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卢幼平”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湖州杼山皎然 唐 · 僧福琳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释皎然
名昼
姓谢氏
长城人
康乐侯十世孙也。
幼负异才。
性与道合。
初脱羁绊。
渐加削染。
登戒于灵隐戒坛
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
特所留心。
于篇什中。
吟咏情性。
所谓造其微矣。
文章俊丽。
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
后博访名山法席。
罕不登听者。
其兼攻并进。
子史经书。
各臻其极。
凡所游历。
京师则公相敦重。
诸郡则邦伯所钦。
莫非始以诗句牵劝。
令入佛智。
行化之意。
本在乎兹。
及中年谒诸禅祖。
了心地法门。
武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
故时谚曰。
霅之
能清秀。
贞元初
居于东溪草堂。
欲屏息诗道。
非禅者之意。
而自悔之曰。
借使有宣尼之博识。
胥臣之多闻。
终朝目前。
矜道侈义。
适足以扰我真性。
岂若孤松片云。
禅座相对。
无言而道合。
至静而性同哉。
吾将入杼峰
与松云为偶。
所著诗式及诸文笔。
并寝而不纪。
因顾笔砚曰。
我疲尔役。
尔困我愚。
数十年间。
了无所得。
况汝是外物。
何累于人哉。
住既无心。
去亦无我。
将放汝各归本性。
使物自物。
不关于予。
岂不乐乎。
遂命弟子黜焉。
至五年五月
会前御史中丞李洪河北负谴。
再移为湖守。
初相见。
未交一言。
恍若神合。
素知公精于佛理。
因请益焉。
先问宗源。
次及心印。
公笑而后答。
他日言及诗式。
具陈以宿昔之志。
公曰不然。
因命门人检出草本。
一览而叹曰。
早年会见沈约品藻慧休翰林庾信诗箴。
三子所论。
殊不及此。
奈何学小乘见。
以宿志为辞耶。
遂举邑中词人吴季德
常侍均之后。
其文有家风。
予器而重之。
陆鸿渐为莫逆之交。
相国于公頔颜鲁公真卿命裨赞韵海二十馀卷。
好为五杂俎篇。
用意奇险。
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
清净其志。
高迈其心。
浮名薄利。
所不能啖。
唯事林峦。
道者游。
故终身无惰色。
又兴冥斋。
盖循燋面然故事。
施鬼神食也。
旧居州兴国寺
起意自捐衣囊施之。
尝有军吏沈钊。
德清人也。
从州出。
乘马到骆驼桥
月色皎如。
见数人盛饰衣冠。
钊怪问之。
如何到此。
曰。
项王兴国寺然公修冥斋。
在此伺耳。
钊翌日往覆。
果是鬼物矣。
又长城赳胥钱沛行役。
泊舟吕山南。
见数十百人行。
并提食器。
负束帛。
怡然语笑而过。
问其故。
云赴然师斋来。
颜鲁公为刺郡。
早事交游。
而加崇重焉。
以贞元年终山寺。
有集十卷。
于頔序集。
贞元八年正月
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
天下荣之。
观其文也。
亹亹而不厌。
合律乎清壮。
亦一代伟才焉。
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𦹛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
或簪组。
或布衣。
与之交结。
必高吟乐道。
道其同者。
则然始定交哉。
故著儒释交游传。
及内典类聚。
共四十卷。
号呶子十卷
时贵流布。
元和四年
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同过旧院。
就影堂伤悼弥久。
遗题曰。
道安已返无何乡
慧远来过旧草堂。
余亦当时及门者。
共吟佳句一焚香。
其遗德后贤所慕者。
相继有焉。
杭州刺史厅壁记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六
唐虞之代。四岳十二牧。
分掌诸侯。宗周有方伯连帅之职。
秦有监郡汉魏以还。
初曰部刺史。后曰州牧
近代罢州牧。复为郡太守
太守刺史。无恒其称。
职同九卿。假以符节
虽亲如鲁卫。贵若周召。
任切安人。往往除拜。
天宝中。朝廷以尚书郎人物之高选。
二千石元元之性命。始以省郎临大部。
若密迩京师。或控压冲会。
万商所聚。百货所殖。
将择良吏。重难之。
杭州东南名郡。后汉会稽吴郡钱塘
属隋平陈。置此州。
咽喉吴越。势雄江海。
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
增领九县。所临莅者。
多当时名公。宋丞相刘仆射崔尚书之吁谟大政。
其间刘尚书裴给事之盛德远业。左丞吏部之公望遗爱在人。
太原河南刘右丞中丞节制方隅。有事以来。
承制权假以相国元公。旬朔之间。
生人受赐。由是望甲馀州。
名士良将。递临此部。
况郊海门。池浙江
三山动摇于掌端。灵涛𢿠激于城下。
水牵卉服。陆控山夷。
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
近岁灾沴繁兴。寇盗连起。
百战之后。城池独存。
王师雷动。元恶授首。
乳哺疲人。分命贤哲。
诏以兵部郎中范阳卢公幼平为之。公体仁而清。
直方简亮。文以辅德。
武以静人。澄旷有清江之姿。
巍峨有秋山之状。麾幢戾止。
未逾三月。降者迁忠义。
归者喜生育。旌次让利。
辕门无声。人咸曰休哉。
以卿佐之才。遵王泽
敷德政。吾见其为公为侯。
福履宜之。未见其极也。
刺史冠服印绶。甲令载之。
故不书。词尚体要。
古史之遗也。永泰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记。
奉同卢使君幼平精舍寺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
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
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
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
九日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重阳千骑出,送客为踟蹰。
旷野多摇落,寒山满路隅。
晴空悬茜旆,秋色起菱湖。
几日登司会,扬才盛五都。
冬日遥(一作奉)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法华寺高顶临湖(一作奉和卢使君幼平朝阳山。寺临太湖,时在郭,不得往。)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冬韵
仁坊(一作祠)(一作当)绝境,廉守(一作明牧)蹑高(一作灵)踪。
天晓才分刹,风传欲尽钟(一作欲到心凉地,初闻断续钟)
城中归路远(一作在),湖上碧山重。
水照千花界,云开七叶峰。
寒芳(一作空)艾绶满,空(一作晴)翠白纶浓。
逸韵知难继,佳游恨不逢。
仍闻抚禅石,为我久从容。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用题中韵)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青韵
引用典故:攀桂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
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一作祈多祜,斋心合至灵。
占祥刊史,筮日数尧蓂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一作重)理刑
敷诚通北(一作九)阙,遗爱在(一作西)(一本此下有五裤歌仍咏,三碑石重铭。踌躇问存殁,委曲向郊坰四句)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
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时上人将游五台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先韵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删韵
引用典故:柏台
留饯飞旌驻,离亭草色间。
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日落东西水,天寒远近山。
古江分楚望,残柳入隋关。
恋阙心常积,回轩日不闲。
芳辰倚门道,犹得及春还。
兰亭古石桥柱赞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山阴有古卧石一枚。即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也。大历八年春大理少卿卢公幼平承诏祭会稽山携至。居士陆羽因而得之。生好古者。与吾同志。故赞云。
古桥石柱,亭亭殊类。
浑璞璘玢,乱钱苍翠。
遗在兰渚,迁于客位。
云状未销,水痕犹溃。
在物颇重,则人无弃。
石岂有心,求人所贵。
若琼与玉,呈碯蕴异。
如彼陆生,不文其器。
此犹可转,岂君同志。
湖州佛川寺故大师塔铭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夫万有朝彻。独立而不改。其妙空乎。洎鸿濛以还。民溺情海。安不幻之迹。丧全真之旨。若识浪不作。幻何有哉。我释迦本师。独开宗极。遽而告灭。降蕴魔也。在而言逝。为狂子也。以八万四千正法。首付饮光。饮光以下二十四圣。降及菩提达摩。继传心教。有七祖焉。第六祖曹溪能公。能公传方岩秉策公。乃永嘉荷泽会之同学也。方岩即佛川大师也。大师讳惠明俗姓陈氏。汉太邱长寔之后。世居颍川显祖某。永嘉南迁。为司徒掾。陈氏受禅。四代祖仲文有佐命之勋。封丹阳公。祖某。双溪谷熟县宰。考某。兰陵人也。大师虽世有荣阀。而未尝自称。盖处尘世之馀累矣。先夫人初感之日。如持佛戒。足恶履于荤圃。口不尝于鲜器。神梦髣髴。长闻法音。既而诞焉。年渐及丱。方祈舍俗。大人从之。至受具时。即开元七年也。耳未诱于声戒。眼不瑕于色尘。清行剋终。如鉴寒玉。尝谓人曰。昔者繁刑首作。伯成子高遁焉。吾虽不舍律仪。而恶乎净论纷若。心即心之。法至矣哉。西诣方岩。顿开心地。于戏。冥冥其机。赫赫其师。寂乎大空之渊而不疑。放乎万缘之律而不变。天宝年。将有愿于清凉山。淮汴阻兵。师乃旋策。偶与禅侣。西之宛陵。□文于上石为神明。柰何使我苍生。每被血食。岂知此事。殃尔业耶。神曰。非弟子本意。人自为之。礼忏再三。大师乃授以菩萨戒。神欣然曰。若和尚移寺。弟子愿舍此处。永奉禅居。言毕不见。其后果移寺焉。于祠侧获铜盘之底。篆文是吾师法号。更有异器。略而不书。建中元年春。忽顾左右。愀然而叹曰。夫人生百年。盖一念耳。昧者安知揭日月以趋新哉。吾将往净方。尔曹勉之。于时报年八十四。僧腊五十一。以其年正月十一日有疾。其日庭木悴。山雨画冥。猛虎绕垣。悲啸而去。十二日奄然长往。二月十二日建塔于佛湘川西山。有慈乌满林。举众惊异。受法门人。自湘淮楚。不远而至。有若孤秉律网。默持心印。惠解比邱即其人也。德与物敷。言随性寝。声采不饰。世谓浑金。惠敏比邱即其人也。外学以文。内修心行。迹不疑圣。机能造微。如知比邱即其人也。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公幼平颜公真卿独孤公问俗杜公位裴公清。惟彼数公。深于禅者也。谢太傅之通于宗要。殷深源之造于精微。常恐大师之言。将坠于地。顾谓小子志之。予曰。必使睹至人之奥。知地位之极。则未敢闻命。盛美之迹。人所见闻。何尝敢忘。请退而记之。刻诸灵石。词曰。
青山我庐,白云我曹。
吾师处焉,人遐迹高。
迹高伊何,降心鍊魔。
传教方岩,倾珠竭河。
持而不检,放而不过。
匪云异月,如水与波。
见独超超,證法无两。
生死谁羁,我不可鞅。
若摇空轮,如蹴风响。
何为告灭,亦由狂子。
忽示双桐,空棺只履。
佛去川在,人亡寺留。
使吾旧境,寂寞长秋。
泣露草繁,悲风树满。
此物无心,尽如凄断。
门人千万,昔为法来。
悟者不蹙,常情自哀。
祥花雨坠,灵峰昼开。
真子相顾,全身在哉。
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 唐 · 皎然
六言诗 押先韵
共载清秋客船,同瞻皂盖朝天(藻)
悔使比来相得,如今欲别潸然幼平
渐惊徒驭分散,愁望云山接连(昼)
魏阙驰心日日,吴城挥手年年(羽)
送远已伤飞雁,裁诗更切嘶蝉(述)
空怀鄠杜心醉,永望门栏脰捐(恂)
别思无穷无限,还如秋水秋烟(述诚)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赵郡开国公尚书右仆射李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元和四年夏五月丁卯冢宰赵郡公巽寝疾薨于永崇里。享年六十三。天子悯然不视朝。追命右仆射冬十月乙酉。返葬于洛师缑氏县芝田乡之大墓。公字令叔赵郡赞皇人。曾祖知让。皇河南府长水县主簿。祖承允。江州别驾。赠太府少卿。父嶷。右武卫录事参军。饰终四加至尚书右仆射。代载德善。至公昌大。始以明经筮仕为华州参军。试言超绝。补鄠县。登朝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由美原县课最为刑部员外郎。由万年县课最为户部左司郎中。由常州刺史理刑第一徵为给事中。以御史中丞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就加右散骑常侍。以右散骑常侍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就加御史大夫。由二府报政入为兵部侍郎。在涂加度支盐铁副使。至止踰月。代今司徒岐公为使。明年兵部尚书。閒一岁转吏部尚书。总八柄。平九赋。左右理道。以纾元元。天子方推心竦意。倚以为相。奄然大病。斯可痛也。公温重方严。恺悌忠清。得洪范之正直。禀大雅之明哲。强志特立。为儒门吏师。中台草议。左曹还诏。法程之下无尤违。分画之下无差失。其为二方。循班制。建长利。布以休和。树之风声。大凡都府岁杪使刻深吏周行支郡。钩摭泉货。二千石不相聊生。如梏拲然。公至。分命部从事览观礼俗。问人疾苦。廉吏善否而已。至有经用之羡。使郡自为理。得以蠲乏用。补庸亡。府无私焉。四履之内。遇凶旱水溢。捐有馀以均不足。农里无大乏。官司无宿忧。而邦乡硕生。劝学讲艺。道彼轻僄。率循教化。皆有声诗。揭于康庄。其制国用也。调盈虚。御轻重。阜齐人之业。而地不加赋。佐公家之急。而利无所滞。先是池泽之税。因缘为奸。牢盆以私。币货寖滥。公则去一朝之便。质终岁之成。变其苦窳。以宽物力。盈入之数。不可胜条。上嗣位之岁。发武库禁兵。以诛刘辟。三蜀之馈。不乏于军。千金之费。不征于人。扬天声于井络。断戎首于齐斧。是皆谋猷大绩。经理大本。岂止于汉庭桑大夫耿中丞。区区然商功利析秋毫而已哉。其为天官。已婴寝患。犹与郎吏切劘奏书。去缴绕之科。禁绝私回于胥吏。士之得调者。多受赐焉。内外埽除之际。精爽不乱。与上介言职业。虽康宁宴閒之不若。君子以为难。自解巾褐。至捐馆舍。凡历官十六。利刃触虚。大车以载。文理聪明。卓冠出伦。规为密静。矩度章灼。大吏之所表的。诸公之所严重。其文采精实。循道体要。而不为曼辞。其术学博洽。折中定疑。而不理章句。喜士尊贤。开怀盍簪。丝桐博弈。谈笑嗢噱。每有馀裕。而无留事。志在端正百度。仪刑四方。以谟明宏济为已任。而绩用未究。斯吾君所以当宁流叹。而众君子失声怛化。岂虚也哉。凡三合姓。初曰范阳卢夫人。太子宾客幼平之女。次京兆韦氏二夫人。颍州刺史勺洎膳部员外郎襄之女。以从祖妹而继室焉。皆以华腴淑哲。不幸凋落。长子绍。左卫兵曹参军凤翔节度巡官。专谨有驯行。嗣子继。京兆府参军。饬躬彊学。幼子纻编。皆以门荫在仕。绍继等泣次先公官簿事业。请书墓石。且以理命见托。故不得让焉。铭曰。
太行之东,全赵古风。
钟懿美兮,左车武毅。
元礼文事,丛庆祉兮。
天官冢卿,庄重廉清。
大君子兮,精金断割。
良玉特达,视所履兮。
表率二邦,鳏孤惠康
斯乐只兮,均齐八政。
厎慎,有经纪兮。
宜登上台,以赋偫才。
命遄已兮,缑原厚地。
追琢款识,神在此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