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谢赠亡妻郑国夫人表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四
臣某言。某月日中使某至。特蒙圣慈追赠妻单氏郑国夫人。捧拜丝纶。载光窀穸。臣某中谢。臣亡妻所生男凭。见任御史中丞充张孝忠军职务。臣顷应援易定之日。属京师变乱之初。臣方誓死回军。星言赴难。孝忠敌强势弱。切欲相留。稍住则臣子不安。往来则怀抚交阙。男凭年甚幼小。留定婚姻。恭行庙胜之谋。克睹中兴之运。凭虽昧稚。似可优矜。陛下猥赐宠章。赠言圣善。因子及母。恭承孝理之风。念往慰存。为屈哀荣之典。既申翟茀。追咏鹊巢。恩光既洽于幽明。霈泽永流于泉壤。凭缘所职。久在定州。殊私岂止于邱山。感激实深于内外。臣无任(下阙)。
复张孝忠官爵诏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二
法令者。国之典章。藩岳者。朕之屏翰。封域既列。疆里有经。必守信诚。用永终始。干纪难亏于常宪。念功宜贷于新恩。酌于厥中。是有兹命。义武节度易定观察等使检校司空平章事张孝忠。受委旌钺。作镇方夏。顷兴士旅。擅入边城。朝命既临。不远而复。有过能改。此诚可嘉。是畀左揆之授。俾参论道之职。懋昭来效。勿替旧勋。可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如故。于戏。君人执信。臣人执忠。忠信允叶。邦家乃乂。朕奉祖宗之法。期于慎守。托王公之上。务以存诚。画野分圻。皆有定制。踰宪章则彼此交恶。保封疆则烝庶获安。偃甲息人。所存者大。咨尔方岳。宏宣永图。各守尔典。钦承王度。勋贤列辟。宜体至怀。
唐故义武军节度支度营田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傅上谷郡王张公夫人邓国夫人谷氏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一
皇帝以文明御方夏。以德礼序人伦。贞元十二年秋九月。诏侍臣德舆以故义武节度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傅上谷郡王张孝忠夫人谷氏之淑行内则。俾刻金石。臣闻风有采蘋采蘩。易曰中馈贞吉。所以表柔明于内子。昭节信于元侯。宣力献功。抑有其助。夫人之先。魏郡昌乐县人也。在汉元成之代。卫司马吉。以勋劳致命于绝域。大司农永。以文学尽规于本朝。前史书之。以励臣节。四代祖那律。皇朝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正直之道。播于清时。曾祖补衮。左羽林军长史。祖倚相。秘书省正字。仍代藏器。晦而不耀。考崇义。天宝末有行师北鄙之劳。累书勋伐。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殿中监。赠特进。夫人即特进府君之第八女也。禀是门风。钟于女士。淑閒之度。中外宜之。初太傅始自军校。建功河朔。克彰妇顺。敬赞宗事。正位于内。尚柔有仪。洎太傅自易部领常山。遂分节旄。以至公相。上略兼资于明智。中壸载扬其惠和。二姓有辉。六姻是宪。尽褕翟之饰。动珩璜之声。建中元年封魏郡夫人。三年进封邓国夫人。旌淑哲也。鹊巢之均一。家人之悔厉。笾豆敬斋之色。琴瑟静好之仪。夫人备有焉。帷堂昼哭。良弓继志。上慈下厚。就养无方。此又令嗣之能致其敬也。贞元十一年冬。以门承勋绩之崇。恩有选尚之贵。方筑外馆。聿来上京。十二年二月丁卯。以疾终于万年县安仁里私第。年四十九。遗章上陈。敬而得礼。皇情悯恻。恩赠有加。嗣子茂昭。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起复左金吾卫上将军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延德郡王。博陵上谷之师。以续休绪。戎车委重。优诏抑情。次曰茂宏。雅王府司马。茂宣。舒王府长史。嗣雍。王府咨议参军。嗣庆。试将作少监兼御史丞。幼曰茂宗。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员外置同正员驸马都尉。皆以纯孝裕蛊。居丧执礼。以其年冬十月甲戌。奉夫人之輤车。葬于京师少陵原。不祔旧封。式遵古道。恩延戚里。有命从之。初夫人之兄从政。实传戎韬之训。以中执法剖符定州。有妹四人。所天皆贵。异姓之社。从夫以尊。公宫之教。率性而中。象服交映。鱼轩并驰。其后婚亲。无非勋德。故太尉中书令西平王。今太尉中书令琅琊王。夫人之姻也。纳徵佐馂。焜耀于一时。此又闺门之盛。而积善有类也。柔正之风。本于王化。恺悌之泽。洽于幽泉。此臣之所以拜受德音。铭诸乐石也。铭曰。
在汉子云,侃然中正。
昌言献可,远绪传庆。
降及特进,策勋斯盛。
乃生夫人,如玉之温。
婉彼淑质,宜乎盛门。
金铉石窌,所从益尊。
亦既昼哭,道彰训育。
中权之贵,克继藩服。
下嫁之荣,方承汤沐。
生也有涯,寿胡不遐。
奄然冥漠,丧此柔嘉。
遽还黄壤,空悲白华。
秦原隐嶙,丹旐徐引。
此焉幽宅,自昔同尽。
追琢徽音,终古不泯。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营田易定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阳郡王赠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六
维唐十二叶。皇帝纂大统。建大中。始初清明。敷佑下土。稽四征六服之理。阅先正宗臣之籍。流庆斯复。遗风可怀。繇是博陵上谷列侯二千石元僚司武从事亚旅。上其故府太师贞武公功德。请铭于碑。以示厥后。乃诏小司徒臣德舆。因地域之名物。酌军师之宪令。举而叙之云。公讳孝忠。字孝忠。其先燕人。八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封右北平王。齐季丧乱。寔开边隙。代有长技。轶于外区。曾王父靖。乙失活部落节度使。王父逊。部落刺史。父谧。早袭先职。来朝上京。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贽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拜开府仪同三司。他日以公之勤。累赠至户部尚书。公雄姿正志。沈毅英达。传兵符于百胜。袭王爵于九代。年未弱冠。入侍明庭。才为异伦。射必命中。以日磾之信爱。受秦仲之车服。自他有耀。至是来归。时元宗御天下四十馀载。习文事而去武备。人不知战。恬于已然。幽陵首祸。谷洛恇骇。公迹染污俗。心坚本朝。岂求生以害仁。将蹈难以明义。史羯继乱。犹居劫中。质其所恃。无路自奋。閒道旁午。密陈嘉猷。俄而成德军节度李宝臣锡姓抚封。同信臣之任。就义若渴。推心于公。综其都军。以壮支郡。乃策崇勋。累居大官。凡军师之禁令。攻守之奇正。成德之重。必咨于公。邻帅猖蹶。皇赫问罪。公出自上谷。觇于贝邱。冠徒六万。将犯中冀。乘辕外向。方阵而前。公以驷介千数。飙驰急击。深入其阻。夹攻其坚。敌人力屈。昏夜引去。迁御史中丞。封范阳郡王。寻拜易州刺史。加太子宾客。以军之辑睦移于郡。以郡之班制叶于军。文理武毅。交修四畅。师贞人和。为列郡表仪。初公与宝臣。感慨于少年之场。周旋于多难之际。迎导善气。切劘良规。若骖有靳。如热斯濯。异时自代。前定于公。且曰。舆师之心。勋力之冠也。俄而寝疾。瘖不能言。犹以手指北。瞠然注目。既而恶子阻命。阴交匪人。因丧以干纪。专地而图祸。公骤谏不入。飞章上陈。请以州兵。首遏乱略。优诏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一人注意。四履专征。纠合诸侯。连收城县。败之于束鹿。走之于常山。以至斩首。且无遗策。转兵部尚书易州刺史易定沧等州节度观察使。锡军号曰义武。时三分恒阳之地。录功有差。而偫帅侈心。或怀觖望。太行而东。疆埸日骇。且有从约。皆为假王。公居其腹心。守正持重。玉立于磷缁之际。鸡鸣于风雨之中。静柯劲草。在我而已。彼朱滔者。以燕啖公。夸大煽结。诪张指斥。公乃出和门以莅众。援皦日以誓心。义利之閒。死生不惑。且曰。县官之所以赋军宿兵。下尺一之诏者。在排难捍患而已。吾徒之所以乘坚驱良。佩丈二之组者。在毕力致命而已。碎首涂地。吾无悔焉。一心事君。四面受敌。俄属京师急变。銮辂时巡。时太师西平王以禁兵自魏来援于我。于是与公决策。赴行在所。公素约以伯仲。又申之婚姻。分锐师。选良将。授以赴蹈。使居颜行。断金之契。匪石不转。定山东为已任。坐制偫疑。清毂下为前筹。行戡大憝。赤诚相照。血涕交颐。西平繇是建大勋。立大烈。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代谋。使其徒散约。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者。公之功也。前此拜尚书左仆射。至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元年就加司空。凡受律行师。十有一岁。承宁诸侯。减黜不端。动有节制。人斯爱戴。赡助其供养。赙补其礼丧。拊循接礼。劳徕安辑。辅以正德。而不怵于邪。济以守忠。而不回于利。章灼卓异。有初有终。其居凉国太夫人忧也。手植松槚。倚庐于墓。感致瑞祉。诏旌其门。终身之哀。加人一等。不遗故旧。皆以器使。戏下多善吏。庭中无留事。虽古人之威怀。无以过焉。春秋六十二。以七年三月。感疾薨于位。德宗皇帝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诏郎吏吊祠。礼赙有加。其后累赠太师。易曰贞武。追封上谷郡王。易之大有曰。信以发志。礼之中庸曰。诚之不可掩。惟公推本于是。闇然而彰。德宇宏大。色容厉肃。长才经武。奇表出伦。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始以天宝十载。受诏即戎。授范阳郡洪源府右果毅。破九姓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乾元初转左领军卫翊府左郎将。实镇飞狐之地。宝应中拜左武卫大将军。加金印紫绶。历左金吾大将军兼太仆卿殿中监。以至于专席宾护。剖符建牙。载居六官。乃进左揆。燮和鼎饪。平理水土。真食大封。异姓而王。积功伐以崇厚。履信顺而光大。壮武之后。远继公台。富平之门。时推德器。岂徒然哉。嗣子今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德郡王茂昭。以全才休绩。保大宣力。戴翼天子。抚征诸侯。常以工部尚书建旟博陵。以刑部尚书循方伯之职。特诏所理郡为大都督府。经历右仆射司空。丞居代官。南北军卫。爪牙上将。同气分职。宠冒一时。侯王则银黄相映。子弟乃金埒对起。流光贻训。其信矣乎。二十年。延德王以介圭四牡。来朝京师。德宗沃心嘉叹。燕喜蕃锡。如韩侯申伯故事。顺宗继明。崇德报功。及居台宰。进掌邦教。敦喻还镇。涕洟就涂。今皇帝以道御天下。烛明理本。间岁再入觐。为守臣龟龙。乞留京师。以奉朝请。坚若金石。激以肺肝。服勤王家。丕赫宸眷。感念勋节。顾怀义方。直以郑武公桓公汉韦平父子。古先懿铄。举集公门。二邦幼艾千夫长百夫长。沐浴风烈。怵惕慕思。是仪古式。以永光耀。斯不朽之事也。拜君命之辱。而传信焉。铭曰。
天秉日星,亦有风霆。
君用文德,亦资武力。
太师矫矫,生我王国。
时或艰屯,师惟壮直。
大蹇朋来,其心不回。
好谋而成,义路乃开。
博陵上谷,地直析木。
既夷狡童,则理长毂。
威谋抗励,命赐渥缛。
回回盗泉,皦皦嘉玉。
凡我所履,与之丰福。
士皆贾馀,人以仰足。
雕戈衮章,裕此一方。
追锡吊祠,礼优职丧。
司徒袭庆,道叶仁圣。
三朝戴君,皆受四命。
觐礼煌煌,嘉猷洋洋。
湛露彤弓,威仪有光。
甘棠蔽芾,邵伯所憩。
缁衣改为,郑国之诗。
仍代洪烈,邦人戴之。
永言寘怀,乃刻斯碑。
唐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延德郡王食邑三千户赠太师张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元和五年冬十二月戊寅。太尉兼中书令延德郡王自河中来朝。明年春二月景子。发疡薨于京师务本里第。春秋五十。皇帝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冬十月乙酉。归全于万年县少陵原。嗣子检校工部尚书兼右金吾卫将军克让。毁瘠号慕。没于倚庐之中。追命尚书右仆射。次子太仆少卿克恭检校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克礼等。泣遵理命。用诚信襄事。举书公之大绩大烈。请刻石以识云。公讳茂昭。字丰明。其先燕人。九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因封其地。代袭王爵。违难出疆。雄于北方。曾祖逊。乙失活部落刺史。祖谧。皇开府仪同三司平州刺史。赠太子太傅。父孝忠。皇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谷郡王。赠太师。谥曰贞武。惟公承太傅贞武之遗烈。受严凝温厚之全性。戴翼其代。抚征其人。戎容山立。盛气玉色。英风义声。燀耀光明。调鼎七岁。秉圭三觐。爰立于明廷。考终于会朝。卓尔拔乎伦类。沛然满乎观听。凡异姓而王。真食其封。于三公备司空司徒太尉之任。于三师历太子太保太傅之秩。累阶宰职。乃于中书令。名器始终。与勋伐俱。初公生当上元宝应之閒。天下兵兴。感激代故。閒关力用。始自掾曹宫卫。以至卿寺台阁。金艾采饰。祗庸显明。宝臣物故。成德不靖。公以弱冠。偏师破朝鲜于束鹿。禁旅急病。蓟人挻灾。公以中权。衡击脱西平于清苑。此其裕蛊宣力之章章者。贞元七年。贞武公薨于位。朝廷以公狎贯戎重。可辑宁一方。繇定州刺史起领留府。礼服外除。策勋懋官。统节制之师。修方伯之职。累丁赵国魏国二太夫人忧。丧祭情理。一其哀敬。凡三夺齐斩。以从王事。孝文当阳。考礼述职。瞻斧扆于法座。顺宗继明。保乂齐信。执壤奠于翌室。今上报本。侍祠肃事。奉圭币于泰坛。至于浃洽邴魏。优游平勃。错综事典。习通仪制。树善于庙堂。陈谟于穆清。迥出功臣之表。实行宰相之事矣。前年冬。诏武库禁兵。会诸侯之师于常山。分道并出。卤帅绝太行。越飞狐。是日北道。以公为主。于是创厩置以辟硗陋。悉刍米以给赋舆。军尉裨校。待之满志。供具宴饩。无非加等。亦既压境。士皆贾馀。公与偫帅屈指环城有日矣。恒人以步骑二万。踰木刀沟。为从衡七里之阵。来薄于城。公擐甲出壁门。径当其锋。俾其子克让与犹子克俭甥陈楚等分捔之。设左右翼以待之。出奇决命。凡数十合。取巧于七纵。蓄锐以三捷。席胜鼓行。横尸如陵。方申尽敌之算。俄奉班师之诏。因喟然曰。自五十年閒。两河多垒。县官以在宥含垢。怀和万方。推恩息人。延代赐履。或恃长毂。且踰短垣。至有相依若辅车。相求若市贾。虽有长智。不能自还。大丈夫亦当排雰雺而翔庆霄。出樊笼以羾阊阖。行之自我。仁远乎哉。姑请军司马于朝。使人狎其理。然后以一方之地图户版。三军之驷介伍符授焉。子文告令尹之政。士蔿传太傅之法。拜章撰日。尽室就途。举代得请。然后有河内之命。麾幢才至于理所。剑履遽来于毂下。沃心体国。指掌论边。慷慨行义。涕洟交感。方受面命。以班诏条。嶷然持重。为守臣表率。其或行不俟驾。干不庭方。清昆夷。埽獯狁。然后销五兵为农器。驱一代为寿域。此公之心也。嘘夫。以析木之下。将相代家。按节股肱郡。在诸侯王上。而荐绅文吏。拥旄山东。廉风俗于武旅之地。修班制于战争之后。是一举也。而二美行焉。君子以为元和理平之嘉瑞。虽西汉之白麟黄龙不若也。始公割符。三年而分阃。又四年而进律。以州为都府而为长吏。又七年而为公。明年作相。最凡盛大。几三十年。君臣极其感会。天下仰其风采。诏葬法赙。率用汾阳王咸宁王故事。所不至者。殁于中身。岂造于物者不与其全欤。此吾君所以当宁流恸。而叹其用之未极也。夫人卫国夫人李氏。沧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陵川郡王固烈之女。阀阅庆祉。淑明柔嘉。由内外音徽以大。凡所顾复。皆为善良。克让以劳而贵。以毁而殁。克恭以才能历卿士。克礼以淑令俪夫人。克礼之季曰沙门宏信。宏信之季曰太子舍人克从少府丞克勤光禄丞克正等。禀训尚义。执丧知礼。闺门积厚。名教多之。德舆久辱深知。谬参大政。畴庸之命。亲奉圣谟。撰德之词。式藏厚载。铭曰。
太尉兵柄,中书理本。
桓桓令君,宣令分阃。
行旆摇摇,马鸣萧萧。
华衮九命,介圭三朝。
乃率赋舆,乃颁诏条。
先台谅闇,雰霾蔽晦。
词极切劘,义形风槩。
皇明光宅,绩用章大。
恒碣之閒,革车所会。
蹈厉策勋,推授交代。
皇用畴庸,遍登三公。
毅然举宗,来自山东。
周有申伯,汉称窦融。
乃陟其明,于河之中。
行道有福,为仁由己。
哀荣思福,冠耀终始。
少陵为谷,幽宅在此。
中南如砺,令闻不已。
刻铭泉垆,与天壤俱。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宪宗皇帝即位八年。出嫡女册封岐阳公主。下嫁于今工部尚书判度支杜公悰。始宪宗时。宰相权德舆有婿独孤郁为翰林学士。帝爱其才。因命宰相曰。我嫡女既笄可嫁。德舆得婿独孤郁。我岂不得耶。可求其比。后丞相吉甫进言曰。前所奉诏。臣谨搜其人。因名我烈祖司徒岐公曰有孙儿悰。年始弱冠。有德行文学。秀朗严整。臣尝为司徒吏。熟其家事。官族世婚。习尚守治。臣一皆忖度。疑悰可以奉诏。帝即召尚书见。与语大悦。授殿中少监。服章金紫。以元和八年某月日。主下嫁于杜氏。上御正殿。礼毕。由西朝堂出。节幡鼓铎。仪物毕备。引就昌化里赐第。上御延喜楼驻。止主轮。尚书及宾侍。酒食金帛。奏内乐。降嫔御送行。赐第堂有四庑。缋椽藻栌。丹白其壁。派龙首水为沼。主外族因请愿以尚父汾阳王大通里亭沼为主别馆。当其时。隆贵显荣。莫与为比。主实宪宗皇帝嫡女。穆宗皇帝母妹。敬宗皇帝今天子亲姑。尚父汾阳王子仪外曾孙。太皇太后始以正妃事宪宗。以太后太皇太后养爱三朝。凡四十年。德厚慈恕。化充六宫。主以一女之爱。降于杜氏。逮事舅姑。杜氏大族。其他宜为妇礼者。不翅数十人。主卑委怡顺。奉上抚下。终日惕惕。屏息拜起。一同家人。礼度二十馀年。人未尝以丝发间指为贵骄。始与尚书合谋曰。上所赐奴婢。卒不肯穷屈。奏请纳之。上嘉叹许可。因锡其直。悉自市寒贱可制指者。自是闭门落然。不闻人声。尚书读书。考今古治乱。主职妇事。承奉夫族。时岁献馈。吉凶赙助。必亲自经手。池塞馆陊。辟毬场种树。不数十年。搢绅间杂然称尚书有贤妇。尚书旋出为澧州刺史。主后尚书行。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阘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驿吏立门外。舁饭食以返。不数日间。闻于京师。众哗说以为异事。尚书在澧州三年。主始入后出。中间不识刺史厅屏。尚书治澧州。考治行为天下第一。后为大司徒京兆尹凤翔节度使。朝廷屈指比数。以为凡有中外重难。非尚书不可。主贤益彰。虽至宫闱贵号。亦加尊敬。姑凉国太夫人寝疾。比丧及葬。主奉养蚤夜不解带。亲自尝药。粥饭不经心手。一不以进。既而哭泣哀号。感动他人。尚书后为忠武军节度使。所治许州创为节度府五十年。南迫于蔡。屋室卑庳。主居无正堂。处东支屋恬然。六年许军彊雄。且撑剧寇。自始多用武臣治。各出己部曲家人。疵政弛法。习为循常。有司用比边障远地。掷置不问。民亦甘心。尚书再治之。老民相率两走阙下。遮丞相马。叩头乞留。请树生祠。及诏追去。攀辕携扶。哭于道路。尚书治外。主治内。尚书所至必称。崱崱为名公伟人。主实有内助焉。穆宗以太皇太后敬主。尤为亲信。俯首益卑。车服侍使。愈自贬抑。觐谒温凊外。口不言他事。讫穆宗朝。人不以亲贵称。当贞元时。德宗行姑息之政。王武俊王士真张孝忠子联为国婿。宪宗初宠于頔。来朝以其子。配以长女。皆挟恩佩势。聚少侠狗马为事。日截驰道。纵击平人。豪取民物。官不敢问。戚里相尚。不以为穷弱。自主降于尚书。壁绝外之。初怒中笑。后皆敬畏。累圣亦指示主德。以诫警之。至于今。以主尚书显重于中外。戚里亦皆自检敛。随短长为善。于是旧俗灭不复有。尚书自许奉急追诏。主有疾小愈。强不肯留。曰。去朝兴庆宫。纵死于道。吾无恨。以开成二年十一月某日。薨于汝州长桥驿。享年若干。上废朝三日。其年十二月某日。主丧至京师。比及葬。两宫吊问。相继于道。开成三年某月日。上御正殿。诏丞相嗣复摄中书令正衙宣册。谥曰庄淑大长公主。某年某月日。祔葬于万年县洪原乡少陵原尚书先茔。礼也。生男二人。长曰辅九。年十岁。次曰杨十。始二岁。女二人。某于尚书为从父弟。得以实铭。铭曰。
章武皇帝。唐中兴主。刑于正妃。教及嫡女。婉婉帝子。下嫁时贤。影逐响答。随顺缠绵。杜氏大族。枝蔓蝉联。上有舅姑。高堂俨然。螭绶龟章。玉佩金轩。养色悦意。待后承前。人不我贵。我敬我虔。始终尽礼。大小周旋。馀二十年。谁兴间言。贵不召骄。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自古名士。或泥于此。孰谓帝子。超脱摆弃。妇职是勤。夫言是指。池荒馆陊。屏外不履。淑德柔风。天下倾耳。宜乎寿考。妇女婚子。不锡全祉。孰提神纪。幽石有志。显笔有史。流于千祀。
供备库副使苏球东头供奉官萧恭右侍禁张廉张孝忠梁嘉叟右侍禁华镇崇班刘震右侍禁钱景宽右班殿直苏绚可各转一官制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九、《摛文堂集》卷七
敕具官某等:浮梁建垒,工役不愆,尔等咸服事劳,协力趣办,宜推恩典,以示褒嘉。序进厥官,往承无斁。可。
湘山寺钟楼记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湘山事状全集》卷九
钟古乐也,今祀事用焉,而寺观以警朝昏。佛宫有大小,钟亦称是。时异方殊,制不必同,而撞钟以警众,其所由来旧矣。杜少陵诗曰:「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信哉斯言乎!湘山寺无量寿古佛道场有洪钟钜楼,榜曰「鲸音」,前通守张孝忠书之。问其本末,则清湘窦氏一力成之。粤若淳熙辛丑,于罗汉阁创毗庐像,又绍熙辛亥,于殿东偏屹创斯楼。暨于壬子冬,去小钟,治洪钟,会士女以落之。度钱四千馀缗,寺僧之经营,邦人之相助,亦各有力,而窦氏之施十七八。噫!是欲赞大雄之教,以发朝殷暮者。窦氏讳文杰,字邦俊,一乡之善士也。年八十垂殁,属于子孙乐善。其子元来京师,谈旧事,与予昔游山中日所问概同。书诏来者,俾有觉。嘉定辛巳夏五月甲午,朝散郎、守太府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林岊记。承直郎、新差充庆元府府学教授韩补书。承直郎、充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诸葛十朋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