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万齐融 盛唐 · 李颀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
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
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
对酒池云(一作风)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一作东),常隐(一作忆卧)江楼
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道行无迹。
妙极无象
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
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天人师
示第一义。
师无可说之法。
义为不二之门。
其定也。
风轮驻机。
其慧也。
日宫开照。
其用也。
春泉利物。
三者备体。
谁后谁先。
入无量而不动。
开法华而涌出。
湛兮以有无观听而莫测。
寥焉以远近思维而不穷。
智德皆空。
为真实际。
大悲恒寂。
遍抚偫迷。
月入百川之中。
佛匝千花之上。
修而證者。
元同妙有。
应而起者。
旁作化身。
先大师适来此土。
化身欤。
适去他方。
补处欤。
不可得而知也。
自如来现灭。
四魔横恣。
人天无怙。
寄命崩崖。
胜大敌者。
那罗延身。
销大毒者。
伽陀妙药。
拔陷扶坠。
生大师
大师延陵马氏。
讳元素
字道清
崇高绍兴于法位。
冑绪不系于人间。
慈母方娠。
厌患荤肉。
长至之日
诞弥仁尊。
有异祥。
乳育安静。
既龀
稽首父母。
求归法门。
即日获请。
出依精舍。
如意年中薙度。
江宁长寿寺
既进具已。
戒光还照。
定水澄源
鹅王之不受泥尘。
香象之顿除羁锁。
未之比也。
身长七尺。
体无凡骨。
眉毛际脸。
口若方丹。
目不顾盻。
声侔扣王。
入南牛头山威大师
撞钟大鸣。
入海同味。
迦叶以头陀第一。
大师斗薮尘劳。
闻一知十。
未尝请益。
观法无本。
观心不生。
喻金刚之最坚。
比狮子之无畏。
圆月照海。
高深尽明。
慧风吹云。
宇宙皆净。
威大师摩顶谓曰。
东南正法。
待汝兴行。
命于别位。
开导来学。
于是驺虞驯扰。
表仁之至也。
众禽献果。
明化之均也。
接足右绕。
百千人俱。
大师悉以菩萨呼之。
教习大乘。
戒妄调伏。
自性还源。
无渐而可随。
无顿而可入。
摩尼照物。
一切如之。
吾常默默。
无法可说。
或有信愿双极。
恳求心要。
于我渴仰。
施汝醍醐。
问禅定耶吾无修。
问智慧耶吾无得。
道惟心證。
不在言通。
怀帝释轮。
终为世论。
自净而已。
无求色声。
既悟者小无微尘。
大无三界。
当悟者内珠虽隐。
犹作来因。
药草万殊。
根茎等润。
貌和言寡。
饥至饱归。
或有闻尊称而迁善。
现色身而独得。
我无示念(一作尔念)
道溥慈圆。
食不问咸酸。
口不言寒暑。
身同池水。
饱蚊蚋之饥渴。
道离人我。
顺众生之往来。
贵贱怨亲。
法平等。
故馈甘味而不辞。
同于糗糒。
奉上服而不拒。
齐于弊褐。
俾夫家有道侣。
府无争人。
开元中
本寺僧法密请至京口
润州刺史韦铣洒扫鹤林。
斯焉供养。
有屠者恣刃。
积骸如山。
闻大师尊名。
来仰真范。
忽自感悟。
忏伏求哀。
大师受之。
又白言。
和尚大悲
当应我供。
大师衲衣跏趺。
未尝出户。
公侯稽首。
不为动摇。
至是如其恳求。
忻然降诣。
夫盗隐其罪。
虎慈其子。
仁与不仁。
皆同佛性。
无生无灭。
无去无来。
今浊流一澄。
清水立现。
诸佛所度。
我亦度之。
天宝中
扬州僧希元密请至广陵
便风驰帆。
白光引棹。
楚人相庆。
佛日度江。
齐鲁倾都来会。
津塞途盈。
人无立位。
解衣投施。
积若邱陵。
皆委于所在。
行无住舍。
礼部尚书李澄时为杨州
齐心跪谒。
为众唱首。
望慈月者。
谁不清凉。
传百亿明灯。
照四维上下。
尘沙之数。
皆超佛乘。
二州以贪法之心。
移牒踰月。
均吾喜舍。
成尔坚牢。
无非道场。
还至本处。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一日
中夜坐灭。
呜呼。
菩提位中六十一
父母之生八十五年。
赴哀位者。
可思量否。
至有浮江而奠。
望寺而哭。
十里花雨
四天香云。
幢幡盖网。
光蔽日月。
其月二十一日
四众等号捧金身。
建塔于黄鹤山西原。
像法也。
州伯邑宰
执丧师之礼。
率众申哀。
江湖震悼。
曩于寺内移居。
高松互偃。
涅槃之夕。
椅桐双枯。
虎狼哀号。
声破山谷。
人祗惨恸。
天地晦冥。
及发引登原。
风雨如扫。
慈乌覆野。
灵鹤徊翔。
有情无情。
德至皆感。
达摩祖师传法。
三世至信大师
门人达者曰融大师
牛头山
得自然智慧。
信大师就而證之。
且曰。
七佛教戒。
诸三昧门。
语有差别。
义无差别。
偫生根器
各各不同。
唯最上乘。
摄而归一。
凉风既至。
百实皆成。
汝能总持。
吾亦随喜。
由是无上觉路。
分为此宗。
融大师讲法则金莲敷。
顿锡而灵泉满溢。
东夷西域
得神足者。
赴会听焉。
岩大师
方大师
方授持大师
持授威大师
凡七世矣。
真乘妙缘。
灵祥嘉应。
佥具传录。
布于人世。
门人法镜
吴中上首是也。
门人法钦
径山长老是也。
观音普门。
文殊佛性。
惟二菩萨。
重光道源。
门人法励法海。
亲奉微言。
感延霜露。
崇龛座。
开构轩楹。
时惟海公。
求报师训。
庐孔氏之墓。
起净明之塔。
世异人同。
泫然长慕。
僧慧端等。
荫旃檀树。
皆得身香。
菩萨戒弟子故吏部侍郎齐浣
刑部尚书张均
江东采访使润州刺史刘日正。
广州都督梁升卿
采访使润州刺史徐峤
采访使常州刺史刘同升
润州刺史韦昭理。
给事中韩延赏。
御史中丞李丹
泾阳县令万齐融
礼部员外郎崔令钦
道流人望。
莫盛于此。
弟子尝闻道于径山
乐正子春之于夫子也。
洗心瞻仰。
天汉弥高。
镜公门人悟甚深者大理评事杨诣。
过去圣贤诸功德。
藏志之所至。
无不闻知。
鲁史从告。
况乎传信。
其文曰。
浊金清镜。
在尔销鍊。
磨之莹之。
功至乃现。
膏溃炷然。
光明外遍。
阳升律应。
草木皆变。
启迪瘖瞽。
惟吾大师
息言成教。
舍法兴悲。
辰极不动。
风波自移。
境因心寂。
道与人随。
杳然元默。
湛入无为。
性本非垢。
云何净除。
身心宴寂。
大拯沦胥。
内光无尽。
万境同如。
甘露正味。
琉璃妙器。
遍施大千。
无同无异。
度未度者。
化周缘备。
道树忽枯。
涅槃时至。
我无生灭。
随世因缘。
吉祥殿上。
应化诸天。
寂寂灵塔
滔滔逝川。
恒沙劫坏。
智月常圆。
越州开元寺和尚塔碑铭 中唐 · 梁肃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九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
释氏先律师讳昙一字昙允。报年八十。僧夏六十一。以大历六年十二月七日。灭度于越州开元寺。迁座起塔于秦望山之阳。制缞会葬者以千百数。大师南阳张氏。曾祖太常恒。始家会稽山阴大师诞钟粹气。聪悟夙发。幼学五经。因。至云门寺。遂依沙门谅公出家。景龙中剃度。寻受具戒。天纵辩慧。益之以轨仪。翕然已为人望矣。开元初。西游长安。观音亮律师见而奇之。授以毗尼之学。又依崇圣寺子法师学俱舍惟识。从印度沙门善无畏受菩萨戒。探道睹奥。出类拔萃。期月之閒。名动京师大师崖岸峻峙。机神坦迈。体识详雅。应用虚明。得三藏之隐赜。究诸宗之源底。加以素解元儒。旁总历纬。长老闻风而悦服。公卿下榻以宾礼。由是与少保兖国陆公象先贺宾客知章李北海邕徐中书安贞褚谏议庭诲泾县令万齐融为儒释之游。莫逆之友。其导世皆先之以文行。宏之以戒定。入兰室而馨香自发。临水镜而毫发必鉴。不知其所由然矣。开元二十六年复归会稽。谓人曰。三世佛法。戒为根本。本之不修。道远乎哉。故设教以尸罗为主。取邺郡律疏。合终南事钞。括其异同。详发正义。学徒赖焉。大凡北际河朔。南越荆闽。四分之宗。自我而盛。烈炬之破昏黑。偫流之赴渊泽。适来之时。化行也如彼。不为而生。乘化而息。草木潜润。慈云无心。适去之时。处顺也如此。人世迁转。道存运在。瞻望不见。寂寥空山。哀哉。铭曰。
越水漫漫,崇山回合。
大师化灭,式建灵塔
缅慕上士,诞修净法。
有威有仪,不穿不杂。
德溥化洽,云从海纳。
勒碑垂后,千万亿劫。
艳情 其四十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香屑集卷六
曲径通幽处,狺狺欲吠厖。
桃花迷旧路,杨柳映春江。
堕珥情初洽,愁弦意不降。
能来为伴否,欹枕对银釭。
注:曲径(常建破山寺后院)狺狺(无名氏纪游东观山)桃花(刘长卿送姚八归江南)杨柳(崔国辅题豫章馆)堕珥(温庭筠周繇)愁弦(万齐融送陈七还广陵)能来(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欹枕(成彦雄夜夜曲)
美人 其三十二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香屑集卷九
美人隔湘浦,款曲擘香笺。
赠远聊攀相思寄采莲。
前溪徒自绿,明月为谁圆。
梦即重寻熟,绣窗愁未眠。
注:美人(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款曲(权德舆端午日有衣服䌽结之贶以诗还答)赠远(温庭筠中书怀呈友人)相思(万齐融赠别江头)前溪(储嗣宗吴宫)明月(罗邺秋别)梦即(李频范评事)绣窗(韩偓崔国辅体)
古意下 其八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三
酥凝背胛玉搓肩,漆点双眸鬓绕蝉。
却敛细眉归绣户,重梳短髻下金钿。
含娇含态情非一,倾国倾城并可怜。
置向汉宫图画里,红屏风掩绿窗眠。
注:酥凝(韩偓偶见背面是夕兼梦)漆点(施肩吾观美人)却敛(韦庄木兰花)重梳(王建寻橦歌)含娇(卢照邻长安古意)倾国(万齐融三日绿潭篇)置向(罗虬比红儿诗)红屏(白居易寄答周协律)
芳年 其四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三
娉娉袅袅十三馀,昼泥琴声夜泥书。
拾翠总来芳树下,邀欢不厌柳条初。
烟开兰叶香风暖,帘捲池心小阁虚。
只是娇羞弄花鸟,得人怜处且生疏。
注:娉娉(杜牧赠别)昼泥(杨乘榜句)拾翠(万齐融上已绿潭篇)邀欢(吉皎七老会诗)烟开(李白鹦鹉洲)帘捲(李珣临江仙)只是(权德舆薄命篇)得人(孙光宪浣溪纱)
又七首 其二 清 · 黄之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七
晴景悠扬三月天,踏青争近绿潭边。
花间自欲徘徊立,见倚朱栏咏柳绵。
注:晴景(韦应物酒肆行)踏青(万齐融三日绿潭篇)花间(刘言史抉病春亭)见倚(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