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光禄寺卿杨裕状称掌醢署令吕建居官清整不邀名誉忠肃奉公未蒙进考(掌醢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笾豆之事。各有司存。
樽俎之间。非无主守。
陈之郊祀。可以接神明。
用之礼仪。可以宁邦国。
蚳醢雁醢之类。百代相因。
龙酱蟹酱之流。千龄不易。
吕建策名膳府。委质庖官。
既掌兔臡。实司蛟鲊。
鸧寒四兽之腊。罔不留心。
羊䘓五侯之鲭。曾无注意。
鹿牙之糁。马齿之盐。
点以凤林之酢。饮以乌程之茗。
孟宗遗母。犹避嫌疑。
杜豫饷人。惟求免罪。
忠以奉上。酌贪泉而弥清。
廉以当官。置脂膏而不润。
朱文季执心强直。荣位腾迁。
黄叔度独守恬虚。声名藉甚。
不求于物。遂被疾于孤醒
不屈于人。终见排于众丑。
杨回三逐。盛德宜收。
张既十年。公平可录。
理宜甄拔。以勖朝班。
春赋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一
肇木德以周仁。启春生而赋质。
二仪泰而广运。三正合而元吉。
和气霭兮充宇。光风浏兮被物。
岂因时而则舒。亦乐道而奚恤。
我圣君大抚万国。肆觐偫后。
受天之禧。嘉岁之首。
文物粲于南宫。兵戈森于北斗。
揽百辟以同心。贡千春之遐寿。
于是明诏有司。摅求时令。
惟一之德。究吹万之性。
剿土木之庶功。阜稼穑之勤政。
畋渔止杀。狴牢复命。
至若固阴往闭。蛰户未开。
蛇盘地蓄。燕伏岩猜。
穴蚁敛翼。冰鱼鼓鳃。
蠢蠢宛委。戢戢低徊。
击蒙兮久矣。耿献岁兮悠哉。
谓将死而没代。俄作解而惊雷。
廓视听于元壤。脱飞骛于焚莱。
瞰青阳以书物。事白日而登台。
观乎旬时甫田。宿昔曾薄。
惊洪涛之神用。伟元化之工作。
卷山河之变衰。置天地之和乐。
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
植也知归。动焉咸若
尔乃杨回曲沼。李杂芳园。
条烟浓而曳地。花锦缛而当轩。
玉颜景照。罗袂风翻。
惋良人之愆信。省贱妾而衔恩。
蝶栩栩兮梦感。鸟嘤嘤兮思存。
瑶柱以絙瑟。引金斝而浮樽。
俯侯轩而下泣。眙韶物而何言。
借如老军追虏。远使穷河。
宵驱鸟逝。野次星罗。
冰皑皑而雪下。风飒飒而霜过。
迟日一煦。挟纩尝多。
遣畴岁之寒栗。袭初节之妍和。
千岩为之动色。万壑为之流波。
将回辔而秦望。请举手而豳歌。
则有第高公族。鼎贵侯家。
丹楼缠于御道。画阁耸于朝霞。
明珠买妾黄金掷蛙。
列行游衍。直视骄奢。
誇浮云之宝骑。顿流水之香车。
漫平郊而藉草。总上苑而观花。
飞鞭蹴鞠。旋舞琵琶。
麾戚里之途远。驻长安之日斜。
岂知夫东门在野。北渭需沙。
散归閒之邵父。隐养正之姜牙
趣下里之潦倒。諠乐士之繁华。
苟炙背而垂钓。但开田而种瓜。
春秋战国门 杨回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逐乡闾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杨回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朝奉大夫渠州使君季公行状1110年10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六、《溪堂集》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公讳复,字晞颜姓季氏
鲁三桓公子友之后也。
文子行父武子宿、平子如意、康子肥,皆秉政于鲁。
布、心兄弟,有声于汉,布以诺闻梁楚,心以勇闻关中
广陵太守广太学生偿,皆著籍于唐。
其后或居江左,或居浙右,处之龙泉,荆之江陵,皆其族也。
曾祖讳光,祖讳肃,考讳真,累赠奉议郎
其先自金陵旋居临川,遂为临川人
始季氏以资财雄里中,至奉议时生事犹裕。
尝有负数缗欲遁者,奉议公焚其券而厚赆之,其人愧谢而去。
君子曰:「季氏其有后乎」!
奉议公既捐馆,寿安太君潜夫人在堂,兄弟拙于生事,家无甔石之储。
公于是肄业乡校,折节读书,穷日之力而继之以夜,膏不足而续之以薪。
既而文章学问暴耀一时,其弟中复亦有场屋声,号为二季
自是,从其学者屦溢户外,故潜夫人甘旨之养无阙焉。
未几贡于礼部元丰八年进士第释褐,调歙州司户参军、摄休宁县
大抵六县事皆烦剧,士大夫畏之如沸鼎之汤,不可向迩,而休宁尤甚。
公以掾曹摄县事,又少年初宦,老胥皆易之。
至则据案听事,神观静深,剖析是非,有条不紊,四境大服,狴犴为之一空。
词人有作诗以声其美者,至今父老能诵之。
每日未晡,胥吏休于舍,讼庭寂无履声,往往与文人胜士赋诗饮酒,未尝怵迫于吏事也。
岁馀,又摄黟县,锄治强梗,严而不苛。
奸民有不便者,诉之部使者,诬罔甚危,休宁之民相率数千人,间道遮部使者,号泣于马前,曰:「愿还我旧治」。
赖提点刑狱高官复辨其诬罔,又按郡入境,见其邑事整肃,乃叹曰:「民言可谓无私矣」。
用荐者六人,改兴国军通山县
杨翰林绘谪于是邦,翰林前辈自居,视僚佐无可人意者,独与公开怀握手,为忘年之契。
每称其忠厚爱民,有古循吏之风。
未阅岁,丁潜夫人忧,服除调达州巴渠
蜀中阻远,而巴渠尤穷僻,前为令者例以为不足治,而民事一切灭裂。
公不鄙夷其民,而化以礼义,风俗大变。
节度推官知南康军建昌县
时自夏五月至于秋八月不雨,大田之稼穑槁死殆尽,民皆号泣以待馁死。
公恻然悯之,尽心竭力,推行赈济之法。
穷冬洹寒,风饕雪虐,驱驰村落,未尝暂憩,以至岁时享祀,不暇还舍。
其孤儿弃于野者,俾耆保大姓收养之
公每行村落,累累然迎于道旁者数百人,盖老幼赖公而活者,仅万人也。
江左诸县皆旱,有司或不躬亲赈济,而强壮者得之,老弱者不及也。
公先籍民以什伍之法,计口而给粟,故老幼无不均之患。
江西部使者闻其经画有理,密遣人录其条目,颁之所属,不知所活又几人也。
宣德郎、知鄂州崇阳县事。
崇阳民悍吏奸,素号难治,凡为令者多以罪去。
张尚书咏在任六年,善政可纪,民绘其像而祠之。
其后为民之所称者,唯应通与公而已,民于是以二公配张尚书之祀焉。
太守性褊急,御下如束湿,民非辜得罪者噤不敢诉,公力为营救,多获全宥。
每上府计事,必祷曰:「宁得罪于太守,不可得罪于皇天」。
其至诚不欺多此类也。
有客死崇阳而寄旅榇于佛寺者,亲戚不闻问十馀年矣,公为出力,营葬于寺之西偏,揭其姓氏于冢上,以俟他日有考焉。
今上即位,迁奉议郎赐绯衣银鱼。
磨勘法转承议郎,差通判南剑州事。
待次乡邦凡三年,营构地宅,高明爽垲,殆甲一乡。
亲旧或献疑曰:「公年甫五十,自此登禁从、镇巨藩,未可量也,何遽为家居计耶」?
公笑曰:「吾郭外有田,可以供饘粥,又有宅一区,以御风雨,盈吾志矣。
嵇叔夜有言:『今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故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
万一倦游不仕,兴尽而归,不失为嵇叔夜
若必待暮年,血气既衰,不得已而引退,然后求田问舍,吾不为也」。
通守延平,凡佐二守。
前守责大指而失于阔略,后守严笃责而失于烦苛,公赞协郡事,各因其弊而救之,吏民皆以为便,而二守亦获助焉。
会有以从官迁谪闽中,而子弟以不谨贾谤者,部使者捃摭细故,傅致于法,兴大狱于延平,命公治之,文移逮捕,急于星火。
公尽诚推究,无所观望,遂平其狱。
朝奉郎,加云骑尉,以宝玺赦转朝散郎
受代赴部,以劳并转朝奉大夫,加飞骑尉,差知渠州军州事,借紫。
京师来归,优游里闬。
久之,遂有拂衣之兴,一日谓其亲族曰:「吾仕宦三十年,世味厚薄断可知矣」。
因作诗以见志,其略曰:「静中有高志,难与俗人言。
愿收朝市兴,归此一亩安」。
乃上章乞以本官致仕。
俄以疾卒于家,大观四年八月某日也,享年六十。
其年十月某日,葬于某乡某原。
先娶杨回之女,累赠金华县
继室张氏,故朝奉大夫维之女,累赠长安县
男女四人:端卿以目疾废,清卿奏补将仕郎,一男、一女尚幼。
孙男二人:天惠、天叙。
孙女三人:长嫁陈之永,次嫁谢迈,皆应进士举
一未嫁。
公平生岂弟风流,所至有惠爱,天资鲠介,嫉恶而好善,故悦公者少,而不悦公者多。
公亦自负其志,不妄与人交游。
晚得左司都公贶给事谢公文瓘,一见倾盖如故,待以国士。
每论及前朝伟人钜公,如韩忠献范文正富文忠,未尝不抵掌慨慕,想见其为人。
至于始终出处之际,又参究而详考之,订其行事以为楷式。
建中靖国初,诏内外官言事,公历陈十事上之,皆当时利病,不报。
门下侍郎吴公居厚与公同乡里,尤爱公之才,欲引用之。
发运江淮,以京状荐公,及为户部尚书,辟公监榷货务,不就。
参大政,公未尝辄通书。
既而吴公罢政领宫祠,公乃遣使一伸乡曲之好而已。
公之恬于进取,大抵如此。
初居约时,士人蔡承昭导公游乡校,又同舍颜具微与公同砚席。
其后承昭贫寠,无以糊其口,乃挈家依公于通山,公为料理生事。
具微鳏居穷巷,父子以疫病相继而死,公为买棺瘗之,又育其二女,备礼择婿而嫁之。
平生笃于学问,六经、子史、百家小说、医药卜筮之书,无所不窥。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舍书不读。
虽王事鞅掌,昏暮而归,必秉烛观书,夜分乃寐。
或与子弟商论古今,吟讽歌诗,了无倦色。
每对宾客,清谈亹亹,一座尽倾。
询以历代人物、本朝典故者,必探其本末,穷其端绪,论议锋起,听者不知其膝之前也。
其为文章则学西汉之法,而步骤规摹以韩退之欧阳永叔为师,尤酷爱永叔所作《为臣难论》,把玩不释手,读之成诵。
每叹曰:「吾恨不一瞻清光,搢笏跪诵于上前」。
其爱君忠切,亦天性然也。
其为诗略备诸家之体,而尤爱杜子美,以谓唐之治乱备见于此。
尝训释其义,未绝笔而公已没矣。
家藏书数千卷,皆手自雠校,亦有亲录者。
有文集十卷,藏于家。
公恢宏疏达,不为龌龊细谨。
每用度施予,不计家之有无,故月俸所入随手而尽,虽亲戚朋友不知其贫也。
既殁之后,橐无剩金,识者以谓清而畏人知,不愧古人矣。
呜呼!
人才之难,自古然矣。
士固有博闻强记,贯穿坟典,文章学问为一世所宗者,然迂缓坚僻,不达世务,不过为腐儒而止耳。
其有商财较利,洞见毫发,烦剧之务赖之以济矣,然不学无术,昧于大体,不过为一俗吏而止耳。
苏威尝谓隋文帝曰:「江南人士有学术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学业,能兼之者不过柳庄」。
盖叹人才之难也。
公虽生于江南,笃于学问而通当世之务,敏于政事而明古人之大体,其贤于柳庄远矣。
余从公游甚久,知公最详,姑叙其平生大节以为行状,而小者皆略而不书,惟执事裁择焉。
谨状。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毗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 其一 1180年 南宋 · 范成大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客舫中流下,人家夹岸看。
洛花堆锦煖,吴镂冰寒。
莫厌清欢暂,须知后会难。
小诗烦本事,任秃䌽毫端。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毗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 其二 1180年 南宋 · 范成大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曲误不须顾,客狂当好看。
日斜双桨急,风驶夹衣寒。
剩说归田乐,休歌行路难。
石湖三万顷,何处觅忧端。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毗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 其三 1180年 南宋 · 范成大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北渚乘风渡,西山带雾看。
袖单嫌翠薄,杯浅怯金寒。
宿雨收全易,春酲解却难。
且留行色住,重肯过苏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