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水调歌头 其一 四月四日自寿,用玉林韵,兼效其体 宋 · 冯取洽
押萧韵
林叶润而密,莺语老犹娇。
懒翁哪记生日,兀兀度昏朝。
勘破富贫贵贱,参透死生寿夭,至竟本同条。
胸次绝疑碍,物外自超遥。
又何尝,贪七贵,慕三乔。
溪山吾所自有,宜钓更堪樵。
窃笑傍门小法,休觅驻颜大药,揠长只伤苗。
造化大炉耳,愚智一齐销。
送才上人再往湖南 元初 · 圆至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牧潜集卷一
近闻归又出,何事迫身忙。
春路晴犹滑,山亭晚更长。
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
旧日曾行处,因君思不忘。
南濠诗话:元僧圆至工于古文,而诗尤清婉。其寒食各云云。他如云云。其造语之妙,当不减于惠勤、参寥辈也。
欧阳公虽不到杭而惠勤师思之因所居有涌泉出因名之曰六一泉 元 · 周权
欧公天人世无匹,六物之中目为一。
孤山山下西湖西,飞梦逍遥绕云石。
凿开瑶窟迸银泉,水镜胸中湛虚白。
是心洞洞何所容,内照此泉皆外物。
坡翁好事镌苍珉,醉墨雄翻扛鼎笔。
至今草木馀清辉,冠剑一时随戏剧。
两翁神与造化游,鞭驾风霆挥八极。
垂光后世几千年,名不可磨泉不竭。
冠岳山禅觉庵澈首座。惠草佐饭石茸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五
我吟江上月,师卧岭头云。
踪迹虽然异,音声似得闻。
幸今垂茂渥,从此揖清芬。
何日身强健,风窗语夜分。
送懒翁弟子印大藏海印寺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八
舍利光芒照刹尘,门生干事有精神。
伽倻海印印全藏,自道无为闲道人。
天阔春光方浩荡,云收山势更嶙峋。
归来明效非难见,九五箕畴献紫宸。
珠禅者求铭石钟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五
斲却云根作大钟,深藏舍利示无穷。
未知劫火随风起,更有何人拜懒翁。
题聪无闻卷。卷首有懒翁山水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五
万树长松云满天,苍崖深处挂飞泉。
平生自厌生三耳,何日相从学坐禅。
待丰禅师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九
尘尘刹刹笔生风,心画方传勤懒翁。
莫惜馀阔寻老牧,净名方丈本来空。
松风轩诗。绝涧特来索赋 元末明初 · 李穑
押庚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六
月入浊水月无影,风触顽石风无声。
树木然后风振荡,水泉然后月分明。
江于水也最洁净,松于木也尤峥嵘。
乃知相遇异于常,豁达之士取之名。
懒翁江月似奋白,绝涧松风今又清。
月白风清大平曲,寥寥天地谁能赓。
我今把笔歌松风,笔底髣髴松风生。
松风摇月江涌波,对境淡然忘世情。
大空至静万古碧,声色何从而满盈。
况今描出影中影,适使外物摇吾精。
且向松风江月两佳处,高卧鼻息如雷鸣。
懒翁在清州菩萨寺。儿子□往谒。翁手写云山图赠之。拯以示予。即题一绝 元末明初 · 郑枢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圆斋先生文稿卷之中
明窗点笔写云山,料得禅翁意颇闲。
要识画中离相处,层峦古刹白云间。
送霜泉长老 元末明初 · 韩脩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柳巷先生诗集
懒翁高弟号霜泉,眸子暸然冰雪颜。
未向石头曾踢倒,草鞋遮莫万重山。
丁巳八月庚午。自芦滩放舟。顺流而下。泊于神勒寺。有无及头陀者。煮茗之馀出示伽佗二轴。乃江南禅子相赠之作也。无及。懒翁尚和高弟。弟子早蒙印可。遂远游吴楚闽越之间。遍礼诸名师。寻探蕴奥。敛而东归。去年夏。懒翁示寂于此。无及与其徒烧之。拾舍利头骨安于北冈。造石钟压之。因以居焉。无及可谓不背其道而无负其师者矣。予甚嘉之。题诗卷末。以塞其请云尔 元末明初 · 金九容
五言排律 押江韵 出处:惕若斋先生学吟集卷之上
拃棹回芦濑,松舟系石矼。
烟霞光杳杳,钟鼓响摐摐。
古寺亭台好,居僧鬓发厖。
拂衣游上国,飖锡访南邦。
彼佛心难见,渠僧道少双。
清风吹老树,明月满长江。
说法龙应听,参禅鬼自降。
往来幽兴熟,苔径接蓬窗。
即事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五
雪消冰释涨溪流,方觉山居事事幽。
鸟语春风来屋角,鸦翻暮景过峰头。
世缘渐渐纷难解,野兴陶陶浩未收。
最爱懒翁诗一句,得休休处且休休。
题懒翁和尚云山图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一
青山隐映白云中,远近奇观一一穷。
半幅华笺心万里,方知妙笔即神通。
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五言排律 押漾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四
清风轩圆禅者。溪月轩无学之门徒。号曰寂峰。盖有志者也。一日过予曰。吾辈之所业。专以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事。故有行脚之说焉。吾师嗣法于懒翁。吾于懒翁。义当为孙。惟我先祖师普济尊者。越至正戊子。入燕都参见指空。庚寅秋。到江浙参见平山。壬辰夏。到婺州参见千岩。皆传密付而来。其五六年间。遍参需语之处甚多。人虽逝矣。行脚之遗躅完然。吾欲南游。一观先师游览之迹。以偿平生之志。即今行矣。予应之曰。圆之言也是矣。然其志则何哉。切惟懒翁。志于大道。不惮道里之险阻。单游万里。参访明师。契明宗旨。苟以是求之。上人之志即懒翁之志也。上人真勉之哉。吾东方与中国相距道途虽远。方今圣天子之风化。一视同仁。四海衣冠文轨混一无间。又复干戈已定。一无道途之艰梗。且上人之道与行俱有馀力。三观之理。般若之用。足乎已无待于外。真释门之一法器也。然则其于天下丛林。到处何所不容乎。若非穷究其教深于慕道者。不能也。此去也非惟归敬先师契悟之处。实释子得意行脚之秋也。予所区区临分之意。安足尽言。乃嘉其志壮其行。书一诗以赆之。
萧洒乎容仪,恢弘乎识量。
一盂生计轻,万里归心壮。
最早离尘埃,不曾少盐酱。
闽吴为浪游,楚越亦闲放。
欲跨渡江芦,常携扶路杖。
宗风嗣阿谁,普济大和尚。
送云游子觉宏游江浙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押庚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二
幽谷宏师。明信人也。自龆龁染削学道。游诸名山。业既就。参预江月轩懒翁之门。为弟子职。每处丛林间。为徒众所推。再经藏主之任。视经得般若之义。读论悦三观之理。一日。辞众入于金刚山。木食涧饮。昼夜服习。有佛处急回头。无佛处不着脚。歌咏道趣。修而行之者十有馀年矣。越今年秋七月自恣日后。携瓶锡出山而来告予曰。学者不可匏系一隅。我欲远游江浙。参访明师。即今行矣。答曰。吾东国与江浙之地。相距水陆万里。其风水阴阳之气。与吾土不同。况复干戈未定。道里甚艰。师惟一杖行装。无一支身保命之具。其可安然无心乎。师笑而且曰。夫佛者以法为身。以慧为命。以禅悦为食。以慈悲为衣冠。以法界为堂奥。元无生灭增减彼此之别。抑又敬而信。恭而礼。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忧其道途之艰梗。身命之安危哉。仆见师之明信。诚有感于予心。予听其言而壮其行。于是别作短章以赠之。
东韩与中国,相距万里程。
一身本无住,远去孤云征。
棱棱容貌壮,炯炯心源明。
此去多所获,且问将何行。
甚么为客处,这个勿人情。
步步踏翻华藏海,大千沙界致升平。
赞懒翁真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三
毒心雄胆入于燕,强被胡僧毒口宣。
毒口毒心相契处,东韩日月照西乾(胡僧指空也)。
参见指空得髓,斩新锋焰发硎。
日出榑桑照遍,馀辉一幅丹青。
鹧鸪天 送竹溪轩信回禅者游江浙词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押侵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五
三韩无学,本寂二师皆懒翁门之秀者也。翁信而待之异于众。及懒翁示寂之后。一国禅流敬而致礼。尊荣无对。上人投于二师为弟子。而于懒翁。义当门孙也。盖其学道修习。从可知矣。今欲远游江浙。飞锡而去。其意无他。切欲参访明师。亦归敬懒翁旧游之地也。若用其有馀力之智行。历参天下善知识。则必于无所得处有所得矣。作短歌以赆行云。
布袜青縢意趣深。
欲参天下大丛林。
只条杖抹千峰影,一片云含万里心。
无孔笛,没弦琴。
必应今去遇知音。
要看普济曾游处,须向平山古道寻。
戏题僧诗卷 其二 元末明初 · 成石璘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独谷先生集卷下
松皮橡栗窠云庵,懒翁无学曾历参。
观恶言时须似蜜,亦是成吾之善男。
张元惠药酒 明 · 罗伦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三
药和云液效方神,日日山妻泣四邻。
食旨自知非宰我,独醒谁信是灵均。
谁将鹚杓分馀滴,欲脱鹴裘换一巡。
忽报白衣人送至,玉壶持送曲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