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壬辰诏书(二年) 东晋 · 晋成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
占山护泽,强盗律论,赃一丈以上皆弃市(《宋书·羊玄保传》。有司捡壬辰,诏书云云。羊希壬辰之制,其禁严刻,停除咸康二年壬辰之科。)
羊太常辛夫人传(《御览》八百十五题如此) 晋 · 羊秉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九
夫人字宪英,尉肃侯毗之女(已上从《御览》补。),聪明有才鉴。
文帝陈思王争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
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君主宗庙社稷者也。
代君不可以不戚;
主国不可以不惧。
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
司马宣王将诛,因出,闭城门。
大将军司马鲁芝府兵,犯门斩关,出城门赴,来呼敞俱去。
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
宪英曰:「天下事不可知。
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以后事付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
曹爽太傅俱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行以骄奢,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
敞曰:「然则事就乎」?
宪英曰:「得无殆就。
之才非太傅之偶也」。
敞曰:「然则敞可以无出乎」?
宪英曰:「安可以不出!
职守,人之大义也。
凡人在难,犹或恤之;
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不可也。
且为人死,为人任,亲昵之职也。
从众而已」。
敞遂出。
宣王果诛
事定之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钟会镇西将军,宪英谓从子羊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
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曰:「季母勿多言」。
其后请子琇为参军
宪英忧曰:「他日见钟会之出,吾为国忧之矣。
今日难至吾家,此国之大事,必不得止也」。
琇固请司马文王文王不听。
宪英语琇曰:「行矣,戒之!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
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唯仁恕乎,汝其慎之」!
琇竟以全身。
宪英不好华丽,上夫人《鼠军》子帔,缘以绵,不肯服;
从外孙胡母扬上夫人锦被,夫人反卧之(已上六句从《御览》补。案:如《御览》,则全篇皆称夫人,今称宪英者,《世语》改耳。)
年至七十有九,泰始五年(《魏志·辛毗传》注引《世语》。案:《晋书》全用此。)
羊玄保 南朝宋 · 羊欣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玄保太山南城人
晋安帝时楚台太常博士,遭母忧,服阙,何无忌诸葛长民俱版为参军,不就,除临安,寻为武帝镇军参军库部永世
武帝太尉,复以为参军,转主簿丹阳丞。
少帝时入为尚书右丞,转左丞司徒长史黄门侍郎
文帝即位,出为宣城太守,寻为廷尉,迁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衡阳王义季右军长史南东海太守,加辅国将军,入为都官尚书左卫将军,加给事中、凡阳尹、会稽太守
吴郡太守,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加光禄大夫
孝武即位,以为散骑常侍,领崇宪,迁金紫光禄大夫,进位光禄大夫,迁散骑常侍特进,大明八年卒,年九十四,谥曰定
陈吏民亡叛制 南朝宋 · 羊欣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
今立殊制,于事为苦。
臣闻苦节不可贞,惧致流弊,昔龚遂譬民于乱绳,缓之然后可理;
黄霸以宽和为用,不以严刻为先。
臣愚以为单身逃役,便为尽户。
今一人不测,坐者甚多,既惮重负,各为身计,牵挽逃窜,必致繁滋。
又能禽获叛身,类非谨惜,既无堪能,坐陵劳吏,名器虚假,所妨实多,将阶级不足供赏,服勤无以自劝。
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应与天下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
民离忧患,其弊将甚。
臣忝守所职,惧难遵用,致率管穴,冒以陈闻(《宋书·羊玄保传》。)
列叙元嘉赞扬佛教事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元嘉十二年五月乙酉,有司奏丹阳尹萧摹之上言,称佛化被于中国,已历四代,塔寺形像,所在千计,进可以击心,退足以招劝。
而自顷世以来,情敬浮末,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旧宇颓圮,曾莫之脩,而各造新构,以相夸尚,甲第显宅,于斯殆尽,材铜采,糜损无极。
违中越制,宜加检裁,不为之防,流遁未巳。
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诣所在二千石,通发本末,依事列言。
本州必须报许,然后就功。
其有辄铸铜制辄造寺舍者,皆以不承用诏书律论。
铜宅材瓦,悉没入官,奏可。
是时有沙门慧琳,假服僧次,而毁其法,著《白黑论》。
衡阳太守何承天,与琳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诋呵释教。
永嘉太守颜延之太子中舍人宗炳,信法者也,检驳二论,各万馀言。
琳等始亦往还,未抵迹乃止。
因著《明佛论》以广其宗。
帝善之,谓侍中何尚之曰:「吾少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时秀,率皆敬信故也。
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
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文之难《白黑论》,明佛法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
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
近萧摹之请制未全经通,即巳相示,委卿增损,必有以式遏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著令耳」。
尚之对曰:「悠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蔽,独秉愚勤,惧以阙薄,贻点大教。
今乃更褒拂,非所敢当。
至如前代群贤,则不负明诏矣。
中朝已远,难复尽知;
渡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郤超、王坦、王恭王谧或号绝伦或称独步,韶气贞情,又为物表。
郭文谢敷戴逵等,皆置心天人之际,抗身烟霞之间。
高祖兄弟,以清识轨世,王元琳昆季,以才华冠朝,其馀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略数十人,靡非时俊。
论所列诸沙门等帛昙邃者,其下辈也。
所与比对,则庾元规
自邃以上,护诸公,皆将亚迹黄中,或不测人也。
近世道俗较谈便尔。
若当备举夷夏,爰逮汉魏,奇才异德,胡可胜言?
宁当空失性灵,坐弃天属,沦惑于幻妄之说,自陷于无征之化哉。
陛下思洞机表,虑象外,钩深致远,无容近取于斯。
自臣等以降,若能谨推此例,则清信之士,无乏于时,所谓人能弘道,岂虚言哉。
慧远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
世主若能剪其讹伪,奖其验实,与皇之政,并行四海,幽显协力,共敦黎庶,何文景,独可奇哉。
使周汉之初,复兼此化,颂作刑清,倍当速耳。
窃谓此说,有契理奥。
何者?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
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
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
此举戒善之全具者耳。
若持一戒一善,悉计为数者,抑将十月二三矣。
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
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
四百之狱,何足难错?
《雅》《颂》之兴,理宜倍速。
即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也。
论理则其如此,征事则臣复言之。
前史称西域之俗,皆奉佛敬法,故大国之众数万,小国数百,而终不相兼并。
内属之后,习俗颇弊,犹甚淳弱,罕行杀伐。
又五胡乱华以来,生民涂炭,冤横死亡者,不可胜数,其中误获稣息,必释教是赖。
佛图澄入邺,而石虎杀戮减半;
洮池塔放光,而苻楗椎锯用息。
蒙逊反噬无亲,虐如豺虎,末节感悟,遂成善人。
法逮道人,力兼万夫,几乱河渭,面缚甘死。
以赴师范,此非有他,敬信故也。
夫神道助教,有自来矣。
雷霆所击,暑雨恒事,及展庙遇震,而书为隐慝;
之朝,冤死者不可称纪,而周宣晋景,犹以深刑受祟。
检报应之数,既有不符;
征古今之例,只更增惑。
以经文载之,以彰劝戒,万一影像,犹为深切,岂若佛教,责言义则有可然可信之致。
考事实又无乖巳妄之咎。
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并即表身世,众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继,所以为劝戒,所以为深切,岂当与彼同日而谈乎?
而愚暗之徒,苟遂毁黩,忽重殉轻,滞小迷大,恚僧尼之绝《片半》育,嫉像塔之费朱紫,此犹生民覆载之德,日用而不论;
吏司苦堙瘗之劳,有时而诋慢。
慧琳承天,盖亦然耳。
萧摹启制,臣亦不谓全非,但伤蠹道俗,最在无行僧尼,而情貌难分,未可轻去。
金铜土木,虽糜费滋深,必福业所寄,复难得顿绝。
臣比思为斟酌,进退难安。
今日亲奉德音,实用夷泰」。
吏部郎羊玄保在座,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臣所宜预。
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孙吴尽吞并之计,将无取于此邪」?
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
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仁德则兵气衰。
若以孙吴为志,苟在吞噬,亦无取之道,岂唯释教而已」。
帝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弘明集》。)」。
南台不开门启 南朝宋 · 王昙首
 出处:全宋文卷十八
既无墨敕,又阙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元嘉二年,虽有再开门例,此乃前事之违。
今之守旧,未为非礼。
但既据旧使,应有疑却本未,曾无此状,犹宜厥咎。
其不请白虎幡银字棨,致门不时开,由尚书相承之失,亦合纠正(《宋书·王昙首传》,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尝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应须白虎幡银字棨,不肯开门。尚书左丞羊玄保奏免御史中丞傅隆以下,昙首继启。)
和香方序 南朝宋 · 范晔
 出处:全宋文卷十五
麝本多忌,过分必害;
沈实易和,盈斤无伤。
零藿虚燥,詹唐黏湿。
、苏合、安息、郁金,㮈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宋书·范晔传》,此序所言,悉以比类朝士,麝本多忌,比庾炳之。零藿虚燥,比何尚之。詹唐黏湿,比沈演之。枣膏昏钝,比羊玄保甲煎浅俗,比徐湛之。甘苏合,比慧林道人沈实易和,以自比也。)
上表自理 南齐 · 陆澄
 出处:全齐文卷十五
周称旧章,汉言故事,爰自河雒,降逮淮海,朝之宪度,动尚先准。
若乃任情违古,率意专造,岂谓酌诸故实,择其茂典。
案遐启弹新除咨议骠骑大将军军事沈宪太子庶子沈旷、并弟息,敕付建康,而被使,旷受假,俱无归罪事状。
臣以不纠等为失。
伏寻晋宋左丞案奏,不乏于时,其及中丞者,从来殆无。
王献之习达朝章,近代之宗,其为左丞,弹司徒王濛惮罚自解,属疾游行,初不及中丞
桓秘不奔山陵,左丞郑袭不弹,直弹中丞孔欣时,又云别摄兰台检校,此径弹中丞之谓。
左丞庾登之奏镇北檀道济北伐不进,致虎牢陷没,蕃岳宰臣,引咎谢愆,而责帅之劾,曾莫奏闻,请收治道济,免中丞何万岁。
夫山陵情敬之极,北伐专征之大,霸季之贵,道济元勋之盛,所以咎及南司,事非常,然事犹非及中丞也。
今若以此为例,恐人之贵贱,事之轻重,物有其伦,不可相方。
左丞江奥弹段景文,又弹裴方明
左丞甄法崇弹萧珍,又弹杜骥,又弹段国,又弹范文伯
左丞羊玄保又弹萧汪;
左丞殷景熙弹张仲仁
左丞何承天弹吕万龄。
并不归罪,皆为重劾。
凡兹十弹,差是、旷之比,悉无及中丞之议。
左丞荀万秋、刘藏、江谧弹王僧朗、王云之、陶宝度,不及中丞,最是近例之明者。
弹在今龛𨛫之后,事行圣照。
远取十奏,
近征二案:自宜依以为体,岂得舍而不遵?/臣窃此人乏,谬奉国。今遐所纠,既行一时,若默而不言,则向为来准,后人被绳,方当追请,素餐之责,贻尘千载。所以备举显例,弘通国典,虽有愚心,不在微躬。请出臣表付外详议。若所陈非谬,裁由天鉴。(《南齐书·陆澄传》,建元元年,骠骑咨议沈宪等坐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等晏然。左丞任遐不纠,请免官。上表自理。)
刊革山泽旧科议 南朝宋 · 羊希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壬辰之制,其禁严刻,事既难遵,理与时弛。
而占山封水,渐染复滋,更相因仍,便成先业,一朝顿去,易致嗟怨。
今更刊革,立制五条。
凡是山泽,先常气𪸕熸虑种养竹木杂果为林弛,及陂湖江海鱼梁䲡鲚场,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
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
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
第五第六品,二顷;
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
九品及百姓一顷。
皆依定格,条上赀簿。
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
先占阙少,依限占足。
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
有犯者,水土一尺以上,并计赃,依常盗律论。
停除咸康二年壬辰之科(《宋书·羊玄保传》,大明初,希以云云,从之。又《南史》三十六。)
奏劾陆澄 南朝宋至南齐 · 褚渊
 出处:全齐文卷十四
宋世左丞苟伯子弹彭城张道欣等,坐界劫累发不禽,免道欣等官;
中丞王淮不纠,亦免官。
左丞羊玄保豫州刺史管义之谯梁群盗,免义之官;
中丞傅隆不纠,亦免官。
左丞羊玄保又弹兖州刺史郑从之滥上布及加课租绵,免从之官;
中丞傅隆不纠,免官。
左丞陆展弹建康令丘珍孙、丹阳孔山士劫发不禽,免珍孙、山士官
中丞何勖不纠,亦免官。
左丞刘矇弹青州刺史刘道隆失火烧府库,免道隆官;
中丞萧惠开不纠,免惠开官,左丞徐爰右卫将军薛安都属疾不直,免安都官;
中丞张永结免。
謏闻肤见,贻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识,请以见事免所居官(《南齐书·陆澄传》)
羊希(三年)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七
希卑门寒士,累世无闻,轻薄多衅,备彰历职。
徒以清刻一介,擢授岭南,千上逞欲,求诉不已,可降号横野将军(《宋书·羊玄保传》。)
上言山湖之禁 南朝宋 · 刘子尚
 出处:全宋文卷十四
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替而不奉,𪸕山封水,保为家利。
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
斯实害治之深弊,为政所宜去绝,损益旧条,更申恒制(《宋书·羊玄保传》,大明初,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上言。)
答诸求官人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自古有吏部尚书者,品藻人伦,简其才能,寻其门胄,逐其少多,量其官爵;
但古来数千年,非无明时也,非无明主也,自有才用虽美,阶级不通,门户虽高,官资殊屈,若斯人者,其例甚多,请问诸君,此是何义?
夫一千钱一斛米之多少,犹关相禄,况复皇朝官爵,理系玄天,内典谓之为业,外书称之为命,五行有驿马之言,六甲官鬼之说,必令驿马时发,官鬼克身,所望偕荣,便当果遂,如其不尔,决是难谐,岂可改尚书官鬼,驱老仆为驿马邪?
若见问尚书,何不分判用,与不用,许与不许,仆答云,君非屈滞,岂可相期,决言应果,若今驿马差爽,便是乖信,此关君命,仆何以相答邪?
朝散之流,行止之属,门户相似,人才不殊,选家斟酌,无能为尔。
若涉大位清官,悉由玄命,夫人君宾用,并是前缘,故宋文帝云,「人世岂无运命,每有好官缺,辄忆羊玄保」,梁武帝云,世间人言有目色,我特不目色范悌,「自此而论,岂非前业?
且世谚云,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
梁孝元帝承侯景之凶荒,王太尉荆州之祸败,尔时丧乱,无复典章,故使官方,穷此纷杂。
绍泰太平,及永定之时,圣朝草创,尔时州州自帝,郡郡称王,天下干戈未息,尚无条序,兼以府库空虚,赏赐悬乏,白银之宝难得,黄纸之板易营,权以官阶,代于钱绢,义存抚绥,无计多少。
又有非旧非勋,非地非才,托节将而求官,因时人以买位,卖官既贱,皆为清显,致令员外常侍,路上比肩,咨议参军,市中无数,四军五校,车载斗量,岂是朝章,应其如此?
今衣冠礼乐,日富年华,主上体成王之风,太傅弘周公之德,西戎北狄,畏我王威,时既清矣,时既平矣,何可犹作乱世意,而觅非分之官邪(《陈书》南史作何可犹作旧意,非理望也。)
凡人所以称屈滞者,身已不无寸能,官又不及父祖,既是明时,可以于邑
所见诸君,多逾本分,犹言太屈,未喻高怀。
若问梁朝朱领军异亦为卿相,此不逾其本分邪?
此是天子所拔,非关选序旧章。
秦有车府令赵高,直至丞相,汉有庙令田千秋,亦为丞相,此复可为例邪?
仆七十之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曾无嫌隙,差可周旋,非欲令君,作此怨诉;
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去年疾患,亦馀气息,不能相答,通作此书,所望诸贤深明鄙意。
徐君白(《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又《陈书·徐陵传》《南史·徐陵传》,并有删节。)
夏侯评事 唐 · 方干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姹女 杨玄宝 梅子真
傍窥盛德与高节,缅想应无前后人。
讲论参同深到骨,停腾姹女立成银。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朱紫侯门犹不见,可知岐路有风尘。
送棋客 唐 · 陆龟蒙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满目山川似势棋,况当秋雁正斜飞。
金门若召羊玄保赌取江东太守归。
宋 羊玄保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运命将来各有期,好官才阙即思之。
就中堪爱羊玄保,偏受君王分外知。
允迪和诗吝弗出而约以棋取之再次韵 北宋 · 赵鼎臣
 押阳韵
人烂柯山,坐隐多奇方。
我昔梦见之,正争紫罗囊
岂独寸筦窥,固已一脔尝。
至今不语妙,了了皆中藏。
陋哉王积薪,亦复干帝皇。
远矣羊玄保,恨不同闾乡。
谁与子方子,忽作斗鸡昂。
居然镗其鼓,甚矣子之昌。
吾师乃庖丁,未尝婴刃芒。
遥知吾发短,不必终缨长。
明朝受敌降,筑坛千步强。
沙溪委道周,北苑陈中堂。
想复闻我言,怒欲奋臂当。
竟无百胜策,空有九回肠
张炳 南宋 · 释绍嵩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怪服先生众骇闻,卖刀买犊便耕耘。
棋功过却杨玄宝,赋咏思齐郑广文。
直为篇章非动众,忽携书剑远辞群。
行行快趁风烟阔,得句不妨时策勋翁元广汪彦章方干郑谷方干韦庄赵昌国张君量
庾公见和。复次韵奉答 其一 金 · 李奎报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十七
君不见五侯富贵熏天时,肉为之山酒为池。
杯盘器皿想极侈,未闻水精为饮卮。
昨日西垣汗流体,敲蒸如坐深甑底。
忽向君家吸得水精杯,浑身爽若寒冰贮。
莫嗟未趁红杏折,莫恨未呼倾国色(君诗有及)
腰钱驾鹤那得兼,已感深恩至铭刻。
雕金镂玉是儿戏,较君所宝诚陋矣。
我初把玩惊欲掷,龟手那宜侵腻理。
古来聚散抟沙,好倩佳人唱踏莎。
莫教一日杯心空,百岁浮生不饮何。
千金散尽君勿惜,醉乡路坦舍安适。
此杯此酒至今犹在眼,云母微笼琼液碧。
贵人之家贵奇蓄,往往多为尤物渎。
酒杯虽侈未为害,本是慰宾情所属。
皇天宁肯乾君觞,时遣王母添仙浆。
可喜来时深有约,浅斟低唱劝我尝。
嗟予已是白须翁,今年齿豁头又童。
无复少年风调在,何颜更与红裙同。
座中若有羊玄保,与决雌雄令绝倒(子尝誇手谈),馀勇倾卮亦足送吾老。
永嘉方子谦能诗奕品在第二过武昌吴明卿特作长歌赠之既而薄游金陵无所遇将谒东诸侯于其行也得四绝句续明卿 其三 明 · 王世贞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枰棋了一篇诗,谒遍诸侯橐尚垂。
宣城若遇羊玄保,为乞当年赌郡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