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封隆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冀州刺史封隆之 北齐 · 邢劭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公世载儒雅之风,家传钟鼎之业,出三代而克阜,历两都而转盛。
五世祖游,游子孚,耻斯鸟兽,狭此丘壑,濡足焚首,念在一匡,委质中山,并充衮阙。
故已援坠拯溺,大庇生民,祖定功业,建旆怀藩,扬旌冀部,耳目相接,歌咏独存。
文司空孝宣公,禀润玉府,承华桂簿,望振鹭而齐举,轶归鸿而并运。
以兹一德,光事三主,七登九伯之重,再处八元之任,必有馀庆,事属才子,莫之与京,理归世禄。
非因原隰之气,讵待河岳之灵,发纯粹而成址,禀中和而树质。
神体秀异,志识闲爽,幼体成人,弱不好弄,同凤凰之五色,非豫章之七年。
太昌初平洛,除侍中骠骑大将军,密勿枢功,逶迤衮职。
貂蝉承弁,华藻披衣,呜双璜于峻陛,驱六辔于广路,升华辇以弼一人,践太阶而平天下(《艺文类聚》五十。)
封隆之密书 东魏 · 高澄
 出处:全北齐文卷一
仲密枝党同恶向西,宜悉收其家累,以惩将来(《北齐书·封隆之传》: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诏隆之驰驿抚慰,世宗密书与隆之云云。)
宣懿皇太后祔太庙制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朕近因载诞之日。
展承颜之庆。太皇太后谓朕曰。
天子之孝。莫大于丕承。
人伦之义。莫重于嗣续。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厌代已久。星霜屡迁。
祢宫旷合食之礼。惟帝深濡露之感。
宣懿皇太后长庆之际。德冠后宫。
夙表沙麓之祥。实茂河洲之范。
先朝恩礼之重。中壶莫偕。
况诞我嗣君。缵承昌运。
已协华于先帝。方延祚于后昆。
思广贻谋。庶宏博爱
爰遵旧典。以慰孝思。
当以宣懿皇太后祔太庙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之室。率是彝训。
其敬承之。朕祗奉慈旨。
载深感咽。宣示中外。
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宣懿皇后祔陵庙状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奉宣。宣懿皇太后祔光陵同元宫。
及不移福陵只祔庙。何者为便。
商量奏来者。右。
臣等伏以园寝已安。神道贵静。
光陵因山久固。仅二十年。
福陵近又修崇。足彰严奉。
今若再因合祔。须启二陵。
或虑圣灵不安。未合先旨。
又以阴阳避忌。亦有所疑。
不移福陵。实合礼意。
伏以照临在天。光灵未远。
合食清庙。于礼无违。
足以申陛下大孝之心。表先后昭配之德。
既遵旧典。尤惬众情。
臣等商量。祔太庙不移福陵。
实为允便。臣等不任感切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