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中唐 · 欧阳詹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
无人相共(一作与)识,独自故乡情(延寿,蕴之别墅;福平,余之别墅)。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中唐 · 欧阳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
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玩月 中唐 · 欧阳詹
押阳韵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长、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左土右茺儿换皿)不流,大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诗云。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沈西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蜀路危于剑,怜君自坦途。
几回曾啖炙,千里远衔珠。
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相门多礼让,前后莫相踰。
送复梦赴韦令幕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
西曹旧事多持法,慎(一作切)莫吐他丞相茵。
闽人语 唐 · 不详
欧阳独步,藻蕴横行(谓欧阳詹及林藻、林蕴,相继登第也)。
中秋玩月记 宋 · 刘学箕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
中秋玩月,古今所同者也。虽古今所同,然故实所始,骚人雅士不多见于载籍,后世未尝无遗恨焉。惟唐四门助教欧阳公贞元十二年与邵楚长、林蕴、陈诩客长安邸中,修厥玩事,赋诗叙景,曲尽其妙。且谓:「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蔽月。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之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𡏖不流,太空悠悠,芳菲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泠,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每一读之,未尝不卷卷,三复其说。古今同玩是月,独欧阳公情思宛曲,形容详尽,不出此数十语。是古今玩者几何人,而播传于后者止见于是序,何玩之多多,而笔之鲜鲜也!辛未月夕,予与犹子康、庙、庾、庲席饮于屏山故庐之北溪,集宾友刘中友直、孙溶、柯君衡、江汉吴泽,浩歌持白,尽宵而罢。夜漏既深,溪光摇荡,表里澄澈。仰视霄汉,无纤云之留;俯颜清影,若明监之烛。虽平生梦寐蓬莱、广寒之游,疑不是若也。况复露气清润,岩桂馥郁,秾浸肌骨,幽情无奈,其玩虽与昔人是同,而清香溢盏斝、沾襟袖,不知长安之玩有是乎?方其长安之玩有琐琐之悲、故乡之念,尊酒千里,恨不同风;今诸公与予无在客之忧、怀土之痛,唱而和,劝而酬,优游夷愉,乐纵其极,吾又料昔人之玩必无是也已。而复自念言,人生悲乐之不常,天宇阴晴之靡定,后之中秋如吾之十二人者,果能无悲欢聚散,以复集于此乎?藉曰同之,天宇高高,果能无阴晴之变乎?蟾兔光满,果能常皎皎如斯夕乎?天时人事,是未可期也。临文嗟悼,政古人所以常兴感怆之叹,吾曹其独能恝然于怀,而无所系于心哉?既而尊倾月落,坐客沾醉,友直请余记其事。余揖客以归,命章子执烛,援笔书其颠末,为来岁故事,是不可不记。
记后埭福平长者八祖遗事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铁庵集》卷三七
长官金紫公唐季入莆,居刺桐巷,今朱紫坊之方巷是已。其第五子礼部公仕于闽,自方巷来卜居乌石山前之后塘,盖三子皆在焉,曰侍郎,曰光禄卿,曰寺丞。入本朝皆以子贵。光禄之长子都官公为庆历望郎(都官厅乾道辛卯宅燬而未复。),后最昌。都官曾孙三十八人,其尤蕃而昌者福平长者公也。长者崇宁乙酉自后塘出数十步,卜居后埭。是时后埭四姓错立(陇西唐末,荥阳、广平太平兴国后,吾宗少监长子保定之子以天禧后来后隆。),皆一二百年尺寸不遗力,其中间气脉厚而基址宽,皆诸姓日所经行之地,独留以待吾福平之来,岂偶然哉!甫二甲子(崇宁乙酉至今岁绍定庚寅,凡一百二十有六年。),传世七,自福平祖厅一,今十不啻,聚族之盛,视他姓过之。既而后塘旧居,福平长子吴左公讳恺析二子复往居焉。今塘埭相望,气势渐连,接福平之庆益大。子孙知其植产之厚而忘其勤劳,知其种德之深而忘其事迹,虽知其劳与事之一二,而忘其岁月之始末,及今尚可推,久则寖忘之矣。福平讳祐,字天贶(一字平国。),以长者称于时。尝见族党长上传为丙午生,享年七十二。迨嘉定辛巳龙坡丛祠再修神像,于中得福平仲子白岩公讳愃捐金造像一疏。父某,丙午四月初一日寅时生,行年六十九。以至白岩二子和剂局、南安丞,年月皆具。时绍兴四年甲寅九月也。以此推之,则丙午之传不妄,而享年七十二亦诚可信,是生于治平三年,卒于绍兴七年丁巳七月初二日。又见荥阳长上道朝议公(后埭讳叔元,知邵武军事道之父。)以女事福平,垂殁,以此婿单薄为念。始疑其言之过,近得嘉祐八年都官公五子分账观之,佥判享年浅,王氏妣创楼藏书,增益先畴。都官承先世积产十贯,佥判房得十之二,子舍共增产十贯,佥判房居十之八。是本房共十千之产,王氏之劳居多。然析而为四子则渐少,而二府君居次又析而为三子则益少,而福平公居次往往不及千钱之产,谓之薄亦宜。未几日增月进,至四十千,四子复倍之。又见闾巷长上道其所以得长者之名,恭约而好礼,啬己而厚人,高价买产,贱价粜廪,值岁荒则倾囷无吝色。又童幼时见枫岭故老,犹能道当时最爱旁溪之清,迤𨓦囊山之上,置仓于此,卜葬于此,施行人汤水于此。每幅巾野服徜徉道旁,野叟村童欢喜出迎,曰长者来矣。饥食寒衣,病药死棺,人人满意。衲子持疏以桥道寺宇请者,靡不遂其求。凡得于传说者如此。今其尤足稽者,厅事题梁「崇宁四年乙酉岁」,是自后塘迁居后埭之前方年才四十。延寿桥石梁「方某同室人郑氏九娘施五百贯」,迎仙桥石梁「方某施二百贯」,两桥刻石皆建炎元年丁未岁,时年六十有二。林泉院宇题梁五百贯,绍兴三年癸丑四月,时年六十有八。氏名与岁月之见于碑刻者如此。天庆后殿题梁三百贯,囊山碑刻三百贯,光孝之大藏与罗汉宇题梁各二百贯,栖隐三百贯,施水庵梁施钱十万,又舍庵基,又买庵田,虽岁月不详,而氏名之见于题刻者如此。以至崇圣继善一带诸刹之梵像多长者所造。又有持神主旧题相示,知郑氏甲辰五月二十七日酉时生,是为治平元年,其讳以四月二十七日而年不具,延寿桥所谓同室云者,则长者六十二之时,郑氏六十四,尚存。福平山(《欧阳四门詹集·游蜀门寄林蕴诗》云:「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自注云:「福平即余别墅。」《莆比事》云:福平在郡西北二十里,一名北平。则曰福平者,据《四门集》也。)之寿藏,长者自卜,吴左公董役,斗山公讳恢奉三兄命笔于庵,云「绍兴改元辛亥腊月三日丙寅兴役,明年正月告成,十七日己酉奉母郑氏以葬」。时长者六十有六,推郑氏之享年,其在六旬有六之间乎。又六年而长者下世。及今九十四年,合六代子孙馀二百人,将千亿而未止,是为前方始祖。然则世之以智巧渔猎贫弱以为富者,岂能有成;纵暂成,岂能如是之久且远哉?和剂公讳万遗稿有云,十四五岁时习读,每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父辄语之曰:「此吾平生受用得力处,小子识之」。呜呼仁哉,长者之言也!《艾轩先生集》中有《挽方天贶诗》,其一云:「长者虽云没,流风尚尔存。宗盟修里巷,家法在儿孙」。艾轩莆大儒,以长者称吾祖,盖取时人之所共称之,而宗盟家法之语亦以吾祖所以望后人者言之,皆纪实也。长者上接累世簪缨之传,下衍百世诗礼之泽,子孙满前,督教不倦。子四人:吴左公,有声乡校,将贡不果,而能以长兄助其父课子弟于学,夹漈先生深嘉之(见《夹漈集》。)。端溪丞公讳衡,第三子,首预乡书,长者喜甚。南安丞,第十孙,与长者同疏,则孙十一人皆当见之。绍兴甲子乡荐二,又十五年己卯荐亦二,遂登庚辰进士,文子之祥始兆于此。曾孙三十人,淳熙丁酉、庚子、癸卯七年三诏,荐者七、登第二、特奏一,渐趋于盛矣。玄孙五十三人,甫十预荐。某才品最下,偶脱场屋居昆仲先,而真才硕能所望以张吾军者犹未易量。来孙八十馀人,预荐者甫一二见,七世孙又将诜诜矣。吾辈幸为长者子孙,而不知其起家之意可乎?曰长者何也?以其厚者言之也。福平天资有厚而无薄,故见之事皆然,以此善其身,以此延其世。顾资不能皆然,必学以补之。孝弟忠信,厚之基也,讲精行到,宗族爱之,乡闾信之,鬼神祐之。薄者反是,狡刻傲妒,遂其偏而甚之,非薄人也,乃自薄其身而忘其祖。惟读书知理义者则无是患矣。为其厚不为其薄,其居为善人,其出为名人,将世世不失吾长者之本意。因阅谱系,既裒集长者遗事,而复推明其意以示后之人。
幻居庵观明人分写大方广佛华严经 清 · 钱载
押歌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五
城东法宝乞不得,五年两度来翻何。
清池忍照素冠影,微生且受空王诃。
龙宫三本此其一,我非龙树奚摩挲。
清凉山无六月暑,披云吞海遑之他。
八十二家明万历,人各一卷工磔波。
陈燕子丁僧义道,妙出一手誇妹哥(唐僧义道偕其妹陈燕子丁,共写小字《法华经》,为荐亡母解脱升清。兹第三十六卷,薛明益、闵志孝合写也。)。
庄俨续补幸完善,宝阁不守归于禾。
中峰堂前永持诵,比诸孟頫皈依多。
荐亡获算岂功德,触彼苦语潜滂沱。
鲜丹悔不十指刺,正文十万淋漓拖(唐林蕴《拨镫序》云:「推拖撚拽。」)。
翻经之躯亦人子,永明破宅空峨峨。
呜呼德秀暨安国,为母发愿良非魔。
座中岂无慧斐癖,结习文字烦逶迤。
谩论佛语菩萨语,猪肉河阳败则那。
净瓶供养香菡萏,新楼盖覆阴桫椤。
海盐已散金粟藏,莫令小劫随恒河。
发沙井(七月十一日。是日处暑。)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雨后取新凉,江风透葛裳。
树阴依北辙,云气起南康。
吏有三贤送(邑令送于江干,蔡、何、郑三生与焉。),诗添二蕴章(林蕴斋、谢蕴山时皆同行。)。
匡庐已迎客,浓翠叠前冈。
和散原九日诗韵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海日楼诗卷六
三年安坐守皮骨,万里登临怵心眼。
知非吾土一凭栏,岂有茱萸擩斝盏。
陈元龙气固自豪,湫溢尘中见重巘。
适来安立共云梯,但有楼台即仙馆。
太阴云从西北来,谁辨赵牛与卫犬。
雄雷声作小儿欬,失候焉能惊箸碗。
是日嘉名爱佳节,尚忆官身假休浣。
苍凉林蕴追昔诗,蜀魄千山纸难剪。
西岩老人催白战,我比刘郎思更蹇。
樊翁佳句上秋潮,如此重阳须再展。
楼前雨作海茫茫,地轴只疑鳌戴喘。
几家壑谷乐无愁,向后方壶看亦懒。
陈侯逸兴且遄飞,折简改诗传月满。
洪钟竞道无纤扣,赤手缚蛟看蟺蜿。
明年此日复何如,正恐犬封无寸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