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惟一”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王勋字重民序1108年12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五、《鸡肋集》卷三五、《四续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进士太原王文学志意在场屋前辈间。
或字曰「子功」,余改之曰「重民」。
盖言王功曰,而其事则民为重也。
重民曰:「请极其义」。
余曰:《周官》所记,列于今学官,重民能习之。
虽然,常试以所学于孟子者,为重民言,而重民择焉。
学之为王者事,一也,而古者取于王之事近,后世托于王之说远,故不同。
孟子尝曰「保民而王」,至其言王道之始,则特在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之间,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此取于王之事而近者也。
王莫先于仁义,而为庄子之言者曰:「仁义,先王之蘧庐,止可以一宿」,「事之破毁,而后有舞仁义者,不能救也」。
此托于王之说而远者也。
夫昔之所病儒者,一师而俗异;
今为孟子又为庄子,是二师也,夫安得不离?
近易言,远难知,则亦无惑乎士之皆托于远以趋同,而自诬不悔也。
荀子不好孟子,又非之,然其言曰:「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过则荡,贰则不雅」。
此两君子者惟一师,故不同。
庄子而又甚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其尘垢糠秕,犹将陶铸」。
故后生簧鼓,读《论语》未半纸,而争言之上,皆洋洋满意。
且不足道,而王何足言?
王何足言,而民亦安有哉?
以往事论之,彼卫鞅安知王?
不知对孝公谈何等,而孝公时时睡不应,顾出而自矜大者,曰「其志弗开悟矣」,欺哉!
愿重民反之。
抑夫子圣人所重民食丧祭,圣人固为王,不为霸,岂以是为土苴而先之乎?
故王功曰勋,民功曰庸,而要圣人之所重者言之,勋必自庸积,此余所以字重民之意也。
道有终始之序,故昔之学射者不学射,先学视;
学驭者不学驭,先学趋。
夫论政于不饥不寒之间,而计功于无思无为之际,可谓知所先后矣。
抑重民博习彊记,其文词浩浩,非七、八月之间雨集而盈者,其必决而注之海,于从政乎何有?
而士或以其所趋愈钝而笑之。
余亦所趋愈钝者,然譬夫入室必自门始,不可以躁也。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有人焉适立于巷,骤而语其中百官、仓廪、室家之美不疑,而大夸曰「如此」。
匪穿窬,斯诞己,其可哉?
大观二年十二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