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慧轮”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西域寺(一作 释慧轮 悼叹诗) 初唐 · 义净
五言绝句 押侵韵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
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沙门不应拜俗状 初唐 · 徐庆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
窃以三纲之重。义极君亲。
百姓之先。实资敬爱。
而黄冠缁服。咸均亭育之恩。
谒帝奉亲。顿亏臣子之敬。
本乎教义。颇紊彝伦。
解而更张。抑为通允。
然则道枢邃赜。出乎名言之外。
慧轮广运。超乎心行之表。
经行之侣。庇白马而栖禅。
缮性之流。伫青牛而警契。
虽迹羁有待。而利涉无涯。
诚宜重其道而崇其教。尊其人而异其礼。
是以河上真人。亲纡汉后之跸。
庐山惠远。竟绝晋臣之议。
况复出家殊致。显昧异途羽带田衣。
既匪朝宗之服。乘杯负局。
宁同就养之方。致敬之仪。
未为尽善。若以道虽可尚。
而处非其人。则宜峻彼堤防甄其律行。
不可以人屈道。诚可以道励人。
伏以皇家发庆肇自犹龙之德。宸居体寂。
每崇灵鹫之风。不革前规。
弥光尊祖之义。傥违旧制。
便旷师臣之礼。天涣下覃。
俯令详议。窃怀管见。
辄肆刍词。用检之宜。
非敢取衷。谨议。
海东故神行禅师之碑 唐 · 金献贞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夫法之体也。非名非相。则盲聋智者莫能观其趣。心之性也。若存若亡。则童蒙理者焉可测其源。故有学无学。才尝香钵之饭。二乘三乘。宁得药树之果。言禅𨚗者。即末还本之妙门。因心阶道之元路。归之者销沙劫之罪。念之者获尘刹之德。况乎经年累代。积行成功。深之又深。其极致欤。粤若位登五七。声亘三千。绍佛种。传法灯。即我神行禅师受其记焉。禅师俗姓金氏东京御里人也。级干常勤之子。先师安宏之兄曾孙。积善薰心。曩因感性。年方壮室。趣于非家。奉事运精律师。五缀一网。苦练二年。更闻法朗禅师在䠒踞山。传智慧灯。则诣其所。顿受奥旨。未经七日。试问之曲直微言。冥应以即心无心。和上叹曰。善哉。心灯之法。尽在于汝矣。勤求三岁。禅伯登真。恸哭粉身。恋慕𨚗极。遂以知生风烛。解灭水泡。远涉大阳。专求佛慧。乘危碧浪。不动安心之念。对险沧州。逾策护戒之情。誓愿坚固。承佛神威。孤帆直指。得到彼岸。时属凶荒。盗贼乱边。敕诸州府。切令捉搦。吏人遇而诘之。禅师怡然而对曰。贫道生缘海东。因求法而至耳。吏不得自放。捡系其身。廿有四旬矣。于是同侣俟其无人时。说桎梏而息焉。佥语之曰。汝盍如此耶。答言吁。我于往昔造罪业。故今见罹苦。甘心受之。竟不脱休。斯则忍辱纳污之迹。和光匿耀之事也。事解。遂就于志空和上和上大照禅师之入室。朝夕钻仰。已过三年。始开灵府。授以元珠。不坏微尘。便撮大千经卷。非舒方寸。遍游百亿佛刹。常游泳于性海之深源。恒翱翔乎真空之幽际。洎于和上灭度时。灌顶授记曰。往钦哉。汝今归本。晓悟迷津。激扬觉海。□已归寂。应时豁尔。得未曾有。挑慧灯于虚室。凝定水于禅河。故远近见闻。尊重瞻仰。不可殚载矣。然后还到鸡林。倡导偫蒙。为道根者。诲以看心一言。为熟器者。示以方便多门。通一代之秘典。传三昧之明灯。实可谓佛日再杲自旸谷。法云更起率扶桑。设欲括三达。罩十方。书其迹。写其功庸。讵能记一分之德耳。所冀道身地久。慧命天长。于戏。能感已尽。所应方移。此则导师隐显。理必然故。生平七十有六。大历十四年十月廿一日。终于南岳断俗之寺。是日也。圆穹黯黪。三光为之晦冥。方祇振动。万物因兹零落。甘泉忽竭。鱼龙惊跃其中。直木先摧。猿鸟悲鸣其下。于时素缁饮化。遐迩同声。或闻异香。飞锡空而电奔。或观瑞云。乘杯流而雨骤。泣血焚身。尽心葬骨。殆三纪矣。其处则悬崖万丈。流水千寻。逃名洗耳之隐居。抛世遁迹之幽栖。定沼泓澄。深藏慧日之光。空林萧索。长引禅风之响。北倚独立之高冈。西邻三藏之迥谷。挂烟月于山头。捐金玉于渊底。岂惟地理之崔崒。复乃灵神之洞窟也。记云。鸡足石室。摩诃迦叶守法衣。待慈氏。岂非是欤。世世称岩。今见在兹。成踪自尔。其状如门。门辟之期。未知几许。如是圣迹。其数孔多。难可详悉耳。今我三轮禅师者。宿殖众妙。本有三身。心无自性。悟不由他。同修道业。互作师资。于时安禅馀暇。熟虑寰中。谓言无形之理。不建像而莫睹。离言之法。非著文以靡传。悲夫慈父怀玉而归。穷子得宝几日。是以招名匠。画神影。造浮图。存舍利。烧戒香。洒定水。致恳恻于先圣。将龟镜于季叶焉。有若大隐明朝之贤。栖心道境之士。策念韦提之贵。亚迹圆寂之徒。相顾誓言。我等数人。共承沙佛。齐念尘僧。由是禀紫气于桂菀。挺玉叶于金枝。分鸾镳。驱凤驾。休沐清河之上。泛舟楫于巨川。蹈舞黄屋之下。作栋梁乎大厦。世上可观。于斯为盛。盛必有衰。古人所传。哀哉人世。生也独自以来。死亦共谁而去。欻尔未知过隙。俛仰无有是非。若欲出火宅而登露地。截三有以归一如者。教网多端。不如三觉。助道非一。随喜为最。故忠直之吏。劝洁净之僧。将兹有限之财。造彼无穷之福。于是取石名山。伐木幽谷。刊翠炎。搆绀宇。庶几标万古之景迹。历千秋而不雕。所谓人能宏道。岂虚言哉。善逝遗法。付嘱国家。良有以也。仆以狂简无材。忸怩有愧。欲赞元化。辄录短怀。未净一心之地。讵升三学之堂。冀将萤火之爝。窃助明景之晖。前识早计。焉可以攦指求月。剖卵责晨也哉。惟愿天池有涸。愿海无涯。水旱燋浸。碑铭固存。然后茫茫有识。蠢蠢含灵。灌法水于神器。长道牙于心田。永出爱欲之泥。齐登涅盘之岸云尔。其词曰。
深哉觉海
量等虚空。
无名无相。
寂寂融融。
就中最胜。
三学为宗。
心心传祖。
言语难通。
初因佛起。
来诣溟东。
谁能神解。
则我禅公。
辞亲舍室。
超出樊笼。
入山求道。
踰海寻踪。
韬光被苦。
策念成功。
师资每遇。
目击相逢。
凝神壁观。
独步唐中。
还归日域。
引导偫蒙。
逗机应物。
授药无穷。
兹缘已毕。
化彼天宫。
遗形空谷。
脱影云峰。
同声辐凑。
擗踊摧胸。
慈光已灭。
追恋何终。
有一真僧
亲承法要。
神会一如。
心藏众妙。
非言非默。
即寂即照。
出定暂忆。
偏哀浅识。
彩画神影。
容仪不忒。
更造浮图。
再修功德。
万古千年。
传灯轨则。
金城鼎族。
紫府亲皇。
一心若海。
百谷为王。
前修激发。
结愿平章。
齐沾法雨。
同遇佛光。
清河舟楫。
黄屋栋梁。
寰中所望。
以此为昌。
傥来若梦
荣落无常。
涅槃迢遰。
何不贮粮。
劝僧洁行。
选士忠良。
刻铭雕石。
卜地成堂。
山崩海竭。
此欲无央。
日居月诸。
兹文久彰。
上从有□□至金刚。
四生蠢蠢。
三界茫茫。
飧禅悦食。
饮解脱浆。
咸臻觉道。
速诣真场。
正大师遗界记开宝四年 宋 · 释义楚
 出处:全宋文卷一○、《益都县图志》卷二七
□□乌光蟾彩,数定始终;
圆盖方舆,运移今古。
圣贤愚智,动植蜫微。
禀一气,负四相,熟能□□□。
名有善恶,寿或短长,殁世而称者,实罕得矣。
殁故大师名寿无虚设矣。
大师法讳□□□,俗姓公孙,即唐末博兴之子。
钟离乱,亲里衰亡,宿植因圆,投身释氏。
年十二,□□□惠院主慧轮为师;
十六落发,□年受具。
听习未周,属师迁化。
年二十二,众请□□主。
腱绥有序,行解无亏,重士尚贤,高才博学。
集《辩宗指要》三轴,腾声价于四方;
□□经于二春,出英风于七喻。
是得五侯敬掯,俄承紫绶师名。
仕庶皈心,共仰清名。
□德享寿八十二,僧腊六十三,于开宝元年十一月五日掩化于所住之院。
唏!
名人去矣,释榱凄凉。
慈航覆而八棹停桡,法驾逝而三车逸辔。
寻乃集缁素,备威仪,䌽舆连云,幢幡窣日,天仙童子,菩萨异人,隘路盈备,广构送终之礼。
悲风与□,寒风共吹。
见者吁嗟,哀唱与挽唱,俱伤师徒永别。
于是权遗骨,尽追□,将报慎终,以集殊祐。
门人怀恩等厝其遗界,立尊胜幢,以旌法乳之恩,用福往生之识。
将纪岁华,故实录耳。
大宋开宝四年岁次辛未十月癸亥朔十六日戊寅建立。
小师等:怀感、怀珍。
讲《药师经》:怀莹、怀沼、怀道。
供养主:怀轸。
讲《上生》、《百法论》:怀志、怀悟、怀炜、怀演。
讲《无量寿经》、《百法论》:怀永。
书:怀鉴、怀隐、怀可。
刊石匠孙知朗。
按:《益都金石记》卷二,石刻史料新编本。
赠海幢慧轮大师 明末 · 何绛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
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
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