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萧承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梁州平下诏(十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萧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随府转宁朔司马,太守如故(《南齐书·高帝纪》上。)
长沙王义欣手书(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萧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
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详之(《南齐·高帝纪》上,承之济南太守拒虏,文帝以其有全城之功,与义欣手书。承之道济无素,事遂寝。)
竟陵王诞罪状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九
臣闻神极尊明,大仪所以贞观;
皇天峻邈,玄化所以幽宣。
故能经纬氓俗,大庇黔首。
庶道被八纮,不遗疏贱之赏;
威格天区,岂漏亲贵之罚。
此不刊之鸿则,古今之恒训。
谨案元嘉之末,天网崩褫,人神哀愤,含生丧气。
司空竟陵王诞义兼臣子,任居藩维。
进不能泣血提戈,忘身徇节,退不能闭关拒险,焚符斩使。
遂至拜受伪爵,欣承荣宠,沉沦奸逆,肆于昏放。
以妻故司空臣湛之女,诛亡馀类,单舟遄遣,披猖千里,事哀行路,贼忍无亲,莫此为甚。
故山阴令傅僧祐诚亮国朝,义均休戚。
重门峻卫,不能拒折简之使;
岩险千里,不能庇匹夫之身。
乃更助虐冯凶,抽兵勒刃,遂使顿仆牢阱,死不旋踵,妻子播流,庭筵莫立,见之者流涕,闻之者含叹。
及神锋首路,欃枪东指,风卷四岳,电埽三江
犹持疑两端,阴规进退。
陛下频遣书檄,告譬殷勤,方改奸图,末乃奉顺。
分遣弱旅,永塞符文,宴安所莅,身不越境,悖礼忘情,不顾物议,弯弧跃马,务是畋游,致奔牛有崩碎之陈,新亭无独克之术。
假威义锐,乞命皇旅,竟有何劳,而论功伐。
既皦祲廓清,大明升曜,幽显宅心,远迩云集。
忽星行之悲,违开泰之庆,迟回顾望,淹逾旬朔。
逆党陈叔儿等,泉宝钜亿,资货不赀,收籍所得,不归天府,辞称天军,实入私室
太官东传,旧有献御,丧乱既平,犹加断遏,珍羞庶品,回充私膳。
号讳之辰,遽甘滋之品,当维新之始,绝苞苴之贡,忠孝两忘,敬爱俱尽。
乃征引巫史,潜考图纬,自谓体应符相,富贵可期,悖意丑言,不可胜载。
遂复遥讽朝廷,占求官爵,侮蔑宗室,诋毁公卿,不义不昵,人道将尽。
任神州,方怀奸慝,每窥向宸御,妄生规幸,多树淫祀,显肆皦诅,遂在石头,潜修法物,传警称跸,拟则天行,皆已骇暴观听,彰布朝野。
昔内难甫宁,珍玮散佚,有御刀利刃,擅价诸夏,天府禁器,历代所珍。
密加购赏,顿藏私室
贼义宣初平,馀党逃命,含纵罔忌,私窃招纳,名工细巧,悉匿私第。
又引义宣故将裘兴为己腹心,事既彰露,犹执欺罔,公文面启,矫称旧隶。
加以营宇制馆,僭拟天居,引石征材,专擅兴发,驱迫士族,役同舆皂,殚木土之姿,穷吞并之势。
会稽长公主受遇二祖,礼级尊崇,臣湛之亡身徇国,追荣典军
以广托宅宇,地妨蓺植,辄逼遗孤,顿相驱徙。
遂令神主宵迁,改卜委巷,宗戚含伤,行路掩涕。
又缘溪两道,积代通衢,拓宇开垣,擅断其一。
致使径途拥隔,川陆阻碍,神怒民恕,毒遍幽显。
丞相临川烈武王道规,名德茂亲,勋光常策,异礼殊荣,受自先旨者。
嗣王臣义庆受任西夏,灵寝暂移,先帝亲枉銮舆,拜辞路左,恩冠终古,事绝常班。
又以庙居宅前,固请毁换,诏旨不许,怨怼弥极。
有腼面目,豺狼为性,规牧江都,希广兵力,天德尚弘,甫申所请,仍谓应住东府,宜为中台,贪冒无厌,人莫与比。
虽圣慈全救,每垂容纳,而虐戾不悛,奸诐弥甚。
受命还镇,猜怨愈深,忠规正谏,必加鸩毒,谄读肤躁,是与比周。
又矫称符敕,设榜开募,事发辞寝,委罪自下。
录事灵寿以常署受坐,将就囚执,舀韩近恭,中护军遣吏嗣伯密相属请,求宽桎梏。
王僧达临刑之启事,高阇即戮之辞,皆称潜驿往来,遥相要契,丑声秽问,宣著遐迩,含识能言,孰不愤叹。
又获吴郡刘成豫章陈谈之建康陈文绍等并如诉状,则奸情猜志,岁月增积。
昔周德初升,公旦有流言之衅,鲁道方泰,季子断逵泉之诛
近则淮厉覆车于前,义康袭轨于后,变发柴奇,祸成范、谢,亦皆以义夺亲,情为宪屈。
况乃上悖天经,下诬政道,结衅于无妄之辰,希幸于文明之日,皇穹所不覆,厚土所不容。
夫无礼之诫,臣子所宜服膺;
干纪之刑,有国所应慎守。
臣等参议,宜下有司绝诞属籍,削爵土,收付廷尉法狱治罪。
诸所连坐,别下考论。
伏愿远寻宗周之重,近监兴亡之由,割恩弃私,俯顺群议,则卜世灵根,于兹克固,鸿勋盛烈,永永无穷。
陛下如复隐忍,未垂三思,则覆皇基于七百,挤生民涂炭
此臣等所以夙夜危惧,不敢避鈇钺之诛者也。
《宋书·竟陵王诞传》,大明四年,上乃使有司奏,不许,有司固请,贬爵为侯。
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 唐 · 释灵廓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碑前阙两行半计一百十六字)高躅者惟□明明(阙五十六字)周□□□□□□尚□辅□□茂(阙七字)摛祥金车□□□□祖□□□任(阙七字)垂仁位居(阙三十二字)刺史□陵郡开国公食邑七百户
祖讳昱。
衡山郡太守(阙十九字)上仪同三司□□□三州刺史(阙二十三字)叔度之□陂□云千里搏风九万□□珠之□器宏略(阙十九字)崇班□□仁□方膺厚秩□□□武异代同荣。
父讳瓒。
著作随西□司功□□□朝□州清池县介州司马上柱国丹阳县开国公
月宇干峙□□□□□□山(阙十三字)两仪之□气黄中玉润。
应九德之淳和。
林林服武库之锋。
灼灼□翰林之□曩者伏□宏赡方□著作之荣□□□高言从展骥之职。
而芳徽懿范(阙十字)
通□□□□州刺史安西都护上柱国容县开国公
局度端凝。
干能强济。
量包江海。
气蕴风云。
孕彼人英。
□兹天爵。
委质从政
践丹地而光缉帝猷。
露冕颁条。
辟彤帷而宏□□□□□辟房之故事。
则□冠当时。
嗣伯举之高踪。
乃荣超望表。
冯野王之兄弟。
璧合珠联。
潘安仁之□德。
花明锦缋。
岂与夫八龙腾蔼。
照灼前书。
两凤飞英。
锵洋后叶而已。
公积庆蓝田
耿长虹之□□分枝□菀。
挺□日之□□□□□□天姿韶亮。
俨乎风骨。
□川三箧。
洞晓神机。
洛阳万卷。
暗符灵府。
言泉泻态。
接翰海以疏澜。
□圃含葩。
拥词条而振缛。
玉帐金坛之妙。
回鸾返鹊之奇。
绿沈明月之□□□□□之刃□□怀抱。
囊括古今。
□万善于心台。
问偫言于玉吻。
司空之博物。
才敷辩剑之言。
鲁司寇之多闻。
犹述对日之说。
含章□□岂曰同年。
既而渐陆迁莺。
即抚翔鹓之化。
(阙七字)之□至总章元年特授使持节廓州诸军事廓州刺史
散官如故。
总章二年使持节渭州诸军事渭州刺史
散官如故。
至咸亨元年使持节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池州刺史(阙十一字)
演雅克劭。
干略兼优。
历职□□才挺仁明之誉。
摄官方镇。
载彰抚驭之材。
即试为真。
允光朝命。
六年转授□□都督七州诸军事守都州刺史
散官如故。
诏云。
体质(阙十字)克播威(阙九字)其年转授使持节许州诸军事许州刺史
散官如故。
至咸亨五年中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四州诸军事秦州都督
诏云。
器识沈敏。
理怀开(阙十四字)(阙七字)崇朝□□秩奥藩至上元二年使持节始州诸军事始州刺史
散官如故。
既而绶结□□□□□花之院。
印回龟纽。
光浮莲叶之津。
□仁则□□春风□教则(阙七字)寄□□□□至仪凤四年中大夫使持节都督四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散官如故。
至调露元年使持节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
散官如故。
诏云。
□质端□□用(阙十七字)审官求材。
实资佥议。
至宏道元年转授使持节宣州诸。
军事守宣州刺史
□□□□如故公乃□□驰传。
八命以遐临。
建节飞骖。
综七□而(阙二十二字)私书□□每杏花缛。
勤黛耜于龙鳞。
阶蟀秋吟。
鹓纹于锦室。
闻训。
□□□□□之□圜土□□怪气息长□之坂。
三辰既朗。
祖逖(阙二十七字)左雄之廉俭六条备举。
化轶两岐。
百城仰德。
恩隆五裤。
仓廪□实□□行四□□□父之欢。
千里浃神明之训。
家殷俗阜(阙三十字)
千偫□马□□□之阵□沙万计霜戈腾照日之锋。
自谓□□九(阙七字)两柄雄据一方。
品汇嗷然。
侧足无地。
公以□□□□□奉诏□□□□□□风□草□□□□□□振羽字遥飞低□回涂指日□届遂乃躬率子弟。
架御氓黎。
示以祸福之门。
□以短长之□温□一洒。
人思挟纩之恩。
美喻才沾。
士积投醪之□断□飞灰之(阙九字)之□□□四马公乃运不测之深智。
纵无穷之远图。
或左犄而扼其喉。
或右觕以燃其腹。
提戈擐甲。
接□□□一鼓腾威。
九婴俄戮。
斯实天波广运庙略(阙二十二字)之绩既覃饮至之歌方永。
若乃忠为令德。
孝实天经。
非忠无以奉帝图。
非孝何以通幽显。
岂与王□泪
宏演纳肝。
总而为言。
公实□矣。
(阙十二字)规挹清澜而结恋。
双桐𨏼景。
曳履之响由存。
五柳低阴。
纳驷之声尚在。
而怀章旧邸。
遽践通德之门。
□□旋乡。
还履贵游之路。
往者相如入蜀。
珂喧濯锦之津。
买臣□□磬骇藏符之□□若蓬山羽客。
振手长辞。
桂阳仙鹤。
留歌永逝。
至垂拱四年转授使持节相州诸军事相州刺史
勋封如故。
诏云。
襟情敏裕。
器局恬和。
早分符瑞之职。
历授方隅之任。
其年十月□□□州刺史加兼□□□□□封□□县开国侯
诏云。
志识沉敏。
格器端和。
早升荣禄。
频参重寄。
论功比德。
何其谬欤。
乃有野径樵夫。
江皋逸客。
□□□子服冕王孙。
相与抗声。
各扬言曰。
夫立功□□□□寄于(阙九字)播□□乎□素岂使归軿俨盖。
攀辕无可逮之悲。
去鹢腾漪。
挽轴有伤心之痛。
道士陶□僧道元僧昙绍僧惠□僧宏□僧智矩僧元济僧惠干周元允陶绍真陆(阙十九字)及州县吏人等六万馀户。
惜棠阴之易远。
徒留勿剪之诗。
□日御□难羁。
空切销魂之赋。
若不□兹绀□无以绚彼清猷。
庶使寰海扬尘
而德声无绝。
铭曰。
□□□冑伊祁命族。
派演琼□枝分若木。
迹膺星象。
灵摛岳渎。
左貂右蝉。
丹轮朱毂(其一)
龙生渥水。
玉产蓝田
诞兹人杰。
孕此英贤。
周翼汉。
裂壤开㙻。
蛇蟠结组。
龟纽乘莲(其二)
天纵挺生。
黄中通理。
□□九棘
功□四履。
珥笔龙扃。
含香帝扆。
基仁践孝。
渊渟岳峙(其三)
艺殚元圃。
学富蓬台。
花笺□□□□□开碧鸡雄辩。
雕虬逸才。
吞应纳谢。
含邹孕枚(其四)
建节班条。
褰䄡问俗。
恩归五裤。
□存□□□□如□捐□似青梧凤丹。
黄沙草绿(其五)
爱洽茕嫠。
信沾童马。
怀忠据德。
矜孤恤寡。
蝗移兽去。
锦开鹓下。
分岐。
吟蝉被野(其六)
驰骖故里。
怀章旧馆。
喧卢静夜。
鸣鸡警旦。
荣庆两归。
簪绂双(阙八字)(其七)来暮悽歌。
去思缠想。
勋铭鼐鼎。
恩留苇杖。
日新月故。
风归云往。
俾令范与嘉声。
永镂绩于穷壤(其八)
寿潭帅李金部二首 其一 北宋 · 华镇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庆绪绵绵嗣伯阳,何时熊梦契嘉祥。
月低蓂荚光犹满,风入林钟景正长。
出去怀金参九列,归来画乃得三湘
遥知当日瞻佳气,还似兹辰赌寿香。
庾公世家传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
天地变化,后皇妙合,有子五人:曰混沌氏,赫胥氏,若木氏,金天氏,中央氏。
帝出乎震,木德,先王封若木于东方。
宾出日,启土功,掌万物之生,列受姓氏,爵为上公
子孙繁茂,散居四方,有三万八千种。
其显者有柏皇氏,栗陆氏。
其馀材器皆足任使,惟不失若木氏作酸之正性者,独氏之宗焉。
氏二子:长曰不,次曰仁。
不字伯华,仁字仲实
伯华者精神玉雪,德馨远闻,风霜不得而摧沮,东皇不得而料理也,故世世以风节自高。
仲实者生意满腔,敕身坚若。
方其青纯年少,世味生涩,遇之者裂吻蹙頞,缩舌惫齿。
及其体胖德老,衣狐裘,佩金玦,色和气温,时人美之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既而祚国于燕,被玄衮,与鲁咸共治,正天下清淳醲郁之味,养民生日用之和,与圣人同功。
武丁时傅说,爰立作相以代咸,命之曰:「昔甘盘虚己受和,惟咸惟仁,交济厥德,沃朕心,用协调于万邦。
为治若和羹。
尔尚式乃前猷,允协于中,罔俾咸仁专美于我有商」。
世称贤相者,皆咸仁之绪馀云。
五世孙摽仕召南,为大夫,佐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
诗人歌之,周公采而次之《国风》,用之于闺门乡党邦国之化。
天子思摽之绩,徵其子󱽿,俎豆乎祭祀宾客之间,俾修其祖业,裂江南之地封之,袭若木之爵,都于大庾
从孙卉仕王国,与栗陆氏之后同封为嘉侯,以病坐废,依终南之族不迁,遂分南北枝
周衰,秦一海内,大兴宫室,渡渭属之咸阳,荒淫怠政,事皆决于李丞相,拔擢同汇,凡杞、梓、楩、楠、、櫹、楔、稷、檍、檀、杻、橿之徒,连茹并进,封五大夫而黜扶苏
二世降轵,楚羽屠咸阳,举若木之族而悉焚之。
昔之被服青黄丹垩之荣者,皆煨烬之末。
秦尚才弃德,而梅君幸无以材称者,伶俜涧谷,固自若也。
虽免于难,而萧条亦甚矣。
于是南枝独盛,北枝寒落。
汉一再传,晁错用事,假托臭味,疏间骨肉,腥秽东南。
大庾之裔不复登庙堂,浮沈于世,为医士、染人、冶人辈之所敬事。
曹操引兵迷道,三军病渴,󱽿之云仍有名林者,避世山泽,诡于众曰:「吾引若等见林矣」。
军士津津然喜跃,名重当时尚如此。
嗣伯华者卒不偶于三代盛时,历汉、魏亦无闻人。
宋文帝时陆凯江南见名者字一之,玉立陇首,惊喜欢赏,采而驿荐之上国,天下始知名。
又有庄名者,风姿清丽,尚武帝寿阳公主,副笄六珈,充耳琇莹,光彩莫比,时人荣之。
然伯华之风流酝藉,高蹈尘俗,萧散孤特,喜徜徉于深山绝谷、断桥流水、竹篱茅舍之外,与雪月争妍,虽与徂徕十八公、渭上苍庭筠为莫逆之交,然二子者徒耐岁寒,不改其
当是时,英彩焕发,清芬满天地,二子拱手下风,不敢班也。
后世乃有如庄者,慕富贵,失身帝王家,伯华之家声顿减,一宗含垢长往。
唐宋文贞公铁石心肠,为时端人,伯华之枝始有出而与之交。
自是骚人诗士争先延致,茍非其人,语言无味也。
至我本朝,如辈倾心从游,播之歌颂,惟处士林和靖有「暗香」、「疏影」之句,识者以为善于形容。
夫以冰清玉洁之姿,雅度孤标,与骚人诗士酬风酢月于荒寒寂寞之滨,声音气味之孚感,宜也。
自三代以下,未与有道者交也。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自伊川程夫子始。
夫子中兴圣学,英材萃门,尝进梅生藻而与之言曰:「子知万物之荣枯乎?
此阴阳升降之大节也。
然逐枝逐叶自有一荣枯,盖各有一乾坤也」。
藻曰:「物物各有一消长,亦不外乎一大消长。
此理一分殊之谓乎」?
夫子莞尔而笑曰:「藻也,始可谓言道也矣」。
生得闻大道之要,颇有矜色,同门有龟山杨先生者,深戒之,俾其好藏清艳,由是涵养益粹。
紫阳朱夫子一见如故人,有「尊中句里,说尽心期」之语。
南轩张先生识于长沙王令尹坐上,自谓平生佳绝,无以踰此。
往往因伯华而思仲实,慨然怀古于鼎味之中。
遥遥世胄,人咏其德,久而不忘,根深本厚者如是哉!
东海之外,真腊之墟,有隐士者,黄衣紫里,清馨亹亹袭人,慕梅君之令闻,愿为假子。
风骨绝不相似,世人安之而未察。
又有名梁者,世传其尝佐治水,能兴云雨,人祀之。
其言荒诞,君子不取也。
史臣曰:氏之先有二族,一在商末封为伯,以忠诚谏,为所醢,屈原贾谊深悲之。
汉成帝时乾纲解纽,九鼎将移,南昌故吏名福者乞斩佞臣头,而奸邪为之缩颈。
至我宋有名尧臣者,与六一居士为金石之交,以诗文称,而忠谏不逮。
吁,何其寂寂也!
伯华仲实之后,盛衰不齐,毋足怪者。
独以爱华弃实之际,于此可以观世变。
近世好奇之士又访梅君之长老耆庞龙钟,槁项而黄馘者,争贵重之,华、实之衰不问也,此又世道之一变。
后世鼎鼐不调,尚伪忘真,至以鼻吸斗酢为相业。
独鲁咸子孙衍裕于天下,庙堂之上日夜思所以重其声价,为国家之大利,乃以回天下精淳醲郁之味,以养民日用之和为不急之腐谈。
呜呼!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托物作史,以文为戏,自韩昌黎传毛颖始。
当时贪常嗜琐者呫呫然动其喙,笑以为怪,惟柳柳州奇之。
又有《革华传》,非韩笔法,他人窜入无疑。
坡公乃作《罗文》、《叶嘉》、《黄甘》、《陆吉》、《江瑶柱》诸传,屏山刘公亦有《苍庭筠传》,李忠定公又有《武冈侯》、《文城侯》、《文信侯》三传,亦各有寄兴焉。
予与大庾公托契旧矣,病暑无与语,遐想风致,为作世家。
其原深流长,有不容不尽著,见者未必怪也,终自愧其常且琐耳。
按:《鲁斋集》卷一四。又见同书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