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观安公亭戏呈观文主人 北宋 · 韩维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五年来此地行,白头重到不胜情。
寒梅未放黄金蕊,冰绽初流碧玉声。
憔悴霜松如有诉(自注:庵前一松枯悴,辄呼园吏汲水灌之。),纷披风竹似相迎。
红裙散后歌音绝,海鹤阶前时一鸣。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自注:北方治菜畦如棋枰,土极细匀。汲水灌之,次第相及。殊可观也。)。
中秋古梅盛开次子中兄韵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抱瓮畦夫破井苔,炎天日日灌陈荄。
探支春夜无声雨,赢得冰花带叶开(自注:初无他法。盛夏汲水灌之,遂开花如此。)。
榆岾寺(皇元赐额大报德寿圣寺) 元末明初 · 郑枢
出处:圆斋先生文稿卷之上
榆岾新罗寺,峰攒水屈盘。
肇基卢大守,隽起郑中官(米薜里。承旨。)。
赐额皇恩重,题碑圣德宽。
能仁乾竺至,护法月氏来。
乌啄(井名)寒泉食,龙移宝殿开。
木鱼悬拨剌,铁凤立毰毸。
茗碗留僧话,松窗抱佛眠。
灌钟闻降雨(寺有钟。遇旱。灌之即雨。),绕塔觉撑天。
竹色黄昏后,溪声翠密中。
周妻捐未得,惭愧径山风。
平甫,(继衡)叔达,思仲,明之,诚之,灌之,仲举。会南山下。以饯吾行。极醉抵夜而还。朝赋一律 明 · 李荇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容斋先生集卷之三
夜醉南山倒载归,解酲还欲典春衣。
便从方外穷登眺,未见人间有是非。
将别己怀三日恶,空名无救一生饥。
此行更作迟迟叹,鼎水东风荡钓矶。
谢监司柳灌之临访。又遗米斛赈荒。兼奉亚使李君名圭 其一 奉监司公 明 · 金正国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思斋集卷之一
魑乡寥落绝跫音,岂意披荆使节临。
补匮延殍恩罔极,一年生理庇棠阴。
谢监司柳灌之临访。又遗米斛赈荒。兼奉亚使李君名圭 其二 奉亚使君 明 · 金正国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思斋集卷之一
曾闻今代有斯人,一接风仪即与亲。
只恨匆匆披不尽,沧浪还复隔要津。
柳参赞彦博,柳礼判灌之。以奉修英陵。受命而来。既事。共舟还京。余乘小艇从。奚童吹短笛。溯流而会。饮醉。戏呈两公(参赞名溥。判书名灌。) 明 · 金安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慕斋先生集卷之七
十载江湖兴,生涯一钓舟。
高歌时彻汉,小笛几横秋。
醉卧鸥边梦,闲乘鹤背游。
聊将万顷绿,暂为沃尘愁。
饯忠清蔡监司席。戏足柳刑判灌之句。次韩左尹昌之韵(刑判名灌。左尹名胤昌。) 明 · 金安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慕斋先生集卷之八
谁令迟子十年春,三度巡方尚带银(灌之)。
湖上风花题未遍,天边雨露降应新。
求贤自是中兴美,更化欣闻简命频。
饯客定应为贺客,狂言方诧契如神。
送灌之令公秩满还京三十韵 明 · 沈彦光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渔村集卷之四东关录
穷年客路任栖遑,同是鹑居寄异乡。
岭外烟霞成瘴疠,天涯风日递炎凉。
东南地轴连青海,西北关门入大荒。
雪拥楸池山簇簇,云开枫岳石苍苍。
天绅十二看悬瀑,珠履三千忆述郎。
已向湖山酬宿债,更搜天地贮奚囊。
诗情错莫吟霞鹜,行色森严▒雪霜。
胜地几回留玉节,輶轩聊复载金章。
殊方鞍马▒千里,故国音书雁数行。
雨湿海棠沙路细,春深蛮府客怀伤。
山城暖日花燃锦,江馆残霄月转廊。
容我笑语陪杖屦,知公怀抱绝关防。
楼台处处拚同醉,礼数时时许两忘。
作吏偏惊三折臂,思归枉费九回肠。
仲宣羁旅依刘表,山简风流问葛强。
贺老清狂吴语好,钟仪憔悴楚音长。
周星东表人归去,祖軷西郊路渺茫。
共说训刑初命吕,从知理剧夙推张。
扶藜畎亩啼斑白,折柳都门列酒浆。
追敬自逾齐国社,遗思应譬召南棠。
英雄陈迹文章在,尘雾劳生日月忙。
长短鹤凫谁断续,刚柔齿舌自存亡。
穷通知命儒为贵,文献从周圣所藏。
楚帨叶惊浑莫怪,龙真凤伪尽难洋。
矫情謏噱诚吾耻,随分安排是士常。
负郭有田田有赋,佐时无策策无良。
离筵欲洒丈夫浪,他日倘升君子堂。
白首丹心同去住,红尘绿野异行藏。
盐海入手调殷鼎,黼黻成文补舜裳。
去去此行良足乐,美人如玉在西方。
送李提督一百韵 明 · 车天辂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五山集卷之四(延城车天辂复元著)
万世皇家卜历昌,声明文物并洋洋。
百年礼乐兼虞夏,千古衣冠轶汉唐。
圣祖开基安置器,神孙继体系苞桑。
朝登五帝由尘垢,夕铸三皇是秕糠。
不缺金瓯时帖妥,元调玉烛德馨香。
风云律吕山河古,日月光华宇宙荒。
匝洽无私天雨露,幅员有截舜衣裳。
陶甄橐籥今天子,斟酌衢尊古帝王。
赫赫文声优遹骏,洸洸烈武挟方羊。
群才羽翼联皋稷,盛化恩波溢禹汤。
龙凤龟麟盈禁籞,兜离僸昧贡殊方。
白环西献昆崙远,楛矢东来肃慎芒。
黑齿雕题争玉帛,穿胸交趾竞梯航。
玉门关外灰烽燧,青海城头草战场。
有若虎臣牙爪利,曾从凤穴羽毛彰。
乾坤磅礴分清淑,岳渎芒砀降异祥。
豹眼虬髯符相法,龟文龙脊表昂藏。
奇男子气桑蓬志,大丈夫心铁石肠。
学敌万人轻项籍,说王三剑笑蒙庄。
说敦却子神情雅,雄勇关公膂力刚。
异质虎头飞食肉,奇才猿臂妙穿杨。
雕虫不事书生笔,跨马常提壮士枪。
卜猎风期齐吕尚,材官功绩异张苍。
身经百战龙刀老,功在三边鹊印光。
燕市悲歌馀慷慨,山西雅望独辉煌。
皂头骏马千蹄上,帐下奚儿万指强。
侯伯一家公父子,威名四海国金汤。
三军司命真堪托,万户分第不自张。
天上勋庸钟鼎勒,人间贵富弟兄扬。
指挥训练拌经略,险阻艰难实备尝。
剑拂弓抨期入虎,东征西讨欲封狼。
卫青去病还逢武,力牧山稽即遇黄。
万里长城雄蓟镇,八方高枕倚辽隍。
济通沧海须舟楫,撑柱明堂要栋梁。
鲽域去年遭厄会,蛮儿计日逞凶狂。
豺牙虺毒谁能遏,贙吼狼贪不可当。
五庙尘灰腥草木,万民鱼肉骨陵冈。
西临鸭水吾王驾,北望燕京是帝乡。
劳苦呼天才沥血,威灵附海正诛猖。
明公受钺专征伐,睿算分符出庙堂。
左广百偏来肃肃,元戎十乘启彭彭。
猎山楚练明如雪,刮月吴钩洗若霜。
十万甲兵初奋迅,三千铁骑剧腾骧。
壮容海动丘山镇,猛势风翻霹雳忙。
牙纛纵横金戟铩,蒺藜抛榝铁裲裆。
龙吟画角轩威戛,兽比层城鲧怒抢。
黄石豹韬文武并,常山蛇阵鸟云将。
龙湾日照前茅迥,鹤野云开大旆长。
掌上孤城当蹋足,目中骄虏可探囊。
聊从月晖围疏勒,渐见鱼丽迫偪阳。
急似疾雷宁掩耳,重如隆辙易摧螳。
泰山鸟卵休劳压,烈火鸿毛较不量。
赵壁试看张汉帜,楚江何用列吴艎。
鼎鱼假息那能久,穴蚁逃生尚未遑。
浿水暂须驱虎豹,松山不复试锋铓。
有征无战熊罴薄,熏穴剖巢狐兔亡。
蹀血碧蹄俄大捷,观兵清洛倏于襄。
星垂玉帐天清净,月照辕门海渺茫。
出塞旌旗踰鸟岭,平胡戎马快狼望。
三京底定心先办,一国垂亡手自匡。
馀孽纷纷避风鹤,遗民衮衮捧壶浆。
天收杀气星辰际,地霁妖氛道路傍。
区域檀君如宿昔,山川箕子旧封疆。
固存义大天难博,兴灭恩深海不汪。
圣泽久知涵玉塞,馀波转觉泻银潢。
威棱濯赫仍陵驾,声教洪厖与济跄。
战阵奇谋用颇牧,总戎雄略拔寻常。
弓刀已自张天步,槥椟从将悯国殇。
会斩蛮酋悬大白,须挥汉剑洗沧浪。
最能壮气回车骑,不但先声慑夜郎。
共喜鲸鲵空海窟,伫看兰芷浴河湟。
铸铜南极汉标柱,鞭石东门秦限障。
在昔凯歌声浩浩,至今江汉颂汤汤。
遄归南仲方承命,振旅营平剩服羌。
即幕金章垂若若,回辕白旆送央央。
不饶榆塞歌三箭,蚤登蟠溪钓半璜。
此去彤弓随武库,向来朱绂在岩廊。
如闻元帅吟零雨,解领从军咏破斨。
饮至定应谣杕杜,去思犹是怆甘棠。
只缘小国收灰烬,可惜残民尽病疮。
仅脱鲸吞蒙帝力,能驱蛇食荷天纲。
卧薪尝胆心虽切,雪耻除凶志未偿。
倚仗皇朝惟假翼,栽培嘉谷拟锄稂。
未销虿尾蠚藏腹,不革鸮音病在肓。
士有频年劳海戍,军无半菽仰天仓。
大兵忽辍将何恃,绵力难支未易防。
今日国忧方在大,昔时天幸永难忘。
仰瞻宸极频延伫,远送幢幡已俶装。
所赖圣皇均帱载,更兼夫子极周章。
秉仁临下德兼济,奉诏筹边谋孔臧。
方叔去来能讨伐,宣王内外善修攘。
汉封自可同侯尉,齐固无论恃济漳。
辟国合宜拌召伯,和戎堪笑嫁王嫱。
麒麟图画形容峻,竹帛功名姓字芳。
事业谁能齐上下,雄豪无复共低昂。
若为画戟移东徼,莫遣高旌滞北凉。
刮绝磨牙歼海豕,矜怜赪尾念河鲂。
铸农从此销锋镝,举国重忻睹凤凰。
自幸非鱼知至乐,终难附骥蹑周行。
赠言却愧清风手,嘉树长怀数仞墙。
题恽南田杂卉页子七首 其五 秋海棠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文端集卷二十八
最怜娟秀倚朱阑,性洁情孤灌溉难。
城北仙泉那易得,秋花七载未客看(北城仙姑井水灌之叶不萎)。
三器歌 其一 粤鼓(广州波罗江上南海神庙有铜鼓二人者面五尺脐隐起高州林霭得之峒户以献节度使郑絪絪窴诸庙小者杀大者五之一从浔州滩涌出者每岁二月上壬土人击以乐神民有疾祷于庙亦击之三川百粤亦皆有鼓相传鼓初成时悬于庭宰牲置酒子女繁会出金银钗叩之纳诸主者目曰都老有雠怨相攻则鸣鼓集众蜀鼓直牛千苗民得之雄视一方蛮俗如此而制铜为鼓则莫知其所由来考之南齐书广汉什邡人段祚以錞于献始兴王鉴高三尺六寸六分围三尺四寸圆如筒色黑如漆甚薄上有铜马以绳系马去地尺馀灌之以水又以器盛水于下以芒当心跪注錞于以手振芒则其声如雷今鼓制与錞于等而来自粤盖蛮仿錞于而为之或以为伏波平交诸葛渡泸皆制鼓是殆不然伏波毁鼓为马非铸鼓也) 清 · 李锴
押词韵第三部
群蛮蠢蠢天不遗,跂行喙息南交垂。
动物有生即有受,蜂虿顺性皆良知。
古之王者大无外,有汉始拓西南夷。
夷德反覆服叛数,用牛马视唯羁縻。
五溪毒淫骆越悍,新息虎节尝行师。
雷霆震惊百蛮詟,爰得铜鼓声天威。
范之为马马龙立,馀鼓千载犹灵奇。
继其事者丞相亮,德音荡涤宣泸微。
荒陬穷徼靡不振夔,三千里安足多(。叶移黄帝内传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里。)王诛剪物不尽物,二轨实与天同规。
迄今蛮种遂滋育,远物若鼓时凭之。
深腔洞底面纸薄,四兽蹲伏如盘螭。
海鱼天马重隐起,宝网细界金蚕丝。
斑淹丹碧古色湛,玄冰凝结灵鼍皮。
吾闻土蚀金则哑,试一弹指轰惊雷。
夫谁呵护乃至此,无乃魍魉无支祁。
呜呼鼓兮鼓兮汝在兹,摩挲我则有所思。
元旦试笔二首 其一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七
虽云归政仍勤政,觉此二年过更多。
纵得两苗尽𠞰洗,犹然一蜀暂延俄(现在川省教匪在保宁夔州一带分窜滋扰其旧在陜境之贼经官军四面兜擒亦悉窜入川境祇须各路带兵大员设法截𠞰不难一鼓歼除伫望捷音即至)。
恩威并用不馀力(贼匪党与虽多大半逼胁良民叠经谕令带兵大员等于临阵时申谕以胁从罔治俾党与日离其甘心从贼者必槩予骈诛不留馀孽如此恩威并济庶冀迅速蒇功),擒获首凶尚待他(各路贼首如王廷诏李全姚之富齐王氏王三槐徐添德冉文俦罗其清高均德张汉潮陈崇德林亮公覃加耀皆系渠魁必当按名擒捕乃待之日久尚未报获惟望勒保等同心协力迅奏肤功或此时擒渠喜音业已在途益增萦盼)。
虞陛舞干讵同彼(干羽格苗之事虽本虞书然史臣纪载之词已未可尽信且彼系苗民犹可姑置诸化外若白莲教匪等以内地奸民敢作不靖此而不加剪除何以辑地方而安良善予不得已用兵之心于向所作诗内曾屡及之),内民邪教可宽么。
新正宁寿宫即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七
嘉庆三年中外覃,乾隆六十并称三。
斯缘诚悃从群愿,岂是徘徊遂已贪(予纪元周甲克遂初愿于乙卯颁朔之前预诏丙辰为子皇帝嘉庆元年其时子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吁恳仍以乾隆纪年情词肫挚实出至诚因许进乾隆纪年宪书百帙以备颁赐宫中皇子皇孙及御前亲近王大臣等俾遂爱戴悃诚其颁行中外者俱用嘉庆纪年于予初元焚香告天不敢上同仰荷皇祖纪年以次增载之意仍并行不悖两年以来昊慈默佑康健如昨训政不倦此实史册仅见之盛事而予祇承质诸洪贶弗懈益虔初无一毫系恋天位之心洵可以苍縡向于所作诗内曾屡及之)。
洵沐天恩尚身健,仍勤政理训儿谙。
却因望捷廑朝夕,矻矻心劳亦所甘(予春秋八十有八望九之年精神纯固眠食佳安若遂耽怀逸豫置军国重务于不问非特无以仰副敢近天眷且非予付畀子皇帝之初心不惟不忍亦不因官军𠞰捕教匪虽屡经克捷而川楚首逆如王廷诏李全姚之富齐王氏王三槐徐添德冉文俦罗其清高均德张汉潮陈崇德林亮公覃加耀等尚未就擒盼望捷音早晚即至虽宵旰焦劳所不辞也)。
出山庄北门瞻礼梵庙之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二十
许多梵宇因平远(山庄城外北山一带崇建寺庙如普宁寺系乾隆二十年平定西陲四卫拉特来觐仿西藏三摩耶庙式建此以纪武成安远庙则二十四年因降人达什达瓦部落迁居于此仿伊犁固尔扎庙式为之普乐寺则三十一年所建以备诸藩瞻觐至布达拉庙成于三十五年仿西藏大昭式敬建以祝热河慈釐扎什伦布庙乃四十五年班禅额尔德呢来为予祝七旬万寿时仿后藏班禅所居创建者其他如殊像寺广安寺罗汉堂诸所营建实以旧藩新附接踵输忱其俗皆崇信黄教用搆兹梵宇以遂瞻礼而寓绥怀非徒侈钜丽之观也),何事区中邪教张(川楚匪徒妄立白莲邪教聚众倡乱乃内地奸民非若穷荒远徼可姑置诸化外者稂莠必锄用兵实非得已也)。
挞伐六军宁可罢,迁延三载尚如常(邪教滋事起于前岁之春计𠞰捕至今已二载有馀虽叠经带兵大员等四路兜擒歼毙多贼其阑入楚陜边界者俱已次第廓清悉窜至川北川东界内惟首逆多名尚未全获川北则有李全高均德罗其清冉文俦阮正通川东则有王三槐徐添德林亮公刘成栋张汉潮贼匪等败窜之馀不过苟延残喘现经勒保惠龄恒瑞德楞泰明亮额勒登保等带领雄兵分路截𠞰诸首逆自可不日就擒亟望捷音飞至)。
化民无德诚忸切,督将惟严令武扬。
六十年馀外夷服,却惭授政戢斯狂(自丙辰授政子皇帝用嘉庆纪年而一切军国大事予仍躬亲指示不敢遽图暇逸即𠞰捕教匪一事筹笔勤劳凝盼捷章殆无虚晷亦惟以德化未孚时引为已愧耳)。
总督萨载总河李奉翰奏报开放清口情形因加恩给其原衔顶戴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押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二
浚河迟建闸,清弱未收坝。
以致运河涸,黄灌清而霸。
未奏待度(入声)知(从前萨载等奏请挑浚运中河并请估建闸座以时启闭乃于挑河未放水以前并不及早建闸致水势一泄无馀运河仍浅又于清口东西坝不及早收束以致黄水倒漾屡经传旨训饬乃萨载等总未明言不早建闸之过复节次严饬并差大学士阿桂前往清口设法筹办因将萨载李奉翰降为三品顶戴以示惩儆后始渐知悔悟各努力奋勉矣),二罪无可谢。
严谕饬再三,顶戴降以亚。
知过信能改,补苴漏与罅。
去冬至今春,尺寸较昼夜(上年八月因萨载等办理清口因循延误茫无定见是以命阿桂前往嗣据阿桂奏清口淤垫因本年湖水极小黄水又值盛涨以致倒灌为今之计惟有借已灌之黄水以送回空蓄积弱之清水以济重运并请筑坝煞住湖水俾日渐停蓄俟来岁重运北上即可启坝下注以资利济等语自去冬至今春复据萨载等节次奏报湖水自煞坝后日渐增长现已蓄存至四尺六寸云)。
蓄清待漕至,引渠试高下。
注运资浮送,次第勤贮泻(节据萨载等奏于拦湖坝下抽挑引渠一道先将张福口酌启数尺俾清水注入引渠试量尺寸兹于二月二十六日又将洪泽湖五道引河之张福口太平河两道启放使湖水灌注淮扬一带运河次第下注水势增长现在测量运河水深四五六尺水面宽八九丈至十馀丈不等溜势迅速重运足资浮送两岸淤沙亦渐见刷动等语萨载等前因办理清口启闭失宜是以降顶戴示罚今念其能勖勤补过弗误新漕仍降旨复还原品以昭惩劝)。
是诚善盖愆,弗误新漕驾。
失则示之惩,改则恩与赦。
福威敢轻作,惟公弗假借。
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奏报清不抵黄情形诗以志闷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
方欣河臣驰驿奏,清水畅流已启坝。
南者济运且刷黄,北者赴海并黄下(先据萨载会同李奉翰驿奏启放张福口太平河两道引河使湖水灌注淮扬一带运河次第下注溜势迅速嗣复据李奉翰奏续将裴家场通湖引河开放并将束清临黄及新建坝工亦行启拆使清水得顺趋下注南者济运刷黄北者会黄赴海两路分流形势已觉畅顺)。
以手加额谢神佑,忽又飞章递来乍。
桃汛黄胜清本弱,以致回溜逼清泻(兹据李奉翰奏报自开坝启放清水以后已经匝月湖水无长无消高堰志桩仍存水四尺六寸运河浮沙日见刷涤河底亦渐宽深已属极好机会乃三月望后黄河桃汛水发黄水高于清水四尺馀以致回溜复行倒漾等语)。
无已下策救燃眉,仍闭拦湖禦黄坝(李奉翰又奏相度形势惟有将拦湖坝工仍暂行堵闭不使灌入洪湖五道引河以内俟黄水退落清水力旺即行开放如上年九十月间暂藉已灌之黄水浮送漕船以救目前燃眉为不得已之计此实下策然亦无可如何也)。
复称此实向有之,黄弱清强仍扺洒(叶三李奉翰又称三十年三十六年及四十三年亦俱如此情形后经黄水消落清水畅出旋即复旧今春曾连得透雨四五月间淮水可望渐加长发其时桃汛已过黄水必消湖水一旺清黄即可相扺等语向年既有此等倒漾情形何以该督等不即时奏闻过将谁诿但此时萨载方故无助李奉翰者恐其惊惧失措因遣大学士阿桂前往河工为之主张会商熟筹以期黄水迅速消落清水力旺仍行开坝放清以利漕运然自此宵旰不遑又增南望殷怀矣)。
吁嗟此事如诚然,何不早陈过谁卸。
重臣差往资熟筹,南望依然愁晓夜。
一劳永逸敢漫言,亦惟尽心补苴罅。
漕运总督毓奇奏报清口复淤江西漕船有阻运未能过淮者诗以志闷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五
去岁清水微,几致漕船误。
幸因截留多,更加督饬屡(上年因督河诸臣挑浚运中河时不趁上游未放水以前连建闸座以致水无拦蓄一泄无馀又值淮徐一带缺雨水浅沙淤南漕北上时节节浅阻漕臣毓奇张皇无计因节次驰谕该督等忠心筹画并严行督饬令其设法催䟎仍将萨载李奉翰降顶戴示罚后屡次降旨截留南漕接济上下江民食以故漕船抵通之数减于常年幸无迟误详见上年志事诸什)。
尚有抵通者,并分北仓贮。
回空未阻冻,复命重臣赴(上年三进漕船可以扺通无误回空者即驰谕毓奇等飞挽前进其尾后数帮䟎办不及者传谕刘峨明兴于东省水次及直隶泊头北仓等处酌量起留俟今春再行拨运抵通俾全漕回空不致迟延冻阻复念清口为南北咽喉关系甚大因命大学士阿桂前往会同督河诸臣察看受病根由为之主持熟筹妥议以资利济)。
善后筹今岁,筑坝蓄清禦(叶本嗣据阿桂奏年清口淤垫因湖水极小黄水又值盛涨以致倒灌惟有借已灌之黄水以送回空蓄积弱之清水以济重运并请筑坝拦蓄湖水俟来岁重运北上即可启坝下注以资浮送即准行之)。
春季河臣报,清口已畅注。
旋复迁就辞,南望增忧遽(今春据李奉翰奏二月内将洪泽湖五道引河之张福口太平河先行启放续据奏三月初将裴家场通湖引河开放并将束清临黄及新建东坝遵照朱笔指示处所相机启拆使清水向东北直趋下注济运刷黄形势畅顺等语因降旨复还原职嗣又据李奉翰奏三月望后黄河桃汛水发黄水高于清水四尺馀以致回溜复行倒漾仍请将拦河坝工暂行堵闭俟黄水退落清水力旺再行开放因复命大学士阿桂前往河工会商熟筹为之主张然自此又廑南顾之忧矣)。
兹接漕臣奏,清弱黄仍淤。
致江西尾帮,未渡淮如故(兹据毓奇等奏五月初七日清口一带水势堤耗清弱黄淤以致漕船浅滞不能前进自三闸以南淮安宝应运河水势长落不定河身偪窄帮船鱼贯而住江西之饶州九江等帮船皆停泊在平桥宝应一带必须俟河口船只挨次过渡方能衔尾抵淮盘验)。
顺势开引渠,起拨勤诸务(毓奇又奏河臣李奉翰酌量形势于顺黄坝尾另开引渠一道尅日完工开放后口门水势稍深等语又据奏称浅滞漕船有将船米起空并将篷桅等项起卸净尽始得攒挽出口又李奉翰奏现将张福口引河启放因传谕令其再行酌量闻放一二道以资挹注南漕各帮运丁连年疲困虽节次加恩赏赉竭力调剂而今岁复值舟行浅滞牵挽维艰现当大雨时行之候惟有早晚虔吁速霈甘澍以冀河流畅顺帮船䟎行无滞耳)。
愧无排瀹方,徒切宵旰虑。
嗟嗟诸运丁,受困何频剧。
加恩纵调剂,岂似顺流速。
目今时行候,虔吁霈佳澍。
河道总督李奉翰奏雨水二麦及运河情形诗以志慰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一
淮扬荐被灾,麦收实最要(前岁淮扬所属地方夏秋缺雨因旱成灾上年七月初间又因黄水清水运中河同时并涨以致清江漫溢下河一带被淹虽赈恤有加而民食不免拮据今岁麦收最为紧要兹据李奉翰奏称淮浦一带于三月二十至二十五等日连得密雨入土深透前因查勘新淤滩地经过清河山阳阜宁等县察看麦田长发茂盛大麦得此雨泽结穗益资饱满小麦亦在扬花丰收均可预卜等语)。
兹当结穗时,渥沾甘雨膏。
稔收预可卜,飞章因入告。
卑之莫高论,谦吉满勿蹈。
更称运河深,漕艘依次造。
中河虽略微,借黄水亦到(又据奏本年重运漕船现在跟帮过淮自清口以至淮扬一带运河水势宽深浮送有馀其运中河内因东省来源较弱已将茅家堤引渠开放过水四尺由房亭河入运接济运中河水势增长截至三月二十八日已渡黄漕船四百四十馀只)。
披览慰南顾,大胜近年貌(前岁因湖水微弱清口浅阻将拦湖坝堵闭以蓄清水暂借黄水济运至上年三月甫经开放张福口等引河引湖水入运而黄水于桃汎后旋又长发倒灌以致清不抵黄不得已仍闭拦湖坝藉已灌之黄水浮送粮艘以致漕运节节阻滞详见昨年志闷诸什今览李奉翰所奏运河水势及二麦情形迥与近年不同可无南顾之虑殊增欣慰惟因近畿待泽甚殷不胜日夜吁冀耳)。
官私胥接济,市价应平校。
却瞻百里近,一例暵阳暴。
云生风随至,巽二工如约。
稽首曷惠宁,嘉澍盈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