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为贯休作(题拟) 中唐 · 处默
押寒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分衭无血泪,望处空阑干(见《四部丛刊》本《禅月集》附昙域《后序》引。)。
禅月集序 唐末至五代 · 僧昙域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先师名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县登高里人也。俗姓姜氏。家传儒素。代继簪裾。少小之时。便归觉路。于安和寺请圆贞长老和尚为师。日念法华经一千字。数月之内。念毕兹经。先师与邻院童子法号处默偕年十馀岁。同时发心念经。每于精修之暇。更相唱和。渐至十五六岁。诗名益著。远近皆闻。年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于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不数年间。亲敷法座。广演斯文。迩后兼讲起信论。可谓三冬涉学。百舍求师。寻妙旨于未传。起微言于将绝。于时江表士庶。无不钦风。年齿渐高。属天下丧乱。时处默和尚谓师曰。吾师抱不羁之才。怀自然之道。时不与我。能无伤哉。复为先师曰。分袂无血泪。望处空阑干。后隐南岳□□不□先聃为备者曰。吾闻岷峨异境。山水幽奇。四海骚然。一方无事。遂乃过洞庭。趋渚宫。历白帝。旋闻大蜀开基创业。奄有坤维。叹曰。不有君子。宁能国乎。遂达大国。进上先皇帝诗。其略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高祖礼待。膝之前席。过秦主待道安之礼。踰赵王迎图澄之仪。特修禅宇。恳请住持。寻赐师号曰禅月大师。曲加存恤。优异殊常。十年以来。迥承天眷。无何。壬申岁十二月。召门人谓曰。古人有言曰。地为床兮天为盖。物何小兮物何大。苟惬心兮自欣泰。身与名兮何足赖。吾之治世。亦何久邪。然吾启手足。曾无愧心。汝等以吾平生。事之以俭。可于王城外。藉之以草。覆之以纸。而藏之。慎勿动众而厚葬焉。言讫。奄然而绝息。遂具表闻天。先帝蹙然久之。乃命所司。备一期葬事。于时在城士庶。无不悲伤。昙域遂以先师遗言上奏。请以薄葬之礼。帝曰。朕治命可行焉。敕命四众共助葬仪。特竖灵塔。敕谥白莲之塔。以癸酉年三月十七日。于成都北门外十馀里。置塔之所。地号升仙。葬事既周。哀制斯毕。暇日或勋贤见访。或朝客见寻。或有念先师一篇两篇。或记三句五句。或未闲深旨。或不晓根源。众请昙域编集前后所制歌诗文赞。日有见问。不暇枝梧。遂寻检藁草。及暗记忆者。约一千首。乃雕刻成部。题号禅月集。昙域虽承师训。艺学无闻。曾奉告言。辄直序事。时大蜀乾德五年癸未岁十二月十五日序。
禅月集后序 唐末至五代 · 僧昙域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有唐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吴融请为叙。先师长谓吾门人曰。吴公文藻瞻逸。学海渊深。或以揖让周旋□待矣。或以文害辞。或以辞害志。或以诞饰饶借。则殊不解我意也。子可于余所著之末。仰重序之。昙域乃稽颡而言曰。语云。子疾病。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子曰。欺天乎。昙域小子。何敢叙焉。师曰。子不知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以成其书。况吾常酷于兹。心剿形瘵。访奇稽古。慰以大道。眷然皓首。岂为贾其声耶。且吾昔在吴越间。靡所济集。聊欲系志于翰墨。得以乱思。不慭遗老矣。子无辞焉。但当吾意。而言之。然又不可以过之。乐天长吉似之矣。吾若与骚人同时。即知殊不相屈耳。直言之。无相辱也。昙域逊让不暇。力而叙之。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百病煎衰朽,栖迟战国中。
思量青壁寺,行坐赤松风。
道寄虚无合,书传往复空。
可怜禅月子,香火国门东。
寄西川惠光大师昙域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
大矣哉,我佛之教也!化导群迷,阐扬宗性。广博宏辩,英彦莫能究其旨;精微妙说,庸愚岂可度其源?义理幽玄,真空莫测,包括万象,譬喻无垠。综法网之纪纲,演无际之正教,拔四生于苦海,译三藏之秘言。天地变化乎阴阳,日月盈亏乎寒暑。大则说诸善恶,细则比于恒沙。含识万端,弗可尽述。若窥像法,如影随形,离六情以长存,历千劫而可久。须弥纳藏于芥子,如来坦荡于无边。达磨西来,法传东土,宣扬妙理,顺从指归。彼岸菩提,爱河生灭,用行于五浊恶趣,拯溺于三业途中。经垂世以难穷,道无私而永泰。雪山贝叶,若银台之耀目;岁月烟萝,超香界之自远。巍巍罕侧,杳杳难名!所以道资十圣,德被三贤。至道起于乾元,众妙生乎太易。总繁形类,窍凿昏明,绝彼是非,开兹蒙昧。有西域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乘,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运偶昌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垫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弥光妙法,净界腾音。利益有情,俱登觉岸,无成障碍,求诸疲羸。冥昧慈悲,浩汗物表,柔伏贪很,启涤昏愚。演小乘,声闻合其仪;论大乘,正觉立其性。含灵悟而蒙福,藏教缺而重兴。幻化迷途,火宅深喻,虽设其教,不知者众。善念生而无量潜臻,恶业兴而随缘皆堕。词御四众,积行十方,澍华雨于金轮,护恒沙于玉阙。有顷之风不可坏,无际之水弗能漂。澄寂湛然,圜明清净之智慧;性空无染,妄想解脱之因缘。可以离烦恼于心田,可以得清凉于宇宙。朕惭非博学,释典微闲,岂堪序文,以示来者。如縻萤爝火,不足比之于皦日;将微蠡量海,未能穷尽于深渊者哉!端拱元年岁次戊□,□月甲寅朔,七日庚申建。推□□□□臣、涪州管内观察使、检校太保、知永兴军府事、兼提辖五州兵士公事柴禹锡,起居舍人、陕西转运使□□□,□□中丞、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崇仪使、永兴等州兵马驻泊都监王审钧,殿中丞、陕西转运提点刑狱□□□□□,□候高班内品、提点酒税方保言,殿中丞、通判军府事王扶,供奉官、兵马监押吴元范,殿直、同监押□□□□□度,行军司马水丘隆,观察判官臧恕,观察支使崔宪,节度推官赵湘立石,李邈题衔。
按:《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又见《隆兴释教编年通论》卷二八(《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三套第四册),《父子合集经》卷一(《续藏经》第一编第一套第一册),《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大正藏》卷四九)。
金绳院记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成都文类》卷三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嘉庆《成都县志》卷五、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西竺之教,被于震旦,而像运千岁,塔庙之制勃兴;东井之络,主于益部,而沃壤千里,礼俗之化归厚。蚕丛古之建国,铜梁天之设险。带二江之流,为一都之会,四民州处,万商成渊。稽河图之文,惟福基之凭固;拟鸡园之舍,邈壮栋以迭隆。金绳禅院者,旧号龙华院。唐天复,有禅月大师贯休者,通内外之学,为道俗所宗,风什研精,名声籍甚。当土德之季,戎车竞逐,侯王起于无种,云雷以之遘屯,拊剑顾盼以称豪,专阃福威而自出。燕开碣石之馆,市骏骨以翘林;秦筑逍遥之园,演贝文而重道。纁玉更荐,簦笈四臻,而师方游所洎,久寓荆渚。藩牧致礼,邑子倾向。时王氏掩据蜀土,将为西帝,延致千里之客,弥丰四时之供。师乃遐冒重阻,往干典谒,叩以空寂之理,嗣以篇题之贽。虞卿既见,殆蒙白璧之颁;汤休能诗,迥继碧云之妙。锡之紫服,待以宾友,请住兹院,极其礼遇。师自壬戌游蜀,至丙寅定居,比壬申入灭,凡岁星一周于天矣。上足惠光大师昙域,克绍遗躅,弗忘肯构。其后有正觉、法忍、法宝、演教四大师,继承世系,无废先烈。今住持赐紫释惠聪者,自咸平辛丑始掌院事,迥悟宗谛,焕发觉明,愿力攸资,信施弥博。远者来而迩者悦,输货沓臻;即其旧而图其新,胥宇尤盛。凡作佛殿、斋厅、僧堂、浴室及众舍二百五十馀间。砻密石以庀材,丁丁毕取;侧紫金而布地,昈昈有华。侔天界之庄严,为众园之依止。香象蹴踏,并辏霞祴之修禅;灵鹫飞翔,无异果唇之住世。大中祥符之祀,诏赐今名,揭彫榜于楣门,烛霄辉于海会。陈跮有焕,名香歇而复熏;惠命增延,祖燄续而无尽。善利之绩,畴可儗哉!聪师藉予虚名,谓窥秘典,丐词纪实,远不及让。蜀冥烦之未祛,颇灭裂而为愧耳。
山居即事 其八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径转危峰逼,遍令两眼明。
凉风吹咏思,幽竹送寒声。
砧响家家急,溪阴寸寸生。
含情不得语,拂石记闲名(杜审言、诚斋、昙域、向敏中、杜工部、唐太宗、张九龄、子熙)。
禅月集后序 南宋 · 周伯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五、《禅月集》卷首
右《禅月集》,吾里高僧贯休所作。唐末生于里之登高,幼而颖悟,志慕空门。祝发受业于安和寺,游江右,历湖南,晚遇蜀主终焉。诗不苟作,颂咏讽刺,根于理致。法嗣昙域编萃成集,雕刻以广其传。安和今改兜率禅寺,诗集阙焉无闻。住山率他郡人,或缚于禅寂而不肯为,或迫于营造而不暇为,或利于赴应而不克为,识者恨之。鄱松庵灿禅师出于越赵福王之门,王之孙国史左司宗卿守婺时招致居焉。恬澹无营,得浮屠氏本体。挂锡之初,访予山中故事,首以是对。师慨然任责,寻求故帙,得于里中檀越之家,计工食费数万而赢,先捐钵中所有,不足则募众缘,鸠工锓梓,不日而成。既成,求纪岁月。窃谓越五季及我宋,多历年所,释家者流岂无一二好事,而不能使此诗与此山俱为不朽。今师乃度越前辈,创出一段奇事,以为动心骇目之观,志可尚已,是乌可以不书?嘉熙戊戌孟春朔旦,鼋溪周伯奋谨跋。
集唐人诗句 其一 明末清初 · 赵纬韩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玄谷集卷之十
风尘不觉化缁衣(崔峒),叹息人间万事非(杜甫)。
霜岭自添红叶恨(罗𨞊),乡关朝望白云归(许浑)。
日斜官树闻蝉满(钱起),花暗山城见吏稀(刘长卿)。
病后身心俱寂莫(昙域),不如岩下偃荆扉(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