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法华寺戒坛院 唐 · 万齐融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
或曰。
佛法东度。
律教南流
而云尸罗波罗蜜者何。
华言持戒清净。
般若波罗蜜者何。
华言智慧明了。
故戒为德本。
万善以之为生地。
慧为胜业。
百福由之以出天。
圣人以之而修身防非止恶。
上士以之而度物劝善行慈。
持之而迷倒是生。
虚空不可以十指执捉。
学之而住著为远。
日月不可以两手扪摸。
信矣。
二法之难见也如是。
其有不教而自得。
天然而自知。
持象扇而掌数明珠。
据龟床而心照清镜。
则我元俨律师其人也。
律师俗姓徐氏
晋室南迁。
因官诸暨
遂为县族。
年始十二。
辞亲从师。
事富春僧晖。
證圣元年
恩制度人。
始堕僧数。
隶悬溜寺。
律师幼而明敏。
长而韶令。
标格峻整。
风仪凛然。
迨于弱冠。
乃从光州咨受具戒。
后乃游诣上京
探赜律范。
崇福意律师及融济律师
皆名匠十方。
南山上足。
咸能升堂睹隩。
共所印可。
由是道遵戒品。
名动京师
安国受记。
并充大德。
浚还江左
偏宏四分。
因著辅篇记十卷。
羯磨述章三篇。
至今僧徒
远近传写。
光州岸公
尝因暇寐。
忽梦神僧谓曰。
元俨当为法器。
云何教以小乘。
后乃命宏般若。
由是研精覃思。
采摭旧学。
撰金刚义疏七卷。
古德所不解。
先达所未详。
咸皆发挥光明。
若指诸掌。
誓以一生。
宣讲百遍。
越邑精舍。
时称法华
沙门昙翼曾结庵层巅。
入是法三昧。
感遍吉菩萨。
徒观其塔类多宝涌出以證经。
宫如转轮飞行而听法。
双乌所以示兆。
今尚翔鸣。
六象所以呈奇。
时犹隐现。
不可得而思议者。
盖斯之谓欤。
信如来之福庭。
是菩萨之隐岳
大师乃考槃是卜。
束钵深栖。
建置戒坛
招集律行。
若夫秦衡上士
燕代高僧
数若稻麻。
算同竹苇。
伏膺请益。
蹑屩担簦。
宴坐不出。
几三十载。
开元二十四年
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持法镜
握神珠。
亲注金刚般若经。
诏颁天下。
宣诵。
都督河南元彦冲。
躬请律师
重光圣日。
律师阐扬幽赞。
允合天心。
令盲者见日月之光。
聋者闻雷霆之响。
师之演畅。
盖有力焉。
夫乐小法者。
迷自我而为病。
通大方者。
懵开空之法道。
若夫会三归一。
触理冥事。
自优波离已下。
犹或病诸。
律师纲纪小乘。
演畅大法。
晤佛境之非有。
识魔界之为空。
故能使涅槃将生死一如。
烦恼与菩萨齐致。
发心而登佛地。
非我而谁。
白黑归依。
当仁不让。
僧护法师常居石城。
宴坐青壁
仰其中峰。
如有佛像。
愿造十丈。
以图兜率。
良愿未谐。
护公长逝。
梁武皇帝僧祐律师驰传经理。
规模刻划。
意匠才施。
俄而山冢崒崩。
全身坐现。
合一百五十尺。
虽金石丝竹。
四天之供施常闻。
而功德庄严。
十方之镂镌尚阙。
律师乃内倾衣钵。
亦外率檀那。
布以黄金之色。
镕以白银之相。
铜锡铅锴。
球琳琅玕。
七宝由是浑成。
八珍于焉具足。
虽宝积献盖。
界现三千。
迦叶贡衣。
金踰十万。
如须弥之现于大海。
若法日之出于高山。
此又律师之功德。
不可思议者也。
洺州刺史徐峤之
工部尚书徐安贞
咸以宗室设道友之敬。
国子司业康希铣。
太子宾客贺知章
朝散大夫杭州临安县朱元慎。
亦以乡曲具法朋之礼。
开元二十六载
恩制度人。
采访使润州刺史齐浣
越府都督敬诚采访使卢见义。
泗州刺史王弼
无不停旟净境。
禀承法训。
齐公乃方舟结乘。
奉迎律师丹阳馀杭吴兴诸郡。
令新度诸僧。
躬受具戒。
广陵迄于信安
地方千里。
缁黄道俗受法者。
殆出万人。
凡礼佛名经一百遍。
设无遮大会十筵。
而人境住持。
举无与比。
夫秉法传授
从佛口生。
有门人法华昙俊崇默龙兴崇一开元智符称心崇义香严怀节宝林洪霈觉允。
灌顶皆不倾油钵。
无漏浮囊。
经不云乎。
旃檀林
旃檀围绕。
师子王
师子围绕。
律师之威师有在。
法主之功德不刊。
呜呼。
三界无安。
百龄共尽。
此生已遗于后息。
他世应见于前心。
天宝三载岁次壬午
化缘已毕。
十一月三日
现疾于绳床。
七日午时
坐终于戒坛院
春秋六十有八。
其月二十五日
窆于寺南秦山之下。
高树双塔
光明踰于白云。
列植千松。
秀色罗于明月。
经始则神邕崇晓。
住持则惟湛道昭
并躬护圣场。
亲传智印。
其馀三千门人。
五百弟子。
承般若之深法。
受毗尼之密行。
尽号颛门
无待弥勒。
令并列载碑阴。
用摽律序。
律师凶问时。
余忝外役。
永怀德音。
谓如昨日。
及瞻斯拱木。
已十有馀秋。
私念生涯。
自怜何极。
庶依神理。
敢作铭云。
律师堂堂。
宗高偃王
才华骨贵。
戒美名香。
佛国柱石。
僧门栋梁。
毗尼玉色。
般若金光。
我闻二法。
难信难解。
等有开遮。
平无高下。
生生草系。
节节支解。
念电不停。
身尘自假。
观生若幻。
视息犹风。
慧明日月。
戒性虚空。
不远无相。
修行在中。
善矣真匠。
贤哉法雄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示化众生。
随缘悟入。
去来三界。
无苦无乐。
常行一乘。
日用斯给。
哀哀释子。
资父惟师。
痛失瞻仰。
悲深住持。
方坟永翳。
圆塔长辞。
何时踊现。
更绍迦维。
巴陵刘处士(一作巴陵刘处士东斋作)739年 盛唐 · 王昌龄
 押纸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一作门)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新昌县石城山大佛身量记咸平五年 北宋 · 释辩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会稽掇英总集》卷一九、《会稽志》卷九
剡溪之东三十里,而远属新昌县,有石城曰隐岳,实天台之西门。
县五六里而近,双峦骈耸,状犹琢削。
实其表,无瑕隙,而草树不得植;
虚其中,无翳隘,而虎豹不得入。
豁然若堂奥,窅然若龛室,诚造物者独有意于是焉。
其左右前后皆圆岑峙峰,胥以环卫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古律诗并序) 其三 隐岳 北宋 · 释显忠
 押屋韵
融结自何时,曾为几陵谷。
不见昔贤踪,空遗此岩腹。
一径斸烟蓁,千里老云木。
寻常人到稀,虎豹暗栖宿。
五马山 宋 · 李从训
 押词韵第四部
北山从何来,昆岷而鼻祖。
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
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
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
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
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
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
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
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
其间诸名流,晋宋最旁午。
我惭貂尾续,于汝竟何补。
登楼览清秋,黄菊满樽俎。
持螯送新酒,醉为山起舞。
人生行乐耳,无徒与羊祜明田琯万历新昌县志》卷三)
宝印叔示诗且索碑刻以南明山六大字为献紫芝隐岳岩)仍次韵 南宋 · 王十朋
不才讵可登台省,早问君王觅闲冷。
聊寻商岭绮与园,未羡云台寇并耿。
挂碑满屋宁寮饥(自注:来诗云满屋挂碑光耿耿。),嗜好与叔真相宜。
试寄南明六大字,想像年少西游时。
张王臣王臣送示渠与僧普泾、道士胡嗣和衫字诗,易喃为南,因次其韵) 南宋 · 廖行之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词伯今犹从事衫,追风才轶谢羸骖。
浪传齐己江左,不见弥明隐岳南。
骚读正堪供痛饮,篪音那许接高谈。
君家况有輶轩法,乞与新编得细参。
抱川 其二 丁酉 明 · 柳梦寅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于于集卷之一北绣录
客行当午税征鞍,丛灌阴阴五月寒。
诗恼倦魂寻物色,眼牵归思入云端。
轰雷隐岳僧疑鼓,乱雹弹林鸟怕丸。
十载四方惭驲骑,今年又作绣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