢忘哀矜训,泣罪曾瞻帝下车。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二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历试方知用不穷,清衔久上御屏风。
曾编晋语歌良士,教写周南换小戎。
羊酒万家迎召父,缣麻千手画文翁
不须美秩加循吏,径取台司侍中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三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襜帷坐镇见风仪,古井无波镜不疲。
礼教渐知称泰伯,游民皆识贱要离
阳和气逐蒲鞭转,阴惨声随黍谷移。
他日吴人铸公像,花龛添榜四贤祠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四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熏透芸香面百城,台霜俱带露华清。
芝兰善气开群卉,笙磬和音协众声。
幕底诗人皆上客,江东才士半门生。
绵津去后风流歇,重借仙官主旧盟。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五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先公手画易图新,虎观诸儒讲论频。
晚定元音都协律,老携书局不离身。
天怜叔敖生贤子,帝用作世臣。
始信圭璋能特达,庙堂从古重端人。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六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小辟思龛写座铭,墨痕衫袖染馀馨。
才为丘嫂编彤史,更与中郎补石经。
寒具迹沾桓氏帖,砚山青上米家屏。
五花判笔临池手,官烛烧残总未停。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七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忆昔东华赋盍簪,退朝文酒每招寻。
冷人风味存真契,老屋齑盐长道心。
十载驰驱分虎竹,三吴宛转接棠阴。
能将定力收龙象,还似昭文不鼓琴。
云坡入京赴少司寇 其八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八座清严息众嚣,台星初傍紫微高。
人称理学佳公子,身是郎官法曹
信有九龄风度美,自来千仞凤皇翱。
扶持民命培元气,才为斯人庆所遭。
云坡侍郎小史工画牡丹属题其卷 其一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王家僮约事粗完,学买燕支画牡丹
不论聪明论花格,也宜休作等閒看。
云坡侍郎小史工画牡丹属题其卷 其二 甲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恽家颜色最鲜新,不道彭郎手善匀。
若使偷摹侍郎帖,胜他奴婢学夫人。
比部胡竹溪季堂嫂氏甘孺人六十节寿诗癸未 清 · 蒋士铨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一○
方朔神仙姿,退之文章伯
早孤鞠于嫂,恩义颇逾格。
一为唐儒宗,一执汉廷戟。
非叔嫂弗传,美懿照史册。
吾友胡法曹,簪缨世奕奕。
有嫂甘孺人,廿二砺金石。
贞孝传乡闾,许身作松柏。
媪翁后先逝,法曹尚孩赤。
谁肩怙恃任,嫂有父母责。
返柩葬以礼,一一苦心画。
手扶阀阅门,俾衍读书脉。
辛勤四十载,式髡两髦白。
法曹既生子,举以奉兄祏。
可怜劬劳恩,如抚叔畴昔。
乃循旌门典,朝野美巾帼。
法曹一举述,其词每诚迫。
驻景宏都丹,修仪伏波帻。
王圭第五访,敬礼出肝膈。
今年夏之季,节寿六旬积。
堂陈邶鄘诗,人拜礼宗席。
山光高峨峨,静永岁千百。
谨援法曹语,作颂美非溢。
吴门中州三贤祠胡云坡司寇祠奉汤文正公斌商丘公荦张清恪公伯行沧浪亭甲午 清 · 蒋士铨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三
中州祠乡贤,勾吴祀名宦。
三公同一辙,先后迹可按。
渊哉汤睢州,苏门伏经案。
读书志圣贤,养气守平旦。
风云忽相际,万绪一绳绾。
三吴财赋区,醉梦伏淫乱。
公投浊水胶,积秽不敢漫。
祛邪火丛祠,众鬼各惊窜。
朱衣坐南衙,神目闪雷电。
百年公几人,史笔莫能赞。
商丘继公至,和气发葱茜。
镇静与物安,啸歌答清晏。
悠然尚文治,名士起鱼贯。
万屋闻弦歌,颂者亦无间。
汪汪千顷陂,涵养纳江汉。
水柔窈以深,谁敢存狎玩。
仪封睢州,粹矣儒者冠。
治谱本六经,奸宄但糜烂。
日饮水一盂,家具走邮传
讲学聚逢掖,时一见。
俎豆虽千秋,祠宇伤涣散。
温温光山公,来作诸老殿。
忾焉发深慕,引手立轮奂。
三公聚一堂,如敞集贤院
买田供粢盛,释菜严飨灌。
雍雍鸣鼓钟,观者起三叹。
君子气相感,官好珠合串。
足徵廉使心,取法先达善。
我本江西人,展谒滋愧汗。
前朝周文襄。),惠泽此都遍。
同时况伯律。),为政亦廉干。
两贤孰与继,俗吏如负贩。
贤人有温源,积厚宗伯先。
岂惟诞循良,实以产邦彦
公往贰秋卿,出抚望循畔。
三贤待谁四,万臆有成算。
美哉沧浪清,吴音起童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