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城西竹园裴佶王达 中唐 · 李益
 押阳韵
葳蕤凌风,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徐给事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贞元十四年岁次戊寅八月戊寅朔十日丁亥
右谏议大夫裴佶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吴通微中书舍人高郢尚书司勋郎中知制诰权某尚书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郑絪起居郎韦丹左补阙翰林学士卫次公右补阙王纾右拾遗史馆修撰蒋武等。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给事中礼部尚书徐公之灵。
太伯延陵
化于东吴
遗风礼让。
乃有名儒。
懿懿夫君。
文谊是图。
早岁清名。
辉动江湖。
遐览古音。
琢磨无斁。
以五常为师。
味六学之赜。
始以处士
交驰府辟。
乃考秘文。
诸生表的。
周畿结绶。
吏隐方适。
三命登朝。
礼文损益。
既肄业以绵蕝。
亦说经而重席。
践履中台
翻飞左掖。
含章载笔。
侍讲通籍。
循性不迁。
虚中静专。
驳议清禁。
于兹八年。
同官为僚。
惠好欢然。
琐围密近。
兰室周旋。
分曹直夜。
接武朝天。
会清机于妙理。
每舍筏以忘筌。
如何移疾。
亦既旬日。
谓勿药之有喜。
俄交臂而相失。
死生同途。
力命难俱。
焜耀终始。
恩深礼殊。
荣春官于夜壑。
振箫鼓于涂刍。
平昔谈笑。
倏然虚无。
含悽寄词。
絮酒焚枯。
愿执绋以莫寻。
奠灵筵而涕濡。
尚飨。
奚吏部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贞元十五年岁次己卯十二月庚午朔二十六日乙未
右谏议大夫裴佶给事中许孟容李元素陈元中书舍人高郢权德舆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崔邠等。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奚公之灵。
竹箭有筠。
黄裳有文。
惟公实然。
早播清芬。
射策筮仕。
郁然令闻。
翻飞迅飙。
凌厉层云。
乃践清近。
时登杰俊。
选当视草。
中亦难进。
南宫西掖
砥砺铓刃。
奏议练于程品。
赞书稽乎典训。
贰职司寇
时惟钦慎。
狱有烦言。
讼公即讯。
惟直是从。
礭然蹈中
虽申申以詈予。
终蹇蹇而匪躬。
五岁启事。
九流承风。
宽以有制。
峻而能通。
宜跻大年
以至宗公。
绝足方骋。
修途忽穷。
等或早陪交好。
或尝接官命。
怀鲍叔深知
晏婴之久敬。
里第方葺。
满径。
平日徽音。
未移视听。
乃者寝疾。
犹期善庆。
孰谓旬时。
奄然大病。
上轸宸衷。
荣加饰终。
题剑告第。
恩殊礼崇。
吁嗟祖载。
去此昭代。
俨丹旐以就途。
纷素车而来会。
晤言如在。
神鉴岂昧。
何以泄哀。
寄兹一酹。
尚飨。
周穜擅议配享自劾劄子 其二 1088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二、《记纂渊海》卷五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三年十二月□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近上言,以所举学官周穜擅议先帝配享,欲以尝试朝廷,渐进邪说,阴唱群小,乞下有司议臣妄举之罪,重行责降,以警在位,至今累日,未奉指挥
切以为国之本,在于明赏罚,辨邪正,二者不立,乱亡随之。
《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昔郭公善善恶恶而不免于亡者,以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也。
臣观二圣嗣位以来,斥逐小人,如吕惠卿李定蔡确张诚一吴居厚崔台符杨汲王孝先何正臣卢秉蹇周辅王子京陆师闵赵济中官李宪宋用臣之流,或首开边隙,使兵连祸结,或渔利榷财,为国敛怨,或倡起大狱,以倾陷善良,其为奸恶,未易悉数。
王安石实为之首。
今其人死亡之外,虽已退处闲散,而其腹心羽翼,布在中外,怀其私恩,冀其复用,为之经营游说者甚众。
皆矫情匿迹,有同鬼蜮,其党甚坚,其心甚一。
而明主不知,臣实忧之。
夫君子之难致如麟凤,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况可麾而却之乎?
小人之易进如蛆蝇,腥膻所聚,瞬息千万,况可招而来之乎?
朝廷日近稍宽此等,如李宪乞于近地居住,王安礼抗拒恩诏,蔡确乞放还其第,皆即听许。
崔台符王孝先之流,不旋踵进用。
杨汲亦渐牵复。
吕惠卿窥见此意,故敢乞居苏州
此等皆民之大贼,国之巨蠹,得全首领,以为至幸,岂可与寻常一眚之臣,计日累月,洗雪复用哉!
今既稍宽之后,必渐用之。
如此不已,则惠卿蔡确之流,必有时而用,青苗、市易等法,必有时而复。
何以言之?
将作监丞李士京者,邪佞小人,众所嗤鄙,而大臣不察,稍稍引用,以污寺监,犹能建开壕之议为修城之渐。
其策既行,遂唱言于众,欲次复用臣茶磨之法。
由此观之,惠卿蔡确之流,何忧不用,青苗、市易等法,何忧不复哉!
卢杞责降既久,经涉累赦,德宗欲与一小郡,举朝忧恐,而宰相李勉给事中袁高谏官赵需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常侍李泌等皆以死争之。
等非惜一郡也,知得郡不已,必将复用,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故也。
周穜草芥之微,而敢建此议,盖有以启之矣。
淮南王谋反,所惮独汲黯,以谓说公孙丞相,若发蒙耳。
虮虱小臣,而敢为大奸,愚弄朝廷,若无人然,不幸而有淮南王,当复谁惮乎?
臣不敢远引古人,但使执政之中,有如富弼韩琦,台谏之中,有如包拯吕诲,或司马光尚在,此鼠辈敢尔哉!
王安石仁宗英宗朝,矫诈百端,妄窃大名,咸以为可用,惟韩琦独识其奸,终不肯进。
使不去位,安石何由得志?
以此知辨人物之邪正,消祸患于未萌,真宰相事也。
臣数日以来,窃闻执政之议,多欲薄臣之责而宽之罪,若果如此,则是使今后近臣轻引小人,而惠卿之流,有以卜朝廷之轻重。
事关消长,忧及治乱。
伏望特出宸断,深诏有司议臣与之罪,不可轻恕。
纵使朝廷察臣本无邪心,止是暗缪,亦乞借臣以立法,则臣上知遇,虽云得罪,实同被赏。
若蒙宽贷,则是私臣之身,而废天下之法。
臣之愧耻,若挞于市,不胜愤懑。
忧国之心,意切言惷,伏候诛谴。
取进止。
〔贴黄〕周穜州县小吏,意在寸进而已,今忽猖狂,首建大议,此必有人居中阴主其事。
不然者,岂敢出位犯分,以摇天听乎?
此臣所以不得不再三论列也。
节悯公忠肃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五、《攻愧集》卷六○
嘉定四年某月某日,诏为故枢密节悯王公立庙,赐额「忠肃」,某年某月某日庙成。
惟公建炎绍兴间五使不测之地,卒执节以死,忠烈显著,人户知之。
大臣欲专和戎之功,不以实闻,故恤典多阙。
孝宗皇帝闻之,始特官其三孙:曰杞,曰,曰机。
开禧权臣横挑毡裘,三边俱震,始复求专对之才以通好。
捐躯徇国,为人所难。
母夫人又以节悯之事勉之,张旃三往,终定信誓。
祖孙相望,勋在社稷,可谓无负三槐之家风矣。
绍熙元年谥公节悯
既奏功,擢帅合肥,寻尹天邑。
请于朝,求为乃祖立庙。
于是天子嘉叹,且曰:「尔祖葬吴郡,其庙于城中」。
拜稽首,退而营求。
提点刑狱陈芾摄府事,为度基于郡之北真庆坊。
地周百三十丈有奇,辟门三楹,旁翼二挟以入两庑,中为寝堂,敞以高轩,肖公之像,以安康郡夫人陈氏配。
命服如礼,鼎俎具列,深邃崇严。
既足以揭虔妥灵,又启旁舍以处道流。
买田续食,使永香火之奉,可谓备矣。
少卿新庙成,不可无纪,命钥碑之。
钥尝铭公之隧,若平生大节与夫勤劳机辩之详,既屡书之,兹不复列。
独著立庙之本末,以诏后世。
窃观昌黎韩公为庙碑者三:曰乌氏,曰田氏,曰袁氏。
乌以重胤,田以弘正,袁以滋,皆以子至将相,宠及上世,非自以功业而得庙食也。
以死节而得祀者,莫盛于张巡许远之庙。
而两家子弟才智下,后无闻焉。
节悯公上承三槐之盛,以忠义自奋,风烈昭灼,膺此庙食之宠,尸而祝之。
子以死孝而归其骸,孙又以探虎穴而就功名。
既不忝其先,而又增大之,王氏之庙,其最优乎。
因为之歌诗,以侑四时之享云。
公之生兮不辰,投大艰兮期殉以身。
掉三寸兮惊严宸,起布衣兮立登从臣。
痛二圣兮蒙尘,出万死兮气益振。
得要领兮折殊邻,辩悬河兮机若神。
数往返兮就和亲,功既高兮遭厄屯。
握汉节兮死朝绅,地震裂兮天霾昏。
祀于河间兮秋复春,绍祖烈兮世有人。
始虽屈兮终获伸,墓于山兮祠于城之闉。
依琳宇兮轮奂一新,肖公之像兮凛然如存。
芳菲菲兮荐苾芬,洋洋在上兮伤不见而不闻。
公其诉上帝兮叫九阍,或为鬼以厉贼兮如张巡
九原有知兮焕丝纶,享庙食兮报君恩,佑尔后人兮传无垠。
读书杂感十七首 其十三 甲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一
张苍白如,解衣赦勿斩。
汾阳亦当法,魁梧罪以减。
独有唐裴佶,貌寝色黯黯。
避难假为奴,池鱼漏于罱。
同行两士夫,不免坠阱槛。
祸福信无常,莫恃面啿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