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开阳伯颜何赞 后唐 · 艾颖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陋巷志》卷五
惟圣与仁,上行下达。
入室升堂,穷知本末。
名显八颜,道亚十哲。
肃肃仪型,克光其列。
奉议郎何君墓志铭元祐八年正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四、《净德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余尝铭光禄寺丞岷山何公之墓,考论世次及其里居详矣。
君乃光禄仲子也,讳大临字才叔,少读书,知名教,以修洁治身,以恭愿事亲。
乡党以善称,闺门以孝闻。
通《诗》、《骚》之学,仿约大致,作为篇章,适情寓物,平畅纯澹,有昔人风格。
或告以释氏之说,当虔敬崇奉,乃享令报,则曰:「广慈心即佛,不妄语即经,若乃祸福之应,惟修其在我者,而顺以听命。
吾知此而已」。
晚从道家之教,信尚清寂,求以养心治气,归之虚静,故能委置世纷,无竞于物,漠然自得,有方外之趣。
尤长于教子,择师取友必以贤,饬励以经术,欲其慎行而寡过;
诱掖以辞章,欲其资身而得禄。
凡朝夕所肄习而谓之课试者,每与之讲解,切劘不倦,若朋友然。
由是起家中第,孟仲接武,西南士大夫举义方之训,皆推君为先。
君娶倪氏,累封安仁县君,卒十年矣。
子五人:宗范朝散郎眉州教授
宗奭早亡;
宗诲以学求举;
宗韩,资州磐石县
宗哲果州相如县
孙男十二人。
元丰三年,神宗祀明堂,封君承事郎
其后五迁,至奉议郎
宗范又尝得五品服,请以赐君,不著于令,诏特可之,议者以为荣。
君享年六十三,元祐五年三月十五日卒于家。
八年正月四日,葬于青城县怀仁乡赤木里先茔之北。
初,倪氏之葬也,君为寿冢其旁,吊以诗曰:「我来同穴知何日,石火光中更十年」。
已而其言验。
嗟夫,始终生死之变,岂偶然哉!
铭曰:
每读《五代·忠义传》,至明宗何瓒入蜀制孟知祥事,未尝不废卷而叹也。
夫以明宗区区暌弱之唐,任一何瓒而欲御权彊僭叛之蜀,岂不难哉?
意不屈,继以死,何其易也!
至君六世,而子孙之盛如此!
究观前人之大节,推验后嗣之吉报,则福禄之来,抑有由矣。
圆通阁瑞光记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三、《海陵集》卷二二、《海陵文徵》卷二
杭之俗尚佛乐施盖自钱氏始。
承平时,西湖三百寺,号为东南冠,而城中亦名蓝相望,灵迹胜槩往往与两山争雄。
寇乱以来,荡为飞埃,缁徒散亡。
三十馀年间,复振起者鲜,惟千顷广化院首能即故基而新之,有其人焉尔。
慧觉总持大师善彬敏辨严洁,精意佛乘,不溺它技。
舍其寺之东偏,辟观音道场,脩演教法,凭大智力为一方护念,救民诸苦,病者已,死者超,有祷必应,远近向之。
善彬以菩萨每示白衣像于梦,慨然慕念。
营求累年,因得圆通相适与梦合,雕绘立成,悉如素志。
忏宇既新,灵异不可胜纪,然其规制尚狭。
善彬戚焉,思所以为壮观而耸动人耳目者,遂发大愿,别建层阁,重檐上加叠屋。
予窃怪之,人亦曰善彬素无铢两也,此费无艺,恶乎成?
阅再岁,予过之,则重檐飞栱已杰出乎楼殿之上矣。
瑞像庄严,百用具脩。
盖糜钱万馀缗,皆士庶欣然助之。
善彬于落成之初,期以四十九昼夜修行佛会,用报恩布。
既逾月矣,感通非一,梦天竺山烟云四合,中有五色光涌出,又梦衣白者以宝瓶授舍利三。
善彬心异之,不懈益虔。
忽于第六七日五鼓初,忏礼之次,赞叹之间,道场中现大琉璃色,放百宝光,晃耀烨爚,经数刻不散。
善彬呼其徒瞻礼,无不肃然动心焉。
有僧自外至,见是夕阁中有光烛天如昼。
善彬亟以是告予而求为之记。
噫!
日、月、灯皆光也。
日烜乎昼,月昱乎夜。
日月所不照,灯烛扬其光。
故经有日月灯佛,是三者不能皆具。
具之者,佛菩萨也。
日过酉则入,月遇晦则伏,灯无膏则熄,而佛菩萨之光常在也。
常在而不常见,由人心之有操舍存亡也。
予故以是记之而系以赞曰:
诸佛观世间,光满十方界。
众生弗知觉,皆由执迷故。
人能振尘净,诸闇悉朝彻。
垢尽见明鉴,云开睹白日
始知诸佛光,无来亦无去。
念彼宝阁成,一一精追力。
乃于脩礼次,示现大光明。
诸佛本无疑,惟以尔心得。
是心不退转,光乃常在目。
光本不可名,而我尚何赞
为一切众生,埽除颠倒想。
同归一光中,永劫不断灭。
代赵抚属汝楫上提刑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
油幕缀员,渐迫终更之候;
绣衣察吏,鼎来剡奏之章。
初非光明俊伟之材,又无假借扳援之势。
古之所以荐士,今者于是见公。
伏念某名为宗支,实本士检。
耻怀绷之簪笏,恐受众疑;
随韦布之缣缃,偶叨一第。
慨念勉、岘、程、回之术业,终愧毛、原、周、召之等夷。
何以亢身,莫如殖学。
方以此自厉于己,何敢轻受知于人?
细桷大杗,壹冥心于轮扁
长笺短椟,肯请命于子公?
来事元戎,实叨末属。
适鼠窃狗偷之盗,荡摇我疆;
夺鸟飞鱼泳之驩,劬劳于野。
滥承涣渥,许减常员。
风宪之一削不圆,则天门之九关难扣。
解后《行露》之听,寅缘宿雾之披。
甫及褰帷,遽蒙推毂。
既不为有力负舟而走,又不生无因按剑之疑。
伯氏埙,仲氏篪,安得齐名之实;
台中评,幕中辩,初何赞画之功!
猥借溢言,特加吹送。
犍为之磬十六,大似无心而得之;
公车牍三千,谁有不求而至者!
内则感国士之遇我,外则贺天下之有公。
轮囷在肝,缄封于髓。
伏遇某官人今而道古,内介而外通。
嘉善矜不能,所学皆之学;
举直错诸枉,此心同伊、傅之心。
駪駪六辔之载驰,落落万物之吐气。
有怀鸳鹭之序,及识鹡鸰之原。
参以旦评,慨然露奏。
振云天之高谊,策尘土之孤踪。
暴公子之荐不疑,昔闻其语;
湖南之信陈子,今愧斯言。
某敢不深自佩铭,痛加砥砺?
谢恩私室,敢矜小技文章
不辱公门,愿勉大闲之节谊。
何赞府游寿山诗韵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词韵第一部
我昔手持绿玉杖,遍观寿山寺外崒嵂之奇峰。
天风吹我衣,云气荡我胸。
峰形峙为五,烟霞有路遥相通。
横秋双涧桥,影枕寒潭空。
上有欲落不落之怪石,下有半枯半活之欹
一峰凌紫霄,曙色何曈昽。
金鸡唤醒海底日,绝顶尚有苍凉踪。
一峰翠氤氲恍如,武陵之景迷西东。
山泉春雨馀,流出桃花红。
在右一峰若覆釜,气蒸云雾秀所钟。
西看瀑泉吼飞雪,乃有一峰迥出倒挂虹影于晴穹。
一峰后顾复何似,屃赑俨若蟠蛟龙。
输青献翠千万状,并视培塿誇豪雄。
香炉紫烟远莫致,庐山谩诧金芙蓉
伊昔当年紫阳翁,二三贤俊题名同。
嗟予寥落生苦晚,不得追陪杖履游其中。
兜率台高花雨濛,金仙趺坐青莲宫。
何当复约哦松公灵岩石室幽绝处,笑挥白玉麈尾尽日相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