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王让”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寄平安金监司谦光 明 · 申叔舟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三
苒苒流光疾,纷纷春事殷。
悠悠离思远,霭霭空暮云。
答寄平安金监司谦光 明 · 申叔舟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三
春去长安市,莺啼棠树林。
清诗当十袭,留待共君吟。
次成川降仙楼韵(北征还。与礼判洪允成参议孝文从事谦光。自永兴踰串踰岭。将迎拜大驾于平壤。至成川。府使适出去。官空。礼判洪公自作主人。慰我游欢而作。时大驾巡幸平安) 其一 明 · 申叔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四
成川江上又登楼,日暮烟波悲远游。
自作主宾为大酌,一声长笛醉临流。
次成川降仙楼韵(北征还。与礼判洪允成参议孝文从事谦光。自永兴踰串踰岭。将迎拜大驾于平壤。至成川。府使适出去。官空。礼判洪公自作主人。慰我游欢而作。时大驾巡幸平安) 其二 明 · 申叔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四
还将远意上青楼,万里悠悠已倦游。
石壁千寻宜羯鼓,一杯相与泛清流。
次成川降仙楼韵(北征还。与礼判洪允成参议孝文从事谦光。自永兴踰串踰岭。将迎拜大驾于平壤。至成川。府使适出去。官空。礼判洪公自作主人。慰我游欢而作。时大驾巡幸平安) 其三 明 · 申叔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四
一带长江百尺楼,楼前万景奈羁游。
兴亡往事从谁问,千古遗墟水自流。
在麻浦。答礼判金谦光折简问安(时赐暇浴侮水于麻浦) 明 · 申叔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七
岸芷属清秋,落日孤烟水自流。
一夜江鸥来入梦,病躯从此可归休。
光城谦光移病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九○第十七
君病伤心我散官,相思不见月重阑。
交情老去鸾胶固,世事年来鸟道难。
白发浑头羞对镜,青山满意独凭阑。
平生苦节知无用,故旧相逢欲吐肝。
访一庵专上人。光城谦光,李韩城(埙)亦至。终日围棋。抵暮乃还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一○第十九
上方阒寂可围棋,相对无言日自迟。
薄暮欲归僧挽袖,满阶红药雨纷纷。
居正光城谦光金留守永濡李参判(约东),任西河元浚。会安东京邸。两金一李。皆年过七旬。居正年六十九。西河年六十六 明 · 徐居正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二○第二十五
昨夜南极老人星,照此安东京邸家。
今朝五老忽相逢,年皆七十双鬓皤。
容颜矍铄多清癯,行步蹒跚信杖扶。
起居随意礼数宽,论谈衮衮开欢娱。
座中老妓三两人,鸦鬟散乱愁暮云。
挥手促令罢歌舞,我非少年醉红裙。
时秋菊花烂熳开,美酒潋滟黄金杯。
我辈年衰皆讳酒,只见盘中山果堆。
徘徊不觉日西晖,更有小雨来霏微。
稳跨篮舆各分散,老来会合还依依。
赴耆英会 明 · 成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六
国法。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设宴于训鍊院。曾经三公者二品以上年七十者参焉。大赐酒乐。或射帿。或投壶。终日极欢而罢。是日。上特命兵曹判书李克增,光城君金谦光东莱郑兰宗,户曹参判孙舜孝及伣,李佑甫,曹淑沂,金䜣等往预焉。余以无能。滥入玉堂。朝夕侍讲。频沾燕赐。今又恩出非常。兢惶罔措。赋四韵诗。以备后览。
周道漫漫掌样平,张帿远近树飞旌。
堂高百尺凭风迥,花满千村翳日明。
列座簪缨联国老,半空歌吹闹春晴。
圣恩特许参佳会,自幸芳年侧耆英。
奉和从祖舅蓝溪金公(慎采)新授通政大夫庆筵诗(并序○丙寅 清 · 黄胤锡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颐斋遗藁卷之一
崇祯之再乙丑。即我圣上二十有一年。而天申之节。又于是五十有二年矣。是岁春。上遵太祖肃宗故事。亲入耆社。遂乃覃恩八域。以追缟衣之养。九十者之二品。八十者之三品。即其例也。国人之得与者凡几人矣。而我金公亦其一焉。公时年方盈范数之小成。而气力昂藏。体貌丰健。能以筋力为礼。有非老衰者肰。吁是岂俗人顽寿之比者哉。宜乎受天之禄。而国家之又有以优之也。其六月某子官奚果以恩牒致于家。公跪而曰兹吾王所以存老臣者。不可不谋所以侈之。你家人其设曲宴。以谢王恩。无徒贺我为也。子若侄等骏奔走惟命。乃于仲秋某丁。公具品服见先龛讫。速众宾列长筵。齍酒拌蔌。于左于右。饮且酣。公手写近体诗一章要诸人。赓之者若而人。后数日胤子公走人于胤锡严君曰。子吾春府妹子。不可外也。盍亦和之。胤锡于是始耳之也。因窃私曰余虽无似。幸于公而叨厕弥甥则其平生恋嫪之情固不浅浅。公又于余。不以鄙而不屑则中心感佩。何日忘之。矧圣上临著大行养序之仪。而公实齿焉。则在胤子公之心。其为忻悦固不容道。而余又安得不为之贺也。乃者奉诵诗章。讽咏三再。益见谦光之德。蔼肰于辞表。其无一言之发乎。惜乎。世故牵挐。岁月迁嬗。终未遂此耿耿。逮至今。始乃隙閒。次韵缮写以呈。而重以一言尾之曰。昔程夫子有言曰不学则便老而衰。说者曰学问则义理为主。故阅理久而益以精明。不学则血气为主。故阅时久而益以衰谢。今公一身虽若不拘拘于礼律矩绳之内者。而细观其作止视听。则虽以世之以道学自命者。犹不是若也。血气何自而为主。而体貌何自衰谢乎。是故年高八耋。而眼不花也。齿不动也。而精气日以明。筋力岁以强。以至受国家之鸿渥而擢三品之崇秩。则向所谓俗人顽寿之伦之不足比者。渠不信耶。诚愿我公益体夫子之言。用自警省。则将见老境之髭发渐胜平昔。而大齐之寿百廿之年。自可迎而永之矣。语曰黄流不注于瓦缶。福禄不降于淫人。今胤子公及适孙并以文行相尚。则公之福禄尚且自天之未艾。而方来食德之效。岂独长年而已哉。抑余于是复有谂焉。夫君亲一致也。忠孝之道。焉有二端。圣上所以安老之典。既已尽矣。无以尚矣。而他日中枢。必且不期而至。其在子孙。𠅩不起孝而事亲。将以移于事君哉。噫。胤子公供滫𤅵之道良亦至矣。则后来阐科之日。其所以事君者亦必一辙。肰其忠孝之教。又本于父兄。则公必谆谆温凊之际。而有不待乎人言耳。未知公以为如何。公自号蓝溪胤锡之祖妣之兄。而年纪则我祖妣让公三焉。公今年八十有二。而我祖妣前十年即世。昔尝拜公。已有目瞿之悲。兹当奉和。不觉涕簌簌下也。
圣朝仁政浃遐氓,天遣吾公老太平。
八耋高年身愈壮,三阶崇秩世同荣。
地经学士浓仙气,家继鸣川趾美名。
小子嗟违筵上颂,䌽笺徒替寿杯倾。
王谦光丙戌十二月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十三脚气集
寓公天遣叶舟来,授简初筵敬爱才。
若准袖中东海例,宫帘暖翠扑温台王谦光者。温州府诸生也。客于通洋经纪之家。习见从洋者利不赀。谦光同往。初至日本。获利数十倍。继又往。飓风骤作。飘忽不知所之。见有山处。趍往泊之。触石沈舟。溺死过半。缘岸而登者三十馀人。山无生产。人迹绝至。死者又十之七八。一日见有石窟如室。可蔽风雨。傍有草甚香。掘其根食之。饥渴顿已。神气精爽。识者曰此人蔘也。如是三月馀。诸人相视各见颜色。光彩如孩童时。常登山望海。忽有小艇数十。见人在山。泊舟问知是中国人。遂载以往。皆朝鲜徼外之巡栏也。闻之国王。蒙召见。问及履历。谦光云系生员。王笑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耶。因以浮海为题。命谦光赋之。谦光援笔而就曰。久困经生业。乘桴学使星。不因风浪险。那得到王庭。王善之。馆待如礼。常得召见。屡启王欲归之意。又三年始具舟资送。谦光并及诸人回家。王赐甚厚。谦光朝鲜。见诸臣僚赋诗高会。无不招致。临行赆饯颇多。及至家计。五年馀矣。)
渼湖敬斋金公(敬淳○并小序) 清 · 崔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畏窝集卷之一
渼湖金公敬斋丈少也。不喜进取。独有意于图书山水之间。今以耳顺之年。逍遥于岭外。直至蓬莱日出之乡而冷然以返。其髭发筋力之无损于盛时。而素养有定。真可敬仰。又况往复之路。谦光惠顾。惟念愚贱不足以当之。而三宵陪话。德义何可忘也。临歧以一篇琼章垂示。其淡雅洒淅。兴寄深远。擎玩之馀。余虽不娴于词韵。而忘拙续貂。愿赐斤斧焉。
松上堪依百尺丝,谁言乔木竦无枝。
欧公白发苍颜日,邵子东游西汎时。
远趾遥观鹏徙海,高情回笑凤蹲池。
蓬庐一顾元非分,敢拟明年再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