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新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王炎辞免恩命不允诏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一、《文定集》卷八
卿材猷敏博,器蕴渊闳,入践枢密,甫周岁时。
任邦家之重,知无不为;
应事物之繁,绰有馀裕。
俾进参于鬷嘏,仍兼倚于本兵
谓即钦承,乃兹逊避。
李德裕兴唐室,而陈执中之相仁宗,顾事业之如何,岂科第之足问!
亟膺朕命,毋或他疑。
所请宜不允。
新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王炎乞于所除新命特免一职事不允诏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一、《文定集》卷八
卿济时之略,左右具宜;
徇国之诚,夙夜匪解。
俾参庶政,仍总鸿枢
康定之纪元,从晏殊之建请。
以共政之臣,当同体气;
凡安边之议,皆得预闻。
惟令兼官,盖出此意。
勉服定命,毋庸固辞。
所请宜不允。
参知政事王炎乞只令以旧带端明殿职名充四川宣抚使不允诏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一、《文定集》卷八
仰惟祖宗,一视中外,间遣近弼,往釐远方,初无末世五大在边之嫌,盖得周家二公分陕之意。
朕念蜀万里,在天一隅,继咨执政之臣,以重宣风之任。
既稽故实,亦合时宜。
载嘉许国之忠,曾靡惮行之色。
而乃欲避权宠,祈还政机,非事实之当然,殆谦畏之过甚。
亟膺成命,毋复有言。
所请宜不允。
参知政事四川安抚使王炎银合夏药敕书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二、《文定集》卷八
卿参翊政涂,往釐蜀部。
既扪参之艰险,复触热之袢延,宜有分颁,以资卫养。
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银合腊药敕书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二、《文定集》卷八
眷吾辅弼,抚彼西南,道阻且长,岁聿其莫。
特致精良之剂,式昭眷注之怀。
寄题王公明枢使豫章佚老堂甲午 南宋 · 周必大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君不见当年卫武髦且期,尚欲进德形箴规。
又不见潞公堂成过九十,精神折冲誇德威
公今年才六十耳,朱颜绿鬓俨未衰。
便从午桥乐暇佚,宁独不畏二老讥。
恭惟中兴圣明主,焦心劳思抚四夷。
山东河北因戎索,远民日夜思王师。
楼号筹边宜属意,堂名(原作明,据四库本改)佚老谁敢知。
请赓方叔壮猷雅,第入宣王复古诗。
王炎枢密使加封邑制乾道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三、《玉堂类稿》卷二、《宋宰辅编年绿》卷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硕肤四国,是皇亦既久临于井络;
文武万邦,为宪莫如就正于斗枢。
虽未赋三年之归,固宜先多祉之受。
我有涣号,人其乐闻。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清源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炎,迪志高明,赋材英杰。
负博古通今之学,济康时经远之谋。
皋陶之翼舜朝,选虽以众;
张良之从汉祖,授或自天。
粤贰政于中台,即宣威于全蜀。
虑无遗策,事不辞难。
和众安民,得欢心于将帅
补军蒐乘,厉武节于边疆。
邦储裕于廛氓,国马蕃于互市。
以其圭觐,固深简于朕怀;
无使衮归,复重违于人望。
何惜异数,于昭壮猷。
二府分班,左右斡钧枢之柄;
太微占象,东西齐将相之光。
四品以升阶,度诸侯而赐爵。
载畴多邑,并宠元戎。
匪时信臣,孰对隆委?
于戏!
枢机之重,中外所同。
西顾未宽,则藉精神而折千里;
群方庶定,则还英俊以彊本朝。
往殚厥心,终济予治。
可特授枢密使左大中大夫、依前四川宣抚使进封清源郡开国公,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乞罢机政解使权除在外宫观不允诏乾道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卿以廊庙之资,置行台于蜀,二年于兹矣。
农田有秋,边鄙不耸。
朕固宽西顾之忧,而亦怀卿赋东征之归也。
特以宣威任重,谋帅才难,烦我近弼,良非获已。
且民心既服,卿岂不欲图其宁?
军政方修,卿岂不欲底其绩?
其可如一介之臣,轻议去就乎?
益壮尔猷,行受吉甫之多祉。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再辞免进封清源郡开国侯食邑实封不允诏乾道七年四月十二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乃者不爱牲玉,躬秩元祀。
于穆清庙,时则来多士之助;
敬事上帝,时则有三庆之功。
庆赐所加,远迩如一。
眷念哲辅,为朕倚毗。
赋政于外,方资山甫之喉舌;
用锡尔祉,宜广召公之土田。
惟君命之不可稽,惟神釐之不可拒。
远勤逊牍,殊咈予心。
所请宜不允,不得更有陈请。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再乞在外宫观不允诏乾道七年六月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卿属者上书移疾,祈释边寄。
朕惟信顺者,天人之所助;
正直者,神明之所听。
如卿股肱近弼,与国同休,其贤可尚。
匪息之安,积勤愆和,何虑不已?
玺书谕旨,今甫浃旬,囊封继来,嘉闻治事之语,其可求代乎?
充国疾留西陲裴度卧护北门,皆无后艰,以有终吉。
卿其总大体,略细务,时节炎凉,辅近服食,俾躬有瘳,称朕意焉。
所请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辞免除枢密使应干恩数并依宰臣恩命不允诏乾道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玉堂类稿》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惟卿奥学英才,负名儒之望;
精忠闳虑,有大臣之风。
使蜀三年,厥功茂焉。
几廷阙长,欲下来归之诏者屡矣。
而西南重寄,弄印莫畀,故推殊渥,未改行台。
盖位崇则国体尊,任久则士心附。
告廷之日,缙绅黎庶咸曰允哉,朕亦自欣用人授任之两得也。
兹观来谂,乃谓不皇安者有五。
夫录德定位,非误赏也。
以身徇国,非市宠也。
朕之名器其愈重,卿之名节其愈光。
又况江表督师元枢外拜,隆兴近制,今实用之。
虽复力辞,必成命之难回也。
所请宜不允。
四川宣抚使王炎再辞免枢密使不允诏乾道七年十二月一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玉堂类稿》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国家右置鸿枢,斡旋兵柄,其倚绥之重,图任之艰,方吾宰司,注意均也。
如卿文足以断国论,武足以鬯天威。
万里护边,三年于此。
畴厥望实,延登使联。
虽未容借箸于前,盖已赖折冲于外。
朕志素定,庶言亦谐,固非以卿尝贡移疾之章而有是发中之诏也。
申言五说,无乃过疑。
朕既丁宁谕旨,明其不然矣。
逊函未已,岂亮眷怀?
勉趣钦承,无稽我惟行之令。
所请宜不允。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乞检会前后陈乞宫祠辞免新除枢密使不允诏乾道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玉堂类稿》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卿于役万里,厥今三载。
夷夏稔其风声,吏民怀其恩信。
稽之公望,宜式遄衮绣之归;
揆以人情,难久咏裳衣之制。
尚惟体国之有素,虽复独贤而弗辞。
乃涉春以来,何移疾之数?
旋观手牍,益慨予心。
既恳还枢柄之崇,复深羡祠官之逸。
岂道之云远,未承前诏之谆谆?
将礼有弗周,是使归心之切切?
苟或异此,奚为若斯?
朕方知臣下之勤劳,卿盍念功名之终始?
勉符推毂,别伫赐环。
所请宜不允。
大中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王炎再辞免复资政殿大学士不允诏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玉堂类稿》卷六
朕待遇臣邻,极其恩意,而况久劳蜀道,尝冠枢庭,兹固夙夜不能忘,礼貌所宜先者也。
属当谋帅,允藉壮猷。
既以疾辞,义实难强。
是因郊赉,特畀隆名。
眷瞩有加,于兹见矣。
逊章迭上,岂所望哉?
所辞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王炎枢密使依旧四川宣抚使口宣乾道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玉堂类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敕:朕眷怀元老,擢冠本兵
虽遥帷幄之咨,实厚股肱之体。
钦承恩诏,益勉忠图。
王公明枢使炎劄子(一 乾道七年1175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书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仲冬之月,寒色凝严,恭惟某官任重钧衡,威加夷夏,神明所相,钧候动止万福。
某末由瞻侍,敢乞上体注意,调适茵鼎,即正左揆,永为宗社无穷之休。
某卑情不胜颂望。
某乃者僭具尺牍,方虞草率获戾,岂谓钧慈复赐宠答,礼意过谦,甚非么么之所宜得,一味惭惧感激而已。
兹望行府邈在梁益,未容陪宾客之后,窥衮绣之光。
伏纸溯风,劳思增剧。
某恭审读命于廷,延登公辅。
虽宣威西土,尚勤元老,而台路星阶,已正久虚之位,仰惟欢庆。
相公以名世真儒,应五百年之亨会,赞元经体,固其素蕴。
至于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举明主于三代之隆,中外士夫,维日望之。
素辱知爱,方依陶冶,其为欣跃,实倍蓰于他人。
伏乞钧亮。
某备数于朝,了无毫发之补。
昨叨晋陟之后,愈踧踖不自安,日襆被为去计,以是姓名久不暇通于钧座,而此心拳拳则未尝斯须忘也。
兹因邮传,略寓贺牍。
比他人既后时,又不能修双缄见诚意,叠犯不韪,惟相公以河海之量矜而容之,他日尚容曳裾东阁。
不然,虽擢发莫数其罪矣。
并乞钧念。
王公明枢使炎劄子(二 淳熙元年117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书稿》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伏以秋阳益炽,恭惟宫使大观文相公德望愈隆,神天密护,钧候动止万福。
二府更易之际,人人皆望相公霈霖雨于寰海,谅已应高宗之梦,协渭滨之卜。
敢乞珍卫冲理,导迎庞禧,竦听制麻,首献得贤之颂。
某乃者尝修笺敬,审关钧览。
兹准告命,寓直馆殿。
匿瑕含垢,固出上恩,向非元老大臣甄陶士类,初不以内外为间,则如么么岂容得此?
引领潭府,才数百里,既未能一干宾赞,躬述谢悃,又不敢别修缄启以慁钧重,姑此叙感激之万一,伏乞钧照。
王公明枢使炎劄子(三 淳熙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书稿》卷四
某伏以孟冬之月,寒色尚峭,恭惟判府安抚大观文相公开藩有俶,威惠交孚,神相人咏,钧候动止万福。
某末由趋侍,向风不胜驰恋。
敢乞上为宗祏,俯为军民,倍保钧重,即登宰席,以迄勋业,慰华夷之望。
某自违荧坐,岁籥屡更。
北望门墙,一苇可通,而屏迹氓廛,邈无叩閤之路。
兹闻衮绣起镇长沙,道出清江,而某适祗命造朝,意谓可以望尘雅拜,而跛蹩趻踔,自致后时。
正如神山在眼,风引其舟,徒瞻云气,为之怅恨。
虽然,四海方仰膏泽,岂不以一见为幸甚。
某恭审相公简在宸衷,起膺阃寄,不待称娖,即日引道。
惟圣主图旧之意盖非偶然,而大臣体国之心可谓至矣。
今已开幕府,宣上德,谅席未及暖,麻制已宣,正位元台,力图恢复。
此固天下所共属望,非匹夫所敢谀也。
某伏蒙钧慈专介赐书,宠示先太师遗事与夫沉刻之副,使得竭其驽钝,论次大略。
惟先太师忠节行谊表表在人耳目,相公丰功伟绩显扬未艾,自当有请于朝,诏儒臣学士大书特书,于以传信。
如其浅于学而腐于文,岂能铺张潜德之万一,以副相公念亲追远之孝?
然念辱知爱异乎稠人,钧命所临,安敢辞避?
不知容俟踪迹稍定,然后卒课否?
匆匆,先此复大况,馀续具禀。
伏乞钧照。
王公明枢使炎劄子(四)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书稿》卷四
某昨蒙钧慈赐之翰墨,初冀面伸谢悃,即与急足同舟而下。
逮阻望履,亟修禀劄,欲遣行间,张守处又领手教一通,重以脯腊果实为赐。
虽大臣不忘微贱,眷遇每加,而某自省稽缓失礼之罪,擢发奚数?
尚望融明烛物,察其非故,庶几他日犹可自比于宾客之后。
不然,在弃绝之域审矣,惶恐惶恐!
相公此行恐不止方面重寄,以相印而督师,固有次第。
盖天以大任属我,则亦宜以天下之重自任。
东山之兴,当堕渺茫,向来佚老堂恶语殆成诗谶矣。
王炎枢密使御笔跋1171年7月26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二、《省斋文稿》卷一四、《益公题跋》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乾道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国忌假。
薄莫快行忽宣锁。
既至院,御药甘泽赍御札来,除王炎枢密使,依旧宣抚
又出方寸纸,载和将帅,足财用,及招军买马等事。
传旨云:晚不及召对,令谕褒用炎之意。
泽退,吏匆匆拟熟状进入。
徐念向来未有中大夫枢密使者,别具奏乞转大中,奉御批依,不然遂失故事矣。
初,宰相虞允文不相能,屡乞罢归。
允文权吏部侍郎王之奇为代,议除待制四川制置使
允文欲进杂学士,上疑大超躐。
此月十三日,乃先除王之奇侍郎,上犹难之,尝令学士院侍从入蜀例,俱无以对。
暨宣制,宰相以下皆莫测云。
新除权尚书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同修撰臣周某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