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高唐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文选卷十九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㬣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晢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蓄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崒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㵝。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鳣鲔,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从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菁。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有方之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䌷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悷憯悽,胁息增欷。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䍐不倾。涉漭漭,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雨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神女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文选卷十九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王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髣髴,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襛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媠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沈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怀贞亮之絜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焭焭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彩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闇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高唐对 其一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崒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画寝,梦一妇人,暖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浮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实为圭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闻君游于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御览》三百九十九引《襄阳耆旧记》)」。
高唐对 其二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望朝云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此是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闻王来游,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乃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而视之,果如其言。为之立馆,名曰朝云(《文选。江淹杂体拟潘岳述哀诗》注引《宋玉集》。按此与《文选。高唐赋》、《御览。襄阳耆旧记》小异。)」。
嘉梦赋序 东汉末 · 徐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三
昔嬴子与其交游于汉水之上,其夜梦见神女(《初学记》七。)。
神女赋 东汉末 · 杨修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一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吸朝霞之芬液,澹浮游乎太清。余执义而潜厉,乃感梦而通灵。盛容饰之本艳,奂龙采而凤荣。翠黼翚裳,纤縠文袿。顺风揄扬,乍合乍离。飘若兴动,玉趾未移。详观玄妙,与世无双。华面玉粲,韡若芙蓉。肤凝理而琼洁,体鲜弱而柔鸿。回肩襟而动合,何俯仰之妍工。嘉今夜之幸遇,获帷裳乎期同。情沸踊而思进,彼严厉而静恭。微讽说而宣谕,色欢怿而我从(《艺文类聚》七十九)。
神女赋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
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赞皇师以南假,济汉川之清流。感诗人之攸叹,想神女之来游。仪营魄于仿佛,托嘉梦以通精。望阳侯而㲿瀁,睹玄丽之轶灵。文绛虬之奕奕,鸣玉鸾之嘤嘤,答玉质于苕华,拟艳姿于蕣荣。感仲春之和节,叹鸣雁之噰雍。申握椒以贻予,请同宴乎粤房。苟好乐之嘉合,永绝世而独昌,既叹尔以艳采,又说我之长期。顺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辞(《艺文类聚》七十九。)。
神女赋 东汉末 · 王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
惟天地之普化,何产气之淑真。陶阴阳之休液,育夭丽之神人。禀自然以绝欲,超希世而无群。体纤约而方足,肤柔曼以丰盈。发似玄鉴,鬓类削成。质素纯皓,粉黛不加。朱颜熙曜,晔若春华。口譬含丹,目若澜波。美姿巧笑,靥辅奇葩。戴金羽之首饰,珥照夜之珠晔。袭罗绮之黼衣,曳缛绣之华裳。错缤纷以杂佩,袿熠爚而焜煌。退变容而改服,冀致态以相移。发筵对兮倚床垂,税袿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史记·索隐》作「玄的」。)兮结羽钗。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绮媚,举动多宜。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彼佳人之难遇,真一遇而长别。顾大罚之淫愆,亦终身而不灭。心交战而贞胜,乃回意而自绝(《艺文类聚》七十九,《书钞》一百三十五,《文选·潘岳寡妇赋》注,《史记·五宗世家·索隐》,《御览》三百八十一,又七百十九)。
神女赋 曹魏 · 应玚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二
腾玄眸而睋青阳,离朱唇而耀双辅。红颜晔而和妍,时调声以笑语(《御览》三百八十一)。
神女赋 西晋 · 张敏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
世之言神女者多矣,然未之或验也。至如弦氏之妇,(案,《搜神记》云「东郡人,姓成公名智琼」。)则近信而有证者,夫鬼魅之下人也,无不羸疾损瘦。今义起(案:《搜神记》云「济北弦超」,此则其字也。)平安无恙,而与神女饮宴寝处,纵情极意,岂不异哉!余览其歌诗,(案:「《搜神记》有智琼赠超诗。)辞旨清伟,故为之作赋。
皇览余之纯德,步朱阙之峥嵘。靡飞除而入秘殿,侍太极之穆清。帝悯余之勤肃,将休余于中州。托玄静以自处,是夫子之好仇。于是主人怃然而问之曰:「尔岂是周之褒姒、齐之文姜,孽妇淫鬼,来自藏乎?傥亦汉之游女、江之娥皇,厌真乐愆,倦仙侍乎」?于是神女乃敛袂正襟而对曰:「我实贞淑,子何猜焉?且辩言知礼,恭为令则。美姿天挺,盛饰表德,以此承欢,君有何惑?尔乃敷茵席,垂组帐。嘉旨既设,同牢而飨,微闻芳泽,心荡意放。于是寻房中之至燕,极长夜之欢情。心眇眇以忽忽,想北里之遗声。既澹泊于幽默,扬觉寐而中惊(二语从《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注补。)。赋斯时之要妙,进伟服之纷敷。俯抚衽而告辞,仰长叹以欷吁。乘云雾而变化,遥弃我其焉如(《艺文类聚》七十九)。
成公智琼赠弦超 魏晋 · 仙道
押词韵第三部
《搜神记》曰:魏济北郡从事掾弦超。嘉平中。夜梦神女从之。自称天上玉女。东郡人。姓成公。字智琼。蚤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令得下嫁超。当其梦也。嘉其非常。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一旦显然来游。驾辎軿车。从八婢。服罗绮之衣。状若飞仙。自言年十七。遂为夫妇。赠《诗》曰云云。此其诗之大较。其诗二百馀言。不能悉举。
飘飖浮勃述,敖曹云石滋。
芝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
神仙岂虚降,应运来相之。
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搜神主作菑。○《搜神记》一。法苑珠林八。《诗纪外集》四。又《类聚》七十九引滋、之二韵。○逯案。述成公智琼弦义起事者。晋初尚有张敏神女赋篇。)。
洛神赋(汉书音义,如淳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 曹魏 · 曹植
曹子建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杂体诗三十首 其九 阮步兵籍咏怀 南梁 · 江淹
押微韵
青鸟海上游,鸴斯蒿下飞。
浮沈不相宜,羽翼各有归。
飘飘可终年,沆瀁安是非。
朝云乘变化,光耀世所希。
精卫衔木石,谁能测幽微(○本集四。《文选》三十一。《诗纪》七十六。)。
水上神女赋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四
江上丈人,游宦荆吴。首卫国,望燕途,历秦关,出宋都,遍览下蔡之女,具悦淇上之姝,未有粉白黛黑,鬼神之所无也。乃造南中,渡炎洲,经玉涧,越金流。路逶迤而无轨,野忽漭而鲜俦。山反覆而参错,水浇灌而萦薄。石五采而横峰,云千里而承萼,日炯炯而舒光,雨屑屑而稍落,紫茎绕径始参差,红荷绿水才灼烁。忽而精飞视乱,意徙心移,绮靡菱盖,怅望蕙枝。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暧暧也。非云非雾,如烟如霞。诸光诸色,杂卉杂华。的的也。象圭象璧,若虚若实。绫锦其文,瑶贝合质。遂乃红唇写朱,真眉学月。美目艳起,秀色烂发。窈窕暂见,偃蹇还没,冶异绝俗,奇丽不常,书琴羞艳,素女惭光,笑李后于汉主,耻西施于越王。神翻覆而愉悦,志离合而感伤。女遂俯整玉轪,仰肃金镳。或采丹叶,或拾翠条。守明玑而为誓,解琅玕而相要。情乍合而还散,色半亲而复娇。耸軿车于水际,停云霓于山椒。奄人祗之仿像,其光气而寂寥。于时也,采霞绕绕,卿云缦缦。石琼文而翕艳,山龙鳞而昭烂。苔绿根而攒集,草红葩而舒散。日炫晃以胧光,树葳蕤而葱葱粲。无西海之浩荡,见若水之千寻。非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理洞彻于俗听,物惊怪于世心。恨精影之不滞,悼光晷之难惜。阅有无于俄顷,验变化于咫尺。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凶迹。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乃唱桂棹,凌冲波,背橘浦,向椒阿。硉矶木石,洪漭蛟鼍。顾御仆而情饶,巡左右而怨多。吊石渚而一欷,怅沙洲而少歌。苟悬天兮有命,永离决兮若何。妙声无形,奇色非质。丽于嫔嫱,精于琴瑟。寻汉女而空佩,观清角而无匹。嫔杨不足闻知,夔牙焉能委悉。何如明月之忌玄云,秋露之惭白日。愁知形有之留滞,非英灵之所要术也(《本集》,《艺文类聚》七十九。)。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 南梁 · 刘缓
押真韵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玉台新咏八。《类聚》十八作咏倾城人诗。《诗纪》九十。)。
美女篇二首 其一 北齐 · 魏收
押微韵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
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騑。
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
仍令赋神女,俄闻要虙妃。
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
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乐府诗集》六十三。集六《诗纪》百十。)。
秋辞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五
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
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
翠为盖兮玳为席。兰为室兮金作扉。
水周兮曲堂。花交兮洞房。
树参差兮稍密。紫荷纷披兮疏且黄。
双飞兮翡翠。并泳兮鸳鸯。
神女云兮初度雨。班妾扇兮始藏光。
且淹留日云暮。对华烛兮欢未央(○文苑英华三百五十八作秋风摇落。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一。)。
和李司(诗集无司字。)录喜雨诗 北周 · 庾信
押灰韵
纯阳实久亢,云汉乃昭回。
临河沈璧玉,夹道画龙媒。
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
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
云逐鱼鳞起,渠随龙骨开。
崩沙杂水去,卧树拥槎来。
嘉苗双合颖,熟稻再含胎。
属此欣膏露,逢君摛掞才。
愧乏琼将玖,无酬美且偲(○本集四。文苑英华百五十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又《类聚》二作喜雨诗。引雷、开、来、胎四韵。)。
东飞伯劳歌 隋 · 辛德源
合欢芳树连理枝,荆王神女乍相随。
谁家妖艳荡轻舟,含娇转眄(文苑云。一作面。)骋风流。
犀枻兰桡翠羽盖,云罗雾縠莲花带。
女儿年几十六七,玉面新妆映朝日。
落花从风俄度春,空留可怜何处新(○文苑英华二百六。《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百二十三。)。
巫山高(一作鼓吹曲辞 巫山高) 唐 · 郑世翼
押庚韵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写猿声。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