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诏称张华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二
张华黄门侍郎,博览图籍,四海之内,若指诸掌(《书钞》五十八引王隐《晋书》泰始三年诏)
张华度支尚书(五年)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五
一年不收,使公仅俱匮,不唯天时,乃人事有不尽也。
故总要者,正在度支尚书也。
其以散骑常侍中书令张华度支尚书(《御览》一百十七引《起居注》)
张华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五
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远冠羲皇,近次夫子。
然记事采言,亦多浮妄。
宜更删剪,无以冗长成文。
仲尼删诗书,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乱神。
今卿《博物志》,惊所未闻,异所未见。
将恐惑乱于后生,繁芜于耳目。
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王子年《拾遗记》)
进封张华广武县(元年)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
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
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晋书·张华传》)
张华不宜复爵仪 西晋 · 嵇绍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五
臣之事君,当除烦去惑。
历位内外,虽粗有善事,然阖棺之责,著于远近,兆祸始乱,华实为之。
故郑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
鲁戮隐罪,终篇贬翚。
未忍重戮,事已弘矣,谓不宜复其爵位,理其无罪(《晋书·嵇绍传》)
张华中书监(元年) 晋 · 晋惠帝
 出处:全晋文卷七
华体良清粹,才识经济。
前任中书,有思谋之勤。
机密之要,宜得其才。
以华为中书监,加侍中(《书钞》五十七引王隐《晋书》)
张华仪同(元年) 晋 · 晋惠帝
 出处:全晋文卷七
中书监光禄大夫张华,历世腹心,情所凭赖。
故畴其勋绩,使仪同三司
而虚冲挹损,难违高尚。
其以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本职如故,又给亲信满百人(《御览》二百四十三引《起居注》。又书钞五十二引王隐《晋书》两条。)
复故司空张华封爵诏(二年) 晋 · 晋惠帝
 出处:全晋文卷七
夫爱恶相攻,佞邪丑正,自古而有。
司空壮武公华竭其忠贞,思翼朝政,谋谟之勋,每事赖之。
前以华弼济之功,宜同封建,而华固让至于八九,深陈大制不可得尔,终有颠败危辱之虑,辞义恳诚,足劝远近。
华之至心,誓于神明。
华以伐吴之勋,受爵于先帝。
后封既非国体,又不宜以小功逾前大赏。
华之见害,俱以奸逆图乱,滥被枉贼
其复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公、广武侯,及所没财物与印绶符策,遣使吊祭之(《晋书·张华传》)
张华 西晋 · 何劭
 押词韵第四部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
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
奚用遗形骸,忘筌得鱼(○《文选》二十四。《诗纪》二十三。又《类聚》三十一引舒、俱、敷、墟、书、躇、鱼七韵。范晞文对床夜语一引何劭诗敷一韵。韵语阳秋十九此庐、无、摹三韵。)
奏理张华裴頠解系 西晋 · 齐王囧
 出处:全晋文卷十六
臣闻兴微继绝,圣主之高政;
贬恶嘉善,《春秋》之美义。
是以武王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诚幽明之故有以相通也。
孙秀逆乱,灭佐命之国,诛骨鲠之臣,以斫丧王室;
肆其虐戾,功臣之后,多见泯灭。
张华裴頠各以见惮取诛于时,解系解结同以羔羊并被其害,欧阳建等无罪而死,百姓怜之。
今陛下更日月之光照,布惟新之命,然此等诸族未蒙恩理。
昔栾郤隆在皂隶,而《春秋》传其违;
幽王功臣之后,弃贤者子孙,而诗人以为刺。
臣备忝在职,思愚诚。
若合圣意,可令群官通议(《晋书·张华传》。又见《解系传》。)
驳论张华 西晋 · 温羡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
自天子已下,争臣各有差,不得归罪于一人也。
晏子曰:「为己死亡,非其亲昵,谁能任之」?
里克之杀二庶,陈乞之立阳生汉朝之诛诸吕,皆积年之后乃得立事。
未有事主见存,而得行其志于数月之内者也。
式乾之会,张华独谏。
上宰不和,不能承风赞善,望其指麾从命,不亦难乎!
况今皇后谮害其子,内难不预,礼非所在。
且后体齐于帝,尊同皇极,罪在枉子,事不为逆,义非所讨。
今以不能废枉子之后,与赵盾不讨杀君之贼同,而贬责之,于义不经通也(《晋书·温羡传》。先是张华被诛,齐王囧辅助政,建议欲复其官爵,论者或以为非,驳之。)
绍古辞七首(《诗纪》云。橘生湘水侧一首。艺文作张华。外编作汉古辞。皆非也。) 其一 南朝宋 · 鲍照
 押先韵
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
逢君金华宴,得在玉几前。
三川穷名利,京洛妖妍
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
观席妾凄怆,睹翰君泫然。
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本集四。《诗纪》五十二。又《类聚》八十六作张华诗。引传、前二韵。)
鱼山神女祠歌(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张茂先神女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平中,夜神女来,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智琼东郡人,早失父母,天地哀其孤苦,令得下嫁。后三四日一来,即乘辎軿,衣罗绮。智琼能隐其形,不能藏其声,且芬香达于室宇,颇为人知。一旦,神女别去,留赠裙衫裲裆。”《述征记》曰:“魏嘉平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弦超。同室疑其有奸,智琼乃绝。后五年,超使将之洛西,至济北渔山下陷上,遥望曲道头,有车马似智琼,果是。至,克复旧好。”唐王勃《杂曲》曰:“智琼神女,来访文君。”按《十道志》云:“渔山一名吾山汉武帝过渔山,作《瓠子歌》云‘吾山平兮巨野溢’,是也。”) 其二 迎神(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722年 盛唐 · 王维
 押麌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坎坎击鼓,(一作渔)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兮(一作又)夜雨。
不知(一本无此二字)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一作使我心苦)
张华真人铅汞歌 唐 · 无名氏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赤龙化为粉,白虎利如霜。
其中投石液,还要帝流浆。
调神清五脏,欲得炼三光。
专守坚冰性,如何阴使阳?
张华真人二味口诀 唐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虎伏龙亦藏,龙潜先伏虎。
但毕河车功,不用堤防虑。
学飞仙,狂迷不得路。
回首指牝鸡,不测阴阳数。
却坐太一宫,参商方始遇。
左右得近神,四相皆扶护。
乾坤法象成,自有仙人顾。
张华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堂堂才业世无邻,坐揖荆吴属晋民。
当日若知诛嬖妾,英魂未必死奸臣。
尚能博识周群物,谁使无谋卫一身。
典午基图从此殆,开编令我涕沾巾。
张茂先传后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五○、《演山集》卷三五
予读《茂先传》,至于伦、秀使来,有请于张公,共正朝廷,以为霸事。
予云当此之时,有是一几而公不悟,以云答之,有蔽于博欤!
茂先计,权往与之议,当会诸镇以释其疑。
诸镇既至,密得以语,伦、秀自当缩手袖间,乌能为邪?
然则张公非特除去伦、秀之恶,遂以扶危而免贰心之祸。
不然惟以忠义,不惜一死,以示万世臣子之戒,姑行其志而已。
以视留侯之蹑,高祖顿悟韩信之邪心,果安汉室,亦有间哉!
张华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一、《柯山集》卷三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九、《圣宋文选》卷二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
裴頠张华以黜贾后,而不可,其言曰:「聊以优游卒岁」。
当时有天下之望,奸臣、孽后切齿于久矣,虽不举大事,可得优游卒岁欤?
华之智宁不知此,而为是言,何也?
为之亦死,不为亦死。
徼幸苟免自安之言耳。
方是时,华之计无可为者矣。
与外臣为仇,则贾后得藉口以诛之;
与孽后为怨,则强王将以仗正而行其意。
起贫贱,取富贵,既无弃屣之高,又名重累身,众所不置,已有遁尾之厉。
嗟乎!
于是时,盖知不免矣。
自古为是言者,不以贤不肖,皆知不免者也。
董卓筑郿坞,曰:「事成,雄据天下;
不成,守此坞」。
夫事不成而坞可得而守欤?
虽愚亦知之矣。
曹爽不能用桓范之计,而曰「不失为富家翁」,其措意亦如此。
华之优游,之守坞,之富翁,皆知不免而徼幸苟且之言耳,不足论也。
士之谋身至此,亦可悲也夫!
次钊(四库本、钞补作刘)彦仲傅茂先 宋 · 朱松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强蹋府尘从傅子,立谈江阁识钊(四库本、钞补作刘)郎。
一尊此地见眉宇,十载相思成鬓霜。
秋灯煜煜照情(四库本作清)话,夜浪翻翻吹客床。
投名径入农圃社,老矣不梦天门翔。
张华 宋 · 王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
东溪先生曰:贾后宣淫于朝,至以帐车载外人以入宫禁,岂有配天体、母天下而丑行若是者?
张华伺察其事,白惠帝而废之,何所不可?
当是之时,贾模启端于上,刘卞密谋于下,短于权谲,反畏权戚满朝,不能从二人之言。
本畏祸,而卒及孙秀之祸。
设使谋正朝廷,清君侧,力不足而身死,犹不失为正人烈士,而乃耽禄畏死,以及于难。
马道既迫,卒无以答张林之诘,愧矣哉!
以华之博物洽闻,使之雍容庙堂,处谋谟可也。
柰何履多难之世,以临天下之大节,而欲责之以无挠,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