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慧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汳水新渠记绍圣三年八月1096年8月25日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九、《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四、《皇朝文鉴》卷八四、《汴京遗迹志》卷一五、《八代四六文钞》第三四册、《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名山胜概记》卷三五 创作地点: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汳句于萧,其阙如玦,《水经》谓河至荥阳,莨荡渠出焉。
渠至阳武,其下为汝蔡水是也。
其出为阴沟,沟至浚仪,其下为涡,别为汳。
汳至蒙别为获,馀波迤于淮阳,东历萧、彭城,入于泗。
《注》谓鸿沟、官度、甾获、丹、浚,与渠一也。
禹塞荥泽而通渠于甫田,其后河绝,旃然入焉,即索水也。
《汉书·地理志》荥阳既有卞水,又有狼汤,而受泲;
蒙有获水,首受甾获,至彭城入泗。
以余考之,《河渠书》云自禹之后,荥阳引河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
而《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入河于甫田,又引而东,明非禹之旧也。
《书》曰济入于河,东出于陶丘北者,入而复出也。
溢为荥者,济之别也。
荥波既猪者,障而东之也。
《周官》又谓豫之川荥、洛,幽兖之川河、泲,则河南无济矣。
其谓莨荡受济,禹塞荥泽而用河者,皆失之。
《汉志》莨荡无出,甾获无始,盖略之也,余谓与《经》合。
而荥水,诸书皆不载,又疑渠、汳为二,而荥有一焉。
杜佑以《经》作于顺帝之后,诡诞无据,而《注》叙渠源,或河或泲,或河泲合,其说不一,次其所经,纷错悖戾,而《志》亦阔略,不具卞始末,盖皆不可考也。
自汉末河入于汳,灌注兖、豫。
永平中导汳,自荥阳别而东北,至千乘入于海,而河于是故渎在新渠之南,《注》所谓绝河而受索自此始。
隋开皇中,因汉之旧,导河于汳。
大业初合河、索为通济渠,别而东南入于淮,而故道竭。
今始东都受退水为臭河,于畿为白沟,于宋为沙,于单石梁,于徐为汳,而入于南清。
南清,故泗也。
盖自三都而东,畿、宋、亳、宿、单、济之间,千里四来。
而故道浅狭,春夏不胜舟,秋水大至,亦不能受也。
萧故附庸之国,城小不足居民,又列肆于河外。
每水至,南里之民皆徙避之,庐舍没焉。
率数岁一逢,民以为病。
绍圣三年县令朝奉郎张惇始自西河,因故作新,支为大渠,合于东河,以导滞而缓溺。
于是富者出财,壮者出力,日劝旬劳,既月而成。
邑人相与语曰:「渠议旧矣,更数令不决,而卒成于吾侯,孰有惠而不报者乎」!
于是不谋而同,欲纪于石,以属余。
余谓张侯其居善守,行峻而言通,以成其名;
以仕善义,不畏不侮,以登于治。
其可纪者多矣,而诸父兄弟独有见于末者何也?
夫善为治者,人知其善而已,至其所善,盖莫得而言也。
渠之兴作有迹,其效在今,此邑人之所欲书也,遂为之书。
八月二十五日彭城陈师道记。
阿里衮明德奏报滇省雨水秋成情形诗以述怀用去年鄂宁奏二麦有收志慰诗韵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六
西陲蒇鸿绩,岂复萌佳兵。
朱波忽跳梁,军务万里萦。
蛮烟瘴雨区,地势昧其形。
以此进𠞰旋,阿瓦卒未平。
师行粮即随,储胥赖粳。
大吏飞章奏,欣可望秋成阿里衮等奏云南二十三府属自入夏以来雨水调匀田禾丰盛农民佥云今岁秋收情形约较上两年尤胜尤广)
国威在必扬,禁旅较前增今春续发京城健锐火器两营劲旅四千赴滇并调荆州成满洲兵四千前往分驻厚集待期追𠞰兵数既增储偫宜裕兹幸年谷顺成足供军食)
苟无庚癸呼,吾心略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