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授李丕鄜州节度使制 唐 · 崔珝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门下。天垂星而分将帅。北极是尊。地列岳以体藩垣。四方乃定。自古王者因而法之。旁求俊髦。应彼形象。前振武节度检校刑部尚书李丕。天资壮勇。代习韬钤。追奔而不务前茅。处已而常惭背水。顷者壶关不顺。方事阻兵。尔能蹈白刃而来。推赤心向国。洎累更符竹。咸布讴谣。陟其所明。以边事首。遂著平戎之效。遥张破虏之威。致使黄河阴山。寇盗皆息。朕以烧羌作梗。朔塞成榛。祸结兵连。两经春夏。是用辍尔代北。委之雕阴。作吾金汤。翼卫邦甸。所宜以伐谋为上策。以无战为奇功。禁暴安人。克靖烽驿。秋曹贰宪。再饰旌旄。往惟钦哉。顺我休命。
授李丕汾州刺史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贾谊云。守圉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圣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若火焚冈而不改其贞。风振野而独标其劲。临危自奋。见义必为。得不宠以名城。列于上赏。忻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丕。幼而倜傥。长负不羁。才耀奇而㯋出。智释结而觿解。禦侮是寄。益德冠于三军。骚动得人。剧孟雄于一敌。昔在尔祖。志康国屯。翼龙而飞。既濡其雨露。刑马而誓。已表于山河。贻厥孙谋。载扬休问。近者祲生参伐。盗起汾川。保信都之城。不为威惕。戮邯郸之使。终以节全。戎士间行。奏章狎至。阅其忠。可谓著明。乃眷西河。控于大厦。文侯旧壤。干木遗风。以节槩著者居之。固其宜也。勉图嘉绩。以保令名。
授李丕晋州刺史充冀代行营攻讨副使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晋谋元帅。必有佐军。汉制出师。皆立副贰。所以重戎事而肃王命也。李丕颇有大虑。常好奇功。自为攻拒之书。尤邃揣摩之术。淬其智刃。斫未兆之机。森其礼干。得备严之称。既蝉蜕丹水。鹏搏赤霄。未及岁暮。累见诚节。今以玉璧重地。汾河要津。俾换圭符。用佐樽俎。庶乎易行而诱。成苗贲之为。不冑而驱。效叶公之入。勉于荡寇。副我知臣。
赐李石诏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访闻近日贼中。转更穷蹙。自相杀戮。人心不安。即日军权。多在郭谊。因此诱动。必应事机。李丕是郭谊亲密。尤合相信。卿宜暂追赴使。令与郭谊书。谕以利害。遣其自图刘稹。早务归降。倘效诚。必重酬赏。卿宜面看李丕手疏。兼令便自封题。分付王逢。遣密作计召军人百姓。送入泽潞。其书草卿宜封进。
请赐仲武诏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见李回说。仲武似疑刘稹未有罪状。及见李回说从谏积恶僭侈。便忠愤感激。告若罪状如此。朝廷固合诛夷。臣等商量。因处分边事。望赐仲武书。谕以深意。要云从谏入觐之初。与郑注交结。因缘货贿。滥授钧衡。及归镇后。又与李训结托。所谋狂险。中外具悉。自训注夷灭。心不自安。颇恃甲兵。转怀悖慢。先朝夕虽优宠。中实怀疑。及从谏疾病之时。曾无诚。昨遣中使临问。兼借名医。矫托异端。竟不相见。便树置刘稹。令将校继献章表。不待朝旨。便令继袭。以泽潞一镇。有启圣旧宫。艰难以来。多用文吏。如抱真首创军募于国。兼有大功。身殁之后。其子皆赴京阙。比谓刘稹愚騃。迫于军情。望其管惜家门。稍能悛悔。频敢驰突晋绛。侵轶河阳。近李丕投降。及魏博收平恩县。得刘稹榜帖。并已进来。皆呼官军为贼。逢著即须痛杀。悖逆如此。天地不容。想卿远闻。应当奋激。卿宜速谕诸藩部落。同灭可汗。卿但北边立功。刘稹必当自溃。策勋命赏。以卿一道为先。卿深体此怀。兼示将校。如蒙允许。望付翰林约此意。撰诏。
奏晋州刺史李丕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安义节管沙陀兵马三十馀年。蕃人之心。最尚雠怨。战阵之际。固难堤防。李丕既不主兵。无以自卫。且令在州绥缉。应接石雄。行营每欲进兵。与其谋度。不妨理郡。兼得坐筹。如蒙允许。望各赐诏处分。未审可否。
李克勤请官军一千二百人自引路取涉县断贼山东三州道路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奉宣令臣等商量奏来者。臣等唤得王逢细问。王逢云。自领行营兵马。便在榆社。并不到仪州。其涉县道路远近。山川险阻。先不曾谙委。又恐李克勤所通涉县多少。未得谙实。今请于仪州置军粮。迤逦下塞。兼侧近捉生勘问。委知涉县无贼大兵镇守。方可进军。又云。榆社河东怯弱。终不堪用。代山向北军马。王逢曾经使用。郎校精强。今来是防秋时。请委节度使。除蔚州飞狐灵邱与幽州接界外。代诸州军量抽二千人即得。此二千人已敌榆社五千人。又向北烽子约有一千人。敌已来极劲耐辛苦。一人敌十人。量抽五百人。将赴行营。每队与十人五人。令阴入贼城。非常得力。又云。李克勤与一千二百人无□三百人已来堪用。臣等商量。且差中使押领李克勤赴榆社。至晋州过日。先召取李丕。与李克勤面议机计。审定入兵处所。录取两本状。一本封进。一本将与义忠。其所要兵马多少。及进军时日。并委义忠与行营大将及克勤审细商量奏闻。如可决行。须便应机速去。不要更待进止。即事得神速。免漏军机。如蒙允许。望赐义忠李丕诏处分。未审可否。
魏城入贼路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伏以馈运支计。本约至五月。今若五月未平小寇。即须便过盛暑。臣等夙夜思虑。切要改张。石雄西面险阻。须得王宰义忠深入。方可进军。榆社兵甲未足。天井固难独入。以此故遂成因循。访闻魏城绝当要害。向南十二里至狗脊岭。虽有小山。并无险阻。二十五里便至武乡县。直抵潞州。便是平川。臣等访问王逢。须得一万精兵。方可前进。今侧近更无徵兵处。远处又不及事。望降中使与石雄商量。便将义武步兵万人就义武马军。兼沙陀马军五百就榆社沙陀。此外于中武部兵及河中衙队共拣七千人。通约似仅一万人。并榆社宣武兖海义武马军。都是一万五千精兵。足得济事。取魏武路直入。旬月必见成功。冀氏翼城犹有一万八千人。但令保险。又守城寨。权差供奉一人监领。待石雄得武乡后。即令冀氏翼城诸寨兵马齐进。与石雄合军。仍委石雄与李丕同商量。如此稳便。即须排比今月中旬末赴魏城。事贵神速。不得漏泄。
任畹李丕与臣状共三道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缘小寇未殄。前月末与河中留后任畹委曲。令转问李丕。有何方略。一一条疏报。今得任畹书。并封送李丕状两道。并谨封进。其李丕状一道。论请依前取黄泽岭路。断贼要害。臣近访知魏城路。又狗脊岭东西。经五月十四日阵破。贼掘坑堑至深。必恐进兵不得。古人云。战不胜。则易地而处。伏望密诏义忠朝清。潜移兵取黄泽路。掩其不备。得否令子细筹度。如可去。便候进止。事贵神速。须务至密。机计倘漏。还备堤防。其一状请令诸军各赍十日乾粮。深入过险。此亦是用奇之计。伏望约此意赐石雄王逢诏。令如此排比。石雄就河府。王逢就绛州。各晒乾粮。缘日色犹烈。数日可致。兼各赐度支侧近军粮米一二千石。尤冀集事。臣缘寇孽未剪。每得四远文状。皆愿一一上闻。频渎宸严。不任惶惕。伏望留中不出。
代卢钧与昭义大将书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钧缪承宠寄。获抚雄藩。实欲布时雨润物之仁。昭苏合境。扬薰风解愠之德。安辑疲人。想彼众心。必当感悦。况昭义艰难之后。常保忠名。兴元之初。又著勋力。穆宗以刘稹祖宗。乘机变归款。朝廷委以节义之军。授以腹心之寄。岂谓移淄青旧染之俗。污上党为善之人。日往月来。偫情如醉。今王师问罪。将及岁期。悯彼一方。迷而不返。皆以奉刘稹为义。实所懵然。且封壤城池。莫非王土。军人黎庶。岂非王臣。刘稹祖父。窃我宪章。质尔家族。蔑弃大义。显负于君亲。将何诡词。自固于军旅。且夫示众于大顺。求人以尽心。而五郡从之。终乃不悟。昔晋侯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校者吾雠。公等岂无诚心。见此事理。又公等贵刘稹祖者。必以识君臣之义。审顺逆之心。濯身沧波。上睹白日。以此为是。遂能乐从。今则自遭其时。足以行志。近者杨弁起于卒伍。敢乱晋阳。康政孙制等皆是耆将。已居右职。一旦狂惑。助其凶威。曾不再旬。果就擒缚。僇于都市。罪及妻孥。公等睹此祸机。得不深戒。李丕中丞能全劲节。自拔乱邦。曾未一年。骤历三郡。已分茆土。为国功臣。公等见其光荣。得不健羡。成败利害。昭然可知。祸福无门。行之即是。钧所以不引古事。不饰虚词。直指目前。易于取信。公等倘枭戮刘稹。自建功名。大则别领将旄。次则不失符竹。身受爵禄。福及子孙。去危就安。事同反掌。又得戎旅解甲。黎庶归耕。老幼无焚灼之虞。闾井得宴安之乐。再洽恩化。岂不美哉。先布至怀。各当信纳。
代李丕与郭谊书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夏首初热。伏惟十三叔动止万福。丕自归朝廷。颇获优宠。三领大郡。荣列中司。想十三叔远闻。必深喜慰。顷岁寓游上党。与主公素未相知。十三叔剪拂提携。遂叨右职。寻蒙见哀羁旅。申以婚姻。托系援于高门。实光荣于鄙族。每怀恩遇。刻骨铭肌。去年初投国家。便蒙圣上于三殿召对。此时丕具奏云。臣是十三叔遣密归国。先布款诚。十三叔久受刘家厚恩。未忍便弃。留待挟持不得。势力稍衰。必擒剪军中恶人。率先归国。圣上深赐信纳。已记十三叔姓名。自后缘丕除授忻州。去彼疆界遥远。常抱深恨。无由自申。今蒙改授晋州。兼充右尚书副使。密迩封壤。瞻望不遥。若不披露赤诚。实负姻好。回鹘可汗士马已尽。一身归投黑车子。近黠戛斯国王遣将军百馀人入朝。请发本国兵四十万众。袭逐可汗。擒送京阙。又西蕃赞普近亡。新立赞普。才年十岁。国中至今未定。两蕃宰相以下。进表请托附大唐。今国家边塞底宁。八表无事。须将国力。平殄五州。除有司馈运之外。圣上不惜内府金帛。频以出赐。又诸道兵马。微有损伤。即徵兵填替。必作数年讨伐之意。十三叔自料形势。必当坐见危亡。幸因丕在邻近。朝廷委信。必须早图功效。自取宠荣。保衰老之年。全一门之命。书名竹帛。岂不美哉。丕只在冀氏。相去咫尺。只要十三叔有一明据。得圣上密知。此状到后。且望惠数行手示。潜布忠款。丕便遣人进上。必请密诏安存。此事石尚书并不知。丕指天誓心。达此诚意。幸垂延纳。不至迟疑。祸机在身。岂得顾望。古人云。晏安鸩毒。不可怀也。盖以偷安比于鸩毒。切望思之。临楮零涕。此情何极。不宣。丕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