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幽兰赋(以远芳袭人终古无绝为韵) 唐 · 韩伯庸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入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乱偫峰兮上下。杂百卉兮攒丛。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以处地稍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羃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而至今。入梦为徵。燕姞闻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土。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既徵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 其一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燕姞贻天梦(“燕姞”句:《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尔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梁王尽孝思(“梁王”句:南朝梁武帝萧衍著《孝思赋》,中有“至如献岁发挥,春日载阳,木散百华,草列众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朱明启节,白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清阴。不愉悦于怀抱,唯罔极而缠心。”宣扬孝亲之旨。)。
虽从魏诏葬(“虽从”句:《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铜雀台》宋郭茂倩题解:“《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祠相近,无藏珠玉珍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朝十五,辄向帐前作伎,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得用汉藩(一作官)仪(“得用”句: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魏国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汉初诸王之制。”汉蔡邕《独断》:“汉制,皇子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而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度曲:按曲谱演奏。)。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宣曲二十二韵 北宋 · 杨亿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宣曲更衣宠,高堂荐枕荣。
十洲银阙峻,三阁玉梯横。
鸾扇裁纨制,羊车插竹迎。
南楼看马舞,北埭听鸡鸣。
䌽缕知延寿,灵符为避兵。
粟眉长占额,虿发俯侵缨。
莲菂沈寒水,芝房照画楹。
麝脐熏翠被,鹿爪试银筝。
秦凤来何晓(周王合注本、四库本作晚),燕兰梦未成。
丝囊晨露湿,椒壁夜寒轻。
绮段馀霞散,瑶林密雪晴。
流风秘舞罢,初日靓妆明。
雷响金车度,梅残玉管清。
银镮添旧恨,琼树怯新声。
洛媛迷芝馆,星妃滞斗城。
七丝縆绿绮,六箸斗明琼。
惯听端门(四库本作明)漏,愁闻上苑莺。
虚廊偏响屧,近署镇严更。
剉檗心长苦,投签梦自惊。
云波谁托意,璧月久含情。
海阔桃难熟,天高桂渐生。
销魂璧台路,千古乐池平。
上苑牡丹赋(并序天圣七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宋景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天以盖高为质,不待言以达意;物以非常为感,不择物而效瑞。故日月得之为见象,草木得之为鸿英。尧则萱草莳陛陲,汉则玉芝秀池霤。《桃夭》美室家之盛,《蓼萧》著王泽之广。托县虽细,贶施甚明。圣上即位之七年春三月,内苑出牡丹三种,特异常卉。其一,双头并干;其二,千叶一房;其三,二花攒萼。跗足甚大,葩色正红。盖上帝博临之都,休精回复之地。袭百昌以挺出,震殊应而沓臻。圣上美兹嘉生,载延睿赏,有诏侍从,咸俾陈篇。良以天瑞来,皇襟豫;物宜遂,颂声作。其《崇丘》、《行苇》之比乎,都荔桂华之俦乎!下臣无庸,窃耳嘉致,饰是蹈舞,永为文词。不敢预枚皋之伦,庶将备遒人之采。赋曰:
夫何牡丹之挺育,冠群葩以擅奇。历上古而隐景,逮中世而扬蕤。桐君之录兮,曾莫余毒;谢客之咏兮,盖殊尔知。有隋种艺之书,疏略而未载;子华绘素之笔,髣髴而传疑。盖神明其德,故隐显从时。昔也始来,由皇唐之缀赏;今而荐瑞,徯我宋之重熙。徒观夫强干深根,交柯委质,腻理内滋,夸容横出。材无用兮,不敢美于匠目;子非甘兮,不见伤于口实。怀香馥郁,结荫葱密。让众卉之先荣,灿灵华而后出。鲜苞星布,丹艳霞蔚。杂双行之重锦,衒已文之两黻。挹仙掌之承露,溯咸池之浴日。莫不玩之者怡神,揽之者蠲疾。彼芍药萱草之凡材,秾李摽梅之俗物,杜若骚人,兰香燕姞。曾不得齿其徒隶,况与之论其甲乙哉!于是圭苑密清,瑞殖欣荣。翠华雷豫,清跸天行。眷大造之吻合,庆神物之财成。粤双跗之特异,与合干而同名。为贵于多,何如千叶?莫斯为盛,谁比三英?信夫!顾神县以隤祉,戛珍坤而炳灵。匪一花之取贵,盖万物之厚生。于是宸瞩洒然,群心乐只。诏从橐以均赏,肆诗风而饰喜。且其铺观往图,各祛茂祉。胡不出于下土,而出乎京师;胡不萃于异品,而钟乎花卉。臣愚不识,请占之天意。若曰:双头者,两宫之应,同德之象,馨香升闻,亿兆攸仰;千叶者,卜年之数,永命所基,宜尔子孙,以大本支;三花者,品物盛多,黎庶蕃庑,德宇宏被,恩腴周普。有一于此,尚可咤丕应,奋终古,况凝层昊之协气,萃上林之敏树。重葩叠叶,凝丹绚素。迩颙若之龙颜,间娑然之凤羽。亦由芝房之唱,升汉之郊庙;桃花之行,著唐之乐府。上方执冲德,合鸿猷,特以人瑞为应,不以物瑞为尤。则是花也,聊可玩于耳目,故虽休而勿休。
题下原注:「赋系天圣七年祁为国子监直讲时上。」
幽兰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梅花赋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七、《紫微集》卷一
潘骑省之植花,氛氲河县;桓司马之种柳,依依漠南。未若兹梅花之峻洁,远自托于层岩。格伴蕙茝,志傲冰霜。青枝瘦而依荫,乱蕊繁而向阳。风披逸态,月射孤光。挺出尘之绝艳,吐超世之奇香。若乃远壑冰消,疏林雪后,沙村迥而日晚,石涧浅而寒溜。临山径之欹危,出茅檐之左右。或芬敷而盛发,或伶俜而欲瘦。或含葩而未吐,或喷蕊而竞秀。其高者如举,其低者如坠。其疏者如刻,其密者如缀。其素者如愁,其绛者如醉。倾日而照者如笑,迎风而靡者如愧。睹节物之芳华,乱乡愁于晚岁。怀故园之春色,惟兹花之颇类。嗟物是而人非,闵节同而时异。矧昔壮而今老,复前丰而后悴。攀柔条而未折,嗅青蕊而堕泪。悲憔悴于荒山,惜赏心之莫会。如志士之陆沉,亦何为乎此世。羌欲去而还止,步落英而徙倚。眷孤芳之信姱,谅瑶华之莫比。故知国香服媚,非独燕姞之幽兰;珍树珑璁,未下唐昌之玉蕊。
云安县尉廨兰菊轩记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八、《嵩山集》卷四九
广陵孙长文自朐䏰以书来曰:「予尉此邑,幸岁之丰,里中偷儿不复蹑故迹为群盗以生。夙夜忧所厌苦者,轺传之使午行于涂,而自予至,一岁中率不过再过,予力任焉。又吏舍远阛闬,予乐也。其旁岸大江,夏潦所钟,水际天,望之令人渺然有湖海间意。秋水落,江中石出,隐见洲渚,而湍流益悍急。石为水齧,暮夜有声,若循除鸣。每旦起而望,遇天无云,四山屏立,草木丛茂,罗列而进予前,意尤乐之。而日罢于遐观,无以休予也,故退而筑兹室。自念为尉,居甚佚,禄甚给,无功以宜之,实有愧。当慕古之尉而贤者师焉。顾远者不胜慕,论其近者莫若裴子馀、程犴,吾师焉,庶无恶声嘈嘈于邑中,其于愧少削焉。故取陈雍州之评名予室,子其为我记之」。某得书不获辞,第不知长文将脂韦突梯以成名斯世乎,抑皦皦峣峣召谗而取忌耶?夫兰梦燕姞,而胡文恭侯以菊寿。予观之,或得春阳而始华,或抗秋以丰荣,盖有君子之德然,诚可贵。长文取其名是也,若欲求成名也,不宜,兰隐于山,世鲜知者。或采焉不以佩,而以其芗自焚,幸而植诸门,则迫于锄夷,伤焉。菊之菁华不荐于用,独《离骚》之士放逐憔悴,颔䫲而亡聊,始或饵其英。盖古今无常好,闻昔之人有大臭者,莫能与处,自苦而居海上,反有悦而从者。楚之末,亦以薋菉葹盈室,而粪壤充帏户。皆服艾,安用其为草香也?士欲成名如兰与菊,或不若海上之臭。且于楚黜焉,吾亦当化而为之欤?然则裴子馀辈诚足慕,顾不当取是名。不幸似焉,如前之云,其可易也哉?虽然,以俗观之固若是,以道则非也。君子之于世,用舍之不期,而惟道之图。芳而不秽,洁而不污,位卑而不怼。如是而不用,或外慕而化,则是芳而秽,洁而污也,可乎哉?然物之变化多有矣,腐朽如枯蘖而芝菌出焉。薰夺于莸,其臭十年,则亦不可知也,君子宜谨哉!长文于某为外兄,相从十五年,悉其人温厚长者,仕不急于名世,能以芳洁贵,我固善,不然决非外慕而化者。贤哉,可谓善自处矣,而非求名者也。绍兴年月日,颍川晁某记。
游氏世谱 南宋 · 游九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二、《默斋遗稿》卷下
游以氏见春秋之世者三,晋、周、郑是也。按《左氏传》,鲁庄公二十四年,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与其臣士蔿谋尽去游氏之族;僖二十四年,郑人伐滑,周襄王使大夫游孙伯如郑。此见于晋、周者。郑文公之庶子曰兰,其母燕姞梦天与己兰,因名之,是为穆公。穆公支子十一人,而为卿者七,号七穆。公子偃,七穆之一也。偃字子游,其子虿字子蟜,楚字子南。昭公元年,楚以罪放于吴,不知所终。独子蟜之子曰吉、曰昄,《论语》「世叔讨论之」、《左氏》「子太叔美秀而文」者,皆谓吉也。古者天子建国,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卑,不得赐姓,世子传嫡相绍,而支庶称公子、公孙。公孙之子用王父字为氏,故子太叔始用王父之字氏游,而晋、周二族莫知其得姓之自。且其后久矣无闻,惟吉子遬、昄子良见于经传。且偃、虿、吉、遬,仍世相郑,至战国郑仆于韩,世绪始不续。今之言游氏,不敢本晋、周而本郑公子偃者,盖犹有传故也。以郑言之,实姬姓矣。周之季樗里子有客曰游腾,西汉《艺文志》有游棣子著书一篇。自秦、汉、曹魏,更数百年无见焉。至西晋时,始有豪于金城者,与曲氏敌。西州谚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望青门,北望朱楼」。其仕于时有楷,为金城太守,迁梁州刺史;有颢,为司隶校尉。而刺史与司隶谱世不详。西晋衰,居广平之任城者有子远,刚方忠智,仕刘曜位大司徒;有邃,仕慕容廆,号称股肱;有纶,保苑乡,受幽州王浚爵命,其兄统为浚司马;有钦,冯翊人,苻坚败,据颍阳。自统而上,皆言广平人,亦不能知其昭穆也。逮托跋世,任之游益盛。曰雅,字伯度,仕太武,累官秘书监、梁郡公,卒赠相州刺史,谥宣侯。子僧奴,孙双凤,皆袭爵。而宣侯之弟恒,其子昙护,为中散,迁典侍令,赠肆州刺史。同邑又有乐浪太守鳝,仕慕容熙。乐浪生幼,仕冯跋,假广平太守。广平生明根,字志远,宣侯从子弟也。性清约,综习坟典,仕魏屡进谠言,位仪曹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伯。历官内外五十年,年踰七十致仕。又起为五更,赐安车,给上卿禄,国有大事,玺书访之,卒谥靖侯。子兆,字伯始袭封,终尚书右仆射,谥文贞。公子祥,字宗良,袭新泰伯,位国子博士。文贞清贫儒雅,方正之操,时人服之。方明帝之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而文贞亦加文安县侯。独辞曰:「子绍父爵,礼也」。卒不受。及博士之世,明帝以文贞昔辞县侯,复欲封博士。博士守父志,又固辞,论者高之。文贞为廷尉时,宣武尝有所敕,文贞执不从,曰:「臣安可曲笔也」?及元乂将害太傅清河王怿,公卿畏乂,皆失色顺令,文贞独抗不可。至是明帝又追论文贞清河之议,封博士高邑县侯。高邑卒,谥曰文。子皓,字宾多,袭爵,终侍御史。盖自乐浪太守六传至此,世系又亡。《隋史》有靖侯玄孙曰元,字楚客,亦居广平之任城。父宝藏,止云位至太守。炀帝使元督运黎阳,引大义责杨玄感。玄感反谋已固,害之,赠银青光禄大夫,拜其子仁宗为弋阳通守。然史称光禄于靖侯为高祖,则太守与侍御为昆弟矣。不知果为高邑之子否乎?又不知所谓玄孙者,果为曾玄之玄,或姑以远言之乎?游自得姓以来,独此八世为可考,而中断勿明,复不敢支缀。呜呼,谱绪散亡,真可叹也!侍御有弟曰安居,仕高齐,亦袭新泰伯。靖侯叔父矫,历濮阳、钜鹿二郡守,赠冠军将军、相州刺史。冠军之孙馥,为国子博士。博士之弟思进尚书郎中。史牒所载又止此。《魏志》复有郡功曹毅,字幼齐。生子楚,字子元,为陇西太守,以功封侯。高齐有相州长史京之,生女为神武妃,见谓有德。又有中书舍人诠之,见于《南史》。此皆散在简编,不可考辑者也。李唐之世与隋、齐、魏相接,而广平任城之族又微。有曰仙芝、曰奉寰,仅为裨将,无勋名可见。寰之子曰骞,开元中桂州都督、平卢节度使,见龚颖《历运图》耳,又不知此三君果为广平任城之裔否也。唐至五代三百五十馀年,《登科记》仅得九人,曰山甫、曰乾晦、曰芳、曰温、曰升伯、曰蔚、曰恭、曰震,而五代一人,曰邵,又隐勿显。唯《九国志》列传载恭字梦得,建安人,以文才见推,为杨行密知制诰,卒。子简言,字敏仲,仕南唐李氏,累为翰林学士,辅后主为门下相。子逊,位千牛备身,自此入本朝矣。某居田间,无多文字可以稽据,盖自《左氏》而下,寻绎史传,所得者止此。至于稗官、虞初、杂记与夫古之言氏族者,无暇尽阅。虽然,大略具之矣。自先君朝请逆数而上,十世祖匹,始为建州建阳之长平里人。匹生吴,仕为镇使,始分二支。其季某生二子,季曰廓。廓三子,仲曰惟惠。惟惠二子,季曰正卿。正卿二子,季曰宗元。当仁宗世,州举进士上南省,有司首选之。是时廷试犹有黜,不尽取,公见遗而归。早世,以兄晞古之子轼为后,是为某曾大父。隐居勿曜,赋诗饮酒,徜徉武溪之濆。姿豪逸而不谈人过,为诗清劲而不刺讥当时之事。兄弟三人,友爱皆笃。曾大父名虽出继,而省元兄弟未尝析居,故三人终身亦不异食,乡老至今诵之。里有三恶少,荷戈醉行,里闾惊窜。公见之,曰:「何哉」?曰:「某氏子抑吾,气莫能伸,将杀之」。公曰:「杀之能免死乎」?曰:「不能」。「然则何苦至是」?少年悔,公语某氏子善遇之,乡人以是化其德。所居号「梅轩月榭」,而自号「武溪钓翁」,当世文人达官多过其庐,公与之饮而未尝出也。其诗曰:「一江短艇横,青天浩浩白云行,蓬窗醉卧兮非独醒。不知夫轩之与冕,孰念夫功之与名?归去来兮,一竿月明」。其风致如此。生二子,季曰其藩,即先君之考也,德如武溪而姿粹和。宣和间,居太学上舍,太学之士尊师之。登戊戌进士第。归邦邑,邦邑之士尊师之。在太学时,从游者后多至宰相侍从,公淡然不往求也。终朝奉大夫,后赠大中大夫。有二子,先君訔,冢嫡也。绍兴辛未进士,终朝请郎。此某本支也,然独详何哉?谱者某所述,而知吾之祖为详故也。其始祖而下,派分者自别著焉。闻之故老,四世祖讳某者,殁于雍熙四年。自雍熙丙戌上至太祖受命才二十七年,则始祖自唐末居长平无疑,然莫知其所以徙。虽曰知制诰父子为建安人,不敢指之为祖者,以时考之盖先之矣。呜呼!寥寥千载,宗绪绵延,逆而数之,可推者仅十世,孝子慈孙之心,宁不悲夫?故裒集历代之书,以为得姓之传。其十世之谱有所论次者,见诸后述。
并蒂兰 元 · 谢宗可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碧蕊连芳并萼擎,春风江浦对含情。
不妨燕姞重占梦,应愧湘累独解清。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诗人莫比双渠怨,幸有离骚日月明。
题赵松雪墨兰 元末明初 · 宗衍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五 兰竹类
湘江春日静辉辉,兰雪初消翡翠飞。
拂石似鸣苍玉佩,御风还著六铢衣。
夜寒燕姞空多学,岁晚王孙尚不归。
千载画图劳点缀,所思何处寄芳菲。
兰秀轩 明 · 李昌祺
闻种幽兰在庭际,争秀竞芳如谢砌。
客来谈诗坐高堂,入帘飘席但闻香。
宣尼绿绮寄三弄,屈子离骚歌九章。
岁寒不凋复不悴,夏芷冬荪宁足贵。
此花芬馥淡且清,愿尔诸郎同德馨。
善人比洁真无愧,燕姞为祥良有徵。
风轻露冷美闲夜,更爱国香长绕舍。
轩中有兰人好看,图上看兰空是画。
题兰蕙同芳图 明 · 李昌祺
少年遨嬉楚山麓,兰蕙苗深密如簇。
推篷政爱江雨晴,沙觜崖根相映缘。
芒鞋苧服偶徐步,随处搴芳清兴足。
丛丛叶似剪春罗,个个花疑刻寒玉。
新茎窈窕凝嫩紫,疏蕊参差飘远馥。
燕姞曾徵梦里祥,宣尼屡操琴中曲。
于今老作汴梁客,采掇无由到空谷。
生绡忽睹精妙画,况有珠玑动盈幅。
吴兴王孙差可拟,茂苑禅僧难并躅。
狂尘旷野萧艾繁,惊见联芳开病目。
藓沿怪石傍荆棘,芣苡湘筠伴幽独。
宝之不啻径尺璧,藏以髹函惟恐渎。
龙眠底用写九歌,掩却离骚观此轴。
匪懈堂咏四十六首 其二十一 傲雪兰 明 · 金守温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岁暮穷阴尽,青青独自芳。
谢庭凝露彩,楚畹泛风光。
梦子知燕姞,赓芝惜汉皇。
殷勤摭古事,赋此有清香。
芳兰引(霸薰香草名见范子计然胡绳亦香草见楚辞) 明 · 杨慎
广莫风中小岁春,百昌未吐兰芽新。
柔芸都荔元同节,园柳宫梅且后尘。
南国美人东家子,若英华彩苕荣比。
蕙楼菌阁起江边,绿叶紫甚罗户里。
崇佩朝充翡翠囊,温汤夜浴鸳央水。
博山炉中百和香,虎蒲龙枣及都梁。
流雪回风萦洛蔼,横烟斜一袅秦芳。
曾闻有酒布兰生,复有雅曲猗兰名。
愿分明烛徐吾影,耒媚国香燕姞情。
兰 明 · 王希文
五言绝句 押送韵
幽谷自流芳,九畹风偏动。
情托宣文琴,祥徵燕姞梦。
贺人得雌并慰之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色画帘中,衾裯瑞霭笼。
兰肌初浴雪,蕙质乍含风。
梦岂熊罴异,苞应鸑鷟同。
连翩燕姞梦,孔释下遥空。
寄香亭代柬 其五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三
燕姞初徵梦,添丁贺者哗。
偏凋将秀稻,又摘早秋瓜。
老母堂前膝,佳人雨后花。
风怀吾最达,未免惜年华(方姬半产。)。
常敬五家腊月兰花开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九
幽兰不知冷,残腊一枝香。
借暖堪为佩,含啼若畏霜。
同心招柏叶,春梦忆潇湘。
想为主人寿,重徵燕姞祥(敬五是月六十。)。
七月二十三日阿迟生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五
六十儿生太觉迟,即将迟字唤吾儿。
高禖久祀心都倦,燕姞初来梦恰奇(钟姬入门前一日,梦人以桂子与之。)。
悔卖琴书还想赎,怕看汤饼转生悲。
萱堂握手弥留际,犹问悬弧是几时。
扬州吴义山五十生子索诗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补遗卷一
石麒麟降太嫌迟,惹得而翁两鬓丝。
燕姞三更徵吉梦,商瞿五十有新诗。
生当琼树花开处,抱看吾皇驾到时(时值南巡。)。
如此佳儿真万福,桑弧应挂最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