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一 三君 汉 · 无名氏
袁山松《后汉书》曰:桓帝时。朝廷日乱。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尚。后进之士。升其堂者以为登龙门。太学生三万馀人。榜天下士。上称三君。次八俊。次八顾。次八及。次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因为七言谣曰:
天下忠诚窦游平。
天下义府陈仲举。
天下德弘刘仲承(侍中、河间乐成刘淑字仲承。)。
注:一云。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逯案。《御览》引袁山松《后汉书》与此一云同。
检逸赋(按陶潜《闲情赋序》云:「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瞻,泊,则此旧题作《静情赋》」。) 其一 东汉 · 蔡邕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夫何姝妖之媛女,颜炜烂而含荣,烨普天壤其无丽,旷千载而特生。余心悦于淑丽,爱独结而未并。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画聘情以舒爱,夜托梦以交灵(《艺文类聚》十八)。
检逸赋(按陶潜《闲情赋序》云:「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瞻,泊,则此旧题作《静情赋》」。) 其二 东汉 · 蔡邕
押青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思在□而为簧鸣,哀声独不敢聆(《北堂书钞》一百十)。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二 八俊 魏晋 · 无名氏
天下模楷李元礼,天下英秀王叔茂。
天下良辅杜周甫,天下冰凌朱季陵。
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好交荀伯条。
天下稽古刘伯祖,天下才英赵仲经(太常、蜀郡成都赵典字仲经。)。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三 八顾(《后汉书》无刘儒。有范滂。) 魏晋 · 无名氏
天下和雍郭林宗,天下慕恃夏子治。
天下英藩尹伯元,天下清苦羊嗣祖。
天下宝金刘叔林,天下雅志蔡孟喜。
天下卧虎巴恭祖,天下通儒宗孝初。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四 八及(《后汉书》无范滂。有翟超。) 魏晋 · 无名氏
海内贵珍陈子鳞。
海内忠烈张元节。
海内謇谔范孟博。
海内通士檀文友。
海内彬彬范仲真。
海内珍好岑公孝。
海内所称刘景升(镇南将军、荆州牧、武城侯、山阳高平刘表字景升。)。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五 八厨(《后汉书》无刘翊。有刘儒。○《后汉书》党锢传序。《诗纪》八。《御览》四百六十五略引袁山松书、六百九十三略引古今善言。) 魏晋 · 无名氏
海内贤智王伯义。海内修整蕃嘉景。
海内贞良秦平王。海内珍奇胡母季皮。
海内光光刘子相。海内依怙王文祖。
海内严恪张孟卓。海内清明度博平(荆州刺史、山阳湖陆度尚字博平。)。
五柳先生传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间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本集,又昭明太子《陶渊明传》,《晋书·陶潜传》,《宋书·陶潜传》。)?
陶徵士诔 南朝宋 · 颜延之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八、文选卷五十七
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岂其深而好远哉?盖云殊性而已。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故已父老尧禹,锱铢周汉,而绵世浸远,光灵不属,至使菁华隐没,芳流歇绝,不其惜乎!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辍涂殊轨者多矣。岂所以昭末景,汎馀波!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徵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夫实以诔华,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算焉?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徵士。其辞曰:物尚孤生,人固介立。岂伊时遘,曷云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级。睦亲之行,至自非敦。然诺之信,重于布言。廉深简絜,贞夷粹温。和而能峻,博而不繁。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于此,两非默置。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世霸虚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人之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禄等上农。度量难钧,进退可限。长卿弃官,稚宾自免。子之悟之,何悟之辩?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汲流旧巘,葺宇家林。晨烟暮蔼,春煦秋阴。陈书辍卷,置酒弦琴。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纆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寘?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呜呼哀哉!敬述靖节,式尊遗占。存不愿丰,没无求赡。省讣却赙,轻哀薄敛。遭壤以穿,旋葬而窆。呜呼哀哉!深心追往,远情逐化。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念昔宴私,举觞相诲。独正者危,至方则碍。哲人卷舒,布在前载。取鉴不远,吾规子佩。尔实愀然,中言而发。违众速尤,迕风先蹶。身才非实,荣声有歇。睿音永矣,谁箴余阙?呜呼哀哉!仁焉而终,智焉而毙。黔娄既没,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尘往世。旌此靖节,加彼康惠。呜呼哀哉!
学陶彭泽体诗(奉和王义兴。) 南朝宋 · 鲍照
押歌韵
长忧非生意,短愿不须多。
但使尊酒满,朋旧数相过。
秋风七八月,清露润绮罗。
提瑟当户坐,叹息望天河。
保此无倾动,宁复滞风波(○本集四。广《文选》十五。《诗纪》五十二。)。
陶渊明集序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夫自闑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难无人而自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苦脱履,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人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厘而谒帝,或被褐而负薪。鼓枻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千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素爱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泰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宋本《陶渊明集》)。
陶渊明传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一本无树字),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侯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柰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主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徵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斋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闲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一作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一作赴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一张,每酒知,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常侯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惠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徵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后。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徵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宋本《陶渊明集》)。
陶潜集序录 北齐至隋初 · 阳休之
出处:全隋文卷九
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其集先有两本行于世,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并序目,编比颠乱,兼复阙少。萧统所撰八卷,合序目传诔,而少《五孝传》及四八目,然编次有体,次第可寻。余颇赏潜文,以为三本不同,恐终致忘失。今录统所阙,并序目等,合为一帙十卷,以遗好事君子(《陶渊明集》宋本)。
赵州瘿陶令李怀仁德政碑 唐 · 张嘉贞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九
夫缉懿德以升荣。必凝范于金册。总徽图而阐化。亦昭茂于丹青。将以矫弊翻讹。匡风正物。求诸曩烈。良宰况乎。辰枢委曜。载诞宗英。屈市立之重。就烹鲜之任。而能立心政术。克著清猷。吞贾郑于胸怀。顾周韩于掌握。信可以腾芬琬炎。垂范将来者焉。君讳怀仁。字即□陇西狄道人。代祖元皇帝曾孙。太宗文皇帝之族子也。自黄轩御历。元帝垂时。竦琼构于绵代。涣瑶原于遥祀。月魄凝祥。庭坚之德斯迈。星精委贶。伯阳之道攸高。灵变所钟。神功乃畅。抚偫材而赞统。允叶龙图。敦九族以垂风。载光麟趾。华宗景冑。可得称乎。亡祖湛。北宫之德虽厚。西嶛之老不借。父义。持节丹松商恒四州长史使持节都督丹州松州商州恒州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徵拜宗正卿。转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陇西郡公。英姿凤峙。逸概鸿骞。行不恒物。言必以信。出总六条。入参九棘。戎机斯要。载奉钩陈。忠肃之诚。见称循警。君商岑荐祉。渭川澄祜。禀灵和之气。挺韶茂之姿。始自褓辰。已见克岐之美。迨乎丱日。更标通理之称。盖亦犹同山之羽。光彰五色。渥水之驹。早闻千里。丰池孕宝。紫气遥浮。楚岫衔珍。白虹孤映。若乃韫器清朗。植性温严。磨而弗磷。挠而不浊。忠孝之道。无待伈成。仁义之方。率由斯至。虽联华帝室。毓质景门。而乃谦恭肃虑。若在冰谷。不宣骄而傲物。岂恃贵以誇时。言则循宪。动必由礼。幼而聪敏。备览偫籍。偃书林而敛实。漱词河而吐润。贞观元年。承隐太子为息。其后降封陈留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锡社分茅。乃遵周册。誓河疏邑。爰依汉典。爵穷上等。名贯通侯。发以声明。纪之文物。朝廷以今之长吏。古之诸侯。任总一同。寄深百里。况全赵之地。是曰大邦。鸣弦轨俗。实资良彦。永徽元年。以宗室子弟敕授朝议郎。行瘿陶县令。晋称杨国。魏曰瘿遥。近控槐川。旁通寖水。封城旧址。即带常山。历郡故基。还分钜鹿。赵肃王之子。美化犹传。广川国之裔。清规未远。君乘轻涖境。经饷升职。宏制锦之术。取棼丝之义。不言而教。道德齐礼。法令为师。胜残去杀。而以为政之本。学校居先。阜俗之原。耕桑是务。于是敦励乡党。黉塾俱开。课租农时。田畴尽辟。子衿之侣。远同洙泗。岁取之积。近辟京坻。至于弃业游手。探丸之客。剥鼓之酋。咸仰仁明。变其浇悍。市无窃盗。路多悬宝。鸣桴既静。犴狱恒空。弹弦跕屣之家。复遵贞道。剽夺椎埋之竖。更同醇懿。若夫孤老疾恙。茕嫠穷竭。烟火不举。资费靡依。亲劝富豪。均为周赡。衣食毕继。咸无冻馁。徭赋赒恤。断自经怀。揣其轻重。量其远迩。牵而弗扰。劳而靡怨。而以士女攸居。郛邑为重。商旅所凑。阛阓斯切。而地惟卤湿。垣巷多毁。农事之馀。渐劝营构。修衢矢直。列肆星罗。崇墉掩蔼。飞甍隐耀。通渠亘陌。长堤丛阴。百姓相驩。靡弗称赖。亦犹赍茅荷竹。无烦堂邑之(阙二字下阙)疏原。有济荣阳之俗。□阿之功既峻。无□之政为优。较而言焉。我亦奚愧。界内有狸乳鼠麦秀□歧暴兽成狸。徒彰昔美。两歧兴瑞。空结前谣。未有乳字之奇。麰㯋之异。超今绝古。掩牒韬图。虽天降休祥。本符昌历。然产于县境。良由善政。不有圣朝。孰任明宰。不有嘉应。何表能官。岂若祥靡变质。独纪瑕邱之化。祯禾擢秀。空显中牟之德。逮于今兹。彼固非美。合县道俗等。道存名教。情据典律。咸栖幕府。并浴儒津。以为盛德必彰。既形之于舞咏。徽风载洽。亦播之于弦管。言武城之小善。尚著歌谣。董须昌之微功。犹勘碑颂。况我君英规允畅。惠化旁流。道轶翁卿。仁迹涉□焉可使丹书靡纪。翠碣无闻者乎。
咏陶渊明 唐 · 颜真卿
押真韵
引用典故:龚胜耻事新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效陶彭泽 中唐 · 韦应物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一 唐 · 白居易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余退居渭上,杜门不出,时属多雨,无以自娱。会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之心,弥觉自得,故得于此,而有以忘于彼者。因咏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成十六篇。醉中狂言,醒辄自哂。然知我者亦无隐焉。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
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万万随化迁。
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尊前。
何必待人劝,持(一作念)此自为欢。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二 唐 · 白居易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翳翳踰月阴,沈沈连日雨。
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行潦毁我墉,疾风坏我宇。
蓬莠生庭院,泥涂失场圃。
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
尽日不下床,跳蛙时入户。
出门无所往,入室还独处。
不以酒自娱,块然与谁语。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三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
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
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
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又得琴上趣,安弦有馀暇。
复多诗中狂,下笔不能罢。
唯兹三四事,持用度昼夜。
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
始悟独往(一作住)人,心安时亦过。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四 唐 · 白居易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车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
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
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一作速进)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
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