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谢问表712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说言。
内给事高力士至。
伏奉墨制。
圣慈绸缪。
言及旧昔。
拜舞捧读。
且惊且喜。
臣闻汉主眷骖乘之臣。
魏君忆同游之客。
诚以故旧不弃。
而光阴易往。
今之圣情。
实过于昔。
臣曩蒙侍文北阁
陪宴东堂。
庭阙一遥。
寒暄二载。
不意逢之草。
承湛露之惠渥。
容光之隙。
引迟日之晖华。
无任荷恩恋主之至。
谨附高力士奉表陈谢以闻。
将军高力士祭父文729年8月22日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开元十七年月日。
孝子力士
敢告于考潘州府君妣南海太君之灵。
小子不天。
夙龄闵凶。
身婴寇剽。
家值虏裂。
幸供洒扫之馀。
遂蒙侍从之顾。
扶戴明圣。
逼畏艰难。
大固不敢不密。
小亦不敢不诚。
事必记心。
言无漏口。
日慎一日。
将二十年。
玉弁加首。
金章在佩。
先灵纳祐。
明神降鉴。
阿母远至于京华。
妹兄自拔于泥滓。
咸以官渐荣禄。
姻通士林。
慈颜复庆于目前。
同气展欢于膝下。
又缘幼育高氏。
变族移家。
敬爱尽于二堂
温清周于一纪。
不图无状招祸。
永见孤弃。
圣主恩华。
曲逮存没。
邑封旧郡。
官赠本邦。
亲感恩泽。
子承父意。
致命报天。
誓有同于皦日。
竭忠资孝。
志无忝于幽泉。
敬惟灵怀
慰闻昭遂。
先远有日。
卜兆新茔。
遥启尊魂。
合祔良壤。
哀迫祖载。
攀恋须臾。
谨以清酌少牢。
恭陈遣奠。
盈樽不举。
虚馔莫尝。
号天叩地
殒绝何仰。
白羽扇赋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开元二十四年夏盛暑。奉敕使大将军高力士宰臣白羽扇。某与焉。窃有所感。立献赋曰。
当时而用。任物所长。
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
安知烦暑。可致清凉。
岂无纨素。彩画文章。
复有修竹。剖析毫芒。
提携密迩。摇动馨香。
惟众珍之在御。何短翮之敢当。
(文粹作与)窃思于圣后。且见持于未央。
伊昔皋泽之时。亦有云霄之志。
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之何忌。
肃肃白羽。穆如清风。
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论东北军未可轻动状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
高力士宣奉敕。
张守圭所进送突厥生口。
具问知委曲。
故令刘思贤去者。
臣等伏以北虏凶狡。
诚亦难保其心。
然陛下以恩泽怀柔。
岁月已久。
使彼豺武
顿改顽暴。
以事观察
信然不虚。
何者。
昨李佺使回。
虏亦具云东下。
中间或言难信。
至今果如所说。
即是输诚于国。
未有他诈。
契丹等翻覆。
或往或来。
今其东讨。
虽未禀命。
在于夷狄。
亦不可责于常理。
若因而屠之。
亦便除患。
陛下先有圣料。
以为如此。
臣等常窃志之。
固非所及。
今其来也。
契丹等偶胜。
北虏势衰。
因而乘之。
灭其大半。
审料必取。
始可决行。
事若不然。
军将妄动。
徒结大隙。
亦以不信。
为国生患。
莫甚于此。
臣伏以在边诸将。
苟利一军。
便即行之。
以邀荣赏。
不思远计。
诚是大失。
今刘思贤往。
望将降书处分守圭
必为远图。
无得妄动。
防约诸将。
使知圣心。
纵虏庭闻之。
尤彰天泽。
未审可否。
谨录状奏闻。
张待宾奏尅捷状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高力士宣示臣等张待宾表。
臣等前因奏事。亲承圣旨。
悬料数日当有捷书。及此使至。
皆如睿略。但狂胡背诞。
围逼军州。凶力固已困穷。
边城一无所损。臣等伏料此贼。
早是破伤。大众远来。
踰月乃去。马羸则多死。
人苦则计生。本是乌杂之徒。
足徵破亡之渐。此皆皇威远詟。
氛祲坐销。岂伊边人。
所能自保。臣等幸忝枢近
承奉圣谟。边捷有符。
不胜庆悦。谨奉状陈贺以闻。
仍望宣付史馆。谨奏。
贺奚契丹并自离贰廓清有期状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右。
高力士宣示臣等张守圭奏。
契丹及奚并自离贰。
安禄山复有杀获。
贼数将尽。
触绪猜携
边镇勒兵。
伺隙而动。
诛剪有日。
廓清可期。
此皆天威远临。
逋逃自灭。
臣等不胜庆跃之至。
贺诛奚贼可突于状735年1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高力士宣示张守圭所上逆贼契丹屈烈及可突于等首级。
此等恶稔。丧败将及。
故天诱其衷。既降又贰。
感义之士。恶其翻覆。
背恩之贼。已就诛锄。
幽障廓清。华夷俱静。
计其馀噍。永无动摇。
陛下边任先择。圣谋独断。
克禀成命。树此戎功。
且知河朔无转输之劳。林胡为赋税之地。
臣等忝在枢近。预闻远绩。
捷书之至。喜倍恒情。
谨奉状陈贺以闻。谨奏。
盖嘉运破贼状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
高力士宣奉敕示臣等。
王尚客奏状。
盖嘉运突厥施店密城
逢贼便斗。
多有杀获。
且凶党大众。
见在边城。
方拟经春。
图为边患。
忽闻嘉运此入。
复有破伤。
必其惊忙。
当有携散。
皆是圣略先定。
万里悬同
客所言。
合符前者。
臣等不胜庆跃之至。
贺贼苏禄遁走状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高力士宣敕示臣等。
曹待宣奏状。知苏禄遁走入山出界者。
四镇悬远。比被侵逼。
将士用命。虽有诛锄。
凶党尚多。时有抄掠。
兵疲矢尽。为弊亦深。
今日奔亡。诚是震惧。
圣威及远。氛沴坐销。
北庭救兵。当时回旆。
不费军廪。事且无忧。
吐蕃纵实西行。苏禄不得相应。
其败可必。又无可忧。
边事且宁。不胜庆慰。
谨奉状陈贺以闻。谨奏。
谢侍讲遍赐衣物状733年5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高力士宣称。
陛下亲讲读毛诗。
遍赐侍讲陈希烈三品兼赐衣物等。
伏以睿思元通。
超然物表。
俯临天下。
必树风化。
既宏儒教。
考覈诗人。
爰托师资。
亲行讲读。
章句初毕。
赏锡有加。
明主深恩。
孰不知劝。
臣等谬承任遇。
实愧经通。
圣业弥深。
微诚何补。
方思敩学。
以助明时。
无任悦豫之至。
贺雨晴状733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今月十日高力士宣圣旨。
以霖雨方滞。
有害稼穑之忧。
将亲祷上阳。
三日内不坐。
精意朝发。
而重阴夕霁。
乃数日已来。
遂致开朗。
谁谓天远。
其应甚速。
遂得有望。
蚕事且登。
则知至人无心。
与天地合契。
神功潜运。
岂阴阳不测。
伏惟陛下明德自广。
兢业载怀。
所致休徵。
必加谦慎。
天圣相合。
福施群生。
日用不知。
年和在此。
臣等无能翊佐。
徒忝近密。
每有大猷。
承奉不暇。
无任欣戴庆跃之至。
登状734年5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
今日高力士宣示臣等皇太子表。
以嘉麦有成。
陛下躬执劳事。
率先兆庶。
皇太子以下。
继美圣功。
臣闻勤于稼穑。
必有来麰之庆。
著在春秋。
则非他谷之比。
伏惟陛下致敬宗
属念黎元。
春郊顺时。
则千亩在御。
禁园测候。
则万宇皆丰。
况云立训天人。
降尊农务。
上灵昭德
已闻瑞日增辉。
当暑不疲。
则有祥云自覆。
是彰敦本之化。
式精造物之功。
人谣在兹。
天意可鉴。
且禹之尽力。
尧实用心。
史策美谈。
帝王成范。
未有休徵神应若斯之盛者也。
以今况古。
千载未闻。
请付史官
天下幸甚。
臣等叨荣近侍。
倍百恒情。
无任感戴忭跃之至。
谢赐药状735年12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高力士宣奉恩旨。
赐臣等鹿角胶丸及驻年面脂。有命自天。
感戴兼至。臣等涓滴无补。
渥泽日深。多谢股肱之良。
每惭智力之效。徒承圣恩同体之义。
更沾御药驻年之锡。事绝希幸。
礼优常遇。微躯贱貌。
因大造而载延。捧日承天。
曲成而无极。臣等无任悚戴之至。
谢赐尺诗状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今日高力士宣敕。
赐臣等御制诗并宝尺。伏以尺者纪度之数。
宜丽天文。诗者律吕之和。
是生节物。圣恩下逮。
天旨旁流。因物寓言。
以言垂象。臣虽瞽陋。
伏见宸衷。窃谢良工。
徒秉刀尺。终期死力。
取配钧衡。而未副所图。
退省知罪。臣等不胜负荷感惧之至。
谢蒙太子书颂状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昨者高力士宣恩旨。
垂示皇太子书纪功德颂。恭览睿迹。
实天人之表。幼传楷则。
训叶文明。春秋典学。
时惟多艺。鸾凤变态。
入神妙而难明。俾臣庸者。
凭篆刻而不朽。微臣之幸。
倍百常情。无任悚戴之至。
谢赐衣物状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高力士宣敕。
赐臣衣及器物等。臣九龄不孝苟存。
企及礼制。天恩以忝枢近
赐问再临。衣服珍器。
殊常宠锡。臣有何力。
可以叨滥。渥泽至深。
诚效已竭。惟有微命。
不知所图。无任感戴惶悚之至。
让赐蕃口状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高力士宣圣恩。
赐臣等蕃口。执自边军。
释囚为隶。诚宜供国。
次及赏功。臣等无庸。
何以受赐。殊恩俯降。
循涯自失。伏望俯停渥泽。
存以至公。矜遂恳诚。
许归官寺。则上有无偏之道。
下有无苟之责。无任悃款之至。
谢赐御书喜雪篇状734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臣前伏见圣制喜雪篇。
奉状称庆。已特蒙赐本。
今日高力士又宣赐臣林甫臣某各一本。丽天之文。
或冀传诵。垂露之圣。
难有偏沾。则不知元造曲成
宸豪俯逮。鸾凤斯降。
云雨载均。愚臣何幸。
叨此殊赐。是知君臣之深。
义感不一。子孙之后。
传宝无穷。而未知此生何以上答。
臣等不胜感戴。伏望许臣等进食。
以申微诚。虽萐每摇。
野芹徒献。岂云尧禹之膳。
冀达臣子之情。幸甚幸甚。
谨奉状以闻。谨奏。
让两弟起复授官状735年3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臣昨以两弟身官。
状涉隐冒。家且未正。
焉能正人。所以陈露奏闻。
诚欲自律。今日高力士宣敕。
令与两弟京官。慈旨优柔。
感深骨髓。微臣何有。
叨此殊恩。但臣自罹殃罚。
才踰年序。忝承重任。
不敢顾私。而鞠育之恩。
终怀罔极。几筵在远。
奠酹不亲。惟有两弟在家。
获申情纪。今若恭承恩命。
尽在墨缞。何心何颜。
可以偷此。陛下每宏教义。
必先名节。岂于愚臣。
无少矜悯。若使九皋等获免罪戾。
幸无削除。在臣閤门
已沾殊泽。更令授职。
俱远哀次。于臣私情。
实所不忍。然于朝议
必有喧黩。乞寝成命。
俯亮愚衷。冀无玷大猷。
岂敢自遂而已。不胜哀战惧之至。
谢赐马状723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今日高力士奉宣圣旨。
赐臣紫骝马一匹。
伏以恩覃不次。
宠遇非常。
有忝股肱之臣。
频奉渥洼之赐。
况郊坛展礼。
尚未奠于九宫。
而雨露深恩。
反有叨于三接。
虽鸣珂喷玉。
朝天永代于臣劳。
而任重才微。
久岁宁酬于圣造。
荷负无力。
答效何阶。