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相国崔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唐相国博陵公姓崔氏
讳涣字某。
元宗扶正厄运。
保维宸极。
肃宗绍复大业。
底绥生人。
代宗朝羽仪百辟。
历官二十三。
享年六十二。
大历三年冬十有二月二日薨于道州刺史之寝。
明年
归祔于洛阳北邙山
今上六年。
追赠尚书左仆射
夫人荥阳郑氏。
华阴郡太夫人
以子贵也。
三娶。
前夫人生冢子常山公
公之清德重望。
天官亚相之位。
后夫人荥阳郑氏恭公之理命。
以无违为大。
而黾俛拘忌。
出入衔恤。
推周公合祔之事。
凡龟从筮逆者数。
呜呼。
天不以西汉之美惠于吾君。
使常山下世。
永怀不集。
故有没代之庸著遗令焉。
贞元元年秋九月
季子京兆府三原丞扬孙前渭南尉元方。
哀奉常山之志。
逮乎在殡。
是月壬午
博陵公之。
明月丁酉
华阴郡太夫人洎继夫人陇西李氏之丧归。
礼也。
大父讳炜。
中书令博陵王
于皇唐有再造勋。
事具国史。
考璩。
礼部侍郎袭博陵王
魏元忠赵贞固为友。
出处齐名。
公则礼部之第二子也。
天宝中历屯田左司员外郎
出为歙州刺史
绵州
锡金印紫绶。
大驾南巡。
以至诚大义。
感悟圣主。
中兴之业。
见于言下。
擢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灵武接位。
上宰房公琯奉册书国玺。
唯新景命。
是时也。
中原有羿浞之乱。
东南有吴濞之衅。
乃三分天下之一。
以八柄付公。
俾公仗节督护河南山南江南淮南之地。
凡受脤专征者。
由公以律。
二千石以降。
唯所迁置。
公于是度用均赋。
息人缮兵。
外攘四封。
内叙多士。
望高寄重。
怙宠者排之。
左常侍
杭州刺史
俄转常州
徵拜秘书监太子宾客大理卿
坐失系囚移信王府傅。
尚书左右丞吏部侍郎御史大夫
大历中
元载颛政。
中外附之。
公对扬内庭。
数其不赦之罪。
上颔之未谕。
公抗词焉。
寺人属垣。
漏言于
未几。
道州之役。
逞憾故也。
公标鉴遐明
姿度宏粹。
松茂玉洁。
风清雨润。
文以经邦为用。
学以为已为宗。
承祖祢以付子孙者。
清白孝友。
其哲人哉。
夫人磁州刺史曾之孙。
颍州太守裕之女。
年若干。
捐公之馆子曰摐。
常山公
夫人舒州刺史绍之孙。
左羽林录事参军晃之女。
年若干。
遗公之禄子曰摙。
仕万年尉。
不幸早夭。
二夫人地清天和。
夫贤子孝。
四者均有之。
清之发祥。
和之应寿。
贤之用贵。
孝之报荣。
四者皆违之。
哀哉。
孝孙元方。
痛先人存殁不伸之志。
其号天也。
与吉凶俱。
咨于叔父扬曰。
先志未从。
不敢以见先祖。
是日也。
奉二夫人合于此室。
既定而常山祔焉。
常山门吏。
见托铭石。
其词曰。
穆元辅
归全故邱。
列树已拱。
清风悠悠。
邈矣夫人
同凋上春
配忠生孝。
翊圣怀民。
赖及于国。
庆达其身。
五父双启。
九泉同闭。
遗厥嘉祥。
及尔昆裔。
行勉赠尅躬先生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七
士之冠发就履。
莫不多善以自袭。
必泉(疑)好恶于其里。
好恶形。
则利害陈而其明一。
误所烛习识之。
惟与生相老矣。
而幼善亦违也。
惟尅躬慎惑为能多即之。
故曰尅躬敬事则道。
容已尅人则偷。
尅躬而择行不谀者。
处浊则清。
居族则睦。
结友则义。
字俗则化。
折狱则不滥。
夫元黄之滋。
不能混玉之素。
尅躬之志干以洁。
故处浊而能清。
愉之私不能玩于礼。
尅躬之气和而庄。
故居族而终睦。
稼穑之报不终负于勤。
尅躬之行诚输而劳先。
故结友而能义。
河谷之湍不能返流而倒注。
尅躬之令重本而道常。
故字俗而能化。
蒙鉴之垢不固点于磨。
尅躬之辨穷思极明。
故折狱而无滥。
若是者非勤道孜孜。
则多易违也。
或问于力行之先生曰。
善可迁而过可无悔乎。
对曰。
吾何敢诬。
尅躬自塞而已。
先生姓崔氏
字夏封
生于唐。
臣于五代
居官则克虑以事事。
假牧于巴梁。
其民生祀之。
处则克已以食。
居于河济之沂。
其友交给而助之。
既迹既明。
贤者称之矣。
他日。
先生往邠侯之命。
余赠而勉之曰。
艅艎之舟。
腹万斛而不盈。
浮波而驰。
终岁而不息。
载之者获于驰耳。
及厌风水之适。
安于所留。
曷与一敖之庾等。
虽坎坎。
循环之轮。
犹羞其止也。
顾洁狂之诚。
能思即哲。
居哲忘思则狂。
盖古者勉不息之勤言也。
先生其终勉诸。
天王道悟禅师 唐 · 邱元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三
道悟渚宫人。
姓崔氏子玉之后允也。
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
二十三诣嵩山受戒。三十三参石头。
频沐指示。曾未投机。
次谒忠国师。三十四与国师侍者应真南还。
马祖曰。
识取自心。本来是佛。
不属渐次。不假修持。
体自如如。万德圆满。
师于言下大悟。祖嘱曰。
汝若住持。莫离旧处。
师蒙旨已。便反荆州
去郭不远。结草为庐。
后因节使顾问。左右申其端绪。
节使亲临访道。见其路隘。
车马难通。极目荒榛。
曾未修削。睹兹发怒。
令人擒师。抛于水中。
旌旆才归。乃见遍衙火发。
内外洪燄。莫可近之。
唯闻空中声曰。我是天王神。
我是天王神。节使回心设拜。
烟燄都息。宛然如初。
遂往江边。见师在水。
都不湿衣。节使重申忏悔。
迎请在衙供养。于府西造寺。
号天王常云快活快活。
及临终时叫苦苦。又云阎罗王来取我也。
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
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师举子云。汝道当时是。
如今是。院主无对。
便入灭。当元和三年戊子十月十三日也。
寿八十二。六十三。
嗣法一人曰崇信。即龙潭也。
河东提刑崔公行状政和五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曾祖讳裔,故赠工部侍郎
祖讳峄,故任刑部侍郎,赠特进
考讳度,故任朝散大夫,累赠宣奉大夫
公讳钧,字元播姓崔氏
系出于魏相琰,至唐世有显人,为天下望族。
其先占籍光州,徙居开封,不知所从来。
特进公帅庆阳,乃家于雍。
公以特进公荫授将仕郎,守将作监主簿
初任泾州酒税,积官至朝散大夫
泾州酒税,历迁知凤翔扶风瀛州河间磁州武安县签书辽州判官通判岢岚军,知南渠、均、遂三州,领利州路转运判官提点梓州河东刑狱,河东路转运副使
初知扶风,以母忧去官,河间丁父忧,皆不能终任。
知南渠州,被旨改提点大辽顿事,不赴。
凡出仕四十有四年,终始一节。
公为人温厚靖深,喜愠不见于色。
少读书,以功名自任,不苟于吏事。
初宰武安,州既以整办称矣。
时深、冀水潦,民流移于武安者以千数。
诱说豪右出,平其直,籍贫民,使得市,而公自临视之。
至秋大熟,迄无殍殕。
黄发垂髫,扶携而归,皆曰:「活我者,崔公也」。
武安之民,纪公善政,闻于朝,愿再留三年。
诣阙下者,五百馀人,时惊异之。
其后出守,专以清净不扰为政;
务在举大纲,略细故,与吏民立教,期于无犯。
推毂士类,率先寒素。
掾属有故人子,诡以其父书求荐章,置金函中。
公举之有物,笑谢而却之,然卒加荐引。
人以此多公,笃于故旧而能掩人之私也。
崇宁中,有诏天下建置佛祠,榜曰「天宁万寿」。
时为遂宁守,奉诏矍然,曰:「此地,上始封之国,可使不先他郡乎?
然民不可劳也」。
乃因城南废寺,庀材治具,躬自督视,鼓舞吏民,不踰月而告成。
民视轮奂之鼎新,初不知追胥之扰也。
大观初太行有黠盗曰李免者,聚徒山谷,时出寇掠,惊扰郡邑。
朝廷遣将兵捕虏无功,乃自梓州路提点刑狱移公河东,专董其事。
公入境,以方略授诸将,按劾其逗挠疲懦、素无状者数人。
由是人人自力,皆倍其勇。
未几,披其党聚。
贼穷请命,诏释之,太行以宁。
请改转运副使
河东地瘠民贫,漕挽岁常不足。
曰:「民不可取也」。
乃尽索诸郡贡赋、山泽之籍与廪吏养兵储边之费,计入以为出。
罢不急之务,讲在官之利,宽恤民力。
明年,储廥皆盈。
初行均籴法,河东俗少种麦,民无以输。
吏恐不能塞责,公独抗疏于朝,论其不可敷办之状。
有旨遂罢籴,公私便之。
诏天下言便民事,在职以八事应诏:一曰议升贡,二曰重守令,三曰经漕运,四曰慎举官,五曰罢榷酤,六曰议财货,七曰罢时估,八曰重农事。
其言皆切于世务,可以见公行己之大略矣。
久之,复除本路提刑
发伏擿奸,郡吏震悚。
先是,有浮屠氏者,为狱词逮引,目以妖贼馀党,久未就捕。
一日,获于晋州,诏公案治。
众谓必诛死,公独辨其非党与,谳于朝,贷之,复为浮屠如初。
人方知公嫉恶出于天资,而其详刑法,民自以不冤,实长者也。
河东凡十馀年,既倦游,慨然有归志,乃买田阳翟将老焉。
方筑室,会以事罢,乃竟请归。
阖门不治外事,绝宾客,专以道家养生鍊气之术为意。
无何,无甚疾而终,享年六十有六,时政和五年七月十四日
公兄弟二人,季曰龠,字元量,布衣从公南北,友爱未尝舍。
大礼,恩当任子,舍其息以先龠,朝廷不从。
叹谓龠曰:「吾弟未禄仕,吾无以见先君」。
既得归,乃谢事,以恩授龠。
命下两月而公卒。
呜呼,可谓君子哉,若人也!
公娶周氏,朝请大夫宗问之女,累封宜人,先公五年卒。
子男三人:曰琥,曰讽,皆早世;
曰嵩,将仕郎
孙男二人:曰孝彦、孝纯,尚幼。
是年八月十七日合葬于阳翟县某原周宜人之茔。
公平生无他嗜好,唯喜藏书,蓄古器,倾家赀以求之不惮。
善作诗,传于士大夫之间,编集于家二十卷。
又自取《唐史》,撰次其人物之美者,各为以纪之,名曰《易览》,亦藏于家。
过昔从仕太原部使者,数得以事见。
公风姿秀整,气温而色庄,口不论臧否,言不及世故。
独好问长生之术,与方士内外丹之诀,熊经鸟伸、吐故纳新之说,靡不造其精微。
盖自弱龄从事于兹,晚岁亦专心致志焉。
曰黄金可必成,飞仙可必学,故年高而齿发不衰,颜如婴儿,殆有得于出世间法者。
夫重于内者必轻于外,故公所至,能以身徇义,爱民利物。
不求赫赫之名,去而人辄思之。
过尝辱公之知,论荐于朝。
又与其弟元量游,复同闾里,讲公生平为详。
乃状其行事,以告当世君子,庶几采摭以志其墓𡑞云尔(《斜川集》卷五。又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
知:原脱,据祠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