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法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1112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嵩山文集》卷一七、《四明教行录》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复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传理应,理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
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虽此教是为不可亡者,亦难乎其存也。
然杲日将出而晓霞先升,真人应运而文明自见。
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渐航海入吴越,今世所传三大部之类是也。
然尚有留而不至,与夫至而非其本真者。
《仁王经疏》先至有二本,众咸斥其伪。
法智既纳日本信禅师所寄辟支佛发,答其所问二十义,乃求其所谓《仁王经疏》,信即授诸海舶。
无何,中流大风惊涛,舶人念无以息龙鼍之怒,遽投斯疏以慰安之,法智乃求强记者二僧诣信,使读诵以归,而二僧死于日本
至元丰初,海贾乃持今《仁王经疏》三卷来四明,于是老僧如恂因缘得之。
其文显而旨微,言约而意广,以秦译为本,义势似《观心论疏》,实章安所记智者之说也。
恂道孤而寡偶,学古而难知,食贫而力不足,无以为此毫发之重。
每指而叹曰:「其来晚而艰如此,宁封野马而饱蠹鱼,不能下几案以视人」。
呜呼,此疏曾不得辈行于三大部中,而匿光瘗彩,犹若海外之远欤!
恂今年七十有六岁,乃一日抱之而泣曰:「殆将与吾俱灭耶?
吾前日之志非也」。
嵩山晁说之曰:「曷不为我序而流通之」?
说之自顾何足以与此,亦尝有言曰:智者若生齐梁之前,则达磨不复西来矣。
法性为止观,而源流释迦之道,囊橐达磨之旨,今方盛于越中,异日会当周于天下,岂独是书之不可掩哉?
顾予老不及见之为恨,姑序其所自云尔。
政和二年壬辰四月癸卯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序。
跋御书诚斋二大字淳熙十六年八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四、《诚斋集》卷九八、《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二、《骈语雕龙》卷一、康熙《西江志》卷一九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淳熙十三年三月十九日,今上皇帝陛下于东宫荣观堂召宫僚燕集。
酒半,从至玉渊堂,詹事臣邲、臣端礼,谕德臣揆,侍讲臣袤,各传刻所赐御书斋名签轴以进,再拜称谢。
侍读万里于同列为末至,盖已尝有请,因再拜申言之。
皇帝陛下欣然索一大研,命磨潘衡墨,染申屠觉竹丝笔,乘兴一挥「诚斋」二大字、「赠侍读杨检详」六小字,识以清赏堂印。
视诸斋字画雅健相若,而精神飞动,似觉更胜。
恭惟皇帝陛下心画超诣,云章昭回,龙跳虎卧,鸾飘凤泊,盖天纵之能,圣觉之馀也。
臣既拜赐,退而宝藏于家。
假守高安郡,幸逢六龙御天之初,敬刻之金石,以侈寒士千载之荣遇云。
淳熙十六年岁次己酉八月戊子朝议大夫直秘阁、知筠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借紫臣杨万里拜手稽首谨书。
跋御书御制雪诗淳熙十六年八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四、《诚斋集》卷九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今上皇帝陛下在东宫荣观堂宴群僚日,既为臣万里亲洒宸翰,作「诚斋」二字,复书御制赏梅诗一首五纸,将以分赐臣邲、臣端礼、臣揆、臣万里、臣袤,置之几上,莫敢先取者。
万里即请云:「敢用刘洎登床故事」。
乃急取此纸,盖肆笔最得意者。
皇帝天颜为之载穆,群僚皆有歆羡之色。
是岁冬,皇帝一日复命春坊臣特立传赐群僚以御制雪诗三首,凡五纸。
恭惟皇帝陛下道德之崇极,典学之缉熙,固已登咸二《典》三《谟》之业;
圣文之浑噩,诗句之高古,又复戛击商《颂》周《雅》之音,视《大风》之歌,《秋风》之辞,皆庄周所谓风斯在下者。
臣敬刻之高安郡治,俾士民诵之咏之,与《雅》《颂》异时同声焉。
淳熙十六年岁次己酉八月戊子朝议大夫直秘阁、知筠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借紫臣杨万里拜手稽首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